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严五教止观》的止观思想
1
作者 王春艳 《宜春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15,共5页
法顺的《华严五教止观》是一部系统讲解华严止观的著作,同时也带有判教的意味,分五门来系统地阐述华严止观:一、法有我无门,二、生即无生门,三、事理圆融门,四、语观双绝门,五、华严三昧门。法顺所讲的华严止观注重抽象的思辨,略去对... 法顺的《华严五教止观》是一部系统讲解华严止观的著作,同时也带有判教的意味,分五门来系统地阐述华严止观:一、法有我无门,二、生即无生门,三、事理圆融门,四、语观双绝门,五、华严三昧门。法顺所讲的华严止观注重抽象的思辨,略去对具体事相的观察,把大小乘的义学作为止观的内容,说明作为华严宗先驱者的法顺不仅是一位神僧,也兼有义学僧人的品性。法顺被推为华严宗的初祖,表明华严宗从一开始即向义学靠拢,以义理研究为主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严 法顺 华严止观 五门 止观
下载PDF
兴盛时期河洛佛教宗派述说
2
作者 杨筝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5-28,共4页
隋唐时期中国的佛教发展最为兴盛,佛教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三教制衡"的局面也已形成。随着三阶教、华严宗、南北禅宗、密宗的先后出现,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过程最终宣告完成。三阶教认为,全部佛法按照时、处、人... 隋唐时期中国的佛教发展最为兴盛,佛教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三教制衡"的局面也已形成。随着三阶教、华严宗、南北禅宗、密宗的先后出现,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过程最终宣告完成。三阶教认为,全部佛法按照时、处、人的不同皆可分为三阶,佛法传播必须针对分阶的"法"、"土"、"根"起行,否则就是"对牛弹琴";华严宗的总理论是法界缘起说,法藏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是这个理论的精辟解说;禅宗以《楞伽经》为心要,以壁观法门为中心,南北禅宗的消长贯穿了中土禅宗发展的始终;密宗主张在观察诸法性空、无相之理的基础上,结合"三密修行",可以得到解脱乃至成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盛 河洛 宗派 三阶 华严教 南北禅宗 密宗
下载PDF
佛学与心理学 被引量:1
3
作者 濮阳朴 《法音》 1988年第5期18-21,共4页
前言佛学,指佛教除去宗教仪规后所显露的理论内核,这是一个关于宇宙、人生及心性的哲理体系。自释迦牟尼至今的二千五百年中,有无数智者,摒弃世俗牵累,辞谢荣辱,潜迹山林,虔诚精进,穷毕生精力深入探究,从而在浩如烟海的佛学典籍中,留下... 前言佛学,指佛教除去宗教仪规后所显露的理论内核,这是一个关于宇宙、人生及心性的哲理体系。自释迦牟尼至今的二千五百年中,有无数智者,摒弃世俗牵累,辞谢荣辱,潜迹山林,虔诚精进,穷毕生精力深入探究,从而在浩如烟海的佛学典籍中,留下卓绝的智慧。爱因斯坦对“宗教核心之直觉了知”(即宗教之哲理内核——作者)备极推崇,认为是“一切科学的真正动力”。爱氏在此所指的宗教主要指佛教。爱氏对佛教核心之佛学的推崇并非事出无因,历史上,佛学照亮了东方古代文明,其影响渗透到人类文明的一切领域,诸如哲学、逻辑、伦理、文学、艺术、政治以及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医学等方面均留下深刻的印痕,现代科学亦广泛地从佛学中获得启示;爱氏重视科学与佛学之关系亦非绝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定慧 心理学史 一微尘 古代文明 十法界 一念三千 修持 现代科学 华严止观 佛学研究
原文传递
法藏圆融哲学的思维特色
4
作者 徐绍强 《法音》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23-27,共5页
法藏,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生于唐都长安,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于西京(今长安)大荐福寺逝世,是唐代重要的佛经翻译者、著名的佛教理论家、我国佛教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被尊为华严宗的三祖。法藏的思辨能力极强,在佛教名哲辈出的唐代... 法藏,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生于唐都长安,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于西京(今长安)大荐福寺逝世,是唐代重要的佛经翻译者、著名的佛教理论家、我国佛教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被尊为华严宗的三祖。法藏的思辨能力极强,在佛教名哲辈出的唐代,他站在圆融无碍的根本立场上,以“无尽缘起”为核心,建构起了一个独具异彩的圆融哲学体系。圆融,是指在不同层次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藏 圆融 理论 华严 华严 法界缘起 无尽缘起 佛经翻译 荐福寺 十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