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息态fMRI半球间镜像同伦在急性桥脑梗死中的应用
1
作者 庄雄 刘良卿 +1 位作者 郑建刚 许建兴 《交通医学》 2024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半球间镜像同伦(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的变化,探讨急性桥脑梗死后脑功能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急性桥脑... 目的:通过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半球间镜像同伦(voxel-mirrored homotopic connectivity,VMHC)的变化,探讨急性桥脑梗死后脑功能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急性桥脑梗死患者30例为急性桥脑梗死组,同期社会公开招募的3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运用rs-fMRI的VMHC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双侧颞上回和颞中回区域VMHC值的差异。结果:急性桥脑梗死组双侧颞上回和颞中回区域VMHC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桥脑梗死组患者双侧颞上回和颞中回区域的半球间镜像同伦功能连接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急性桥脑梗死患者两侧半球颞上回、颞中回之间连接强度减低,影响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认知障碍和负面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桥脑梗死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半球间镜像同伦
下载PDF
海面温度半球间偶极子模态对7—11月北半球平均热带气旋强度年代际变化的调控
2
作者 杜雪晴 李建平 李飞 《海洋气象学报》 2023年第2期1-19,共19页
海面温度半球间偶极子(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ter-hemispheric dipole,SSTID)是全球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异常的重要模态之一,表现为南、北两半球间SST的反相变化。此文探究了7—11月SSTID对7—11月北半球平均热... 海面温度半球间偶极子(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ter-hemispheric dipole,SSTID)是全球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异常的重要模态之一,表现为南、北两半球间SST的反相变化。此文探究了7—11月SSTID对7—11月北半球平均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强度年代际变率的超前影响。观测分析表明,SSTID超前7—11月北半球平均TC强度年代际分量8~11 a,并在提前时间为9 a时达到最大正相关。通过海洋-大气耦合桥理论进一步分析表明,7—11月北半球TC活跃区海洋可以作为海洋桥,以SST的形式存储超前约9 a的SSTID信号。同时北半球TC活跃区大气作为大气桥将超前约9 a的SSTID信号传递到大气中,进而作用于7—11月北半球平均TC强度,该过程以TC潜在生成指数为表征。北半球TC活跃区的垂直风切变和600 hPa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由此建立了基于SSTID的7—11月北半球平均TC强度年代际变化预测模型,该模型表现出良好的后报性能。利用该模型对2021—2029年7—11月北半球平均TC强度预测表明,7—11月北半球平均TC强度将以持续增强为主并在2020年代末达到破纪录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海面温度半球间偶极子 7—11月北半球平均热带气旋强度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颅骨钻孔尿激酶引流术治疗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 被引量:3
3
作者 舒志强 姜新建 +3 位作者 任祖东 李明 戴荣权 吕文革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以来收治的23例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23例患者颅骨钻孔后尿激酶血肿腔注入,引流术后引流彻底,住院时间短,均痊愈出院。结...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以来收治的23例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情况。结果:23例患者颅骨钻孔后尿激酶血肿腔注入,引流术后引流彻底,住院时间短,均痊愈出院。结论:采取钻孔尿激酶引流术治疗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操作简便,患者恢复快,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 钻孔 尿激酶
下载PDF
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2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朴永旭 陈礼刚 +4 位作者 曾凡俊 曾力 程林 王方 汪庆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76-276,共1页
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hematoma ,ISH)是一种特殊的硬膜下血肿,较为少见。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直到1940年才由Airrng和Erans首次在尸检中发现。自Jacobsen于1955年首次报道该病以来,至今仅有110例[1]... 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hematoma ,ISH)是一种特殊的硬膜下血肿,较为少见。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直到1940年才由Airrng和Erans首次在尸检中发现。自Jacobsen于1955年首次报道该病以来,至今仅有110例[1]。我科新近收治ISH患者2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 病例 颅脑损伤 颅脑CT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大脑功能不对称与半球间的功能整合——不同视觉复杂度汉字“同—异”判断的证据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厚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102,共7页
采用半视野速示术将少笔画简单汉字对和多笔画复杂汉字对在左视野(右半球)、右视野(左半球)呈现或两视野(两半球)分别同时呈现各一个汉字,检查不同视觉复杂度汉字的“同-异”判断加工中可能存在的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与半球间的整合效... 采用半视野速示术将少笔画简单汉字对和多笔画复杂汉字对在左视野(右半球)、右视野(左半球)呈现或两视野(两半球)分别同时呈现各一个汉字,检查不同视觉复杂度汉字的“同-异”判断加工中可能存在的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与半球间的整合效应。结果显示,本研究条件下左半球可能擅长于辨认视觉复杂度低的少笔画汉字,而右半球则擅长于辨认视觉复杂度高的多笔画复杂汉字,这可以用“视觉空间频率的不对称假设”来解释。两半球间加工的整合优势只出现在相对较难的“同”判断任务,这支持有关“处理计算复杂性高的任务可以从两半球间的相互作用中获益”的理论(Banich,2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功能不对称 半球间功能整合 汉字 视觉复杂度 “同-异”判断
下载PDF
半球间(胼周)脂肪瘤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928-928,共1页
颅内脂肪瘤是少见的包含脂肪成分的良性病变,占全部颅内肿瘤的0.1%~0.5%,源自胚胎期原始脑膜残留和异常分化,好发于胼胝体、四叠体池、环池和鞍上池等中线结构,大脑凸面和侧裂少见,多合并不同程度脑发育畸形,尤以胼胝体缺如和(或)发... 颅内脂肪瘤是少见的包含脂肪成分的良性病变,占全部颅内肿瘤的0.1%~0.5%,源自胚胎期原始脑膜残留和异常分化,好发于胼胝体、四叠体池、环池和鞍上池等中线结构,大脑凸面和侧裂少见,多合并不同程度脑发育畸形,尤以胼胝体缺如和(或)发育不良多见,其他还包括透明隔缺如、小脑蚓部发育不良、颅裂畸形、动脉瘤等,通常无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间(胼周) 脂肪瘤
下载PDF
半球间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附18例报告)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志坚 方宪清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9年第4期151-155,共5页
目的:提出半球间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要点。材料与方法:分析18例半球间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及CT表现,并从其发生的病因病理学角度加以解释。结果:半球间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要点:(1)血肿位于半球间镰旁,呈一个或多个单凸形,薄形血... 目的:提出半球间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要点。材料与方法:分析18例半球间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及CT表现,并从其发生的病因病理学角度加以解释。结果:半球间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要点:(1)血肿位于半球间镰旁,呈一个或多个单凸形,薄形血肿呈粗线条形,左右发生机会相等,双侧少见。(2)血肿多数呈高密度,活动性出血时,血肿呈多种密度隔室,伴假膜出现,血肿吸收液化和/或脑脊液渗入,可表现低、等混杂密度。(3)占位征象,同侧中间脑沟回结构消失,蛛网膜下腔闭塞,灰白质界面移位,同侧侧脑室受压、移位、变形,中线结构移位。(4)并发同侧幕上及大脑凸面硬膜下降血肿。结论:CT是诊断半球间硬膜下血肿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特殊的发生部位、形态及密度是诊断的主要依据,CT表现可为确定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主要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间 硬膜下血肿 诊断 CT
下载PDF
缓解期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脑半球间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成小芳 邓文皓 +5 位作者 陈建山 张一智 邹文锦 崔立谦 黄癸卯 曹莉萍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提示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脑结构及功能连接异常,而BD相关大脑半球间功能交互作用变化仍不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方法反映f MRI信号... 目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提示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脑结构及功能连接异常,而BD相关大脑半球间功能交互作用变化仍不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方法反映f MRI信号内神经元自发活动特征,为定量研究双侧大脑半球交互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手段。本研究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即基于体素镜像同伦功能连接,探讨缓解期BDⅠ型患者双侧大脑半球同步活动模式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对27例缓解期BDⅠ型患者及27例健康匹配对照进行磁共振扫描,将rs-f MRI数据配准到高清T1对称解剖模板后,计算两侧半球镜像同伦体素间同伦功能连接,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结果岛盖部额下回、罗兰迪克岛盖、岛叶、壳核功能同伦连接减低(P<0.05,高斯随机场校正,团块校正);岛盖部额下回及罗兰迪克岛盖同伦功能连接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402,P=0.037;r=-0.402,P=0.038)。结论缓解期BDⅠ型患者多个半球间镜像脑区存在功能协同性的损害,特别是岛盖部额下回及罗兰迪克岛盖脑区可能在疾病慢性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缓解期 静息态 半球间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定位钻孔尿激酶引流术治疗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孔秀英 李凤 +2 位作者 黎燕 黎俊 雷传荣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0期1860-1862,共3页
目的探讨经CT定位颅骨钻孔尿激酶引流术治疗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23例采用该手术方法的患者实施全面围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疏导及各项准备工作、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引流管护理、尿激酶灌注及并发症观察与... 目的探讨经CT定位颅骨钻孔尿激酶引流术治疗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23例采用该手术方法的患者实施全面围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疏导及各项准备工作、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引流管护理、尿激酶灌注及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等。结果23例患者经CT定位颅骨钻孔后尿激酶从血肿腔注入引流术后引流彻底,住院时间短,均痊愈出院。结论采取CT定位颅骨钻孔尿激酶引流术治疗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操作简便、患者恢复快、疗效好。做好微创颅骨钻孔尿激酶引流术患者的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尿激酶灌注护理等,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尿激酶 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 护理
下载PDF
29例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道法 万学焱 +6 位作者 李宇 雷晋 韩林 赵恺 牛洪泉 舒凯 雷霆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61-65,共5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TISH)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4年8月—2019年5月收治的29例TISH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治疗后2周由Glasgow预后量表(GOS)评估短期疗效。GOS 1~3分... 目的 探讨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TISH)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4年8月—2019年5月收治的29例TISH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治疗后2周由Glasgow预后量表(GOS)评估短期疗效。GOS 1~3分为疗效差,GOS 4~5分为疗效好。结果 疗效良好者20例,占69.0%,疗效差者9例,占31.0%。疗效好组治疗后2周Glasgow昏迷评分(GCS)平均为(14.6±0.7)分,疗效差组为(9.4±2.2)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TISH疗效的因素包括合并合并脑挫裂伤(P=0.032),入院时GCS评分(P<0.001),住院期间病变变化(P=0.049),住院期间GCS极低值(P<0.001),治疗方式(P=0.016)和手术方式(P<0.05)。重症TISH患者(GCS≤8分)中7例行手术治疗,3例非手术治疗。手术组预后良好者4例,预后差者3例;而非手术组3例患者短期预后均较差。结论 TISH临床少见,多数患者病情较轻经保守治疗效果较好。部分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等,需严密监护。重症TISH患者手术治疗能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 大脑镰综合征 手术治疗 短期和长期疗效
下载PDF
大脑半球间纵裂硬膜下血肿──附3例报道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良纯 徐酝宜 《罕少疾病杂志》 2000年第3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半球间 大脑纵裂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大脑半球间纵裂血肿致脑疝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鹏 刘福增 +1 位作者 殷尚炯 刘丽娜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71-273,共3页
大脑半球间纵裂血肿(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 hematomas,ISH)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硬膜下血肿,其确切的发病率并不清楚,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1]。ISH初期临床症状较轻或无任何表现,病情发展相对缓慢,加之部分基层医院临床经验... 大脑半球间纵裂血肿(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 hematomas,ISH)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硬膜下血肿,其确切的发病率并不清楚,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1]。ISH初期临床症状较轻或无任何表现,病情发展相对缓慢,加之部分基层医院临床经验不足,该病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导致预后不良[2]。我院收治了1例ISH重症患者,现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以供临床参考,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半球间纵裂血肿 硬膜下血肿 脑疝
下载PDF
半球间硬膜下血肿二例CT表现
13
作者 王飞 《今日应用医学》 1999年第1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半球间硬膜下血肿 CT表现 诊断 颅脑损伤
下载PDF
外伤性迟发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8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元江 段敏 +3 位作者 冯军 侯德朋 鲁世永 李永强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10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 外伤性迟发性 神经外科
下载PDF
半球间硬膜下血肿3例报告
15
作者 王善文 刘忠 许成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1999年第5期444-444,共1页
硬膜下血肿90%以上发生在额颞顶,多数伴有脑挫裂伤和脑水肿[1,2]。而发生在半球间的硬膜下血肿是一种相当少见的类型,在临床上与其他部位硬膜下血肿有许多不同之处。我们收治3例半球间硬膜下血肿患者,结合文献,就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 硬膜下血肿90%以上发生在额颞顶,多数伴有脑挫裂伤和脑水肿[1,2]。而发生在半球间的硬膜下血肿是一种相当少见的类型,在临床上与其他部位硬膜下血肿有许多不同之处。我们收治3例半球间硬膜下血肿患者,结合文献,就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 病例报告例1,女性,60岁,木棒打击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血肿 半球间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成人半球间硬膜下血肿1例
16
作者 张春光 白广龙 黄广文 《沈阳部队医药》 1998年第5期442-442,共1页
病例报告:患者男.63岁。因车撞伤后头痛、左下肢活动受限1h,于1996-09-12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7g/min,血压19.9/10.6 kPa。神志清楚.对答切题。颈强(+),克匿格征(±)。瞳孔等大同圆,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左... 病例报告:患者男.63岁。因车撞伤后头痛、左下肢活动受限1h,于1996-09-12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7g/min,血压19.9/10.6 kPa。神志清楚.对答切题。颈强(+),克匿格征(±)。瞳孔等大同圆,光反射灵敏,伸舌居中。左小腿疼痛.畸形。余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正常.巴彬斯基征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半球间硬膜下血肿 头颅CT检查 诊断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大脑半球间抑制及其调控促进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 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杨思琪 王继先 谢青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0-464,共5页
半球间抑制(IHI)是指一侧大脑半球对另一侧半球产生的抑制作用。IHI失衡是阻碍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现有的文献,就IHI的检测方法、影响因素以及通过调控IHI来促进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技术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 半球间抑制(IHI)是指一侧大脑半球对另一侧半球产生的抑制作用。IHI失衡是阻碍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现有的文献,就IHI的检测方法、影响因素以及通过调控IHI来促进脑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的相关技术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HI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间抑制 脑卒中 运动 康复
原文传递
6例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法医学分析
18
作者 刘夏 雷启凯 +3 位作者 赵开放 霍德民 郑吉龙 韦存瑞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究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Traumatic 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 Haematoma,TISH)的损伤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法医学鉴定要点,为法医学检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6例TISH,对伤者基本信息、致伤方式、临... 目的探究外伤性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Traumatic Interhemispheric Subdural Haematoma,TISH)的损伤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法医学鉴定要点,为法医学检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6例TISH,对伤者基本信息、致伤方式、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6例TISH伤者年龄最大75岁,最小27岁,平均年龄58岁;男性4例,女性2例;致伤方式为跌倒2例,交通事故3例,打击伤1例;外力作用部位为枕部3例,前额2例,额顶1例;伤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例出现大脑镰综合征;CT影像片均可见大脑镰旁特征性高密度出血影;风险因素包括凝血功能障碍、抗凝治疗、酗酒、脑血管瘤、血管畸形等自发出血原因。结论对TISH伤者进行鉴识时,应结合临床资料、致伤方式、外力作用部位、影像学资料等结果综合分析成伤机制,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在损伤鉴定中的参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临床学 大脑半球间硬膜下血肿 损伤 鉴定
原文传递
基于大脑半球间相互抑制理论的针刺法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庄卫生 钱宝延 +3 位作者 张杰文 曹留拴 蔡西国 杨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大脑半球间相互抑制理论的针刺法对治疗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传统巨刺组、试验针刺组,每组30例,分别针刺患侧穴位、健侧穴位、患侧和健侧穴位,每日1次,每周5次... 目的探讨基于大脑半球间相互抑制理论的针刺法对治疗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传统巨刺组、试验针刺组,每组30例,分别针刺患侧穴位、健侧穴位、患侧和健侧穴位,每日1次,每周5次,治疗4周共20次。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MEP潜伏期及CM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FMA、M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MEP潜伏期及CMCT显著短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针刺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针刺组、传统巨刺组(P<0.05),MEP潜伏期和CMCT均显著短于传统针刺组和传统巨刺组(P<0.05)。传统针刺组和传统巨刺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针刺法、传统巨刺法比较,基于半球间相互抑制理论的针刺法,可以更好地调节脑梗死偏瘫患者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显著提高其运动功能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间抑制理论 针刺法 脑梗死 运动功能 运动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夜间遗尿症儿童fMRI半球间同伦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江凯华 丁丽 +5 位作者 李红新 丁立 高敏 易阳 吴婷 郑爱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77-1580,共4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 MRI)半球间同伦(VMHC)方法研究夜间遗尿症(NE)儿童功能受损脑区的特征。方法选取NE与正常儿童各15名分别进行rs-f MRI扫描,采用VMHC的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VMHC值的差异。结果组间...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 MRI)半球间同伦(VMHC)方法研究夜间遗尿症(NE)儿童功能受损脑区的特征。方法选取NE与正常儿童各15名分别进行rs-f MRI扫描,采用VMHC的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VMHC值的差异。结果组间VMHC值比较有明显差异的脑区位于小脑和前扣带回(P<0.05,校正后),均为NE组低于正常组。结论 NE患儿两半球小脑间的功能连接强度降低使小脑定时功能受损,出现控制排尿障碍,同时NE小脑功能异常可能与其注意力下降有关;前扣带回间功能连接减弱使接收排尿信号的能力下降,表现为遗尿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尿症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半球间同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