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注射剂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
1
作者 郭慧琳 贺奋义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1年第4期55-56,共2页
用体重18~22g的昆明小白鼠70只,♀♂各半,采用改良寇氏法腹腔注射昆明小白鼠测定复方注射剂的LD_(50),结果LD_(50)为5260.17mg/kg。LD_(50)的95%平均可信限为5 382.7±650.95,根据中药毒性分级标准可以确定为实际无毒。
关键词 复方注射剂 致死量(ld50)
下载PDF
N-甲基-N-亚硝基脲(MNU)对家蚕毒性的半致死剂量调查
2
作者 林英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第9期110-110,共1页
N-甲基-N-亚硝基脲(MNU)是一种能诱导生物体产生随机点突变的烷化剂。为了完善利用MNU诱导家蚕突变的实验体系,用MNU处理家蚕品种大造的5龄第3天幼虫、化蛹第5天蛹、羽化当天的雄蛾及产后4~6h的受精卵,通过Bliss法计算MNU对家蚕的... N-甲基-N-亚硝基脲(MNU)是一种能诱导生物体产生随机点突变的烷化剂。为了完善利用MNU诱导家蚕突变的实验体系,用MNU处理家蚕品种大造的5龄第3天幼虫、化蛹第5天蛹、羽化当天的雄蛾及产后4~6h的受精卵,通过Bliss法计算MNU对家蚕的半致死剂量(LD50)。结果显示MNU对不同发育时期家蚕的LD50值存在一定的差异:MNU对家蚕5龄第3天幼虫雌雄个体的LD50分别为28.735、20.157μg/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亚硝基脲 家蚕品种 致死剂量 ld50 毒性 实验体系 发育时期 点突变
下载PDF
Cu^(2+)、Zn^(2+)、SDS、DBS对脊尾白虾的毒性试验 被引量:22
3
作者 郑琰晶 魏社林 +2 位作者 吴进孝 罗步仪 黄韧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7-90,共4页
选用铜、锌2种常见重金属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cauda仔虾进行96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u2+、Zn2+、SDS、DBS对脊尾白虾仔虾的96h LC50分别为0.34、0.82、14.3和... 选用铜、锌2种常见重金属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cauda仔虾进行96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u2+、Zn2+、SDS、DBS对脊尾白虾仔虾的96h LC50分别为0.34、0.82、14.3和14.4 mg.L-1。将脊尾白虾仔虾对这4种毒物的敏感性与文献报道的其它动物进行了比较,结果认为可以将其作为毒性测试的标准试验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重金属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致死浓度LC50 存活率
下载PDF
鳗弧菌W-1对花鲈鱼苗致病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肖慧 唐学玺 +2 位作者 陈吉祥 张培玉 蔡恒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39,共4页
为研制和生产鲈鱼苗疫苗提供依据,采用人工感染试验方法测试了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烂尾、出血病病原菌W-1菌株(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对花鲈苗的半致死浓度(LD50)及不同保存条件下的W-1菌株的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W-1菌浴... 为研制和生产鲈鱼苗疫苗提供依据,采用人工感染试验方法测试了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烂尾、出血病病原菌W-1菌株(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对花鲈苗的半致死浓度(LD50)及不同保存条件下的W-1菌株的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W-1菌浴感染花鲈苗的半致死浓度为2.5×107.5个/mL,针刺后菌浴感染花鲈苗的半致死浓度为2.5×107个/mL;该病原菌为一条件致病菌,创伤感染是主要的致病途径;常温多次传代、15℃、-20℃和-80℃等不同保存条件下W-1菌株的致病力均很强,但常温多次传代保存的菌株致病力比其他3种方法保存的菌株致病力稍差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苗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 人工感染 致死浓度(ld50)
下载PDF
铅对蟾蜍蝌蚪急性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改芳 冯彩平 +2 位作者 薛瑞婷 刘永青 白晓娟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6-239,共4页
为了研究铅对蟾蜍蝌蚪急性毒性效应,试验在室内条件下(水温21~23℃),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铅(Pbn)对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Pb2+对蟾蜍蝌蚪的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 为了研究铅对蟾蜍蝌蚪急性毒性效应,试验在室内条件下(水温21~23℃),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铅(Pbn)对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Pb2+对蟾蜍蝌蚪的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120小时时毒性死亡率与浓度对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9.446lx+6.1584,Y=30.307x+14.188,Y:32.833x+15.274,Y:26,164x+14.264,Y=12.368x+10.721;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7540mg/L、0.4980mg/L、0.4865mg/L、0.4425mg/L、0.3447mg/L。说明Pb2+不但对蝌蚪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而且使蝌蚪的身体畸形,表现为尾部弯折、鼻孔大增、头部和腹部膨大、皮肤透明等,并且不能直线游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蝌蚪 蟾蜍 急性毒性 致死浓度(Lc 50) 致死剂量(ld50)
下载PDF
文昌鱼对几种环境因子及污染物的耐受极限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白秀娟 卢伙胜 廖春风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92-94,共3页
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隶属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是全世界现存动物中与脊椎动物关系最近的一类非脊椎动物,被称为生物进化的“活化石”。它营养丰富,干品蛋白质含量约达70%左右,还含有较高的磷和碘,脂肪含量低,具... 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隶属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是全世界现存动物中与脊椎动物关系最近的一类非脊椎动物,被称为生物进化的“活化石”。它营养丰富,干品蛋白质含量约达70%左右,还含有较高的磷和碘,脂肪含量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对文昌鱼的研究涉及生态、繁殖发育、进化等各个领域;对于文昌鱼对某些环境因子的耐受性也有研究,但研究的条件仅限于某一温度范围。笔者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性成熟的文昌鱼对亚硝酸态氮、Cu^2+、Zn^2+、Cd^2+以及盐度的耐受性,为文昌鱼的资源保护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鱼 环境因子 污染物 耐受极限 致死浓度(ld50)
下载PDF
暹罗斗鱼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宁 黄海 +2 位作者 张希 魏赟 巫火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289-11292,共4页
[目的]探讨暹罗斗鱼的发病原因和病害防治方法。[方法]对暹罗斗鱼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并通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 rD-NA测序对其鉴定,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菌株DY001为暹罗斗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病原菌。经鉴定,确定菌株DY001为嗜水... [目的]探讨暹罗斗鱼的发病原因和病害防治方法。[方法]对暹罗斗鱼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并通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 rD-NA测序对其鉴定,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菌株DY001为暹罗斗鱼嗜水气单胞菌病的病原菌。经鉴定,确定菌株DY001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该病原菌对暹罗斗鱼的半致死量(LD50)为0.04×106CFU/g。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对阿奇霉素、奥复星、氟哌酸、复方新诺明、菌必治、甲氧苄啶和氯霉素等抗生素敏感。[结论]嗜水气单胞菌是引起此次暹罗斗鱼发病的病原菌,而药敏试验结果将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暹罗斗鱼 嗜水气单胞菌 致死量(ld50)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小鼠口服五氯柳胺混悬剂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吉丽 司鸿飞 +3 位作者 李冰 程富胜 周绪正 张继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40-341,共2页
通过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对五氯柳胺混悬剂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预试验采用递增法确定给药的剂量范围、正式试验分组以及组距等。正式试验按照简化寇氏法进行,观察给药后小鼠的体征变化,统计死亡率,记录死亡时间,计算五氯柳胺混悬... 通过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对五氯柳胺混悬剂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预试验采用递增法确定给药的剂量范围、正式试验分组以及组距等。正式试验按照简化寇氏法进行,观察给药后小鼠的体征变化,统计死亡率,记录死亡时间,计算五氯柳胺混悬剂的半致死剂量(LD50)以及95%的可信限。结果表明,小鼠口服五氯柳胺混悬剂的LD50值为1.679 g/kg,95%的置信区间为1.4391.947 g/kg,按照化学物毒性分级可得:五氯柳胺混悬剂为低毒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柳胺混悬剂 小鼠 急性毒性试验 致死剂量(ld50)
下载PDF
恩诺沙星对鱼类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艳辉 祖岫杰 +2 位作者 李改娟 王文兰 张译丹 《吉林水利》 2012年第6期46-47,50,共3页
本研究以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恩诺沙星浸浴染毒法和口服染毒法对德国框镜鲤夏花鱼种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对德国框镜鲤夏花鱼种浸洗的24LD50为693mg/L,48LD50为629mg/L,安全浓度为155mg/L。恩诺沙星对德国框镜鲤夏花鱼... 本研究以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恩诺沙星浸浴染毒法和口服染毒法对德国框镜鲤夏花鱼种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对德国框镜鲤夏花鱼种浸洗的24LD50为693mg/L,48LD50为629mg/L,安全浓度为155mg/L。恩诺沙星对德国框镜鲤夏花鱼种口服急性毒性结果是最低致死浓度大于1 500mg/kg鱼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毒性 安全浓度 致死浓度(ld50)
下载PDF
40%敌百虫与毒死蜱不同配比对稻纵卷叶螟的联合毒力
10
作者 王友定 吴永虎 陈克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试验结果表明 :毒死蜱和敌百虫以 2 0∶2 0的比例混配 ,对稻纵卷叶螟半致死剂量 (LD50 )最小 ,共毒系数最大 ,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关键词 敌百虫 稻纵卷叶螟 毒死蜱 毒力 致死剂量 共毒系数 增效作用 联合 比对 ld50
下载PDF
油田用水处理剂绿色评价
11
作者 邓从刚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水处理剂 油田用 致死剂量 致死浓度 毒性指标 评价 ld50 LC50 参数选择 统计处理
下载PDF
利用鸡胚测定非神经毒素的LD50
12
作者 李林强 李建科 《动物毒物学》 2002年第1期45-48,共4页
关键词 鸡胚 测定 非神经毒素 ld50 致死浓度 毒液致死 蛇咬伤
原文传递
黄喉拟水龟肺气肿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敏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舒 黎江 +5 位作者 徐腾 谢业扬 雷坤 王邦杰 陆专灵 韦友传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66-2572,共7页
【目的】明确黄喉拟水龟肺气肿病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特性,为该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微生物常规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分离鉴定黄喉拟水龟肺气肿病的病原菌,测定该病原菌对黄... 【目的】明确黄喉拟水龟肺气肿病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特性,为该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微生物常规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分离鉴定黄喉拟水龟肺气肿病的病原菌,测定该病原菌对黄喉拟水龟的半致死剂量(LD50),并采用K-B药敏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药敏特性。【结果】从患肺气肿病黄喉拟水龟的肺脏组织中分离获得一株优势菌株(命名为GXNN1),其生理生化特性与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完全一致;经腹腔人工注射感染,黄喉拟水龟表现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腹腔内有少量血水,肠壁充血,肺脏充血膨胀;菌株GXNN1对黄喉拟水龟的LD50为0.63×103CFU/g。菌株GXNN1与肺炎克雷伯氏菌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为99.4%~99.9%,从基于16S rDNA序列同源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也发现,菌株GXNN1与肺炎克雷伯氏菌聚为一支。综合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人工感染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可确定黄喉拟水龟肺气肿病的致病菌(菌株GXNN1)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GXNN1对先锋必和舒普深敏感,对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多西环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阿莫西林等15种药物已产生耐药性(不敏感)。【结论】肺炎克雷伯氏菌是引起黄喉拟水龟肺气肿病的主要病原菌,LD50为0.63×103CFU/g,生产中可使用舒普深和先锋必等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喉拟水龟 肺气肿病 肺炎克雷伯氏菌 致死剂量(ld50)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与生化药敏鉴定
14
作者 阚宏玉 苗亮 +6 位作者 杜杨 李明云 巩晓琳 李文雅 孙振南 石海瑞 张立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76-1486,共11页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是名贵洄游性鱼类,由于高密度养殖等因素导致病害频发。2021年7月强台风“烟花”过境后浙江省宁海县养殖香鱼暴发体表溃烂病,死亡严重。病鱼皮肤、肌肉溃烂并伴有周围皮肤充血。组织切片观察显示病鱼患处...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是名贵洄游性鱼类,由于高密度养殖等因素导致病害频发。2021年7月强台风“烟花”过境后浙江省宁海县养殖香鱼暴发体表溃烂病,死亡严重。病鱼皮肤、肌肉溃烂并伴有周围皮肤充血。组织切片观察显示病鱼患处肌纤维断裂,周围红细胞、炎性细胞浸润;鳃丝和鳃小片中红细胞增多;肝细胞核呈空泡,部分细胞核染色质边集;脾脏内红细胞数量减少,部分白细胞聚集;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从患病香鱼肠中分离到一株菌(编号NH21),其菌落低突、边缘光滑表面湿润,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短杆状、端圆。经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NH21菌株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用该菌株对健康香鱼进行回归感染后,人工感染香鱼呈现与本次体表溃烂病香鱼相似的症状,经计算NH21菌株对香鱼的半致死剂量(LD_(50))为2.51×10^(7) CFU/mL。25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显示NH21菌株对阿奇霉素、头孢氨苄、新生霉素、多黏菌素B、头孢西丁、呋喃唑酮6种抗生素敏感。从NH21菌株中检出了毒力基因9个、耐药基因8个。综合分析表明,分离得到的类志贺邻单胞菌NH21菌株是本次宁海县香鱼体表溃烂病的病原菌,研究结果为香鱼出现类似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 类志贺邻单胞菌 回归感染 致死剂量(ld50)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钢筋绿色缓蚀剂苯磺酸及其衍生物信息理论筛选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利娟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2期380-383,共4页
寻找生物毒性低而又缓蚀效果强的舰船钢筋绿色有机缓蚀剂依然是一个还未解决的难题。通过密度泛函方法结合信息理论对苯磺酸(BHS)及其22种取代衍生物建模优化,通过计算4种常用的原子信息指数如申农熵、费歇尔熵、二级费歇尔熵、Parr熵值... 寻找生物毒性低而又缓蚀效果强的舰船钢筋绿色有机缓蚀剂依然是一个还未解决的难题。通过密度泛函方法结合信息理论对苯磺酸(BHS)及其22种取代衍生物建模优化,通过计算4种常用的原子信息指数如申农熵、费歇尔熵、二级费歇尔熵、Parr熵值,得到了22种衍生物中S原子信息熵和缓蚀率(EI,%)以及生物半致死量(LD50)之间相关性方程,从两条线性方程的交点筛选出生物毒性低而又缓蚀效果强的绿色有机缓蚀剂3-胺基苯磺酸。同时还通过模拟交点处3-胺基苯磺酸分子的红外光谱(IR)、拉曼光谱(Raman)、紫外-可见光谱(UV-Vis)、核磁谱图(1H-NMR,13C-NMR)对筛选出的最佳取代3-胺基苯磺酸进行了光谱学指认。结果显示,苯磺酸及其22种衍生物的S原子的申农熵(Ss)、费歇尔熵(IF)、Parr熵(Gs)对其生物毒性和缓蚀效果变化不敏感,而S原子的二级费歇尔熵(IF)变化则较为明显,其中S原子的二级费歇尔熵与其LD50值和EI值的线性关系最好(R2=0.98)。这对绿色缓蚀剂筛选苯磺酸衍生物的光谱以及构效关系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武警海警学院依靠先进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提供了丰富灵活的教学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缓蚀剂 信息理论 苯磺酸 致死量(ld50) 缓蚀剂效果(EI) 谱学分析
下载PDF
混凝土钢筋天然缓蚀剂糠醛衍生物虚拟筛选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利娟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3期642-645,共4页
混凝土钢筋腐蚀严重,常规有机缓蚀剂对环境有一定的毒性。寻找生物毒性低而缓蚀效果佳的混凝土钢筋天然有机缓蚀剂依然是一个还未解决的难题。通过密度泛函方法结合信息理论对糠醛及其22种取代衍生物建模优化,通过计算4种常用的原子信... 混凝土钢筋腐蚀严重,常规有机缓蚀剂对环境有一定的毒性。寻找生物毒性低而缓蚀效果佳的混凝土钢筋天然有机缓蚀剂依然是一个还未解决的难题。通过密度泛函方法结合信息理论对糠醛及其22种取代衍生物建模优化,通过计算4种常用的原子信息指数如申农熵Ss、费歇尔熵IF、二级费歇尔熵IF、Parr熵SGBP,得到了22种糠醛衍生物中五元环桥氧原子信息熵和缓蚀率(EI,%)以及生物半致死量(LD50)之间x线性相关性方程,从两线性方程筛选出生物毒性低而又缓蚀效果强的绿色天然有机缓蚀剂3-胺基糠醛。同时还通过模拟交点处3-胺基糠醛分子的红外光谱(IR)、拉曼光谱(Raman)、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圆二色谱(ECD)、核磁谱图(1H-NMR,13C-NMR)对筛选出的最佳取代3-胺基糠醛进行了分子光谱学指认。结果显示,糠醛及其22种衍生物桥O原子的SGBP熵与LD50值得到线性方程(y1=13.24-11.2x1)和桥O原子SGBP与EI值得到的线性方程(y2=13.84+20.31x2)线性关系最好(R2=0.95),这为我海警学员寻找与合成兼具抑制腐蚀与低毒糠醛衍生物混凝土钢筋缓蚀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缓蚀剂 密度泛函理论 糠醛 致死量(ld50) 缓蚀剂效果(EI) 谱学分析
下载PDF
灭虫净2^#药效试验研究
17
作者 欧阳敏 陈道印 和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91-92,共2页
施用灭虫净2^#,选择鲢鱼鱼种进行半致死浓度(LD50)的试验,草鱼鱼种进行车轮虫病治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鲢鱼鱼种半致死浓度(LD50)的95%可信限为0.1698~0.1795mL/m^3;草鱼鱼种车轮虫病的适宜治疗剂量为0.22mL/m^3。
关键词 灭虫净2^# 致死浓度(ld50) 治疗剂量
下载PDF
新引进药用植物VUKA(Mondia whitei L.)对小鼠喂饲之安全性评估
18
作者 郭肇凱(Xhao-Kai Kuo) 張隆仁(Long-Zen Chang) +1 位作者 陳榮五(Yung-Wu Chen) 廖俊旺(Jiunn-Wang Liao)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
For the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of utilizing VUKA (Mondia whitei L.), we processed the acute oral toxicity test in ICR mice. There was no mouse dead after given with VUKA extracts during the time course, so ... For the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of utilizing VUKA (Mondia whitei L.), we processed the acute oral toxicity test in ICR mice. There was no mouse dead after given with VUKA extracts during the time course, so the LD50 of water-extracted and freeze-dried powder of VUKA was estimated over 15 g/kg body weight for mice. No significant lesions of brain, heart, liver, kidney, spleen and thymus were found at gross and histo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in the treated mice.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included of WBC, RBC, HGB, HCT, MCV, MCH, MCHC and PLT values were as normal as control. Besides, serum biochemistry changes in liver and renal function included of ALT, AST and creatinine valu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with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毒性 半致死劑量(ld50)
全文增补中
速效抗晕胶囊各组分毒性相互作用研究
19
作者 蒋定文 李珂娴 +5 位作者 储智勇 范正平 雷呈祥 沈先荣 陈伟 何颖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 观察速效抗晕胶囊的3种组份硫酸右旋苯丙胺、茶苯海明和干姜提取物的毒性相互作用类型,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方法 用综合计算法评价速效抗晕胶囊3种原料硫酸右旋苯丙胺、茶苯海明和干姜提取物灌胃的小鼠急性半致死剂量(LD50),测试... 目的 观察速效抗晕胶囊的3种组份硫酸右旋苯丙胺、茶苯海明和干姜提取物的毒性相互作用类型,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方法 用综合计算法评价速效抗晕胶囊3种原料硫酸右旋苯丙胺、茶苯海明和干姜提取物灌胃的小鼠急性半致死剂量(LD50),测试硫酸右旋苯丙胺、茶苯海明和干姜提取物两两及三者按组方比例联用的小鼠急性毒性LD50,用Finney法评价药物联用毒性相互作用的类型.结果 灌胃给药后ICR小鼠的硫酸右旋苯丙胺、茶苯海明及干姜提取物LD50分别为154.0、627.6 mg/kg及大于24 g/kg,硫酸右旋苯丙胺-茶苯海明、硫酸右旋苯丙胺-干姜提取物、茶苯海明-干姜提取物、硫酸右旋苯丙胺-茶苯海明-干姜提取物按组方比例联用的LD50分别为529.9、1834.0、110.4、1043.3 mg/kg;Finney法评价上述组合联用后毒性相互作用的Q值分别为0.93、0.87、1.10、0.88,速效抗晕胶囊3组份的4种组合毒性相互作用类型均为相加作用.结论 组成速效抗晕胶囊的硫酸右旋苯丙胺、茶苯海明和干姜提取物的毒性相互作用的类型为毒性相加作用,无协同增加药效的毒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效抗晕胶囊 联合毒性 致死剂量(ld50) 运动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