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东南半干热地区造林树种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乡旺 陆素娟 +4 位作者 王玉寿 李增云 张元彬 黄春良 张青 《广西林业科学》 2000年第1期11-16,共6页
在分析了滇东南半干热地区的环境特点后 ,以“气候相似论”及植物地理学原理为依据 ,提出了选择试验树种的原则 ,论述了主要试验树种的特性 ,对试验树种的分析表明 ,下列树种适宜于在半干热石质山地选用 :云南松、加勒比松、墨西哥柏、... 在分析了滇东南半干热地区的环境特点后 ,以“气候相似论”及植物地理学原理为依据 ,提出了选择试验树种的原则 ,论述了主要试验树种的特性 ,对试验树种的分析表明 ,下列树种适宜于在半干热石质山地选用 :云南松、加勒比松、墨西哥柏、冲天柏、直干桉、赤桉、羽叶山黄麻、银荆、新银合欢、车桑子、苦刺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热地区 树种选择 石质山地造林 云南松 石榴
下载PDF
滇东南半干热地区试验材料抗旱性初步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乡旺 陈平 +2 位作者 罗刚 蔡雨新 金美英 《广西林业科学》 2000年第2期74-78,共5页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分量分析法对云南省建水县半干热地区7种造林树种的7个植物水分生理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恒重时间、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24小时保水力、水势及蒸腾强度是决定该半干热地区植物抗旱性的主导因子,其次...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分量分析法对云南省建水县半干热地区7种造林树种的7个植物水分生理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恒重时间、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24小时保水力、水势及蒸腾强度是决定该半干热地区植物抗旱性的主导因子,其次是相对含水量、质膜相对透性。对所测植物进行了抗旱性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热地区 抗旱性 主分量分析 云南 造林树种
下载PDF
半干热石质山地墨西哥柏伴生树种选择研究
3
作者 史富强 袁连珍 许林红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5期139-142,共4页
在云南省开远市浑水塘试验地设置了35个20 m×20 m的标准地,对标准地内4 a生的主要造林树种墨西哥柏及4个供选伴生树种(羽叶山黄麻、新银合欢、直干桉、赤桉)地径、树高、胸径、冠幅分别进行测量,选择平均木,对平均木生物量、生长... 在云南省开远市浑水塘试验地设置了35个20 m×20 m的标准地,对标准地内4 a生的主要造林树种墨西哥柏及4个供选伴生树种(羽叶山黄麻、新银合欢、直干桉、赤桉)地径、树高、胸径、冠幅分别进行测量,选择平均木,对平均木生物量、生长量进行测定.经数据分析后认为,新银合欢生长速度慢于墨西哥柏且枝少叶疏,适宜作为墨西哥柏的伴生树种,羽叶山黄麻冠幅虽大,但枝叶稀疏,可作为墨西哥柏的次适宜伴生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热地区 墨西哥柏 伴生树种选择 生物量
下载PDF
开远市半干热岩溶地区几个主要造林树种选择
4
作者 孙晓可 《文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1-25,共5页
通过对开远市浑水塘试验地中的主要试验树种、试验地区的环境特点进行调查,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试验树种进行分析,比较几个树种的生长量差别,提出了选择树种原则,为在半干热石质岩溶地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岩溶地区 树种选择 开远市
下载PDF
李乡旺
5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李乡旺,男,汉族,生于1943年,云南昆明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原林业部林学专业指导委员会首任委员,中国林业科技情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云南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科技副县长,西南林学院图书馆馆长。于1980年考入西南林学... 李乡旺,男,汉族,生于1943年,云南昆明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原林业部林学专业指导委员会首任委员,中国林业科技情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云南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科技副县长,西南林学院图书馆馆长。于1980年考入西南林学院,师从徐永椿教授,学习树木分类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负责林业部“滇东南半干热地区石漠化治理”项目,开始了石漠化治理研究的艰辛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情报工作 西南林学院 石漠化治理 云南昆明 半干热地区 林学专业 中国林业 林业部
下载PDF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surface roughness length and bulk transfer coefficients in a semiarid area 被引量:11
6
作者 FENG JianWu LIU HuiZhi +2 位作者 WANG Lei DU Qun SHI LiQ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254-261,共8页
Here we report a multiyear study on the surface roughness length and bulk transfer coefficients over the degraded grassland and cropland surfaces in a semiarid area of China. Eddy covariance measurement and the meteor... Here we report a multiyear study on the surface roughness length and bulk transfer coefficients over the degraded grassland and cropland surfaces in a semiarid area of China. Eddy covariance measurement and the meteorological profile observation data were used to analyz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parameters on the diurnal, seasonal, and annual scales. Significant seasonal and 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aerodynamic roughness length are observed over the two surfaces. A large variation of kB-1 is measured during the day. Both kB-1 and the bulk transfer coefficients exhibit significant seasonal and annual variations.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May to October), average Cd and Ch are 3.1×10-3 and 2.5×10-3 over the degrade grassland surface, and 4.7×10-3 and 3.1×10-3 over the cropland surface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non-growing season, average Cd and Ch are 2.3×10-3 and 2.0×10-3 over the degrade grassland surface, and 2.9×10-3 and 2.2×10-3 over the cropland surface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arid area surface roughness length bulk transfer coefficients eddy covariance metho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