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对血栓形成大鼠梗塞灶、血管损伤半暗区、血浆t-PA、PAI活性及ET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韩东 廖福龙 +2 位作者 李文 梁日欣 殷晓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21-24,共4页
利用已建立的冷光源光化学诱导血栓形成大鼠动物模型 ,观察补阳还五汤总方、补气药及活血药对模型大鼠梗塞面积、血管损伤半暗带面积及程度、局部脑组织血流、血浆t PA、PAI活性及血浆ET含量的影响。结果 :补阳还五汤总方对上述指标均... 利用已建立的冷光源光化学诱导血栓形成大鼠动物模型 ,观察补阳还五汤总方、补气药及活血药对模型大鼠梗塞面积、血管损伤半暗带面积及程度、局部脑组织血流、血浆t PA、PAI活性及血浆ET含量的影响。结果 :补阳还五汤总方对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影响 ,补气药及活血药均可缩小梗塞面积 ,减轻血管损伤程度 ,改善梗塞区上游供血区脑组织血流 ,抑制血浆PAI活性。活血药可显著降低血浆ET含量 ;补气药可显著地提高血浆t PA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血管损伤半暗区 脑组织血流 中医药疗法 补阳还五汤 t-PA PAI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缺血半暗区神经可塑性蛋白及神经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田甜 车念聪 +3 位作者 龙建飞 王蕾 邹海艳 赵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观察缺血半暗区神经生长营养因子和抑制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微环境改变对神经元轴突再生、突触重建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 目的观察缺血半暗区神经生长营养因子和抑制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微环境改变对神经元轴突再生、突触重建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轴突再生标志蛋白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GAP-43)及突触可塑性蛋白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及抑制因子Nogo A(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A)、Nogo受体(Nogo receptor,Ng R)、Rho A(ras homolog gene family member A)的表达。结果大脑中动脉栓塞15 d大鼠缺血半暗区皮层神经元数目低于假手术组(P<0.01),GAP-43表达较假手术组下调(P<0.05),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 A、Nogo R、Rho 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二组大鼠缺血半暗区皮层SYN及营养因子BDNF、VEGF、Ang1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神经生长抑制因子分泌增多可能与大脑中动脉栓塞导致缺血半暗区神经元轴突再生障碍发生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缺血半暗区 神经营养因子 抑制因子
下载PDF
CLSM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半暗区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韩书珍 王果 +3 位作者 李泽宜 陈翔 李雪梅 牛文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观察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半暗区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M... 目的探讨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观察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半暗区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M组又分为再灌注6h、24h、48h、72h、7d组5小组,共6小组。在制作MCAO模型时和制作后的12h经尾静脉各注射一次罗丹明6G(Rhod6G)。各组动物麻醉清醒后及处死前均给予神经行为学评分。每组大鼠随机1只用于TTC染色观察脑梗死灶,6只测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与含水量,6只用于凝集素荧光(FITC-ILB4)组化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观察浸润的单核细胞及半暗区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MG)形态及数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M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异常;TTC染色示M组出现白色梗死灶;M组MDA含量较S组均有升高(P<0.01),M72h组明显高于M6h、M24h和M7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S组比较,M组脑含水量在6h时即明显升高,72h时达到高峰(P<0.01),7d时两组大鼠的脑含水量基本恢复正常,与S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CLSM观察M6h组半暗区周围出现ILB4阳性(ILB4+)细胞即分枝状小胶质细胞(Rhod6G-)和浸润的单核细胞(Rhod6G+),48h明显增多形态向阿米巴样转变,72h达到高峰,主要为脑源性小胶质细胞增生,形态以阿米巴样为主,7d下降;M组MDA含量与半暗区ILB4+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631,P<0.01)。结论急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发生可能与半暗区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罗丹明6G TTC MDA 脑含水量 FITC-ILB4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单核细胞 小胶质细胞 半暗区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缺血半暗区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廖春来 佟丽 陈育尧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9期3821-3823,共3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损伤后补阳还五汤对半暗区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高、低剂量组。栓线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缺血半暗区Caspase-3... 目的:探讨脑缺血损伤后补阳还五汤对半暗区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高、低剂量组。栓线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缺血半暗区Caspase-3mRNA的表达。结果:Caspase-3/β-actin正常对照组为0.53±0.05,模型组为0.59±0.16,高、低剂量组分别为0.54±0.20和0.55±0.12。缺血后半暗区Caspase-3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2.282,P<0.05),补阳还五汤能降低Caspase-3mRNA的表达(F=12.588和12.02,P<0.05),但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176,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后半暗区的Caspase-3mRNA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对缺血后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大鼠 脑缺血 半暗区 CASPASE-3 MRNA表达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树鼩脑缺血半暗区PAF受体介导的微环境改变及GB保护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树清 杨丽君 +2 位作者 张利能 孟强 张颖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1-304,310,共5页
目的研究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活化介导的缺血半暗区微环境改变,并探讨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ginkgolide,GB)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光化学诱导树鼩血栓性局部性脑缺血模型,用3H?PAF放射免疫标记法检测缺... 目的研究树鼩血栓性脑缺血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活化介导的缺血半暗区微环境改变,并探讨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ginkgolide,GB)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光化学诱导树鼩血栓性局部性脑缺血模型,用3H?PAF放射免疫标记法检测缺血区微环境脑细胞PAF受体亲合性(Kd值)和结合特性(Bm ax值)的变化;用密度梯度法及原子吸收分光法分别测定缺血微环境水含量及Na+、Ca2+含量,并于光化学反应后6 h静注GB(5 mg/Kg),观察其对脑血栓形成后24 h时缺血微环境的改善效应。结果树鼩脑血栓形成后缺血半暗区微环境的改变以24 h为著,脑细胞膜高亲和性、低亲和性PAF受体的Kd值及Bm ax值明显降低,其中Kd1及Bm ax1分别为(0.611±0.9)nM和(419.4±72.6)fmol.mg-1蛋白,Kd2及Bm ax2分别为(4.08±0.5)nM和(676.8±98.66)fmol.mg-1蛋白(与对照组相比P<0.01);GB可促使缺血微环境脑细胞PAF受体Kd及Bm ax的恢复,并具有改善局部脑水肿和缓解Ca2+超载(P均<0.01)。结论PAF受体活化在介导缺血半暗区微环境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GB可改善缺血半暗区微环境和逆转PAF受体活化介导的神经元泵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微环境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 半暗区 银杏内酯 树鼩
下载PDF
脑梗塞缺血半暗区的核医学显像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志杰 裴著果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1999年第4期145-149,共5页
缺血半暗区是一个对脑梗塞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概念 ,是目前临床超早期治疗脑梗塞的关键。由于其未发生形态学改变 ,故 CT、MRI无法探测。在用核医学方法对缺血半暗区的研究中 ,放射自显影可以应用动物模型详细了解脑缺血的动态变化 ... 缺血半暗区是一个对脑梗塞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概念 ,是目前临床超早期治疗脑梗塞的关键。由于其未发生形态学改变 ,故 CT、MRI无法探测。在用核医学方法对缺血半暗区的研究中 ,放射自显影可以应用动物模型详细了解脑缺血的动态变化 ,SPECT可以进行脑受体和脑血流显像 ,PET则是在活体水平上研究脑血流与脑代谢的最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缺血半暗区 SPECT PET
下载PDF
^(99m)Tc-HMPAO放射自显影诊断脑梗塞半暗区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李志杰 谭斐 +1 位作者 裴著国 张彩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 99m Tc- HMPAO脑血流放射自显影研究脑梗塞后缺血半暗区的价值。方法 :血管内栓线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 ( MCAO)模型 ,MCAO 3 h组 9只 ,6 h组 9只 ,正常对照组 5只。应用脑血流显像剂 99m Tc- HMPAO进行放射自显... 目的 :探讨应用 99m Tc- HMPAO脑血流放射自显影研究脑梗塞后缺血半暗区的价值。方法 :血管内栓线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 ( MCAO)模型 ,MCAO 3 h组 9只 ,6 h组 9只 ,正常对照组 5只。应用脑血流显像剂 99m Tc- HMPAO进行放射自显影 ,观察 MCAO后脑血流的下降 ,结合尼氏染色和三苯硝基四唑蓝 ( TTC)染色进行半暗区和梗塞区的判断。利用图像分析技术获得半暗区脑血流下降的半定量数值。结果 :MCAO后病变侧梗塞区、半暗区与对侧相应正常部位脑血流比值分别为 ( 0 .32± 0 .12 )和 ( 0 .5 5± 0 .17) ,两者差异显著 ,且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 0 .98± 0 .0 8)。MCAO6 h组与 3h组脑血流下降的区域相似 ,但前者梗塞区更大。结论 :可以利用 99m Tc- HM-PAO脑血流显像鉴别梗塞区与半暗区。 MCAO后半暗区处于动态变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暗区 大鼠 放射自显影 99m 锝标记六甲基丙二胺肟 大脑中动脉栓塞
下载PDF
脑梗死半暗区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马瑞宁 侯惠莲 +4 位作者 柳雨 张冠军 王鸿雁 宫惠琳 杨喆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445-1448,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组织周围半暗区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形态学定量分析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高血压引起脑梗死伴继发出血的患者行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石蜡包埋及切片标本63例,以每例梗死伴出血旁正常脑组织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脑梗死组织周围半暗区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形态学定量分析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高血压引起脑梗死伴继发出血的患者行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石蜡包埋及切片标本63例,以每例梗死伴出血旁正常脑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体脑梗死周围半暗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用图像分析测定GFAP表达的星形胶质细胞数目、细胞体面积、突起长度的变化。结果:在周围正常脑组织中,GFAP标记的阳性星形细胞均匀分布,胞体较小,突起呈分支状较纤细,呈放射状分布;在梗死灶周围半暗区,GFAP标记的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体面积增大,突起增长、互相交织成网,聚集在病灶边缘,并可见少量深入梗死灶。与周围正常脑组织比较,在脑梗死周围半暗区GFAP表达的星形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显著升高、星形胶质细胞体面积明显增大、突起明显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在脑出血梗死周围半暗区,GFAP表达的星形胶质细胞阳性细胞数与星形胶质细胞体面积及细胞突起长度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脑梗死组织半暗区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这些反应性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特征多样,可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或仅表现为细胞突起的伸长。间接说明星形胶质细胞参与了梗死灶神经修复和再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半暗区 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细胞体面积 突起长度
下载PDF
电针刺对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梗塞大鼠病灶及半暗区Akt、caspase-9、TUNEL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少军 郭辉 +3 位作者 贾淑兰 王富龙 张明明 躬晓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04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研究电针刺人中、百会穴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梗塞90min大鼠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观察电针刺人中、百会对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梗塞90min大鼠生存因子Akt、凋亡因子caspase-9的作用。结果磷... 目的研究电针刺人中、百会穴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梗塞90min大鼠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观察电针刺人中、百会对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梗塞90min大鼠生存因子Akt、凋亡因子caspase-9的作用。结果磷酸化Akt免疫反应增多表现在梗塞大脑半暗区的8和24h,8h为高峰期,表现在阳性细胞的数量和颜色的浓度上,活化的caspase-9激烈的表现在半暗区的8h;电针刺能抑制caspase-9的活性化,TUNEL阳性细胞减少表现在24h病灶侧大脑皮质。结论针刺能促进生存因子p-Akt增多,抑制caspase-9的活性,从而使TUNEL阳性细胞减少;针刺或许有一种潜在的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刺 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梗塞 大鼠 病灶 半暗区 AKT CASPASE-9 TUNEL
下载PDF
单胺类递质在光化学诱导树血栓性脑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区形成中的作用(摘要)
10
作者 孟强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15-15,共1页
单胺类递质在光化学诱导树血栓性脑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区形成中的作用(摘要)研究生孟强导师李树清(昆明医学院基础部病理生理教研室,昆明650031)关键词光化学,脑缺血,单胺递质,半暗区,扩布性抑制,迟发性神经元坏死中... 单胺类递质在光化学诱导树血栓性脑缺血中心区及半暗区形成中的作用(摘要)研究生孟强导师李树清(昆明医学院基础部病理生理教研室,昆明650031)关键词光化学,脑缺血,单胺递质,半暗区,扩布性抑制,迟发性神经元坏死中图分类号R365单胺类递质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 脑缺血 单胺递质 半暗区 扩布性抑制 迟发性神经元坏死
全文增补中
手术干预对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水肿半暗区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路江鸿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对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术后水肿半暗区的范围,探讨不同手术操作对水肿半暗区的影响。方法对43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将手术后周围水肿半暗区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对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术后水肿半暗区的范围,探讨不同手术操作对水肿半暗区的影响。方法对43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将手术后周围水肿半暗区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不同的手术操作可导致术后水肿半暗区表现出明显差异。结论术中保护血肿壁及尽量减少双极电凝的使用频率,可明显缩小水肿半暗区的范围及缩短脑水肿消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肿半暗区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脑外伤性半暗区的治疗
12
作者 卢佩林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脑外伤性半暗区 治疗 抢救 高压氧 低温
下载PDF
基于半暗带缺血区鉴别角度分析多模态MRI在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13
作者 黄海燕 王云玲 +1 位作者 黄玉洁 常存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195-1200,共6页
目的基于半暗带缺血区鉴别角度分析多模态MRI在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05—2023-06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检查的198例脑梗死疑似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A组(发病时间≤4.5 h)、B组(4.5 h<发病时... 目的基于半暗带缺血区鉴别角度分析多模态MRI在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05—2023-06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检查的198例脑梗死疑似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A组(发病时间≤4.5 h)、B组(4.5 h<发病时间≤7 d)和C组(7 d<发病时间≤3个月),均接受常规MRI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等多模态MRI技术和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MRI平扫、DWI和多模态MRI(常规MRI平扫+DWI+PWI)检查对3组脑梗死患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制作3种检查方法诊断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测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A组52例脑梗死疑似患者,确诊32例;B组103例脑梗死疑似患者,确诊67例;C组43例脑梗死疑似患者,确诊28例。在A组、B组、C组中,常规MRI平扫、DWI、多模态MRI 3种方法对脑梗死的诊断效能均有差异,以多模态MR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最高(P<0.05)。A组中常规MRI平扫、DWI、多模态MRI 3种方法诊断脑梗死的ROC曲线AUC值分别为0.6738、0.7642、0.8329,B组分别为0.6857、0.7714、0.8582,C组分别为0.6912、0.7806、0.8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半暗带缺血区鉴别角度分析多模态MRI在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及AUC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带缺血 多模态MRI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蒙药香青兰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高天一 翟维凯 +2 位作者 蔡志平 崔成立 李梁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86-90,共5页
目的:观察蒙药香青兰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dracocephalum moldavica,TFDM)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2,VEGFR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SD大... 目的:观察蒙药香青兰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dracocephalum moldavica,TFDM)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2,VEGFR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SD大鼠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TFDM 50 mg/kg灌胃给药,在手术后第1、3、7、14天4个时相进行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VEGFR2阳性标记的细胞及新生血管在缺血半暗带区的分布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半暗带区VEGFR2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再灌注术后第3~14天时,TFDM给药组阳性细胞表达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且在微血管、微动脉和微静脉附近表达增多;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也显示,TFDM给药组VEGFR2表达上调。结论:TFDM可能通过上调VEGFR2蛋白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半暗带区微血管的生成,改善微循环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总黄酮 脑缺血再灌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生成 缺血
下载PDF
芹菜素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半暗区内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韩书珍 范海玲 +3 位作者 任素伟 王果 李泽宜 陈翔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2-317,共6页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半暗区内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芹菜素组。模型组和芹菜素组按再灌注时间不同又分为再灌注6、24...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半暗区内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芹菜素组。模型组和芹菜素组按再灌注时间不同又分为再灌注6、24、48、72 h及7 d各5个小组,共11组。各组观察至规定的时间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其中随机取6只大鼠,进行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同工凝集素B4(FITC-ILB4)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浸润的单核细胞及半暗区小胶质细胞形态及数量的变化,余下6只大鼠取脑组织,测定脑含水量。结果脑缺血再灌注6 h,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半暗区周围出现同工凝集素B4阳性(ILB4+)表达细胞即分枝状小胶质细胞(罗丹明6G标记阴性即Rhod 6G?)和浸润的单核细胞(罗丹明6G标记阳性即Rhod 6G+);48 h小胶质细胞明显增多,形态向阿米巴样转变;72 h达到高峰,主要为脑源性小胶质细胞增生,形态以阿米巴样为主;7 d小胶质细胞减少;芹菜素组相应时间点小胶质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0.01),形态亦呈现相似改变。脑缺血48、72 h,芹菜素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神经行为学评分与半暗区ILB4+细胞数呈负性相关(r=?0.415,P<0.05),且芹菜素能有效降低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0.05),明显减轻脑损伤程度。结论缺血后的大脑脑实质内一部分小胶质细胞来源于循环中的单核细胞;半暗区小胶质细胞形态及数量的变化与脑损伤程度具有相关性;芹菜素对急性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可能与下调小胶质细胞数量,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脑缺血再灌注 半暗区 小胶质细胞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单核细胞
原文传递
针刺对脑挫裂伤缺血半暗区血流变化的半定量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壮志 于立明 +3 位作者 孙学东 张学军 刘书深 戚本广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观察针灸即时和治疗后对脑挫裂伤局部血流变化影响结果,以确定缺血半暗区(IP)的存在和针灸疗效。方法将60例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针灸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通过ECT脑显像分别进行针灸... 目的观察针灸即时和治疗后对脑挫裂伤局部血流变化影响结果,以确定缺血半暗区(IP)的存在和针灸疗效。方法将60例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针灸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通过ECT脑显像分别进行针灸组针刺前后及治疗14d后、对照组治疗前后及治疗14d后的局部脑血流量(rCBF)对比观察。结果脑挫裂伤损伤部位存在血流量减低的IP,针灸组首次针灸前后rCBF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治疗14d后其变化差异亦极显著(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rCBF比较差异极显著(P<0.001),两组治疗后rCBF比较差异亦极显著(P<0.005)。结论脑显像可直观的反映脑挫裂伤病人损伤区局部脑血流变化,提示脑挫伤区存在着IP,针刺治疗能明显改善局部脑血流量,为针刺治疗脑挫裂伤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 局部脑血流 针灸治疗 单光子发射断层 缺血半暗区
原文传递
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水肿半暗区手术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阮彩莲 千超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35期89-89,共1页
目的:对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术后水肿半暗区的范围,探讨不同手术操作对水肿半暗区的影响。方法:对43倒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将手术后周围水肿半暗区进行比较。结果:高血... 目的:对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术后水肿半暗区的范围,探讨不同手术操作对水肿半暗区的影响。方法:对43倒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将手术后周围水肿半暗区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不同的手术操作可导致术后水肿半暗区表现各异。结论:术中保护血肿壁废尽量减少双极电凝的使用频率,可明显缩小水肿半暗区的范围度缩短脑水肿消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肿半暗区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跑台训练通过bFGF/Caveolin-1/VEGF信号通路促进大鼠缺血半暗区神经血管再生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婷婷 庞琼怡 +3 位作者 项炳武 刘美霞 赵芸 陈翔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216-1225,共10页
该文探讨跑台训练经b FGF/Caveolin-1/VEGF通路促进大鼠缺血半暗区神经血管再生的作用机制,为跑台训练在脑卒中类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动物分为假手术组(sham-operated,S)、模型组(model,M)、运动模型组(exercise model... 该文探讨跑台训练经b FGF/Caveolin-1/VEGF通路促进大鼠缺血半暗区神经血管再生的作用机制,为跑台训练在脑卒中类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动物分为假手术组(sham-operated,S)、模型组(model,M)、运动模型组(exercise model,EM)、b FGF模型组(b FGF model,b M)及b FGF运动模型组(b FGF exercise model,b EM)。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MCAO)参照Belayev报道的线栓法复制。选取脑缺血半暗区组织,免疫荧光观察VEGFR-2/CD34、Brd U/Nestin双标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检测Caveolin-1、VEGF和b FGF的表达。神经行为学评分显示,b EM组较同期EM、b M、M组为低(P<0.05);免疫结果显示,缺血半暗区VEGFR-2/CD34、Brd U/Nestin双标阳性细胞数组内28 d组较7 d组阳性细胞数为低(P<0.05),b EM7d组阳性细胞数较EM7d、b M7d、M7d组明显增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缺血半暗区EM组较M组b FGF表达增多(P<0.05),其中b EM7d组Caveolin-1、VEGF的Western blot图像灰度比值较EM7d、b M7d、M7d组明显增高(P<0.05)。结果证明,外源性b FGF可上调脑缺血半暗区Caveolin-1和VEGF的表达;跑台训练经b FGF/Caveolin-1/VEGF通路促进脑缺血半暗区神经血管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训练 BFGF CAVEOLIN-1 缺血半暗区 神经血管再生 大鼠
原文传递
持续脑缺血后半暗带区星形胶质细胞的转归 被引量:5
19
作者 付学军 黄巧英 +3 位作者 徐铅辉 邹良玉 张睿 褚晓凡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2-536,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脑缺血状态下半暗带区星形胶质细胞的转归。方法 32只雄性SD健康清洁级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实验组。应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在实验组诱导脑缺血发作。在MCAO后6、24h分别进行行为学神经功能评分,苏木... 目的探讨持续脑缺血状态下半暗带区星形胶质细胞的转归。方法 32只雄性SD健康清洁级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实验组。应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在实验组诱导脑缺血发作。在MCAO后6、24h分别进行行为学神经功能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Cresyl Violet染色和GFAP、Caspase-3、Porimin、DAPI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无行为学改变,MCAO 6h组与MCAO 24h组均有明显行为学异常,提示造模成功。Cresyl Violet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缺血中心区脑组织坏死,缺血半暗带区细胞水肿,可见肿胀的星形胶质细胞,MCAO 24h组细胞损伤重于MCAO 6h组。荧光免疫检测显示,在MCAO 24h后半暗带区Porimin、GFAP和DAPI三标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多于Caspase-3、GFAP和DAPI三标阳性细胞数目(P<0.05)。结论持续缺血的时间越长,脑损伤越严重,而缺血半暗带区星形胶质细胞多以细胞膜破坏、细胞肿胀为特征的胀亡方式走向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星形胶质细胞 胀亡
下载PDF
局灶性脑梗死后半暗带区皮层血流量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贤军 夏青 +1 位作者 蔡洪信 夏作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68-971,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半暗带区皮层血流量及神经细胞凋亡。方法:光化学法诱导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应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测量仪检测局灶性脑梗死后各时间点坏死区和半暗带皮层血流量;TdT-介导dUTP-生物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半暗带区皮层血流量及神经细胞凋亡。方法:光化学法诱导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应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测量仪检测局灶性脑梗死后各时间点坏死区和半暗带皮层血流量;TdT-介导dUTP-生物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脑梗死后坏死区皮层血流量呈波浪样改变,3 h降至最低,为正常血流量的9.36%±1.72%,6h后回升,12 h达高峰,为正常31.18%±1.44%,24-48 h血流量再度下降,与3 h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半暗带皮层血流量6 h降至最低,为正常皮层血流量的30.88%±7.11%,9-48 h上升,至48 h血流恢复至正常91.90%±4.56%,与其它组差异显著(P<0.05)。TUNEL结果显示,局灶性脑梗死组6 h开始出现凋亡细胞,主要集中于半暗带区,呈半球状向四周放射样扩展,随梗死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增多,梗死48 h后凋亡细胞达峰值。结论:局灶性脑梗死后半暗带区皮层血流量与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关系,其血流量的恢复引起的再灌注损伤最终导致了迟发性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细胞凋亡 大脑梗死 局灶性脑梗死 皮层血流量 神经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