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豚尾猴在半荒漠地区饲养繁育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建友 孟晓岚 《甘肃畜牧兽医》 2013年第9期32-33,共2页
豚尾猴(Macaca nemestrina)的尾巴很短,尾巴上的毛也很稀疏,尾的基部较粗,尾梢较细,但末端有一簇长毛,在行动的时候常呈“S”形弯曲如弓,状似猪尾,得名“豚尾猴”。豚尾猴的冠毛短而黑,
关键词 半荒漠地 繁育 饲养 尾巴
下载PDF
半荒漠地区绿洲混播牧草群落稳定性与调控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石永红 符义坤 +1 位作者 李阳春 张景雨 《草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7,共7页
在甘肃河西半荒漠地区建植绿洲人工草地对 6种混播牧草群落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混播组合 T6 (无芒雀麦 -紫花苜蓿型 )和 T5(紫花苜蓿 -草地早熟禾型 )在群落稳定性及抗杂草的竞争力等方面表现均佳。在水热条件适宜情况下刈割... 在甘肃河西半荒漠地区建植绿洲人工草地对 6种混播牧草群落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混播组合 T6 (无芒雀麦 -紫花苜蓿型 )和 T5(紫花苜蓿 -草地早熟禾型 )在群落稳定性及抗杂草的竞争力等方面表现均佳。在水热条件适宜情况下刈割频率为 4~ 5次 /年。T6的全年牧草产量可达 12 6 .9t/ hm2 ,根积累量 2 32 .6 t/ hm2。茎叶比为 1.0 9。叶面积指数 7.0。通径分析表明 ,叶面积指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 (决定系数 0 .8595)。通过草地植物多样性保护、控制叶面积指数和维持草地营养平衡等调控措施 ,可使群落获得较高的稳定性。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y)与均匀度指数 (x)相关极显著 (r=0 .7184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荒漠地 混播牧草 群落稳定性 调控机制
下载PDF
中国荒漠半荒漠地区拟步甲的组成和分布特点 被引量:28
3
作者 任国栋 于有志 侯文君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176-183,共8页
中国荒漠半荒漠地区已知拟步甲3亚科19族59属324种,其中特有种171种,占52.8%;中亚种92种,占28.4%;西伯利亚种35种,占10.8%;青藏高原种15种,占4.6%;泛古北种8种,占13.6%;地中海种... 中国荒漠半荒漠地区已知拟步甲3亚科19族59属324种,其中特有种171种,占52.8%;中亚种92种,占28.4%;西伯利亚种35种,占10.8%;青藏高原种15种,占4.6%;泛古北种8种,占13.6%;地中海种3种,占0.91%。属级单位组成上呈现中亚区系>西伯利亚区系>地中海区系>地方特有区系>青藏高原区系>泛古北区系,其数量分别是30,22,15,14,13,8。属种及其数量分布在各地理上呈现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即新疆41属215种>内蒙古38属129种>甘肃30属77种>宁夏24属71种>青海北部12属29种>陕西北部14属21种>山西北部11属17种>河北北部10属16种>辽宁西部5属12种。表明中国荒漠半荒漠地区拟步甲昆虫是中亚区系的主要组成成分,在属级组成上与欧洲———西伯利亚区系和青藏高原区系有较大联系,新疆是我国荒漠半荒漠地区拟步甲昆虫分布最丰富地区,占总种数的66.4%。本文还对新疆地区、柴达木盆地、甘蒙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区系 拟步甲 地理分布 荒漠 荒漠 中国
下载PDF
宁夏半荒漠地区几种沙生灌木的饲用价值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许冬梅 王堃 郭思加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55,共3页
对宁夏地区5种治沙灌木: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花棒、杨柴、沙柳放牧可食部分的化学成分、对绵羊的适口性和体外消化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其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灌木作为饲料利用,都具一定价值,尤其以... 对宁夏地区5种治沙灌木: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花棒、杨柴、沙柳放牧可食部分的化学成分、对绵羊的适口性和体外消化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其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灌木作为饲料利用,都具一定价值,尤其以中间锦鸡儿品质最优,饲用价值表现为高;花棒为较高;杨柴、沙柳、柠条锦鸡儿为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沙生灌木 饲用价值
下载PDF
荒漠、半荒漠地区建设铁路中风沙流防护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祁元祯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6-274,共9页
荒漠、半荒漠地带铁路沙害的基本特征是沙侵道床、埋没轨道、磨蚀设备。因不同地带生态条件不同,引起铁路沙害可划分为四类九级。铁路沙害防护标准高,要求路基不风蚀、道床不污染、线路不积沙。根据沙害类型和生态条件,分有灌溉条件... 荒漠、半荒漠地带铁路沙害的基本特征是沙侵道床、埋没轨道、磨蚀设备。因不同地带生态条件不同,引起铁路沙害可划分为四类九级。铁路沙害防护标准高,要求路基不风蚀、道床不污染、线路不积沙。根据沙害类型和生态条件,分有灌溉条件与无灌溉条件两种情况建立相适宜的经济防护体系,由前沿阻沙带、植物固沙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 半荒漠地 铁路 风沙流 防护体系
下载PDF
荒漠、半荒漠地区渠道防沙措施的研究──以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扬水灌溉工程引水总干渠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秦富仓 姚云峰 +3 位作者 杨胜利 包雪原 王兆农 郭志强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6-20,共5页
本文依据非堆积搬运理论和饱和路径学说的原理,以内蒙古阿拉善盟孪井滩扬水灌溉工程引水干渠为例,提出了荒漠、半荒漠地区渠道防沙措施,包括:(1)渠道横断面结构选择“U”型断面;(2)渠道两侧固沙防护林草体系。
关键词 荒漠 荒漠 饱和路径 渠道防沙
下载PDF
金丝猴在半荒漠地区的饲养与繁殖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崇学 《野生动物》 2003年第6期36-37,共2页
金丝猴是典型的高山树栖动物,集群生活于海拔1500~3200米的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带.人工饲养多在大城市动物园或在同原栖息地环境较类同的自然保护区,在半荒漠地区饲养还未有先例.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1992年8月... 金丝猴是典型的高山树栖动物,集群生活于海拔1500~3200米的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带.人工饲养多在大城市动物园或在同原栖息地环境较类同的自然保护区,在半荒漠地区饲养还未有先例.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1992年8月从甘肃南部引进金丝猴进行人工饲养,并在1993至1998年5个繁殖年内共繁殖成活10只仔金丝猴,从未出现过流产、死胎和拒绝哺乳等异常现象,现将多年饲养管理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猴 半荒漠地 饲养 繁殖 生态习性
下载PDF
荒漠、半荒漠地区公路沙害治理的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田云 田利琴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01年第4期29-30,共2页
通过对我国西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荒漠、半荒漠地区新改建公路建设的实践 ,从勘测设计到施工过程及完工后的植物和工程治沙经验 ,对公路沙害治理进行了总结与探索。
关键词 荒漠地 半荒漠地 公路沙害 治理
下载PDF
荒漠半荒漠地区的优良牧草——骆驼刺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春晖 《草与畜杂志》 1993年第4期36-36,共1页
<正> 骆驼刺属(Alhagi Gagneb)植物是多年生豆科木质化草本植物,枝条和花序轴先端均硬化成刺状。单叶,全缘。总状花序腋生,花红色。荚果条形,串珠状。本属植物分布于欧亚及北非荒漠区。世界上共有7种,而我国只有1变种,即疏叶骆驼... <正> 骆驼刺属(Alhagi Gagneb)植物是多年生豆科木质化草本植物,枝条和花序轴先端均硬化成刺状。单叶,全缘。总状花序腋生,花红色。荚果条形,串珠状。本属植物分布于欧亚及北非荒漠区。世界上共有7种,而我国只有1变种,即疏叶骆驼刺[A.mauro-rum Medic.var,sparsifolium(Shap)yakovl],分布于西北的宁厦、甘肃、新疆及内蒙古。生长于荒漠、半荒漠区的覆沙盐化低地上。光是新疆骆驼刺(疏叶骆驼刺的简称,下同)的草地面积就达1.73 ×10~6公顷,占新疆草地总面积的3.03%,盐化低地草甸草地总面积的26.94%,尤其是在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骆驼刺是草食家畜不可缺少的,也是无可替代的当家饲草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骆驼刺 荒漠 荒漠
全文增补中
荒漠半荒漠地区几种造林树种根系生长潜力的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典普 《甘肃林业科技》 1995年第1期32-34,共3页
通过对荒漠半荒漠地区沙枣、白蜡、油松等8个造林树种根系生长潜力(RGC)的调查,采用恢复率这一相对标准进行分析得出:8个造林树种根系生长潜力的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枣、白蜡、早柳、新疆杨、樟子松、油松、侧柏、青海云杉。
关键词 造林 树种 根系 生长潜力 荒漠地 半荒漠地
下载PDF
新疆半荒漠地带几种小针茅草原的自然特征及其经济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选政 《新疆畜牧业》 1994年第1期28-32,共5页
在新疆5725万公顷天然草地上蕴藏着丰富的禾本科牧草资源,其中针茅植物就近30种,但现已知的,在草地植被中起建群作用的也仅有10余种,它们是构成本区草原,荒漠草原的主要代表层片.
关键词 草原 小针茅 评价 半荒漠地 新疆
下载PDF
半荒漠地区农林复合生态小气候研究
12
作者 李志忠 包晓峰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0年第6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半荒漠地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小气候 气候特征
下载PDF
甘肃河西半荒漠地区草坪草引种试验
13
作者 苏希孟 张登辉 《草与畜杂志》 1997年第3期21-22,25,共3页
甘肃河西半荒漠地区草坪草引种试验苏希孟张登辉(甘肃省畜牧学校黄羊镇733006)我省河西地区气候干燥,年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属典型的荒漠气候,植被稀疏,覆盖度小,冬春季风沙大。为选择适宜于河西地区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建... 甘肃河西半荒漠地区草坪草引种试验苏希孟张登辉(甘肃省畜牧学校黄羊镇733006)我省河西地区气候干燥,年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属典型的荒漠气候,植被稀疏,覆盖度小,冬春季风沙大。为选择适宜于河西地区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建植的草坪草种,我们开展了本试验。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 草坪草 引种 品种试验 甘肃 半荒漠地
下载PDF
荒漠与半荒漠区盐穗木不同时期的营养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强 王硕 +1 位作者 蒋秀梅 陶大勇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91,共4页
试验旨在对新疆阿克苏地区荒漠和半荒漠两地的盐穗木进行营养价值评定,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对盐穗木返青期、旺盛期、枯草期的盐穗木样品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盐穗木三个时期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半荒漠地粗蛋白CP含量显... 试验旨在对新疆阿克苏地区荒漠和半荒漠两地的盐穗木进行营养价值评定,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对盐穗木返青期、旺盛期、枯草期的盐穗木样品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盐穗木三个时期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半荒漠地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荒漠地(P<0. 05),返青期CP含量高于其他时期;在同一时期内,粗灰分Ash含量荒漠地均显著高于半荒漠地(P<0. 05);粗脂肪EE含量旺盛期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最高达10. 39%,含量变化上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酸性洗涤纤维(ADF)在三个时期变化差异不显著,但在返青期,ADF含量半荒漠地显著高于荒漠地;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半荒漠地显著高于荒漠地,最高达45. 35%;钙(Ca)、磷(P)含量三个时期差异均显著(P<0. 05),但同一时期,荒漠地与半荒漠地的Ca、P含量并无较大差异,Ca、P在三个时期内变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通过对比,在土壤较为肥沃的半荒漠区,返青至生长旺盛时期营养价值较高,可用于粗饲料的利用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穗木 营养价值 荒漠地 半荒漠地 粗饲料
下载PDF
干旱半荒漠区水土保持碳汇林营造技术及发展模式研究
15
作者 李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9期106-109,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干旱半荒漠区开展水土保持碳汇林的技术与发展模式。通过对鄂尔多斯市榆林地区的案例分析,探讨了碳汇林在该地区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了干旱半荒漠区的水土保持现状,揭示了水土流失问题和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挑战。阐明了碳汇... 本文研究了在干旱半荒漠区开展水土保持碳汇林的技术与发展模式。通过对鄂尔多斯市榆林地区的案例分析,探讨了碳汇林在该地区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了干旱半荒漠区的水土保持现状,揭示了水土流失问题和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挑战。阐明了碳汇林的概念与作用机制,探讨了其在水土保持中的重要性。深入讨论了水土保持碳汇林的营造技术,包括树种选择与配置、植被恢复技术以及保水保肥措施。通过案例研究与实证分析,展示了“荒漠变绿洲”碳汇林项目的实际效果。强调了发展模式与效益评价的关键性,提出了碳汇林在干旱半荒漠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 水土保持 碳汇林 树种选择与配置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半荒漠地区放牧羊群的生产管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云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0-111,共2页
由于饲草产量低且分布不均匀,羊群对半荒漠地区天然草场的利用主要是通过游走放牧的形式得以实现。游走放牧是一种近乎原始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难以组织试验,且试验数据的重复性也低,不易形成理论总结,故相关文献不但数量极少... 由于饲草产量低且分布不均匀,羊群对半荒漠地区天然草场的利用主要是通过游走放牧的形式得以实现。游走放牧是一种近乎原始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难以组织试验,且试验数据的重复性也低,不易形成理论总结,故相关文献不但数量极少,认识也较肤浅,不能为实际生产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荒漠地 生产管理 放牧 羊群 试验数据 天然草场 生产模式 不均匀
原文传递
半荒漠藻结皮中藻类的种类组成和分布 被引量:64
17
作者 胡春香 刘永定 +1 位作者 宋立荣 黄泽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1-65,共5页
对宁夏沙坡头半荒漠藻结皮中22种藻(其中蓝藻10种,绿藻4种,硅藻6种,裸藻2种)进行了分离、鉴定;利用土壤磨片和电子探针揭示了藻体与基质间的结合方式;通过光镜、扫描电镜观察,从8个层次研究了藻类在结皮中的分布,并发现它们在微米间也... 对宁夏沙坡头半荒漠藻结皮中22种藻(其中蓝藻10种,绿藻4种,硅藻6种,裸藻2种)进行了分离、鉴定;利用土壤磨片和电子探针揭示了藻体与基质间的结合方式;通过光镜、扫描电镜观察,从8个层次研究了藻类在结皮中的分布,并发现它们在微米间也呈“层片”分布规律,藻结皮由表及里依次为无机矿物质保护层(ca.002mm)、富藻层(ca.002~25mm)及疏藻层(25~50mm);藻丝通过胶鞘中多糖、蛋白质与粘土矿物质直接结合,或直接伸入矿物质内而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藻结皮 种类组成 分布 藻类 荒漠化治理
下载PDF
半荒漠风沙区5种优良沙生灌木造林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韩东锋 孙德祥 +2 位作者 周广阔 韩刚 余字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2-315,共4页
在造林试验基础上,总结出半荒漠风沙区优良沙生灌木树种柠条、毛条、杨柴、花棒、沙木蓼造林的最佳季节是春季;造林后的第2、3年是各种灌木株高和地径生长量的高峰阶段,第4年以后,株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均下降,并有枝条枯死现象,应该平茬更... 在造林试验基础上,总结出半荒漠风沙区优良沙生灌木树种柠条、毛条、杨柴、花棒、沙木蓼造林的最佳季节是春季;造林后的第2、3年是各种灌木株高和地径生长量的高峰阶段,第4年以后,株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均下降,并有枝条枯死现象,应该平茬更新,平茬最佳年龄均为4 a生。试验结果表明,杨柴群落是半荒漠风沙区流动和半流动沙地立地上较稳定的人工固沙植物群落,柠条群落是半荒漠风沙区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以及干滩地较稳定的人工固沙植物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风沙区 优良沙生灌木树种 造林技术 群落稳定性
下载PDF
半荒漠风沙区人工柠条群落生物量动态及经济性状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孙德祥 李少雄 +3 位作者 钱拴提 刘智宏 韩刚 汶录凤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7,共4页
根据柠条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探讨了不同龄级柠条人工群落生物量的季节性动态,建立了生物量动态模型。调查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柠条群落是毛乌素沙地西南部半荒漠风沙区较稳定的人工固沙植物群落。确定平茬萌芽更新是柠条群... 根据柠条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探讨了不同龄级柠条人工群落生物量的季节性动态,建立了生物量动态模型。调查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柠条群落是毛乌素沙地西南部半荒漠风沙区较稳定的人工固沙植物群落。确定平茬萌芽更新是柠条群落更新的主要途径,可提高地上部分生物量,平茬最佳年龄为4a生。采用半定位方法测定了柠条丛生物量(鲜重)可食与不可食部分之比及生物量的干鲜比及其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风沙区 人工柠条群落 生物量动态 营养成分
下载PDF
内蒙古半荒漠与荒漠区的啮齿动物群落 被引量:20
20
作者 武晓东 付和平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1-972,共12页
内蒙古广阔的半荒漠与荒漠区属于典型的大陆干旱区和极干旱区,东西界线基本与气候湿润系数0.2-0.05相吻合,包括了内蒙古境内的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典型荒漠的各类草地。1988-1993年和1998-2003年,在约380000km2范围内,根据... 内蒙古广阔的半荒漠与荒漠区属于典型的大陆干旱区和极干旱区,东西界线基本与气候湿润系数0.2-0.05相吻合,包括了内蒙古境内的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和典型荒漠的各类草地。1988-1993年和1998-2003年,在约380000km2范围内,根据地带性植被分布及其地形、地貌、土壤的特征,野外设置317个调查样地,采用铗日法调查啮齿动物群落的分布特征,共布放有效铗日157702个,捕获啮齿动物37种,选用其中的23种主要啮齿动物构成“样方-种多度(捕获率)”原始数据矩阵(23×317),应用快速聚类方法对该区域内啮齿动物群落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采用GIS技术应用ArcView3.2软件,将啮齿动物的捕获量信息在1999-2000年TM卫星影像图上进行叠加,结果表明该地区啮齿动物地带性群落可分为9个。GIS技术分析得出的该区域内啮齿动物地带性群落分布图,很好地将植被的信息和生境中主要啮齿动物分布的信息同时合成反映出来,明确了啮齿动物地带性群落分布的区域和特征,可为区域性啮齿动物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动物 地带性群落 GIS分析 分布图 荒漠荒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