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后现代主义的华严趋归 被引量:2
1
作者 桑大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71-75,共5页
后现代主义哲学与大乘佛教义理之间存在着可以比照的思想,在语言论、认识论、本体论层面均有暗合的地方,西方哲学的本体与现象世界的对立也因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本性而崩溃,后现代主义解构与建构的双重运作汇成了一种走向人类最高悟性的... 后现代主义哲学与大乘佛教义理之间存在着可以比照的思想,在语言论、认识论、本体论层面均有暗合的地方,西方哲学的本体与现象世界的对立也因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本性而崩溃,后现代主义解构与建构的双重运作汇成了一种走向人类最高悟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华严境界 删除下书写 真如 解构
下载PDF
《华严经》与中国音乐审美的自由精神
2
作者 何艳珊 杨石磊 《中国音乐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43,共8页
从孔子的“成于乐”到庄子的“逍遥游”,自由精神始终是中国音乐审美的重要价值追求。《华严经》美学则将这种价值追求推向新境界,促成了隋唐之后的艺术风格转型。从空间角度看,《华严经》将人们的视野从生活经验中的小天地拓展到重重... 从孔子的“成于乐”到庄子的“逍遥游”,自由精神始终是中国音乐审美的重要价值追求。《华严经》美学则将这种价值追求推向新境界,促成了隋唐之后的艺术风格转型。从空间角度看,《华严经》将人们的视野从生活经验中的小天地拓展到重重无尽的宇宙图景,形成了大小互摄、“芥子纳须弥”的艺术空间论;从时间角度看,《华严经》“瞬间即永恒”的思想直接启发了中国艺术对超然于历史之外的“永恒”的追求;从心理认知上看,《华严经》“法性本无生”的观点塑造了中国艺术“空中之音”“镜中之象”的空灵之美;从身体实践上看,《华严经》的“法身观”将传统的“天人合一”转变为身体与法界的合一,对唐代乐舞语汇以及宋元明清的戏曲表演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境界 音乐审美 时空观念 事事无碍
原文传递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浅谈王维诗中寒山意象的两种境界
3
作者 张宏 《文史知识》 1997年第4期22-27,共6页
唐代诗人王维是描写山水的高手。他的山水诗篇,融诗情画意禅趣于一体,风格清澹简远,意境清幽空灵,为历代的诗评家所称道。而其中有关寒山的意象描写及其境界特征,数量之多,频率之高,托寓之丰富,情感之微妙,在中国诗歌艺术史上有着突出... 唐代诗人王维是描写山水的高手。他的山水诗篇,融诗情画意禅趣于一体,风格清澹简远,意境清幽空灵,为历代的诗评家所称道。而其中有关寒山的意象描写及其境界特征,数量之多,频率之高,托寓之丰富,情感之微妙,在中国诗歌艺术史上有着突出的表现。下面作一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 寒山 华严境界 王维诗 意象描写 远山 人生境界 游心 中国诗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