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世俗化与中国化:“华严三大士”造像的仪式功能之变
- 1
-
-
作者
梁韵彦
-
机构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
出处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122,共9页
-
基金
2018年河北省博士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佛教‘转身论’在宋、辽、西夏的传播与流变”(CXZZBS2018022)
河北大学燕赵学科群建设基金资助项目“燕赵历史文献专题整理与研究”(2020W02)。
-
文摘
文殊、观音、普贤三大士造像组合的形成,与密教观音法门中将以观音为主的三位菩萨造像作为观修对象、坛场护法及像法咒术的作用有关,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些作用被逐渐淡化。宋代,随着僧人们在佛教仪文中吸取本土的礼教元素;三大士成为了寺庙中供奉的主尊,其供养形式亦逐渐与圣僧崇拜相结合。因为仪式活动的需要,供奉三大士的佛坛被置于佛殿之中,且靠后放置。元代以后,三大士崇拜渐与民间的祠神信仰合流,三位菩萨的形象在传说故事中转化成女身,获得了世俗的身份。不少大型寺庙在偏殿、前殿或后殿中供奉三大士;而乡间小庙则将三大士奉为主神,其性质与民间信仰中的神祠相似。这一造像组合之形成与发展,是宋代以后佛教世俗化与中国化的一个缩影。
-
关键词
华严三大士
造像
仪式功能
佛教中国化
民间信仰
-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94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