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湘赣地区中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与岩石圈伸展
被引量:129
- 1
-
-
作者
范蔚茗
王岳军
郭锋
彭头平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9-169,共11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 (KZCX2 10 2
KZCX2 SW 1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0 0 0 2 0 0 7)
-
文摘
综合分析了华南内部中生代 (178~ 80Ma)镁铁质岩石的年代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区内主要发育 4期镁铁质岩浆活动 :2 2 0Ma± ,175Ma± ,12 0~ 15 0Ma ,80~ 90Ma ,其中 2 2 0Ma仅在道县发育辉长岩包体。地球化学上区内 175Ma左右的宁远太阳山和赣中项家碱性玄武岩和 80~ 90Ma的镁铁质岩石主要表现为Hawaii OIB玄武岩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而175Ma的其他镁铁质岩石表现为岩石圈地幔属性。 12 0~ 15 0Ma的镁铁质岩石则介于岩石圈地幔端员与软流圈地幔端员之间。时、空上表现为以郴州—临武断裂为界 ,西侧自 170Ma左右的EMI型为主向 80~ 90Ma的OIB型为主迁移演化 ,而东侧则自老而新自EMII型 (175Ma)为主演变为以OIB型 (80~ 90Ma)为主。上述资料暗示区内至少存在 4期强烈的岩石圈减薄作用 ,软流圈物质上涌和岩石圈伸展减薄是华南中生代岩浆作用形成的主要机制。但 2 2 0Ma左右的伸展减薄范围局限 ,而较大规模的岩石圈伸展减薄和软流圈上涌始于 178Ma ,其形成可能与华南印支造山作用的后造山 (或后碰撞 )拉张裂解地球动力学背景有关。同时也暗示郴州—临武断裂可能是界定中生代EMI型扬子岩石圈和EMII型华夏岩石圈地幔的重要边界。
-
关键词
镁铁质岩石
中生代
伸展减薄
岩石圈边界
华南内部
-
Keywords
mafic rocks
Mesozoic
lithospheric extension
lithospheric boundary
South China Interior
-
分类号
P588.11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