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星变迁:李小龙的身体,或者跨区(国)身躯中的华人男性气质 被引量:33
1
作者 裴开瑞 刘宇清(泽) 裴开瑞(校)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104,共11页
本文认为,李小龙的身体是一种跨区(国)的身躯,由李小龙在美国和香港的个人经历以及各种跨区(国)市场对李小龙电影的具体接受情况所共同塑造。李小龙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赢得国家之间和种族之间斗争的武器进行展示,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中... 本文认为,李小龙的身体是一种跨区(国)的身躯,由李小龙在美国和香港的个人经历以及各种跨区(国)市场对李小龙电影的具体接受情况所共同塑造。李小龙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赢得国家之间和种族之间斗争的武器进行展示,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中国、亚洲或者第三世界受压迫者的胜利;李小龙的身体展示也已经被放在不同的男性气质模式和不同的理想化的身体理念中进行理解,李小龙在由美国现代性所主导的跨区(国)体系和后殖民体系中对华人男性气质的改造,揭示了他作为中国男性气质的典范在获得成功时所付出的特殊代价;现在,李小龙的身体展示还引出了酷儿式的解读,这种酷儿式的解读已经和理解李小龙身体的其他方式和途径交织起来,有时则被女性主义或者支持同性恋的目标所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小龙 身体 华人男性气质
下载PDF
美国华人男性形象的性别和种族操演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晓烨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67,共7页
在东方主义的话语体制和文化霸权的心理投射下,东方被塑造为他者,以其贫穷、软弱、落后和神秘烘托西方的富有、强大、先进和理性。汤亭亭、黄哲伦、赵健秀、徐忠雄等当代华裔美国作家对华裔男性气质建构问题进行深刻的思索,他们创作的... 在东方主义的话语体制和文化霸权的心理投射下,东方被塑造为他者,以其贫穷、软弱、落后和神秘烘托西方的富有、强大、先进和理性。汤亭亭、黄哲伦、赵健秀、徐忠雄等当代华裔美国作家对华裔男性气质建构问题进行深刻的思索,他们创作的华人男性形象或是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包容性,或是极具勇气、魅力和反叛等支配型男性气质特征。无论是美国主流媒体,还是华裔作家对华人男性形象的种族和性别身份的操演,都是为各自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虽然华裔作家内部对如何建构华人男性气质尚有争议,但他们的创作不约而同地展现出反政治压迫、反种族歧视和反文化强权的创作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华裔 美国写作 华人男性形象 性别操演 种族操演
下载PDF
“他者化”:美国电影中的华人男性形象演变评析
3
作者 周树涛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41-44,共4页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男性形象,是对东方文化“他者化”猎奇式的想象。伴随着新时期中国的崛起,美国电影中华人男性形象正在向正面、积极的方向发展。从美国电影中华人男性负面形象变迁、形象二维解读和形象嬗变的文化解构三个层面入手,详...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男性形象,是对东方文化“他者化”猎奇式的想象。伴随着新时期中国的崛起,美国电影中华人男性形象正在向正面、积极的方向发展。从美国电影中华人男性负面形象变迁、形象二维解读和形象嬗变的文化解构三个层面入手,详细评析美国电影中的华人男性形象,既可为当前国产电影行业塑造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提供相应的经验启示,也有助于中国思考和提高自己的国际形象,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化 美国电影 华人男性 形象演变
下载PDF
《红浮萍》里的中国“书生型”华人男性气质建构
4
作者 李良博 《语文学刊》 2016年第20期59-60,81,共3页
东方主义意识形态下的西方社会长期以来习惯于异化与扭曲华人男性形象,将他们视作胆怯、卑下、猥琐、毫无男子气概的无能的"他者"。小说《红浮萍》通过建构父亲楠这一刚柔并济的中国"书生"型华人男性形象,并以楠面... 东方主义意识形态下的西方社会长期以来习惯于异化与扭曲华人男性形象,将他们视作胆怯、卑下、猥琐、毫无男子气概的无能的"他者"。小说《红浮萍》通过建构父亲楠这一刚柔并济的中国"书生"型华人男性形象,并以楠面对厄运磨难时不屈的精神斗志、至诚至善的真性情和儒雅与阳刚并蓄的"书生"气质挑战了西方白人主流文化长期以来对华人男性的歪曲与丑化,为华人男性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男性 形象塑造 “书生”气质
下载PDF
谭恩美笔下的华人男性形象
5
作者 张利敏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46-47,共2页
谭恩美作为最成功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其作品主要是关注华人女性,华人男性只是其中无足轻重的点缀性的角色,但是这些少之又少的男性几乎都为负面角色,他们或者歹毒邪恶、自私自利,或者平庸无能、幼稚可笑,或者体弱多病、英年早逝,或者... 谭恩美作为最成功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其作品主要是关注华人女性,华人男性只是其中无足轻重的点缀性的角色,但是这些少之又少的男性几乎都为负面角色,他们或者歹毒邪恶、自私自利,或者平庸无能、幼稚可笑,或者体弱多病、英年早逝,或者碌碌无为、不求上进。本文主要依据谭恩美最畅销的小说《喜福会》和《接骨师之女》来归纳整理分析其笔下的华人男性形象,以便更好理解作品及其相关的历史与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恩美 华人男性形象 丑化
下载PDF
论《扶桑》中以大勇为代表的华人男性形象的颠覆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继莲 《邢台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63-65,共3页
由于种族歧视与偏见极其浓烈,以至于西方文学作品中华人形象尤其是华人男性形象一直被丑化、扭曲化、极端化。严歌苓写于20世纪90年代末重要的长篇小说《扶桑》中大勇的形象则颠覆了众多文学作品中华人男性弱小、苍白、猥琐的程式化形象... 由于种族歧视与偏见极其浓烈,以至于西方文学作品中华人形象尤其是华人男性形象一直被丑化、扭曲化、极端化。严歌苓写于20世纪90年代末重要的长篇小说《扶桑》中大勇的形象则颠覆了众多文学作品中华人男性弱小、苍白、猥琐的程式化形象,其最具颠覆性的是对扶桑与克里斯东西方爱情的救赎。严歌苓在作品中通过想象还历史以客观,还人物以真实。而华人男性作为一个整体所体现出的民族血性展示了东方古老民族的力量,从而颠覆了西方对东方的刻板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 大勇 华人男性 颠覆性
下载PDF
近年美国警匪剧中华人男性形象分析
7
作者 刘苏宁 郑坚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0-54,共5页
分析近年5部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警匪类电视剧,可见其中主要出现了4类华人男性形象:冷血的中国政客、黑心残忍的华人商人、目无法纪的华人黑帮以及边缘异类的华人平民。在美国警匪片中出现的华人男性基本上都是负面形象,这迎合了华人作为美... 分析近年5部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警匪类电视剧,可见其中主要出现了4类华人男性形象:冷血的中国政客、黑心残忍的华人商人、目无法纪的华人黑帮以及边缘异类的华人平民。在美国警匪片中出现的华人男性基本上都是负面形象,这迎合了华人作为美国"他者"的想象构筑,强化了跨文化下美国民族中心主义中自我身份优越意识的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警匪剧 华人男性 文化他者
下载PDF
“他塑”与“自塑”:好莱坞电影中华人男性形象构建的类型及启示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宇童 《艺术科技》 2021年第9期92-93,共2页
20世纪的好莱坞电影先后塑造了傅满洲、陈查理和李小龙三位经典的华人男性形象,并在“他者塑造”中凭借其全球流通性影响着西方乃至全球对华人形象的认识。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我国迫切需要提升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能力并自塑华... 20世纪的好莱坞电影先后塑造了傅满洲、陈查理和李小龙三位经典的华人男性形象,并在“他者塑造”中凭借其全球流通性影响着西方乃至全球对华人形象的认识。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我国迫切需要提升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能力并自塑华人形象。在“自我塑造”的过程中,加深国际合作和主动出击都是必不可少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华人男性形象 国际影响力
下载PDF
解构极品“中国佬”——严歌苓小说《橙血》对华人男性形象的解构与重塑
9
作者 王志红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6期93-96,共4页
"东方主义"是西方人按照他们的想象,对他者文化进行设计和创造,使东方便于西方操纵。华人男性的刻板形象正是西方白人种族主义者恶意想象出来以衬托西方人的种族优越感。在《橙血》中,严歌苓用阿贤的觉醒彻底解构了残疾女庄... "东方主义"是西方人按照他们的想象,对他者文化进行设计和创造,使东方便于西方操纵。华人男性的刻板形象正是西方白人种族主义者恶意想象出来以衬托西方人的种族优越感。在《橙血》中,严歌苓用阿贤的觉醒彻底解构了残疾女庄园主玛丽所代表的精致白人种族主义者依照自己的想象设计的极品"中国佬"形象,重塑了有血性、有尊严的东方男人形象。严歌苓在移民题材上的独特演绎,是她为华人移民群体寻求言说与认同的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橙血 华人男性 解构
下载PDF
情节·情感·情怀:看严歌苓塑造华人男性个体形象
10
作者 王志红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7期96-101,共6页
严歌苓在作品《扶桑》中塑造了大勇这一传奇式华人男性个体形象,针锋相对地以邪制恶颠覆了美国大众文化中关于华人男性的套话,表达了一个初来乍到的“新移民”对华人移民遭受的种族歧视的强烈愤怒与反击的迫切愿望,体现的是作者身上泯... 严歌苓在作品《扶桑》中塑造了大勇这一传奇式华人男性个体形象,针锋相对地以邪制恶颠覆了美国大众文化中关于华人男性的套话,表达了一个初来乍到的“新移民”对华人移民遭受的种族歧视的强烈愤怒与反击的迫切愿望,体现的是作者身上泯灭不去的中国古典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故事中草莽英雄形象的独特情怀。对于《扶桑》这样一部备受关注的作品而言,除了丰富的感性书写之外,关于个人尊严与民族尊严的思考也在大勇身上有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男性 草莽英雄 情感宣泄 严歌苓
下载PDF
“贬抑化”华人男性形象的意蕴解读——论北美新移民女性文学中的华人男性形象书写 被引量:2
11
作者 俞冬梅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0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以严歌苓、张翎、陈谦作品为例,北美新移民女性文学写作中存在“贬抑化”华人男性三种类型形象:缺席家庭、困窘孤独的失语者;身体残缺、卑微孱弱的失势者;逃避责任、自私卑琐的失德者。比较当代男性华语作家对传统英雄形象的坚守、大陆... 以严歌苓、张翎、陈谦作品为例,北美新移民女性文学写作中存在“贬抑化”华人男性三种类型形象:缺席家庭、困窘孤独的失语者;身体残缺、卑微孱弱的失势者;逃避责任、自私卑琐的失德者。比较当代男性华语作家对传统英雄形象的坚守、大陆女性作家对传统性别秩序的抗衡,可以揭示“贬抑化”男性形象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北美新移民女性作家重构社会地位的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新移民文学 女性文学 贬抑化 华人男性
原文传递
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澳大利亚女性眼中的华人男性形象 被引量:4
12
作者 乔瑜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2年第1期48-54,共7页
学界对于1 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澳洲华人形象的既有研究中主要讨论的是白人男性对于华人男性的认识,白人女性的声音被忽视和隐匿。本文试图从与华人男性移民有过亲密关系和广泛接触的白人女性对他们的评价着手进行分析,揭示存在于另一... 学界对于1 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澳洲华人形象的既有研究中主要讨论的是白人男性对于华人男性的认识,白人女性的声音被忽视和隐匿。本文试图从与华人男性移民有过亲密关系和广泛接触的白人女性对他们的评价着手进行分析,揭示存在于另一种思维中的华人男性形象及其形成的背景,以丰富我们对于当时澳大利亚种族关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华人男性形象 女性视角 种族关系
原文传递
21世纪美国电影里的华人男性形象
13
作者 彭姝 《明日风尚》 2017年第10期347-347,共1页
他者形象往往可以反映出形象创作者自身的文化心态。21世纪美国电影里的正面华人男性形象日益增多,本文以此出发,着重针对这些形象进行分析,从擅长功夫打斗、需要美国文化思想的救赎和清心寡欲,不解男女之情三个方面来探讨华人男性形象... 他者形象往往可以反映出形象创作者自身的文化心态。21世纪美国电影里的正面华人男性形象日益增多,本文以此出发,着重针对这些形象进行分析,从擅长功夫打斗、需要美国文化思想的救赎和清心寡欲,不解男女之情三个方面来探讨华人男性形象在电影中呈现出的特点以及反映出的美国的意识形态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电影 华人男性 他者形象
原文传递
论戴舫小说中华人知识男性的“强者”形象
14
作者 杨华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第1期109-113,共5页
戴舫关注在美国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喜生活,善于在局限的场景中对人物进行心理解析。本文借助后殖民理论对戴舫小说进行了深入解读,发现其小说打破了新移民文学的叙述模式和惯性想象,呈现了美国华人知识男性的"强者"... 戴舫关注在美国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喜生活,善于在局限的场景中对人物进行心理解析。本文借助后殖民理论对戴舫小说进行了深入解读,发现其小说打破了新移民文学的叙述模式和惯性想象,呈现了美国华人知识男性的"强者"形象。故事中东方男性的男子特质得到张扬,颠覆了以往新移民文学作品中"西强东弱"的权力对比关系,击毁了东方主义的核心——西方中心的优越感。其目的在于召唤身处多元社会的新移民摆脱对抗性思维,理性、从容、自信、平静地对待不同的文化、习性和习俗,达成种族互信、文化宽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舫 华人知识男性 强者
下载PDF
爱情,家庭,社会——再议《生日》中的华裔族裔性
15
作者 许锬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第11期1543-1547,共5页
在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中,华裔的族裔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主题。在雷祖威的短篇小说《生日》中,作家展现了华裔男青年华莱士·王在一场毫无浪漫色彩的跨种族恋情中的种种遭遇。恋爱过程的艰难以及华莱士爱情理想的破灭,既昭示着华裔... 在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中,华裔的族裔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主题。在雷祖威的短篇小说《生日》中,作家展现了华裔男青年华莱士·王在一场毫无浪漫色彩的跨种族恋情中的种种遭遇。恋爱过程的艰难以及华莱士爱情理想的破灭,既昭示着华裔被漠视的边缘化处境以及该群体对自身族裔性认识的偏差,更指明年轻华裔在明确自身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日》 华人男性 跨种族恋情 族裔性 边缘意识
下载PDF
严歌苓小说《扶桑》中的大勇形象解读
16
作者 刘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扶桑》是严歌苓反映旧金山第一代华人移民历史的代表作,讲述了华人妓女扶桑与白种少年克里斯及唐人街霸主大勇之间的情感纠葛。大勇是一个性格复杂、善恶兼备且极具雄性气概的男性形象,他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观念,信奉弱肉强食、以暴... 《扶桑》是严歌苓反映旧金山第一代华人移民历史的代表作,讲述了华人妓女扶桑与白种少年克里斯及唐人街霸主大勇之间的情感纠葛。大勇是一个性格复杂、善恶兼备且极具雄性气概的男性形象,他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观念,信奉弱肉强食、以暴制暴的法则,同时又善于与西方强势文化争夺话语权来反抗白人的种族压迫。这一华人阳刚男性形象的塑造显示了严歌苓与美国本土文学中缺乏男性气概的华人刻板形象相对抗,重塑华人男性身份和文化自信的创作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歌苓 扶桑 大勇 华人男性身份建构 话语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