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离体肝切除治疗第二肝门的肝脏肿瘤(附3例报告)
1
作者 杨宗锐 邰升 +1 位作者 孙晨 李天伟 《腹部外科》 2023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总结半离体肝切除治疗第二肝门的肝脏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期间3例接受半离体肝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病人均为肝内胆管细胞癌,均接受半离体肝切除,术程均顺利。病... 目的总结半离体肝切除治疗第二肝门的肝脏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期间3例接受半离体肝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病人均为肝内胆管细胞癌,均接受半离体肝切除,术程均顺利。病例1术后第4天肝功能指标基本正常,术后第11天出院;病例2术后出现肝性脑病、小肝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第4天家属放弃继续治疗;病例3术后第4天肝功能指标基本正常,术后第9天出院。结论半离体肝切除为邻近第二、三肝门区域或侵及肝后下腔静脉的肝脏肿瘤病人提供了手术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离体肝切除 下腔静脉 肝肿瘤 胆管肿瘤
下载PDF
梨花柱半离体培养法及品种自交不亲和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绍铃 周建涛 +3 位作者 徐义流 陈迪新 徐国华 吴桂法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3-706,共4页
切取梨授粉花柱进行半离体培养的结果表明,杂交不亲和性组合从花柱基部长出花粉管的花柱比率为0~32.4%,且大多在16%以下,而杂交亲和性组合为51.6%~86.7%,与田间杂交授粉的坐果率相近,且在授粉花粉的萌发率达20%以上时,温室水培... 切取梨授粉花柱进行半离体培养的结果表明,杂交不亲和性组合从花柱基部长出花粉管的花柱比率为0~32.4%,且大多在16%以下,而杂交亲和性组合为51.6%~86.7%,与田间杂交授粉的坐果率相近,且在授粉花粉的萌发率达20%以上时,温室水培枝条促成的花与露地开花的花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应用此方法鉴定出了梨品种‘筑水’、‘喜水’及‘爱甘水’的S基因型分别为S3S4、S4S5、及S4S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柱 半离体培养法 品种类型 自交不亲和基因型 鉴定技术
下载PDF
半离体切肝术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丁义涛 刘仁庆 +1 位作者 吴亚夫 金遵禹 《实用癌症杂志》 1995年第3期171-174,共4页
肝脏后方显露困难,使侵及第二肝门处以及包绕肝后段腔静脉的病灶难以得到根治性切除。故设想把肝脏“搬”出体外,切除病灶,再将其“还原”于腹腔内。作者以此为基础首次在临床上实行常温下半离体切肝术。本文着重介绍了动物实验中肝... 肝脏后方显露困难,使侵及第二肝门处以及包绕肝后段腔静脉的病灶难以得到根治性切除。故设想把肝脏“搬”出体外,切除病灶,再将其“还原”于腹腔内。作者以此为基础首次在临床上实行常温下半离体切肝术。本文着重介绍了动物实验中肝原位、肝离体两种术式的血液动力学和生化的改变,并重点讨论了肝上段腔静脉的解剖、半离体切除肝术的操作要点、手术适应证及注意点。该技术的应用,使得一些常规方法不可能切除、肝原位无血切肝术难以根治性切除的腔静脉包绕病灶可获得根治性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离体 肝癌 肝切除术 肝肿瘤
下载PDF
半离体切肝术的外科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丁义涛 《中国肿瘤》 CAS 1993年第10期15-16,共2页
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最好的方法,仍为肝切除术。肝癌分为外周型及中央型两类,前者大多能得到较好的处理,而中央型尤其是第二、三肝门区域肿瘤的切除极为困难。如肿瘤已侵犯至主肝静脉、下腔静脉,往往难以获得根治性切除,仅采... 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最好的方法,仍为肝切除术。肝癌分为外周型及中央型两类,前者大多能得到较好的处理,而中央型尤其是第二、三肝门区域肿瘤的切除极为困难。如肿瘤已侵犯至主肝静脉、下腔静脉,往往难以获得根治性切除,仅采用控制入肝血流,如肝门部血管结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离体切肝术 肝肿瘤 肝切除
下载PDF
一例半离体切肝术的护理
5
作者 冯敏 何宁宁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肝切除术 半离体切肝术 护理 心理护理
下载PDF
儿童离体或半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不可切除性肝脏肿瘤的新治疗方式 被引量:2
6
作者 史淑君 康权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37-541,共5页
小儿肝脏肿瘤约占儿童肿瘤的0.5%~2.0%,占儿童实体肿瘤的1%~4%,其中75%为恶性,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婴儿期,且早期诊治率低,发现时已因肿瘤巨大或部位特殊而失去... 小儿肝脏肿瘤约占儿童肿瘤的0.5%~2.0%,占儿童实体肿瘤的1%~4%,其中75%为恶性,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婴儿期,且早期诊治率低,发现时已因肿瘤巨大或部位特殊而失去常规手术切除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儿童肿瘤 不可切除性 治疗方式 肝移植术 半离体 原发性恶性肿瘤 肝切除
下载PDF
半离体切肝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丁羲涛 《肝胆外科杂志》 1995年第1期13-14,共2页
半离体切肝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丁羲涛(南京鼓楼医院南京210008).肝肿瘤尤其是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治疗,目前仍被公认为是疗效最好的方法,而巨大的肝肿瘤或与主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关系密切的肝脏手术,出血的危险性相当严重。仅... 半离体切肝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丁羲涛(南京鼓楼医院南京210008).肝肿瘤尤其是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治疗,目前仍被公认为是疗效最好的方法,而巨大的肝肿瘤或与主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关系密切的肝脏手术,出血的危险性相当严重。仅采用控制入肝血流,如肝门部血管结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半离体切肝术 临床应用 肝癌
下载PDF
半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的护理体会(附5例报告)
8
作者 桂慧中 高飞 《科技信息》 2008年第10期293-293,309,共2页
方法:5例病人于2005年10月-2007年3月在我院接受了半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对这些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后一般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等系统的护理方法和程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对于位于第二及第三肝门的巨大肿瘤,尤... 方法:5例病人于2005年10月-2007年3月在我院接受了半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对这些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后一般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等系统的护理方法和程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对于位于第二及第三肝门的巨大肿瘤,尤其是压迫和侵犯主要出入肝脏的血管及肝后下腔静脉的肿瘤,半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离体肝切除 肝移植 护理
下载PDF
玫瑰花柱半离体培养研究
9
作者 张增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4期6188-6189,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玫瑰(Rosa rugosa Thunb.)花柱半离体培养的关键因素。[方法]以1份野生玫瑰(珲春)、2个栽培玫瑰品种(紫枝玫瑰R.rugosa‘Zizhi’,重瓣玫瑰R.rugosa‘Chongban’)及2个月季品种(红帽子月季R.chinensis‘Red Hat’,粉和平月... [目的]探讨影响玫瑰(Rosa rugosa Thunb.)花柱半离体培养的关键因素。[方法]以1份野生玫瑰(珲春)、2个栽培玫瑰品种(紫枝玫瑰R.rugosa‘Zizhi’,重瓣玫瑰R.rugosa‘Chongban’)及2个月季品种(红帽子月季R.chinensis‘Red Hat’,粉和平月季R.chinen-sis‘Pink Peace’)为材料,对比分析水培花枝与露地花枝2种材料及5月中旬及6月中旬2个栽培时间对玫瑰花柱半立体培养的影响。[结果]水培花枝的花和露地自然开花的花对花柱半离体培养的结果影响不显著;5月份的花柱半离体培养结果显著优于6月份的。[结论]该研究可为克服玫瑰与月季种间杂交不亲和、花柱半离体培养技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玫瑰 杂交 半离体培养
下载PDF
全肝血液转流及冷灌注下半离体肝脏切除术治疗肝门区肿瘤(附1例报告) 被引量:9
10
作者 董家鸿 蔡景修 +12 位作者 王曙光 段恒春 丁钧 文亮 聂发传 马瑞亮 徐新华 王明荣 连丽红 吴霞 林丽 何振平 韩本立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8期469-471,共3页
位于肝门区的肿瘤,由于其瘤体邻近出入肝脏的大血管,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切除是极为困难的,手术的主要危险是难以控制的大血管破裂出血。采用全肝血液转流及冷灌注下的半离体肝脏切除术成功地切除了1例侵及右肝静脉与中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位于肝门区的肿瘤,由于其瘤体邻近出入肝脏的大血管,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切除是极为困难的,手术的主要危险是难以控制的大血管破裂出血。采用全肝血液转流及冷灌注下的半离体肝脏切除术成功地切除了1例侵及右肝静脉与中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及肝后膛静脉的巨块型肿瘤。此例病人伴有轻度肝炎后肝硬变,但肝脏功能储备良好。病人的术后病程不平稳,发生急性肝功能障碍。初步经验提示,全肝血液转流及冷灌注下的离体肝切除术可应用于伴早期肝硬变的肝癌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硬变 半离体 肝切除术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半离体体外肝手术不同术式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汪谦 李湘竑 +1 位作者 侯景辉 陈俊任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36-938,共3页
目的观察3种半离体体外肝手术方式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单纯离断肝下下腔静脉手术组(B组)、单纯离断肝上下腔静脉手术组(C组)和联合离断肝上、肝下下腔静脉手术组(D组),每组各10只,手术后4、24... 目的观察3种半离体体外肝手术方式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单纯离断肝下下腔静脉手术组(B组)、单纯离断肝上下腔静脉手术组(C组)和联合离断肝上、肝下下腔静脉手术组(D组),每组各10只,手术后4、24h分组收集血清和肝组织,分别进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监测、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ALT随各组手术复杂程度和再灌注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病理切片见各手术组肝脏炎症反应随手术复杂程度和再灌注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加重;B组术后4和24h肝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α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术后24h原癌基因B淋巴瘤xL(bclxL)的表达最强;C、D组肝组织术后4hPPARα和bclxL的表达增加,术后24hPPARα的表达明显强于4h组,而bclxL的表达较4h明显下降。结论PPARα和bclxL参与体外肝手术后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两者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肝细胞受损的程度。B组手术方式简单、对肝脏的损伤较小;C、D两组手术复杂,对肝组织的再灌注损伤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离体外肝手术 肝脏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谷丙转氨酶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半离体肝切除余肝自体再移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敦贵 周平 +4 位作者 曾凡军 沙波 文志向 王虹 夏穗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2-103,共2页
为提高临床肝肿瘤的根治切除率,通过对15条实验犬施行半离体肝切除余肝自体再移植术,结果发现:7条犬存活8~24小时,5条犬存活24~96小时,3条犬死于术中转流失败。在存活的犬中,可见胆汁引流,有2条犬可自由行走。此... 为提高临床肝肿瘤的根治切除率,通过对15条实验犬施行半离体肝切除余肝自体再移植术,结果发现:7条犬存活8~24小时,5条犬存活24~96小时,3条犬死于术中转流失败。在存活的犬中,可见胆汁引流,有2条犬可自由行走。此技术较Pichlmayr技术简便,有把握切除第二和第三肝门区间肿瘤。结果说明半离体肝切除余肝自体再移植的技术可望有效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离体 肝切除 移植
原文传递
玫瑰杂交花柱半离体培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华彩 赵兰勇 +1 位作者 张玲 丁一鸣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83-1190,共8页
以1份野生玫瑰种质为母本,2个玫瑰栽培品种和2个月季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取杂交后的花柱进行半离体培养,并采用荧光显微技术观察花柱中花粉管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1)玫瑰花柱半离体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15%蔗糖,0.005%硼酸,0.1%琼脂,pH ... 以1份野生玫瑰种质为母本,2个玫瑰栽培品种和2个月季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取杂交后的花柱进行半离体培养,并采用荧光显微技术观察花柱中花粉管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1)玫瑰花柱半离体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15%蔗糖,0.005%硼酸,0.1%琼脂,pH 7.0。(2)授粉后4 h取花柱培养的效果较好。(3)花柱截取长度对种间杂交组合的花柱半离体培养结果的影响明显,只有截取花柱上部1/3进行培养时能长出少量的花粉管。(4)授粉花粉萌发率大于40%,才能保证授粉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 月季 花柱半离体培养 荧光显微观察
原文传递
半离体肝部分切除、自体肝移植技术探讨:附二例成功的病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启发 明英姿 +7 位作者 佘兴国 牛英 任祖海 成柯 玛娜 袁金忠 马颖 万齐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半离体肝部分切除、自体肝移植应用技术。方法对2例难以常规切除的病人施行半离体肝部分切除自体肝移植术,2例手术分别在转流和非转流术下完成,在持续低温灌洗过程完成肝部分切除、修整,最后恢复残肝再灌注和再植术。结果2... 目的探讨半离体肝部分切除、自体肝移植应用技术。方法对2例难以常规切除的病人施行半离体肝部分切除自体肝移植术,2例手术分别在转流和非转流术下完成,在持续低温灌洗过程完成肝部分切除、修整,最后恢复残肝再灌注和再植术。结果2例病人术后残肝代偿好,无小肝综合征。结论半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中应用转流更完全,为难以常规肝切除的病人提供了可行性技术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半离体 技术 静脉转流
原文传递
半离体肝切除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连粤 夏穗生 过俊毅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44-245,共2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二种方式的半离体肝切除的手术方法,研究证明,在完善的静脉体外转流的情况下,这二种切肝术安全、可靠、手术设计合理,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这种类型的切肝术式可为临床某些不可切除的肝肿瘤提供切除的可能。进一... 本文详细介绍了二种方式的半离体肝切除的手术方法,研究证明,在完善的静脉体外转流的情况下,这二种切肝术安全、可靠、手术设计合理,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这种类型的切肝术式可为临床某些不可切除的肝肿瘤提供切除的可能。进一步完善后可供在临床上选择性应用。并讨论该术式的临床实际意义、适应证及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 半离体
原文传递
半离体切肝术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丁义涛 刘仁庆 +3 位作者 吴亚夫 林沛春 李坡 金遵禹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最好的方法仍为肝切除术。肝癌分为外周型及中央型两类。前者大都能得到较好地处理,而中央型尤其是第二、三肝门区肿瘤的处理却极为困难。如肿瘤已侵及主肝静脉、下腔静脉,往往难以获得根治性切除。仅采... 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最好的方法仍为肝切除术。肝癌分为外周型及中央型两类。前者大都能得到较好地处理,而中央型尤其是第二、三肝门区肿瘤的处理却极为困难。如肿瘤已侵及主肝静脉、下腔静脉,往往难以获得根治性切除。仅采用控制入肝血流,如肝门部血管结扎,间歇性肝门阻断等常规方法,在预防和处理主肝静脉、肝后段腔静脉的出血和气体栓塞是无效的。常温下,低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无血切肝术,为施行上述的肝切除术,提供了一种较为安全的方法。然而,此两种方法皆系肝脏原位操作,肝脏后方显露困难,对侵及主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及肝后段腔静脉包绕性病灶,难以得到根治性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半离体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半离体无血肝切除术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杨广顺 吴孟超 +2 位作者 毛平传 董秀芬 于布为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无血肝切除术 半离体
原文传递
常温下半离体切肝手术的巡回要点
18
作者 周亚昭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570-571,共2页
常温下半离体切肝手术的巡回要点南京市鼓楼医院手术室周亚昭常温下半离体切肝手术,是指将肝上下腔静脉离断,肝脏下翻至切口外,以便切除中央型尤其是第二三肝门区域肿瘤。1988年吴孟超[1]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了,对侵犯第二肝门... 常温下半离体切肝手术的巡回要点南京市鼓楼医院手术室周亚昭常温下半离体切肝手术,是指将肝上下腔静脉离断,肝脏下翻至切口外,以便切除中央型尤其是第二三肝门区域肿瘤。1988年吴孟超[1]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了,对侵犯第二肝门区域的肝癌采用部分离体一半离体肝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离体 肝切除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自体肝移植技术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16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燚 张宇 +5 位作者 邓绍平 杨冲 杨洪吉 刘军 周果 先迪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肝移植技术在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6例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行半离体肝切除和8例行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技术,分析患者的术中及... 目的探讨自体肝移植技术在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6例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行半离体肝切除和8例行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技术,分析患者的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16例患者手术时间(11. 5±3. 1) h,术中输血(8. 2±8) UU,术中失血(2253±842. 5) ml,术后住院时间(15±13) d。围手术期并发症6例,死亡1例;术后15例均随访,随访期间14例患者未见包虫复发及远处转移,1例术后5月死亡。结论自体肝移植是治疗晚期泡型包虫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术中肝脏劈裂及个体化管道重建是手术的关键步骤,术前的精确评估、围手术期管理、手术方式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离体肝切除 离体肝切除 肝移植 肝泡型包虫病 并发症
下载PDF
细胞凋亡在大鼠体外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俊任 汪谦 +1 位作者 李湘竑 陈伟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20-821,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切肝不同术式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SD大鼠建立完全离体、半离体切肝动物模型,术后4、24h处死大鼠采取标本,通过病理、电镜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的核增殖抗原(PCNA)表达,... 目的探讨体外切肝不同术式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SD大鼠建立完全离体、半离体切肝动物模型,术后4、24h处死大鼠采取标本,通过病理、电镜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的核增殖抗原(PCNA)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完全离体组肝脏损害最严重,细胞凋亡阳性指数最高,再灌注后4h和24h分别为24.4±1.9,32.6±2.7,而半离体组为17.0±2.6,26.4±1.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离体组再灌注4h和24h后PCNA的表达分别为66.6±2.5,77.2±1.5,明显高于半离体组的57.4±1.5,68.6±2.5(P<0.05)。结论肝窦内皮细胞凋亡及之后伴随的肝细胞凋亡是肝缺血再灌注后肝脏损伤的方式之一,在肝细胞凋亡的同时也存在肝细胞的增生,半离体体外肝手术对肝脏损伤相对轻、暴露良好,因此临床上应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肝细胞凋亡 原位末端标记法 内皮细胞凋亡 肝脏损伤 形态学改变 核增殖抗原 半离体 24h 外切肝 SD大鼠 动物模型 电镜观察 肝脏损害 PCNA 优先选择 取标本 肝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