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月板缝合联合骨髓刺激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
1
作者 赵晓非 米豫飞 王战朝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疗法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诊治的8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按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n=43,半月板缝合)、研究组(n=43,半月板缝合联合骨髓刺激),评估两组手术疗效及... 目的探讨联合疗法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诊治的8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按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n=43,半月板缝合)、研究组(n=43,半月板缝合联合骨髓刺激),评估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并评估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时生活质量,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优良率(90.70%)高于对照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而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项指标评分均较于同期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为4.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半月板缝合联合骨髓刺激可有效减轻机体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活动度恢复及生活质量提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半月板缝合 骨髓刺激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半月板缝合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及对膝关节本体感觉、骨性标志物、关节滑液炎症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焦李 杨书丰 计小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0期2184-2188,共5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半月板缝合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及对膝关节本体感觉(KP)、骨性标志物、关节滑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前瞻性研究半月板缝合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及对膝关节本体感觉(KP)、骨性标志物、关节滑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52)和对照组(n=52)。试验组行半月板缝合术,对照组行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AM)。观察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功能锻炼开始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术后6周、6个月的KP情况;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血清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等骨性标志物水平;术前及术后7 d的膝关节滑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等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为(52.65±5.47)min,长于对照组[(47.27±4.98)min],试验组术后功能锻炼开始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26±0.34)、(8.96±0.92)d,均短于对照组[(4.16±0.43)、(11.53±1.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试验组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分别为(7.29±0.74)、(88.29±8.95)分,均高于对照组[(6.87±0.70)、(82.90±8.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试验组15°、45°、75°等KP角度差值分别为(2.31±0.25)°、(2.18±0.22)°、(2.44±0.29)°,均小于对照组[(2.48±0.27)°、(2.33±0.24)°、(2.61±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血清骨钙素、BALP、PⅠCP水平分别为(4.61±0.48)μg/L、(321.43±34.65)U/L、(158.07±17.28)μg/L,均大于对照组[(4.32±0.45)μg/L、(301.96±32.60)U/L、(147.13±15.8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试验组膝关节滑液TNF-α、IL-6、IL-1β水平分别为(5.74±0.59)pg/mL、(5.21±0.54)ng/mL、(0.15±0.02)pg/mL,均低于对照组[(6.13±0.62)pg/mL、(5.55±0.60)ng/mL、(0.17±0.0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5.77%,小于对照组(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月板缝合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及KP,且可提高血清骨性标志物水平,降低关节滑液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半月板缝合 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本体感觉 骨性标志物 关节滑液炎症因子
下载PDF
半月板止点重建术和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振鲁 卞为伟 纪小孟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 比较半月板止点重建术和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 比较半月板止点重建术和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关节镜下半月板止点重建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轴移(Pivot-shift)试验阳性率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前移距离均短于术前(均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前移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延迟愈合、血栓等并发症。结论 与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比较,半月板止点重建术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的手术时间更短,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并提高稳定性的效果更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后根损伤 止点重建术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骨髓刺激技术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度的影响
4
作者 李龙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5期38-42,共5页
目的:分析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骨髓刺激技术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度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予以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 目的:分析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骨髓刺激技术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活动度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予以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和观察组(予以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骨髓刺激技术),各40例。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活动度、疼痛程度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及2、4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 d,观察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联合骨髓刺激技术在改善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方面有明显优势,且术后康复速度快,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半月板缝合 骨髓刺激技术 损伤 膝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多模式镇痛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膝关节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5
作者 余兴伦 田庆春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膝关节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4例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17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均进行镇痛。其中研究组使用双氯芬酸钠栓联合...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膝关节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4例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17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均进行镇痛。其中研究组使用双氯芬酸钠栓联合塞来昔布,对照组单独使用塞来昔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3天、5天、7天的疼痛评分(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术后第5天[(3.85±0.21)分]、第7天[(2.55±0.19)分]均较对照组患者第5天[(4.31±0.53)分]、第7天[(3.32±0.78)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ROM)在术后第7天[(99.43±1.45)°],较对照组患者第7天[(90.90±5.33)°]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Lysholm功能评分在术后第7天[(77.20±4.22)分],较对照组患者第7天[(73.59±3.36)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双氯芬酸钠栓经直肠给药镇痛模式安全有效。该方法可以减轻半月板缝合术后患者疼痛,降低疼痛评分,同时增加患者术后的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镇痛 双氯芬酸钠栓 塞来昔布 关节镜 半月板缝合 早期康复
下载PDF
半月板缝合术联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在膝关节运动创伤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景汉栋 盛小赟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2期38-41,共4页
目的:探究半月板缝合术联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在膝关节运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运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半月板缝合术... 目的:探究半月板缝合术联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在膝关节运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运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半月板缝合术联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Lysholm评分、KOOS评分及治疗后6个月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阳性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半月板愈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优秀19例,良好20例,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和半月板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Tegner运动水平评分及Lysholm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其他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的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KO0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KO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月板缝合术联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在膝关节运动创伤中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运动水平及关节功能,促进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恢复,提高整体治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缝合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 膝关节运动创伤 疼痛症状 运动水平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和半月板止点重建术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的短期疗效观察
7
作者 刘杰 徐敏鸥 徐安鹏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8期1558-1561,共4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和半月板止点重建术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PLMRT)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17例PLMRT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将56例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与61例采取半月板止点...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和半月板止点重建术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PLMRT)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17例PLMRT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将56例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与61例采取半月板止点重建术的患者纳入缝合组与重建组。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6个月,重建组Pivotshift试验、前抽屉试验阳性占比均低于缝合组患者,前移差值小于缝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重建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得分均低于缝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高于缝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PLMRT患者,半月板止点重建术较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更有利于促进短期膝关节稳定,减轻膝关节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 止点重建术 外侧后跟损伤 短期疗效
下载PDF
半月板缝合针引导钢丝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嵴撕脱骨折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春礼 徐虎 +3 位作者 范宏斌 孟乘飞 陈辉 操石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630-631,634,共3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针引导钢丝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嵴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1999年12月~2005年8月关节镜下应用半月板缝合针引导钢丝内固定治疗ACL胫骨嵴撕脱骨折15例。采用膝关节Lys...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针引导钢丝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嵴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1999年12月~2005年8月关节镜下应用半月板缝合针引导钢丝内固定治疗ACL胫骨嵴撕脱骨折15例。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对关节镜手术前、后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术后定期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结果 手术操作均在30min以内完成,无关节感染、意外损伤、关节粘连、骨折不愈合并发症发生。15例随访6~54个月,(20.9±15.0)月,复查X线片显示15例骨折愈合良好。术前Lysholm评分10~56分,(19.1±15.2)分,手术后提高至91~100分,(97.5±3.7)分(t=18.483,P=0.000)。2例术后8、14个月出现内固定钢丝断裂,但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针引导钢丝固定治疗ACL胫骨嵴撕脱骨折,方法简便、适用范围广、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缝合 前交叉韧带 撕脱骨折 关节镜
下载PDF
半月板缝合术后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腿肿与关节腔积液 被引量:2
9
作者 解强 李方祥 +1 位作者 王予彬 侯广平 《中国药师》 CAS 2004年第10期796-797,共2页
目的七叶皂苷钠预防、治疗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肢体肿胀及关节腔积液。方法术后采用随机分组,将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病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七叶皂苷钠治疗,B组为对照组(不用药组)。观察肢体肿胀及关节腔积液情况。结果... 目的七叶皂苷钠预防、治疗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肢体肿胀及关节腔积液。方法术后采用随机分组,将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病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七叶皂苷钠治疗,B组为对照组(不用药组)。观察肢体肿胀及关节腔积液情况。结果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小腿肿胀、关节积液发生率比较(P<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七叶皂苷钠是目前较理想的经济、安全、有效的关节微创术后治疗用药之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半月板缝合 水肿 关节积水
下载PDF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帝 韩立业 +1 位作者 张爱民 孙智文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10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在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中,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内蒙古赤峰市医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6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为分析对象,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分成对照组(n=33)及研究组(n=3... 目的探讨在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中,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内蒙古赤峰市医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6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为分析对象,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分成对照组(n=33)及研究组(n=33),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对象接受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观察两组对象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膝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对象接受治疗后的整体疗效好于对照组,治疗后的VAS分值低于对照组,Lysholm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在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的效果较好,该治疗方式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关节镜 疼痛 半月板缝合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半月板缝合术后康复训练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艳梅 史存玲 《实用医技杂志》 2003年第5期514-514,共1页
关键词 半月板缝合 术后 康复训练 关节镜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16例临床观察
12
作者 陆辉 张建华 王晓东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3期2129-2129,共1页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病损。随着对半月板生物力学机制的深入了解,近年来临床治疗半月板撕裂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半月板全切术已不再是标准的治疗手段[1]。
关键词 半月板缝合 膝关节镜 临床观察 生物力学机制 全切术 临床治疗 损伤 撕裂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的康复护理
13
作者 赵晶晶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2期2347-2348,共2页
关键词 半月板缝合 康复护理 关节镜 损伤 手术方式 护理方法 训练内容 愈合机制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床旁训练计划的实施
14
作者 田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期237-237,共1页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具有对关节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对48例行该手术的患者术后第1天即实施床旁边训练,为以后的术肢行走负荷及肌力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关节镜 半月板缝合 床旁训练 手术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关节镜下抽吸式半月板缝合术患者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晓琴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8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抽吸式半月板缝合术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和初步疗效。方法对2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抽吸式半月板缝合术,术前指导其进行增强股四头肌的肌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术后指导其行肌力训练、提... 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抽吸式半月板缝合术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和初步疗效。方法对2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抽吸式半月板缝合术,术前指导其进行增强股四头肌的肌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术后指导其行肌力训练、提高膝关节屈曲度的训练及负重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结果术后住院6~8d,平均7.5d,伤口Ⅰ期愈合、关节活动度〉90°出院;随访6~54周,25例症状消失,步态正常,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1例合并膝骨性关节炎,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后关节肿痛,予以制动,手术后23周膝屈曲〈100°。结论关节镜下抽吸式半月板缝合术后,在康复训练时科学地掌握手术后关节的动静关系、时机和局部情况,对确保手术效果,促进半月板愈合,恢复膝关节的功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关节镜 半月板缝合 康复护理
下载PDF
悬吊运动疗法在青年军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同期半月板缝合术后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丹 黎华茂 +5 位作者 杨慧 卫星 刘曦明 丁然 黄礼群 许萌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579-585,共7页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配合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对青年军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同期半月板缝合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6月中部...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配合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对青年军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同期半月板缝合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6月中部战区总医院行单侧膝关节ACL重建同期半月板缝合术后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军队青年患者67例,男性66例,女性1例;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7.1岁。按是否进行SET分为对照组(30例)和SET组(37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例;年龄20~38岁,平均28.4岁;损伤部位:左膝16例,右膝14例;术后转至康复医学科的时间为8~28d,平均18.6d;康复训练前平衡分级Ⅰ级2例,Ⅱ级26例,Ⅲ级2例。SET组37例均为男性,年龄19~40岁,平均26.1岁;损伤部位:左膝14例,右膝23例;术后转至康复医学科的时间为8~30d,平均16.3d;SET训练前平衡分级Ⅰ级3例,Ⅱ级30例,Ⅲ级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包括:关节松动术、肌力训练、超声波治疗、冷疗等;SET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于手术后1个月开始融入SET(包括:开链训练、闭链训练及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训练前和训练后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训练后2个月下肢平衡功能(Y-balance test,YBT)。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损伤部位、术后转至康复医学科时间、SET训练前平衡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T组训练后1、2个月VAS、ROM、Lyschol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2±0.4)分vs.(2.8±0.4)分、(1.1±0.4)分vs.(1.8±0.4)分;(119.5±8.2)°vs.(114.8±7.3)°、(134.1±8.2)°vs.(129.9±7.5)°;(74.8±4.6)分vs.(67.7±5.9)分、(82.7±4.6)分vs.(78.1±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2个月Y平衡测试,SET组正前侧、后内侧、后外侧伸出距离均优于对照组[(58.2±4.8)cm vs.(55.6±5.2)cm、(100.5±10.5)cm vs.(94.8±11.3)cm、(105.4±9.2)cm vs.(100.5±8.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感染、无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青年军人膝关节ACL重建同期半月板缝合术后的康复治疗中增加SET可有效缓解疼痛,扩大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平衡功能,促进术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悬吊运动疗法 青年军人 半月板缝合 膝关节功能 康复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40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解金三 陈锋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23期57-60,共4页
目的:探究对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将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依据随机且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关... 目的:探究对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将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依据随机且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关节镜下切除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VAS评分,统计术后6个月盘状半月板再撕裂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总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其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和盘状半月板撕裂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与常规术式相当,但其更节约手术时间且对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及减缓疼痛的效果更优,远期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半月板缝合 膝关节外侧盘状损伤 关节功能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缝合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双 尹梅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0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缝合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接受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缝合术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缝合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接受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缝合术治疗的半月板损伤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Lysholm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缝合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半月板缝合 早期康复护理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叶强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出现纵行撕裂以及桶柄样撕裂的患者46例,针对所有患者利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装置来进行半月板的缝合。结果:在对所有患者完成手术之后,首先对患者进行肌肉训练,之后进行伸直位石...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出现纵行撕裂以及桶柄样撕裂的患者46例,针对所有患者利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装置来进行半月板的缝合。结果:在对所有患者完成手术之后,首先对患者进行肌肉训练,之后进行伸直位石膏的固定,时间为2周。完成固定之后,要求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运动,并且给予一部分负重;所有患者在4周之后,均能够进行全部负重;患者在6周后,进行屈膝,角度均小于直角,并且膝关节也无法进行轴转活动。患者在半年之中应该避免进行蹲坐,并且在半年后所有的患者全部恢复正常。结论:在关节镜下对患者进行半月板缝合手术,对患者只有非常小的损伤,患者的愈合率非常高,身体好转的速度非常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下 半月板缝合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缝合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秀湘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6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缝合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行关节半月板缝合术的患者55例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n=27)和常规护理组(n=28),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缝合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行关节半月板缝合术的患者55例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n=27)和常规护理组(n=28),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而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情况、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康复护理组肿胀、压痛、休息痛及晨僵症状积分、疼痛情况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康复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关节半月板缝合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下 关节半月板缝合 早期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