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金花茶低温半致死温度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吉涛 谢伟玲 +2 位作者 柴胜丰 唐健民 韦霄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63,共5页
以盆栽1年生毛籽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和平果金花茶3种金花茶实生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对其叶片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电解质外渗率,结合Logistic方程得出3种金花茶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并测定不同温度下叶片的游离脯氨酸... 以盆栽1年生毛籽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和平果金花茶3种金花茶实生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对其叶片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电解质外渗率,结合Logistic方程得出3种金花茶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并测定不同温度下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3种金花茶叶片相对电导率随温度降低呈"S"型上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4.25、-13.25、-12.62℃,耐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毛籽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平果金花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低温胁迫 相对电导率 LOGISTIC方程 致死温度(lt50)
下载PDF
12个核桃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与抗寒性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静 宁德鲁 +4 位作者 马婷 耿树香 肖良俊 张艳丽 潘莉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73-75,共3页
以云南省12个核桃品种1年生幼苗叶片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人工低温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并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从而对不同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均呈"S"型上升趋势,不同... 以云南省12个核桃品种1年生幼苗叶片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人工低温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并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从而对不同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均呈"S"型上升趋势,不同品种半致死温度在-6.89^-16.37℃。12个核桃品种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强特勒>丽53号>哈特利>云新高原>云新306>云新云林>云新301>铁核桃>维2号>三台>漾濞泡核桃>自元。这一结果与多年田间观测结果一致,说明半致死温度(LT50)可作为评价核桃抗寒性的一个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低温胁迫 相对电导率 致死温度(lt50) 抗寒性
下载PDF
葡萄嫁接苗根系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 被引量:5
3
作者 焦奎宝 高庆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67-68,共2页
以葡萄嫁接苗根系为试材,测定半致死温度,以探讨不同品种接穗对根系抗寒性的影响。设定-20、-25、-30、-35和-40℃五个处理温度,通过测定电导值,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了4个鲜食葡萄品种嫁接苗根系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4个葡萄品种... 以葡萄嫁接苗根系为试材,测定半致死温度,以探讨不同品种接穗对根系抗寒性的影响。设定-20、-25、-30、-35和-40℃五个处理温度,通过测定电导值,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了4个鲜食葡萄品种嫁接苗根系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4个葡萄品种根系LT50在-21.4^-24.8℃;京亚嫁接苗抗冻性最强(LT50)-24.8℃,无核白鸡心嫁接苗抗冻性最弱(LT50)-21.4℃。抗寒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京亚嫁接苗、贝达苗、无核白鸡心嫁接苗、红地球嫁接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根系 电导值 致死温度(lt50)
下载PDF
三个锦带花栽培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及其抗寒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海小霞 吕飞 +2 位作者 王志刚 聂庆娟 刘炳响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6-61,共6页
以锦带花属的红王子锦带、花叶锦带和四季锦带3个优良的锦带花栽培品种当年生枝条为试材,通过人工冰冻方法,测定了模拟低温0(CK)、-10、-20、-30、-40℃条件下3个锦带花品种离体枝条的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同时利用Logistic方程拟... 以锦带花属的红王子锦带、花叶锦带和四季锦带3个优良的锦带花栽培品种当年生枝条为试材,通过人工冰冻方法,测定了模拟低温0(CK)、-10、-20、-30、-40℃条件下3个锦带花品种离体枝条的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同时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K+相对渗出率及相对电导率与人工模拟低温变化关系,推算出3个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并对3个品种离体枝条的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以及二者比值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模拟低温条件下,3个品种离体枝条的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大,且总体上与CK有显著差异;对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与温度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推算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5.60、-32.21、-31.50℃和-34.88、-31.14、-28.44℃;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3个品种的束缚水含量均高于自由水含量,其中束缚水和自由水的比值排序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综合比较,3个锦带花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带花 相对电导率 K+相对渗出率 自由水 束缚水 低温致死温度(lt50)
下载PDF
用半致死温度法鉴定北疆不同时期主栽棉花耐寒性
5
作者 闫臣 陈玉童 +2 位作者 刘芯邑 张德恩 李志博 《中国棉花》 2020年第1期13-18,21,共7页
为了解北疆棉区不同时期代表性棉花品种的耐寒性,分别在苗期、盛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对28个棉花品种的叶片进行-2℃、-4℃、-6℃、-8℃、-16℃的低温胁迫,测定其电导率,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对其耐寒性进行鉴定评价。结果发现28个棉... 为了解北疆棉区不同时期代表性棉花品种的耐寒性,分别在苗期、盛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对28个棉花品种的叶片进行-2℃、-4℃、-6℃、-8℃、-16℃的低温胁迫,测定其电导率,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对其耐寒性进行鉴定评价。结果发现28个棉花材料LT50的范围为:苗期-9.07-0.12℃;盛蕾期-4.434.25℃;花铃期-4.029.69℃;吐絮期:-15.763.06℃。所有材料不同生育期的LT50平均表现为花铃期>盛蕾期>吐絮期>苗期,且差异显著。中J9645和新陆早35号属于全生育期高耐寒品种,新陆早26号属于全生育期冷敏感品种。研究探讨了LT50在棉花耐寒性鉴定上的应用,筛选出了不同生育期耐寒的棉花品种,提出分别以-4℃、-2℃、2℃、-4℃为苗期、盛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棉花耐寒性指标的临界温度,并建立了不同生育期棉花耐寒性标准,对棉花耐寒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耐寒性 致死温度(lt50) 北疆
下载PDF
10个香橼半同胞家系子代苗抗寒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姜慧 李永荣 +2 位作者 徐迎春 董春兰 翟敏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41,共6页
对10个3年生香橼半同胞家系子代进行了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各家系子代苗之间的抗寒性有显著差异。春江7号和新世纪2号的抗寒性差,在田间-11℃自然低温下受冻级别均达Ⅲ级,耐寒指数为3.25~3.40,半致死温度分别为-7.91℃和-7.05℃。春... 对10个3年生香橼半同胞家系子代进行了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各家系子代苗之间的抗寒性有显著差异。春江7号和新世纪2号的抗寒性差,在田间-11℃自然低温下受冻级别均达Ⅲ级,耐寒指数为3.25~3.40,半致死温度分别为-7.91℃和-7.05℃。春江5号抗寒性较强,耐寒指数为2.17,半致死温度为-13.28℃。其余家系抗寒性中等,-11℃田间自然低温下受冻级别均为Ⅱ级,耐寒指数为2.33~2.86,半致死温度为-11.69℃~-9.91℃。在-3℃~-15℃低温胁迫下,家系子代苗叶片内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并随处理温度降低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脯氨酸含量与耐寒指数、半致死温度均呈负相关,MDA含量与耐寒指数、半致死温度呈正相关。一般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脯氨酸含量高,MDA含量低的家系,耐寒指数、半致死温度低,抗寒性强;反之,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脯氨酸含量低,MDA含量高的家系,耐寒指数、半致死温度高,抗寒性差。香橼各家系通过上述生理指标的综合变化来调节自身对逆境的适应性,增强抗寒性,减少逆境的伤害,为耐寒品种选育提供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橼 抗寒性 耐寒指数(ICR) 致死温度(lt50) 生理指标
下载PDF
香橼优良单株半同胞家系子代抗寒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姜慧 徐迎春 +2 位作者 李永荣 翟敏 董春兰 《江苏林业科技》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在南京六合地区对3年生24个香橼优良单株半同胞家系子代进行抗寒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家系子代间抗寒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田间观测-11℃自然低温下春江4#和香橼4#的抗寒性最强,受冻株率分别为86.67%和100%,平均受冻级别均为Ⅰ级,耐寒指... 在南京六合地区对3年生24个香橼优良单株半同胞家系子代进行抗寒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家系子代间抗寒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田间观测-11℃自然低温下春江4#和香橼4#的抗寒性最强,受冻株率分别为86.67%和100%,平均受冻级别均为Ⅰ级,耐寒指数均为2.00;新世纪8#、春江7#和新世纪2#的抗寒性最差,受冻株率均为100%,平均受冻级别均达Ⅲ级,耐寒指数均大于3.00。室内抗寒力测定供试家系子代的半致死温度在-14.84℃~-7.05℃之间。春江4#和香橼4#的抗寒力最强,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4.84℃和-13.94℃;春江7#和新世纪2#的抗寒力最差,半致死温度分别为-7.91℃和-7.05℃。抗寒性评估结果一致。根据半致死温度,结合田间抗寒性观测,供试香橼家系子代抗寒性评估排序为春江4#>香橼4#>春江6#>春江5#>新世纪9#>新世纪10#>新世纪3#>香橼1#>新世纪7#>香橼7#>新世纪8#>香橼6#>香橼5#>春江3#>新世纪4#>新世纪6#>香橼2#>春江8#>新世纪5#>春江1#>新世纪1#>春江2#>春江7#>新世纪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橼 耐寒指数(ICR) 致死温度(lt50) 抗寒性
下载PDF
椭圆真星介的盐度与温度耐受性研究
8
作者 王洪平 贾沁贤 刘喜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493-7495,共3页
研究了采自西藏绒马温泉的椭圆真星介(Eucypris elliptica Baird)在(25±1)℃下对NaCl的耐受性和在盐度S=0.37g/L下的温度耐受性。结果表明,椭圆真星介6h的半致死盐度LC50为32.14g/L(95%置信区间为21.66~42.62g/L);12h的半致死盐度... 研究了采自西藏绒马温泉的椭圆真星介(Eucypris elliptica Baird)在(25±1)℃下对NaCl的耐受性和在盐度S=0.37g/L下的温度耐受性。结果表明,椭圆真星介6h的半致死盐度LC50为32.14g/L(95%置信区间为21.66~42.62g/L);12h的半致死盐度LC50为17.04g/L(95%置信区间为16.94~17.14g/L);6h的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39.3℃(95%置信区间为38.7~40.0℃);24h的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36.1℃(95%置信区间为35.6~36.6℃)。6h时,在26.36、32.00g/L的盐度水平下,椭圆真星介全部昏迷;24h时,在17.89、21.72、26.36、32.00g/L的盐度水平下,也全部昏迷。12h时,在42℃的温度水平下全部昏迷。野外采样结果表明,椭圆真星介能在6‰~22‰的盐度和32℃的温泉环境下正常存活,并且椭圆真星介对NaSO4+MgSO4与NaCl的耐受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形虫 椭圆真星介 致死盐度LC50 高温致死温度lt50 昏迷率 耐受性
下载PDF
50份热带睡莲材料的耐寒性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迟明宏 程哲 +5 位作者 杨志娟 王彦杰 金奇江 杨梅花 王雪莲 徐迎春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9,共11页
本研究对50份热带睡莲材料进行4℃、0℃、-6℃和-12℃的人工低温处理,测定了叶片相对电导率和半致死温度(LT 50),并对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了比较,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k均值聚类分析等... 本研究对50份热带睡莲材料进行4℃、0℃、-6℃和-12℃的人工低温处理,测定了叶片相对电导率和半致死温度(LT 50),并对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了比较,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对50份热带睡莲材料的耐寒性进行分级。结果表明:LT 50值可用于初步判断不同热带睡莲材料的耐寒性,其中,大部分热带睡莲材料的LT 50值介于-5℃~0℃范围内,‘江南风韵’(‘Southern Charm’)的LT 50值最低(-5.85℃),‘潘燮’(‘Poonsub’)的LT 50值最高(3.69℃)。随着温度降低,可溶性糖、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SOD活性的变化趋势整体可分为3类:第1类各低温处理间的上述4个指标差异均不显著,总体变幅不大;第2类和第3类各低温处理间的上述4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各异且存在显著差异,总体变幅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热带睡莲材料的LT 50值与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S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进一步选取LT 50值、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作为建立热带睡莲耐寒性评价体系的指标。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0份热带睡莲材料可分为4类,即不耐寒型、弱耐寒型、中等耐寒型和强耐寒型。综上所述,热带睡莲会通过多种生理生化反应来应对低温胁迫,总体上看,耐寒性越强的材料的可溶性糖和MDA含量越低,SOD活性越高;埃及白睡莲〔Nymphaea lotus(Linn.)Willdenow〕表现出强耐寒性,可以考虑作为耐寒性育种的优良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睡莲 耐寒性 致死温度(lt 50) 生理生化指标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不同绣球品种耐寒性评价及主要指标筛选
10
作者 陈慧杰 严子桢 +5 位作者 齐香玉 陈双双 冯景 金玉妍 苗艳华 邓衍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49,共9页
为了明确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Thunb.)Ser.〕品种的耐寒性及筛选耐寒性评价主要指标,对40个绣球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进行比较和耐寒性分级,在此基础上,对5℃、0℃、-5℃、-10℃、-15℃、-20℃下耐寒品种‘小町’(‘Ko... 为了明确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Thunb.)Ser.〕品种的耐寒性及筛选耐寒性评价主要指标,对40个绣球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进行比较和耐寒性分级,在此基础上,对5℃、0℃、-5℃、-10℃、-15℃、-20℃下耐寒品种‘小町’(‘Komachi’)、‘佳澄’(‘Kasumi’)、‘无尽夏’(‘Endless Summer’)和不耐寒品种‘甜蜜幻想’(‘Sweet Fantasy’)、‘灵感’(‘Inspiration’)、‘你我的情感’(‘You and Me Feelings’)叶的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进行比较,并对这些耐寒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绣球品种LT 50的波动较大,变化范围为-36.68℃~-1.87℃,其中,‘小町’的LT_(50)最低,‘佳澄’、‘平瓣’(‘Flat’)、‘蒂亚娜’(‘Tijana’)、‘塞尔玛’(‘Selma’)、‘含羞叶’(‘Elbtal’)、‘花手鞠’(‘Stockings’)、‘蓝色多瑙河’(‘Blue Danube’)和‘无尽夏’的LT_(50)均低于-20℃。40个绣球品种的耐寒性被分成不耐寒、较耐寒、耐寒和强耐寒4个等级,分别包含13、18、8和1个品种。6个代表品种的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质(SP)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降低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PO活性和Pro含量与LT_(50)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1.212%,说明这4个主成分基本能够反映绣球品种的耐寒性;PPO活性、CAT活性、Pro含量和SP含量的负荷量绝对值分别在第1、第2、第3和第4主成分中最高。研究结果显示:供试绣球品种间的耐寒性差异较大,‘小町’等9个品种的耐寒性较强,能够在冬季温度偏低地区露天栽培,并可作为绣球耐寒品种选育的亲本。PPO活性、CAT活性、Pro含量和SP含量为绣球耐寒性评价的主要指标,尤其是PPO活性和Pro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 耐寒性 低温致死温度(lt_(50))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乌塌菜新种质的抗冻性鉴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冯希环 刘倩倩 +2 位作者 周春雨 孙艳 刘维信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8-50,54,共4页
为提高‘上海小八叶’乌塌菜在北方地区的抗冻性和露地越冬能力,采用抗冻性强的‘平度薹菜’与乌塌菜进行变种间杂交,以‘上海小八叶’乌塌菜为轮回亲本进行4代回交,从自交后代中选出抗冻性强的乌塌菜新品系‘5-15’和‘6-9’。本试验... 为提高‘上海小八叶’乌塌菜在北方地区的抗冻性和露地越冬能力,采用抗冻性强的‘平度薹菜’与乌塌菜进行变种间杂交,以‘上海小八叶’乌塌菜为轮回亲本进行4代回交,从自交后代中选出抗冻性强的乌塌菜新品系‘5-15’和‘6-9’。本试验测定了新品系和亲本材料的露地越冬存活率、低温半致死温度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综合性能指数PI_(total),以期了解新品系的抗冻性及露地越冬性。试验结果表明,乌塌菜新品系的露地越冬成活率显著高于‘上海小八叶’,2年平均存活率分别达到83%(‘5-15’)和90%(‘6-9’),与父本‘平度薹菜’无显著差异。室内抗冻性鉴定结果显示,乌塌菜材料‘5-15’和‘6-9’和‘平度薹菜’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均达到-7℃以下,低于‘上海小八叶’;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综合性能指数PI_(total)也反映出低温下乌塌菜材料‘5-15’和‘6-9’的光合性能要显著高于‘上海小八叶’。以上结果均表明乌塌菜新种质的抗冻性较其亲本‘上海小八叶’乌塌菜显著增强,通过对抗冻种质资源的杂交利用,可有效提高乌塌菜的越冬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塌菜 新种质 露地越冬成活率 半致死温度(lt50) 叶绿素荧光参数
下载PDF
四种园林树木抗寒性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1
12
作者 缴丽莉 路丙社 +2 位作者 白志英 孟庆瑞 甄红伟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7-670,共4页
以灯台树、复叶槭、流苏和山桐子幼树1年生休眠枝条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冷冻处理条件下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钾离子(K+)相对渗出率,利用Logistic方程计算了各树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并通过苗木生长恢复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山桐子、... 以灯台树、复叶槭、流苏和山桐子幼树1年生休眠枝条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冷冻处理条件下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钾离子(K+)相对渗出率,利用Logistic方程计算了各树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并通过苗木生长恢复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山桐子、复叶槭、流苏和灯台树4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K+相对渗出率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S”形上升,其枝条的LT50分别为-11·5℃、-24·9℃、-20·7℃和-29·8℃;其抗寒性顺序依次为:灯台树>复叶槭>流苏>山桐子,与枝条恢复生长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台树 复叶槭 流苏 山桐子 相对电导率 钾离子相对外渗率 致死温度(lt50)
下载PDF
西北地区枣树主栽品种抗寒性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长柱 高京草 +3 位作者 李新岗 高文海 辛文军 吴萍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8-902,共5页
通过研究西北地区枣树主栽品种抗寒性,对枣树适地适栽提供依据,以该地区9个枣树主栽品种的1 a生休眠枝条为试材,测定了不同低温处理相对电导率(REC),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确定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9个主栽... 通过研究西北地区枣树主栽品种抗寒性,对枣树适地适栽提供依据,以该地区9个枣树主栽品种的1 a生休眠枝条为试材,测定了不同低温处理相对电导率(REC),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确定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9个主栽品种抗寒性差异较大,LT50在-20.16^-32℃,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中阳木枣>骏枣>沾化冬枣>临猗梨枣>薛城冬枣>相枣>晋枣>金昌1号>狗头枣;其中中阳木枣为抗寒品种,骏枣为较抗寒品种,其余7个品种抗寒性差;不同生态区域无霜期时间对生育期较长品种的抗寒性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寒性 LOGISTIC方程 致死温度(lt50) 生育期
下载PDF
电导法测定鲜食葡萄的抗寒性 被引量:134
14
作者 王文举 张亚红 +1 位作者 牛锦凤 王振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7,共4页
以1年生葡萄休眠枝条为试材,应用电导法研究了7个鲜食葡萄品种在不同低温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配合Logistic方程求出拐点值,测定冰冻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下,鲜食葡萄组织电解质渗出率增加呈S形曲线增长,在-15℃~-25℃... 以1年生葡萄休眠枝条为试材,应用电导法研究了7个鲜食葡萄品种在不同低温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配合Logistic方程求出拐点值,测定冰冻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下,鲜食葡萄组织电解质渗出率增加呈S形曲线增长,在-15℃~-25℃之间随着温度的下降,葡萄组织电解质渗出率有一急剧升高的敏感区域;葡萄LT50在-13.9℃~-19.72℃之间;品种京秀、矢富罗莎抗冻性最强,美人指抗冻性最弱;提出了以电解质渗出率40.0%~52.0%相对应的拐点温度为枝条组织的临界致死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Logistic方程 抗寒性 电解质渗出率 致死温度(lt50)
下载PDF
低温处理后4个越橘品种部分生理指标的比较及其抗寒性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魏鑫 魏永祥 +3 位作者 郭丹 王升 张舵 刘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79,共8页
以‘美登’(‘Blomidon ’)、‘北陆’(‘Northland ’)、‘蓝丰’(‘Bluecrop ’)和‘密斯梯’(‘Misty ’)4个越橘( Vaccinium spp.)品种为研究对象,对经-15℃、-20℃、-25℃、-30℃、-35℃和-40℃低温处理后各品种枝条的... 以‘美登’(‘Blomidon ’)、‘北陆’(‘Northland ’)、‘蓝丰’(‘Bluecrop ’)和‘密斯梯’(‘Misty ’)4个越橘( Vaccinium spp.)品种为研究对象,对经-15℃、-20℃、-25℃、-30℃、-35℃和-40℃低温处理后各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 REC)、丙二醛( MDA)含量、过氧化物酶( POD)和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以及各指标的增长量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品种REC值与温度的Logistic方程并获得各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 LT50),初步确定各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经不同低温处理后,各品种枝条的REC 值以及 POD 和 CAT 活性总体上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10℃),MDA含量极显著或显著(P〈0.05)高于对照。随处理温度降低,各品种枝条的REC值和MDA含量逐渐升高,但不同品种间这2个指标的变幅不同;各品种枝条的POD和CAT活性随处理温度降低呈“单峰型”曲线,但不同品种枝条POD和CAT活性的峰值及其达到峰值的处理温度均存在差异,其中,经-25℃低温处理后品种‘密斯梯’枝条的POD和CAT活性最高,而其余3个品种的POD和CAT活性经-30℃低温处理后最高。总体上,品种‘密斯梯’枝条的REC值和MDA含量增长量处于较高水平,POD和CAT活性增长量处于较低水平;而品种‘美登’枝条的REC值和MDA含量增长量则处于较低水平,POD和CAT活性增长量处于较高水平。各品种的Logistic方程拟合度为0.8622-0.9778,且各品种间的拟合度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REC值与温度的相关性极显著,其相关系数为0.9285-0.9888;品种‘密斯梯’、‘蓝丰’、‘北陆’和‘美登’的LT50值分别为-18.87℃、-26.85℃、-27.52℃和-30.83℃。综合分析结果显示:LT50值、MDA含量变化量、保护酶活性及其变化量均可作为越橘品种抗寒性的评价指标,据此初步确定供试4个越橘品种抗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美登’、‘北陆’、‘蓝丰’、‘密斯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橘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LOGISTIC方程 低温致死温度( lt50 ) 抗寒性
下载PDF
应用电导率法和Logistic方程测定杨桃枝条抗寒性的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任惠 王小媚 +1 位作者 刘业强 苏伟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2-667,共6页
利用半致死温度(LT50)探讨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选育出的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大果甜杨桃4号与土种酸杨桃品种枝条的抗寒适应性和抗寒能力。以3、5、7年树龄杨桃枝条为试材,分别进行4、2、0、-2、-4、-6℃不同温度的低温胁迫... 利用半致死温度(LT50)探讨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选育出的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大果甜杨桃4号与土种酸杨桃品种枝条的抗寒适应性和抗寒能力。以3、5、7年树龄杨桃枝条为试材,分别进行4、2、0、-2、-4、-6℃不同温度的低温胁迫处理,测定相对电导率,并拟合应用Logistic方程计算4种杨桃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对照组不作低温处理),评价这4种杨桃的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4个杨桃品种的相对电导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同一杨桃品种不同树龄之间,随树龄的增加,当年生发育枝的抗寒性增加;同一杨桃品种不同枝龄之间,随枝龄的增大,抗寒性增强。不同杨桃品种抗寒性存在差异性,抗寒性顺序依次为土种酸杨桃﹥大果甜杨桃4号﹥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4个杨桃枝条的半致死温度(LT50)范围在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桃 抗寒性 电导率法 LOGISTIC方程 低温致死温度(lt50)
下载PDF
结缕草的抗寒性与体内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季节动态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45
17
作者 王丹 宣继萍 +1 位作者 郭海林 刘建秀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8-107,共10页
为了阐述结缕草抗寒性与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季节动态变化的关系,在2008年10月-2009年5月期间,以‘兰引3号’结缕草(Zoysia japonica‘Lanyin No.3’)为材料,研究在自然温度变化过程中,‘兰引3号’结缕草地下根茎碳... 为了阐述结缕草抗寒性与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季节动态变化的关系,在2008年10月-2009年5月期间,以‘兰引3号’结缕草(Zoysia japonica‘Lanyin No.3’)为材料,研究在自然温度变化过程中,‘兰引3号’结缕草地下根茎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及其与LT50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越冬前后,‘兰引3号’结缕草地下根茎LT50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季节变化趋势,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及可溶性总糖/淀粉、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伴随田间气温变化均呈先升高后又降低的趋势,淀粉含量则呈先降低后又升高的趋势;‘兰引3号’结缕草地下根茎LT50季节变化与可溶性总糖含量、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季节变化之间显著负相关,而与蔗糖含量、淀粉含量、脯氨酸含量的季节变化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引3号’结缕草 碳水化合物 脯氨酸含量 可溶性蛋白含量 致死温度(lt50) 季节动态变化
下载PDF
自然降温过程中5个常绿阔叶树种的抗寒性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薛建辉 苏敬 +1 位作者 田如男 刘金根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52-56,共5页
对自然降温过程中(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Dandy)、红花木莲〔Manglietiainsignis(Wall.)Bl.〕、浙江樟〔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var.chekiangense(Nakai)M.P.Tang et Yao〕、秃瓣杜英(Elaeocarpus glab... 对自然降温过程中(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Dandy)、红花木莲〔Manglietiainsignis(Wall.)Bl.〕、浙江樟〔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var.chekiangense(Nakai)M.P.Tang et Yao〕、秃瓣杜英(Elaeocarpus glabripetalus Merr.)和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Chun et C.H.Tsoong)Law〕5种常绿阔叶树种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各树种的LT50与月平均最低温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自然降温过程中,5个树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有明显变化,除乐东拟单性木兰外,其他树种的相对电导率均呈现先升后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实验期内,乐东拟单性木兰和浙江樟的LT50为-13℃^-19℃,抗寒能力较强,其他3个树种的LT50为-3℃^-11℃,抗寒能力较弱。根据LT50,可将5个树种的抗寒适应性分为抗寒性较弱期、抗寒性增强期、抗寒性最强期和抗寒性减弱期4个时期。各树种在不同月份的LT50与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一致,其中乐东拟单性木兰的LT50与月平均最低温度极显著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和浙江樟的抗寒能力较强,在南京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广泛栽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降温 常绿阔叶树种 相对电导率 低温致死温度(lt50) 抗寒性
下载PDF
模拟低温或自然低温条件下牡竹属3种类抗寒性及生理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迎春 陈双林 +1 位作者 郭子武 杨清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19,共7页
以牡竹属(Dendrocalamus Nees)的清甜竹(D.sapidus Q.H.Dai et D.Y.Huang)、花吊丝竹〔D.minor var.amoenus(Q.H.Dai et C.F.Huang)Hsueh et D.Z.Li〕和勃氏甜龙竹〔D.brandisii(Munro)Kurz〕盆栽苗为实验材料,测定了模拟低温(0℃、-5℃... 以牡竹属(Dendrocalamus Nees)的清甜竹(D.sapidus Q.H.Dai et D.Y.Huang)、花吊丝竹〔D.minor var.amoenus(Q.H.Dai et C.F.Huang)Hsueh et D.Z.Li〕和勃氏甜龙竹〔D.brandisii(Munro)Kurz〕盆栽苗为实验材料,测定了模拟低温(0℃、-5℃、-10℃、-15℃、-20℃和-25℃)条件下3个竹种离体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伤害率,在此基础上根据Logistic方程推算出3个竹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对自然低温(15℃、10℃、5℃、3℃、0℃和-2℃)条件下3个竹种叶片的形态变化以及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和MDA含量及SOD活性的变化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低温条件下,3个竹种离体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伤害率均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大,且总体上与对照(25℃)有显著差异(P<0.05);根据Logistic方程推算出花吊丝竹、勃氏甜龙竹和清甜竹的LT50分别为-3.07℃、-1.83℃和-1.40℃。在日最低温度大于5℃的自然低温条件下3个竹种的叶片均能够正常生长,而随温度降低,叶片逐渐出现水浸斑点、失绿等症状直至干枯脱落,其中清甜竹叶片伤害症状最重;在自然低温条件下,随日最低气温的降低,3个竹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则逐渐升高、MDA含量和SOD活性总体上均呈波动的趋势;与日最低气温15℃相比,在日最低气温-2℃条件下清甜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降幅最大而花吊丝竹降幅最小,清甜竹叶片相对电导率最高而花吊丝竹最低。根据LT50和叶片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变化,可确定3个竹种的抗寒性均较差,其中清甜竹的耐寒能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竹属 低温致死温度(lt50) 模拟低温 自然低温 生理指标 抗寒性
下载PDF
应用电导法测定晋扁系列扁桃抗寒性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杨晓宇 田建保 +1 位作者 韩凤 董冰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20-22,共3页
以3个扁桃品种成熟叶片为试材,应用电导法测定其电导率,并配合Logistic方程建立回归方程,确定其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3种扁桃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遵循Logistic方程的变化规律,其半致死温度在-9.736 4~-7.359 ... 以3个扁桃品种成熟叶片为试材,应用电导法测定其电导率,并配合Logistic方程建立回归方程,确定其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3种扁桃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遵循Logistic方程的变化规律,其半致死温度在-9.736 4~-7.359 0℃之间,抗寒性大小依次为英吉沙>晋扁1号>晋扁2号,且3个品种间电导率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 抗寒性 LOGISTIC方程 致死温度(lt50)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