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纤维素含量对二次纤维孔隙结构及其成纸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微微 万金泉 +1 位作者 马邕文 陈杨梅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24-27,共4页
通过低温氮吸附法研究半纤维素含量对二次纤维孔隙结构及纤维成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戊糖含量的降低,纤维成纸性能下降;聚戊糖含量和保水值呈线性关系。当聚戊糖含量从23.46%降低到13.39%时,平均孔径下降了11.64%;当聚戊糖含量... 通过低温氮吸附法研究半纤维素含量对二次纤维孔隙结构及纤维成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戊糖含量的降低,纤维成纸性能下降;聚戊糖含量和保水值呈线性关系。当聚戊糖含量从23.46%降低到13.39%时,平均孔径下降了11.64%;当聚戊糖含量从13.39%再次降低到11.74%时,二次纤维平均孔径反而上升了8.98%;而纤维BET比表面积变化很小。保留一定含量的半纤维素能够有效地抑制麦草纤维经历抄造过程之后发生的孔隙的不可逆关闭,但是在聚戊糖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纤维孔隙结构反而能够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纤维素含量 二次纤维 纸张性能 保水值 孔隙结构
下载PDF
纸张脆性等强度性质与半纤维素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邝仕均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8-110,共13页
通过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抽提漂白麦草浆,商品漂白桦本浆和商品漂白松木浆,研究了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造纸纤维原料的强度性质,特别是纸张脆性与半纤维素含量的关系,松木浆和桦木浆的半纤维素大约脱除35~40%时,它们的脆性最小;麦草浆的... 通过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抽提漂白麦草浆,商品漂白桦本浆和商品漂白松木浆,研究了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造纸纤维原料的强度性质,特别是纸张脆性与半纤维素含量的关系,松木浆和桦木浆的半纤维素大约脱除35~40%时,它们的脆性最小;麦草浆的半纤维素脱除80%时,其纸张脆性最小。大量数据回归分析表明,用J-积分所表示的纸张脆性与(抗张指数×撕裂指数)^(0.5)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张 脆性 半纤维素含量 造纸原料 强度性质
全文增补中
利用桉木浆、相思木浆和松木浆纤维制备纤维素纳米纤丝
3
作者 苗成 刘忠 《国际造纸》 2015年第3期11-17,共7页
探讨了木材种类对纤维素纳米纤丝(CNF)悬浮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CNF悬浮液和CNF薄膜的性能。纤维电荷量会影响纤丝化程度,如电荷量最高的桉木浆纤维纤丝化程度最大,即CNF得率最高;桉木浆纤维电荷量高可能是因为其半纤维素含量高,尤其是... 探讨了木材种类对纤维素纳米纤丝(CNF)悬浮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CNF悬浮液和CNF薄膜的性能。纤维电荷量会影响纤丝化程度,如电荷量最高的桉木浆纤维纤丝化程度最大,即CNF得率最高;桉木浆纤维电荷量高可能是因为其半纤维素含量高,尤其是木糖含量高。制浆过程中半纤维素和木素的氧化也会导致纤维电荷量增多,从而有利于纤维纤丝化。CNF得率的提高能够增强由CNF悬浮液(未离心处理)制得的薄膜的强度性能。离心处理可获得较纯的CNF悬浮液,并提高CNF悬浮液和CNF薄膜的透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丝 桉木浆 相思木 离心处理 电荷量 木浆纤维 薄膜性能 纤维制备 半纤维素含量 制浆过程
下载PDF
超甜玉米果皮主要成分含量动态变化
4
作者 张士龙 贺正华 +2 位作者 焦春海 杨园园 黄益勤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1期4023-4026,共4页
以3份生育期一致、果皮柔嫩度存在梯度差异的超甜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为材料,探讨果皮细胞壁主要成分含量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湖北武汉(2014年春)和海南陵水(2014年冬),PE10(果皮柔嫩性好)、T105(果皮柔嫩... 以3份生育期一致、果皮柔嫩度存在梯度差异的超甜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为材料,探讨果皮细胞壁主要成分含量在子粒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湖北武汉(2014年春)和海南陵水(2014年冬),PE10(果皮柔嫩性好)、T105(果皮柔嫩性中)、S33205(果皮柔嫩性差)在授粉后第12~24天果皮半纤维素含量均呈逐渐增加的特点,木质素含量则呈单峰曲线变化,而纤维素含量始终在24%上下波动,果胶与灰分含量变化不大且没有明显的规律。在两种环境条件下,3份自交系除PE10在授粉后第12、14天外,其余各测试时间点的果皮主要成分含量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始终为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授粉后第12天果皮的半纤维素含量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S33205、T105、PE10,而PE10半纤维素平均累积速率大于T105和S33205;授粉后第12天至最大值时间段内的果皮木质素含量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S33205、T105、PE10。环境改变影响半纤维素、木质素累积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Zea mays L.) 果皮细胞壁 半纤维素含量 木质素含量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原料配搭与纤维板质量的关系
5
作者 杨学丰 普正亮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89年第2期64-66,33,共4页
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冷杉原料生产的纤维板质量优于云南松原料生产的纤维板。本文指出:(1)两种原料搭配所生产的纤维板质量并不随冷杉添加量呈纯线性关系,而是成近似抛物线关系。(2)抛物线的最低拐点即最低质量突变点是冷杉含量在15%左右... 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冷杉原料生产的纤维板质量优于云南松原料生产的纤维板。本文指出:(1)两种原料搭配所生产的纤维板质量并不随冷杉添加量呈纯线性关系,而是成近似抛物线关系。(2)抛物线的最低拐点即最低质量突变点是冷杉含量在15%左右;第二拐点是冷杉含量在35%左右。这是量变到质变的数量界线点。也是组织搭配原料生产纤维板时所应掌握的量的“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板生产 静曲强度 线性关系 云南松 突变点 纤维 热压工艺 阔叶材 半纤维素含量 铺装成型
下载PDF
苔草种子生物学特性和主要内含物与萌发关系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学军 滕文军 +2 位作者 袁小环 晁公平 武菊英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2-54,共3页
研究了4种苔草种子生物学特性(千粒重、生活力、含水量)和种子主要内含物(淀粉、粗脂肪、粗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矿质元素)含量与发芽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活力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正相关,千粒重、含水量与发芽率、发芽指数负相... 研究了4种苔草种子生物学特性(千粒重、生活力、含水量)和种子主要内含物(淀粉、粗脂肪、粗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矿质元素)含量与发芽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活力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正相关,千粒重、含水量与发芽率、发芽指数负相关;粗蛋白、粗脂肪、纤维素和矿物质含量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影响较小,淀粉含量与种子的发芽显著正相关,半纤维素与种子发芽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草 千粒重 含水量 淀粉含量 半纤维素含量 发芽率 发芽指数
下载PDF
水稻显性脆秆突变体Bc18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应财 刘文真 +4 位作者 傅亚萍 王鹤潼 胡国成 陈温福 徐正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7-135,共9页
从三交组合Ⅱ-32B//协青早B/Dular的F2群体中获得了1个脆性突变体,整个植株表现全生育期脆性。根据该突变体的表型,将其命名为Bc18(Brittle culm 18)。为了更好地鉴定该突变体,用正常茎秆强度品种中9B作轮回亲本与Bc18杂交,创制了Bc18... 从三交组合Ⅱ-32B//协青早B/Dular的F2群体中获得了1个脆性突变体,整个植株表现全生育期脆性。根据该突变体的表型,将其命名为Bc18(Brittle culm 18)。为了更好地鉴定该突变体,用正常茎秆强度品种中9B作轮回亲本与Bc18杂交,创制了Bc18脆秆近等基因系中脆B和中9B。表型鉴定显示,突变体Bc18在生育期、株高、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上与野生型中9B无显著差别,但茎、叶的机械强度分别下降了70.70%和47.16%。细胞壁组分分析表明,突变体Bc18茎、叶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野生型中9B无显著差异,但半纤维素含量分别提高了31.84%和17.35%。6个杂交组合F2和12个回交BC1F1群体的遗传分析证明Bc18脆性突变由单显性基因控制。采用图位克隆技术,构建了Bc18/02428和Bc18/9311的F2定位群体,并利用网上公布的SSR标记和新设计的InDel标记,最终将Bc18基因定位在第1染色体长臂端InDel标记PBC22与PBC33之间约154kb的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BCL 8 显性脆秆 机械强度 半纤维素含量 基因定位
下载PDF
海南岛红树林泥炭有机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8
作者 桑树勋 刘焕杰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9-34,共6页
海南岛红树林泥炭形成于热带泥炭聚积区,成炭质料为适盐性的红树林植物群落,堆积环境为泥炭坪,与陆相沼泽泥炭相比,这些特殊性必然反映到泥炭的有机组成上。红树林泥炭有机成份的研究将为合理开发利用海南的泥炭资源提供依据。红树林泥... 海南岛红树林泥炭形成于热带泥炭聚积区,成炭质料为适盐性的红树林植物群落,堆积环境为泥炭坪,与陆相沼泽泥炭相比,这些特殊性必然反映到泥炭的有机组成上。红树林泥炭有机成份的研究将为合理开发利用海南的泥炭资源提供依据。红树林泥炭有机组成特征及其在泥炭化过程中的变化也必然为探讨泥炭化机理提供大量地质信息。一、海南岛红树林泥炭的一般特征海南岛红树林泥炭以埋藏泥炭为主,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东北部沿海地区,以琼山县东寨港和琼海县福田地区发育最好,其成炭环境为泥炭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层 埋藏泥炭 泥炭形成 泥炭资源 适盐性 黄腐酸 腐植酸 红树植物 半纤维素含量 琼海县
下载PDF
纸浆种类对薄页纸与扬克烘缸表面间黏附力的影响
9
作者 陈劲柏 《国际造纸》 2015年第3期7-10,共4页
纸张与扬克烘缸之间的黏附强度对薄页纸的最终性能有重要影响。在实验室,利用安装在移动刀架上的刮刀将纸张从金属表面剥离,然后,测定了纸张与金属表面的黏附力,探讨了4种硫酸盐浆对黏附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纸张定量和纸浆打浆度的提... 纸张与扬克烘缸之间的黏附强度对薄页纸的最终性能有重要影响。在实验室,利用安装在移动刀架上的刮刀将纸张从金属表面剥离,然后,测定了纸张与金属表面的黏附力,探讨了4种硫酸盐浆对黏附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纸张定量和纸浆打浆度的提高,黏附力随之增大;若纸浆中细小纤维含量或半纤维素含量提高,则黏附力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力 纸张定量 硫酸盐浆 细小纤维 最终性能 半纤维素含量 纸幅 针叶木浆 表面能 桉木浆
下载PDF
用离子液体抽提法将硫酸盐桉木浆升级为高纯度溶解浆
10
作者 陈军伟 《国际造纸》 2015年第4期4-11,共8页
以造纸级漂白硫酸盐尾巨桉浆为原料,通过IONCELL纯化工艺制备了高纯度醋酸纤维级溶解浆,纯化处理后,半纤维素含量从16.6%降至2.43%。采用优化的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水混合溶剂系统作为提取介质可保持纤维素I型晶体形式,通过后... 以造纸级漂白硫酸盐尾巨桉浆为原料,通过IONCELL纯化工艺制备了高纯度醋酸纤维级溶解浆,纯化处理后,半纤维素含量从16.6%降至2.43%。采用优化的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水混合溶剂系统作为提取介质可保持纤维素I型晶体形式,通过后续硫酸处理降低浆料黏度后,最终半纤维素含量为2.22%。若采用聚木糖内切酶对浆料进行酶预处理,最终半纤维素含量可降至1.66%,而对于采用冷碱抽提纯化处理工艺制得的浆料,残余半纤维素含量为3.90%。实验表明,IONCELL纯化处理过程中溶剂可回收,得率无损失,聚合物无降解。此外,还测试了纯化后浆料的乙酰化性能,并将其与商品醋酸纤维级溶解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聚木糖内切酶预处理-IONCELL纯化处理浆具有优异的乙酰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化处理 溶解浆 桉木浆 半纤维素含量 混合溶剂 磷酸二甲酯 纯化工艺 尾巨桉 摩尔分数 浆浓
下载PDF
压力干燥——用阔叶木CTMP制高强度纸板的途径
11
作者 劳嘉葆 《纸和造纸》 1989年第3期6-7,共2页
压力干燥是将压榨和干燥过程组合成一个工艺过程,它能大大提高产品强度,特别是对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高的产品效果更为明显。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目前尚没有用于挂面纸板或者瓦楞夹芯,这是由于它的木素含量高和纤维挺硬,对于制取要求高... 压力干燥是将压榨和干燥过程组合成一个工艺过程,它能大大提高产品强度,特别是对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高的产品效果更为明显。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目前尚没有用于挂面纸板或者瓦楞夹芯,这是由于它的木素含量高和纤维挺硬,对于制取要求高强度的产品,用普通干燥的CTMP不能得到充分的结合。但若采用压力干燥技术对用阔叶木制取的CTMP,就有可能用来制造高强度的纸板产品。除了撕裂强度以外,用压力干燥CTMP制取的纸板,其强度性质等于或者优于普通干燥的纸板,特别是压力干燥的CTMP纸板的压缩强度高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MP 阔叶木 机械浆 干燥技术 产品强度 热磨 强度试验 半纤维素含量 强度性质 撕裂强度
下载PDF
用芒杆、小杂竹浆抄造薄页纸
12
作者 肖德林 《纸和造纸》 1989年第4期12-13,共2页
我厂生产的芒杆、小杂竹浆,纤维平均长度1.5~2.0mm,杂细胞含量25~30%,纤维细胞壁较厚。薄页纸定量一般在22g/m^2以下,纸质细腻,纤维组织均匀,裂断长要求达到3500m以上。我厂用圆网纸机生产的薄页纸质量见下表。
关键词 竹浆纤维 纸机生产 细胞含量 蒸煮工艺 半纤维素含量 白度 裂断 尘埃度 撕裂度 脱水能力
下载PDF
Leaf choice in black-and-white snub-nosed monkeys Rhinopithecus bieti is related to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leaves 被引量:6
13
作者 Zhipang HUANG Sheng HUO +2 位作者 Shuguo YANG Liangwei CUI Wen XIAO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3-649,共7页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lant leaves on food choice in Rhinopithecus bieti, we collected mature leaves of nine food and five non-food plant species at the southernmost part...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lant leaves on food choice in Rhinopithecus bieti, we collected mature leaves of nine food and five non-food plant species at the southernmost part of the species's range. Chemical properties such as fat, ash, crude protein (CP), total phenolics (TP), and fiber content including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 acid detergent fiber (ADF), lignin, celluloses and hemicelluloses, and physical toughness were measured. R. bieti tended to choose leaves with lower fiber content, higher ash, a higher ratio of CP/ADF, and lower toughness.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for fat, crude protein, total phenolics, hemicelluloses and lignin between food and non-food leaves. Even though the ratio of CP/ADF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a good indicator for colobine food choice, the difference in the ratio of CP/ADF between food and non-food leaves was only the result of differences in ADE Since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ADF and tough- ness from all leaves (both food and non-food species), and toughness of leaves was likely easier for R. bieti to sense than fiber content via mastication, the toughness of leaves may function as a predictor of food choice in this species [Current Zoology 56 (6) 643-49, 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nopithecus bieti Diet selection Protein-to-fiber ratio TOUGHNESS Mt. Longma YUNNAN
下载PDF
Energy Productivity Potential Assessment of Saccharum spontaneum L. Germplasm Resources
14
作者 Jianle LIU Changjun BAI Linling YA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12期2206-2213,共8页
[Objective]The energy productivity potential of Saccharum spontaneum L.germplasm resources as energy plants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Method]The energy productivity potential of Saccharum spontaneum L.germplasm res... [Objective]The energy productivity potential of Saccharum spontaneum L.germplasm resources as energy plants wa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Method]The energy productivity potential of Saccharum spontaneum L.germplasm resources collected from the wild was asse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cellulose,semicellulose,lignin and crude ash contents and caloric value.[Result]The total content of cellulose and semicellulose ranged from 41.75%to 69.13%,the lignin content ranged from 2.16%to 11.75%,the crude ash content ranged from 4.79%to 9.34%and the caloric value ranged from 16.00 to 17.69 MJ/kg among the 30 Saccharum spontaneum L.germplasms.Compared to other plants,Saccharum spontaneum L.had higher contents of cellulose and semicellulose,a higher caloric value but lower contents of lignin and crude ash.[Conclus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ing fuel ethanol with lignocellulose,Saccharum spontaneum L.has a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s an energy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charum spontaneum L. Energy plant LIGNOCELLULOSE Evaluation index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