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半定量培养新法(十二级法)研究报告 被引量:8
1
作者 杨肇立 周文 +5 位作者 李俊如 李键 杨锦云 任萍 陈旭 黄静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561-563,共3页
目的建立开放部位非均质标本细菌半定量培养的新方法 (十二级法)。方法采用"十二级法"和传统"四区划线法"(即五级法)对"无呼吸道炎症人群"咽拭子及临床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半定量培养,从重复性、区分细菌相对数量的细致性及... 目的建立开放部位非均质标本细菌半定量培养的新方法 (十二级法)。方法采用"十二级法"和传统"四区划线法"(即五级法)对"无呼吸道炎症人群"咽拭子及临床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半定量培养,从重复性、区分细菌相对数量的细致性及临床诊断符合率等方面予以比较。结果重复性:"十二级法"和"四区划线法"均较差,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2.45%和20.38%,但前者受操作等因素影响较小,结果差异多在1-2个档次之内;后者受操作等因素影响明显,同一标本的同种细菌为1+4+。区分细菌相对数量的细致性:"无呼吸道炎症人群"咽拭子的非厌氧菌半定量培养;若用"十二级法"判读,非β-溶血性链球菌、奈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G-杆菌和酵母样真菌的平均携带量分别为0.45、0.35、〈0.1、〈0.1和〈0.1,差别显著;若用"四区划线法"判读,以上各菌却有可能差别不大。诊断符合率:对于痰培养的机会致病菌,若与涂片中白细胞区域优势菌对应以"十二级法"菌量〉该菌口咽部正常携带量为"可疑感染菌"判定标准,阳性率18.92%(521/2754),与临床确诊加疑诊的符合率〉85%;若以其"四区划线法"菌量大于非β-溶血性链球菌菌量为"可疑感染菌"判定标准,则阳性率仅5.92%(163/2754),漏诊较多。二者比较,2χ=213.94,P〈0.001。结论 "十二级法"优于"四区划线法",值得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半定量培养 十二级法 四区划线法
下载PDF
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诊断与痰液半定量培养细菌数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旭 杨肇立 +5 位作者 周文 李俊如 李键 杨锦云 任萍 黄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033-1034,共2页
目的探讨自然咳出痰标本半定量培养12级法筛检肺炎克雷伯菌的指标。方法每份痰标本均同时涂片和接种。涂片观察标本质量,以白细胞吞噬菌或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为拟分离菌;培养采用半定量12级法。查阅2005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住院... 目的探讨自然咳出痰标本半定量培养12级法筛检肺炎克雷伯菌的指标。方法每份痰标本均同时涂片和接种。涂片观察标本质量,以白细胞吞噬菌或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为拟分离菌;培养采用半定量12级法。查阅2005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住院患者痰内筛检出肺炎克雷伯菌者病历,统计分析首次培养的细菌数量、标本质量与出院诊断的关系。结果白细胞吞噬菌的确存在,但阳性率不高;肺炎克雷伯菌131株,其首次培养的相对数量为0.1、≥0.2的阳性率分别为52.78%、66.31%;两者确诊率比较,χ2=5.24,0.05<P<0.1。首次培养的标本质量为A/B级、C级的阳性率分别为64.77%、58.14%;两者确诊率比较,χ2=0.54,P>0.25。结论按规定要求采集自然咳出痰标本,若其半定量12级法培养出涂片拟分离菌对应性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对数量大于该菌口咽部平均携带数量时,应作药敏实验并报告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菌 肺炎 呼吸道感染 半定量培养 细菌数量
下载PDF
下呼吸道大肠埃希菌感染诊断与痰液半定量培养细菌数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俊如 杨肇立 +5 位作者 周文 李键 杨锦云 任萍 陈旭 黄静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2-14,共3页
目的探索自然咳出痰标本半定量培养12级法筛检大肠埃希菌的菌量指标。方法每份痰标本均同时涂片和接种。涂片观察标本质量,以白细胞吞噬菌或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为拟分离菌;培养采用半定量12级法,选相对数量大于该菌口咽部平均携带... 目的探索自然咳出痰标本半定量培养12级法筛检大肠埃希菌的菌量指标。方法每份痰标本均同时涂片和接种。涂片观察标本质量,以白细胞吞噬菌或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为拟分离菌;培养采用半定量12级法,选相对数量大于该菌口咽部平均携带数量的涂片对应菌做鉴定及药敏试验(当地健康人群口咽部G-杆菌的携带概率为33%,平均携带菌量小于0.1,故临床标本G-杆菌量以≥O.1为筛检指标)。查阅2005年6月1日~2011年5月31日住院病人痰内筛检出大肠埃希菌者病历,统计分析首次培养的细菌数量、标本质量与出院时临床诊断的关系。结果大肠埃希菌163株,其首次培养的相对数量0.1的临床诊断率为43.33%,≥O.2的临床诊断率为50.38%;首次培养的标本质量为A+B级的临床诊断率为55.56%,C级的临床诊断率为38.18%;前者高于后者17.38%,但r=4.89,P〈0.05。结论按规定要求采集自然咳出痰标本,若其半定量12级法培养出涂片拟分离菌对应性大肠埃希菌的相对数量≥O.1时,应做药敏试验并报告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下呼吸道感染 半定量培养 细菌数量
下载PDF
自然咳出痰标本真菌半定量培养的临床准确性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键 杨肇立 +5 位作者 李俊如 胡馥生 周文 陈旭 任萍 黄静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408-410,共3页
目的把握自然咳出痰液真菌半定量培养的临床准确性。方法建立相对准确适用的呼吸道分泌物真菌半定量培养12级法,对不同年龄段无呼吸道炎症患者咽拭子和临床呼吸道炎症患者自然咳出的痰液标本进行真菌半定量培养;统计分析出院时确诊为呼... 目的把握自然咳出痰液真菌半定量培养的临床准确性。方法建立相对准确适用的呼吸道分泌物真菌半定量培养12级法,对不同年龄段无呼吸道炎症患者咽拭子和临床呼吸道炎症患者自然咳出的痰液标本进行真菌半定量培养;统计分析出院时确诊为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列出四格表,计算其临床准确性。结果无呼吸道炎症人群口咽部真菌半定量培养的阳性概率为0.090(56/622),其中≥50岁组为0.175(41/234);均为念珠菌;数量均为少量。出院时确诊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培阳率为0.972(700/720),其中≥50岁组为0.976(638/654)。其临床准确性指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尤登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972、0.910、0.926、0.996、0.943、0.882、10.8、0.031,≥50岁组分别为0.976、0.825、0.940、0.923、0.936、0.801、5.577、0.029;总体与≥50岁组比较,其灵敏度χ2为0.149,P>0.5;特异度χ2为10.314,P<0.01。结论痰液真菌半定量培养的灵敏度高而特异度略低,若同时进行特异度高的其它检验(譬如直接涂片检查等),将更有价值;若从自然咳出的痰液中检出非念球菌真菌,则有感染菌的可能;若数量大于少量,则意义更大;≥50岁组存在较高的真菌感染风险性;鉴于真菌感染患者中≥50岁组高达0.91(654/720),相关指标以≥50岁组者更具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半定量培养 临床准确性
下载PDF
下呼吸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诊断与痰液半定量培养细菌数量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键 杨肇立 +5 位作者 陈旭 周文 李俊如 杨锦云 任萍 黄静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1877-1879,共3页
目的探索自然咳出痰标本筛检表皮葡萄球菌的指标。方法每份痰标本均同时涂片和接种。涂片观察标本质量,以白细胞吞噬菌或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为拟分离菌;培养采用半定量十二级法。查阅2005年8月1日~2011年8月31日住院患者痰内筛检出... 目的探索自然咳出痰标本筛检表皮葡萄球菌的指标。方法每份痰标本均同时涂片和接种。涂片观察标本质量,以白细胞吞噬菌或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为拟分离菌;培养采用半定量十二级法。查阅2005年8月1日~2011年8月31日住院患者痰内筛检出表皮葡萄球菌者病历,统计分析首次培养的细菌数量、标本质量与出院诊断的关系。结果表皮葡萄球菌101株,其首次培养的相对数量为0.1、≥0.2的临床诊断例数/总例数(阳性率)分别为2/10(20.00%)、54/91(59.34%);二者比较,=11.75,P<0.005。首次培养的标本质量为A/B级、C级的临床诊断例数/总例数(阳性率)分别为32/56(57.14%)、24/45(53.33%);二者确诊率比较,=0.55,0.75<P<0.90。结论按规定要求采集自然咳出痰标本,若其半定量12级法培养出涂片拟分离菌对应性表皮葡萄球菌的相对数量>该菌口咽部平均携带数量时,应作药敏试验并报告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下呼吸道感染 半定量培养 细菌数量
下载PDF
痰标本细菌半定量培养十二级法筛检鲍曼不动杆菌探讨
6
作者 任萍 杨肇立 +5 位作者 李俊如 李建 陈旭 周文 杨锦云 黄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564-1566,共3页
目的探讨细菌半定量培养十二级法在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断方面的实用价值,以及该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状况。方法所有细菌培养的痰标本肉眼检查合格后,进行涂片-革兰染色-油镜观察,并做十二级法半定量培养;以其相对数量大于口咽部... 目的探讨细菌半定量培养十二级法在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断方面的实用价值,以及该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状况。方法所有细菌培养的痰标本肉眼检查合格后,进行涂片-革兰染色-油镜观察,并做十二级法半定量培养;以其相对数量大于口咽部正常携带平均数量的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和白细胞吞噬菌为拟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的全部痰标本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病历做统计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139株,其首次培养相对数量0.1、≥0.2的出院诊断率分别为71.0%、88.1%;二者的临床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吞噬率38.13%(53/139)。标本质量A+B级和C级的临床诊断率分别为82.9%、55.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分布于ICU(66株,占47.5%)和呼吸内科(30株,占21.6%)。对试验药物大多耐药,泛耐药菌株66株(占47.48%)。结论不单仅以白细胞吞噬菌为筛检指针,同时兼用相对数量大于或等于0.1为筛检指针比较适宜;痰标本的高质量有利于感染菌检出;ICU和呼吸科系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重灾区;该菌耐药形势严峻,应切实强化耐药性监测及预防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半定量培养 十二级法 筛检指针 耐药性
下载PDF
痰液半定量培养与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关系
7
作者 周文 杨肇立 +5 位作者 李俊如 李键 杨锦云 任萍 陈旭 黄静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痰标本细菌半定量培养12级法与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诊断的关系。方法涂片观察标本质量、白细胞吞噬菌及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同时采用细菌半定量12级法培养。查阅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病历,统计分析首次培养的细菌数... 目的探讨痰标本细菌半定量培养12级法与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诊断的关系。方法涂片观察标本质量、白细胞吞噬菌及白细胞浓集区域优势菌,同时采用细菌半定量12级法培养。查阅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病历,统计分析首次培养的细菌数量与出院诊断的关系。结果白细胞吞噬细菌现象的确存在,但不多见。铜绿假单胞菌128株,其首次培养的相对数量0.1、0.2、≥0.3的确诊率分别为76.9%、78.3%、76.1%;三者的确诊、疑诊、否诊比较,=-52.096,P>0.995。首次培养标本质量为A、B、C级的确诊率分别为91.7%、79.4%、63.4%;A+B级与C级1次的确诊率比较,=4.82,P<0.05;C级1次与C级2次(第1次为C级,第2次未必)的确诊率比较,=0.014,P>0.9。结论按规定要求采集痰标本,若其半定量12级法培养出涂片拟分离菌对应性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对数量>该菌口咽部平均携带数量时,应作药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 下呼吸道感染 出院诊断 半定量培养
下载PDF
喘息住院婴儿痰液半定量培养细菌数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慧明 周卫芳 +3 位作者 季伟 严永东 陈正荣 陶云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711-1716,共6页
目的 研究喘息住院婴儿痰液半定量细菌培养数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喘息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且病史资料完整的婴儿957例,采集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痰液细菌检查,依据痰液半定量培养细菌数量... 目的 研究喘息住院婴儿痰液半定量细菌培养数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喘息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且病史资料完整的婴儿957例,采集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痰液细菌检查,依据痰液半定量培养细菌数量分为0+、1+ ~2+和3+ ~4+组,应用预测统计分析软件(PASW)20.0软件对3组患儿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共有372例患儿痰液细菌培养阳性,占38.87%(372/957例)。痰液细菌0+组共585例,1+ ~2+组225例,3+ ~4+组147例;痰液细菌1+ ~2+组以流感嗜血杆菌(24.89% ,56/225例)和肺炎链球菌(16.00% ,36/225例)较常见;痰液细菌3+ ~4+组以肺炎链球菌(54.42% ,80/147例)和流感嗜血杆菌(8.84% ,13/147例)常见。2.与痰液细菌0+组相比,痰液细菌3+ ~4+组患儿有兄弟姐妹、发绀的比例较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和 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淋巴细胞比例较低;痰液细菌1+ ~2+组气促比例高于痰液细菌0 +组。3.多项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兄弟姐妹、居住地、被动吸烟、病程、发绀是痰液细菌3+ ~4+组的影响因素;性别、热峰〉38.5 ℃ 、母乳喂养、被动吸烟、年龄、病程和发绀是痰液细菌1+ ~2+组的影响因素。4.痰液细菌3+ ~4+组以重症肺炎多见。结论 喘息住院婴儿痰液细菌培养阳性常见,痰液细菌数量与临床特征存在相关性,重症肺炎患儿多见于痰液细菌培养数量高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喘息 临床特征 细菌半定量培养
原文传递
阳性时间差、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在诊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余一海 陈柳勤 +1 位作者 彭惠诗 张成禄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352-2354,共3页
目的探讨阳性时间差、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在诊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临床意义,为CRBSI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5例高度疑似CRBSI的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患者在236次置管时的临床资料及微生物培养结果。根据美国感... 目的探讨阳性时间差、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在诊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临床意义,为CRBSI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5例高度疑似CRBSI的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患者在236次置管时的临床资料及微生物培养结果。根据美国感染病学会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诊断处理指南》进行诊断,并将其分成确诊组和排除组。结果 32例次(13.8%)的置管被确认为CRBSI,其中阳性时间差的敏感度、特异度为71.9%、97.5%,导管半定量培养为81.3%、95.1%,导管定量培养为84.4%、96.1%,并联应用这3种方法可将敏感度提高到100%。结论阳性时间差、导管半定量培养和定量培养是3种实用及可行的方法,它们的联合应用可提高CRBSI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性时间差法 半定量培养 定量培养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危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晓军 刘龙 +1 位作者 是若春 胡小杰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8期2160-2161,共2页
血管内置管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不可或缺的处置手段,随着各式各样导管的广泛应用,随之产生的各种并发症也日益突出,尤其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是其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其预后高度依赖于早... 血管内置管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不可或缺的处置手段,随着各式各样导管的广泛应用,随之产生的各种并发症也日益突出,尤其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是其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其预后高度依赖于早期识别和及时提供适当的抗生素治疗[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行感染 降钙素原 加强治疗病房 细菌感染 颈内静脉置管 锁骨下静脉置管 APACHE 重症监护 半定量培养 溶血不动杆菌
下载PDF
呼吸道分泌物真菌涂片检查的临床准确性分析
11
作者 张立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9期97-97,共1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分泌物真菌涂片检查的临床准确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4例非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的呼吸道分泌物(口咽拭子、痰液)标本分别进行真菌直接涂片法和真菌半定量培养法检查,比较两... 目的探讨呼吸道分泌物真菌涂片检查的临床准确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4例非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的呼吸道分泌物(口咽拭子、痰液)标本分别进行真菌直接涂片法和真菌半定量培养法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真菌检出率。结果真菌直接涂片法和真菌半定量培养法的真菌检出率分别为0.31%(2/644)、4.66%(30/644),真菌检出率比较,P<0.05。结论呼吸道分泌物真菌直接涂片法的真菌检出率低于真菌半定量培养法,在临床实践中,应同时进行真菌直接涂片法和真菌半定量培养法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半定量培养 真菌直接涂片法 呼吸道分泌物
下载PDF
血培养阳性时间差法对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青 王东浩 +5 位作者 张文芳 白长森 郑珊 刘坤彬 李丁 张鹏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9-493,共5页
目的:评估血培养阳性时间差法(DTTP)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实体肿瘤患者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ICU送检的615例患者61... 目的:评估血培养阳性时间差法(DTTP)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实体肿瘤患者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ICU送检的615例患者615对中心静脉导管血和外周静脉血培养标本,采用DTTP法和(或)导管尖端半定量培养法进行培养。中心静脉导管与外周静脉血培养分离出相同病原菌且DTTP≥2 h(120 min)时诊断为CRBSI;导管尖端半定量培养菌落数≥15 cfu诊断为CRBSI。以临床诊断为依据,比较DTTP和导管尖端半定量培养两种实验室检查方法对CRBSI诊断的可靠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两种方法单用或联用对CRBSI的诊断价值。结果615例患者配对血培养标本中,有440例因外周静脉和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皆为阴性而被排除CRBSI;有8例外周静脉血培养阳性而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阴性,提示导管为非感染源;有57例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阳性而外周静脉血培养阴性而被排除;有68例因多处留置导管和重复采集标本而被排除。42例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血培养均为阳性的标本中,有2例因检出不同菌种被排除,有10例因没有导管尖端标本送检被排除,13例确诊为非CRBSI。在17例确诊为CRBSI的配对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血培养标本中,有14例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配对血培养DTTP≥120 min,漏诊3例;而导管尖端半定量培养法阳性者有13例,漏诊4例;其中有2例患者同时被两种方法漏诊。DTTP法与导管尖端培养法单用及联用诊断CRBS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2、0.882和0.941。单用DTTP法诊断CRBS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35%、92.31%、93.33%和80.00%,均高于单用导管尖端培养法(分别为76.47%、84.62%、86.67%和73.33%);而两种方法联合诊断CRBSI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可达100%,敏感度(88.24%)和阴性预测值(86.67%)也有所提高,但与单独应用DTTP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1.00;χ^2=0.00,P=0.98;χ^2=0.00,P=0.98;χ^2=0.00,P=0.98)。结论 DTTP法诊断ICU实体肿瘤患者CRBSI具有可接受的敏感度及较好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可推荐用于辅助诊断CRBSI;如将DTTP与其他临床症状结合并进行综合分析,不仅可避免不必要的导管移除,也可帮助患者及时获得最佳治疗时间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实体肿瘤 阳性时间差 导管半定量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