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服华发林抗凝治疗中出血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胡大一 李奎宝 《中国医药导刊》 2004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华发林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选取住院及门诊病人口服华发林抗凝治疗中发生出血者共55例,并以口服华发林至少1个月以上且未发生出血的住院及门诊连续病例110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口服华发林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选取住院及门诊病人口服华发林抗凝治疗中发生出血者共55例,并以口服华发林至少1个月以上且未发生出血的住院及门诊连续病例110例作为对照,对可能与华发林抗凝出血有关的因素进行调查后予以比较。结果:55例出血病例中,轻度出血21例,严重出血34例,其中致死性出血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NR值增高(OR 1.8,95%CI 1.4-2.4)、无房颤史(OR 15.1,95%CI 2.9~77,7)及心脏瓣膜换瓣术后(OR 4.1,95%CI 1.5-11.0)是华发林抗凝治疗中发生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INR≥2.5时,判断出血(包括轻度和严重出血)及严重出血的敏感度分别为80%(95%CI,69.4%-90.6%)和73.5%(95%CI,58.7%-88.3%);INR≥3.0时,判断出血及严重出血的敏感度分别为69%(95%CI,56.8%-81.2%)和58.8%(95%CI,42.3%~75.3%)。致死性出血病例的INR均大于3.0。结论:INR值增大、心脏瓣膜换瓣术后以及无房颤史是华发林抗凝治疗中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国人应用华发林抗凝治疗时,INR的上限为2.5可能为最佳值,INR3.0可视为INR的最高警戒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 华发林 抗凝治疗 出血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华发林在心内科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姚浩洁 马晓莉 代金玉 《河北医药》 CAS 2006年第7期630-631,共2页
关键词 华发林 内科治疗 合理 临床医生 栓塞并发症 华法 心内科 药理学 治疗窗 剂量
下载PDF
老年人心房纤颤58例华发林抗凝治疗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春 安秋香 +1 位作者 王海平 王墨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华发林抗凝 安全性有效性
下载PDF
华发林抗凝治疗慢性房颤98例体会
4
作者 张春 安秋香 +1 位作者 王海平 王墨茹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8期616-616,共1页
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房颤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房颤有较高的血栓栓塞发生率,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如何规范房颤患者华发林抗凝治疗,减少血栓栓塞危险,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观察2年~4年期间98例患者服用华发... 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房颤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房颤有较高的血栓栓塞发生率,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如何规范房颤患者华发林抗凝治疗,减少血栓栓塞危险,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观察2年~4年期间98例患者服用华发林结果,旨在探讨该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房颤 抗凝治疗 华发林 血栓栓塞 人类疾病谱 经济发展 生命安全 房颤患者
下载PDF
健侧大隐静脉与患肢股静脉吻合术后华发林钠的应用与护理
5
作者 李俊欣 王晓芳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6期1072-1072,共1页
我院血管外科应用健侧大隐静脉与患肢股深静脉吻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征患者141例,术后应用华发林钠进行抗凝,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治疗结果及护理报道如下:
关键词 健侧大隐静脉 股静脉吻合术 华发林 护理
下载PDF
华发林药物相互作用检索工具的评价
6
作者 吴兰红 《天津药学》 2012年第4期34-37,共4页
目的:综合评价国内外药物相互作用查询软件。方法:以华发林为例用80对药物相互作用对每个软件进行测试,通过考查每个软件的灵敏性、特异性以及阳性和阴性结果的预测性评出准确性得分,通过药物相互作用的解释内容条目得出项目得分,每个... 目的:综合评价国内外药物相互作用查询软件。方法:以华发林为例用80对药物相互作用对每个软件进行测试,通过考查每个软件的灵敏性、特异性以及阳性和阴性结果的预测性评出准确性得分,通过药物相互作用的解释内容条目得出项目得分,每个软件用同样的3对药物进行测试检索时间,记录得分,累加上述3项分数为综合得分,综合得分越高,软件的功能性越好。结果:efact和lex-comp online综合得分分别为706分和680分,列前两位,对药物相互作用解释的项目内容也最全面(8项)。国内的药物咨询软件A、B的综合得分分别为646分和641分,列第3和第4,这两个软件查询速度最快,但对药物相互作用内容的解释还不够全面,与得分最高的efact软件尚有较大差距。免费软件的各项功能均不如收费软件。结论:国内软件与国外软件总体差别不大,付费软件综合性能好于免费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互作用 华发林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发林抗凝的临床指导
7
作者 刘英军 《中华当代医学》 2006年第3期83-83,共1页
心脏瓣膜置换机械瓣术后需终生抗凝治疗,目前常用方法是口服华法林,所需华法林剂量个体差异较大,术后早期剂量较难掌握,为寻找口服华法林抗凝的剂量规律,分析103例患者抗凝表及相关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 抗凝治疗 临床指导 口服 华发林 华法 常用方法 个体差异 术后早期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调整剂量的华发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8
作者 祁学成 黄小婷 +2 位作者 陈新岩 王梅 蒲新菊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研究调整剂量的华发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01~2006—10间确诊为NVAF的住院患者79例,随机分成华发林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华发林组38例,给予华发林1.5~3.5 mg/d;目标国际标... 目的研究调整剂量的华发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01~2006—10间确诊为NVAF的住院患者79例,随机分成华发林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华发林组38例,给予华发林1.5~3.5 mg/d;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2.0~3.0。对照组41例,未用华发林。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治疗,以脑卒中发病率作为疗效判定。结果华发林组脑卒中3例(7.8%),对照组脑卒中10例(25.0%)。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华法林组较常规对照组相对危险性下降68.8%(P<0.05)。华发林组出血事件为5例,其中脑出血1例(占2.6%),皮下淤血2例(5.3%)、牙龈出血2例(5.3%),总出血发生率为13.2%。常规对照组出血事件1例,皮肤紫癜1例,总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4%。华发林组出血的危险性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但多数出血并发症发生在INR>3.0的患者。结论严密检测(INR 2.0~3.0)下调整剂量的华发林对NVAF患者抗卒中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发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脑卒中 抗凝
下载PDF
基层医院华发林临床应用观察
9
作者 吴建华 张春武 +5 位作者 孟庆辉 吴殿义 孙秀生 孙洪光 谢春泽 王玉 《中国民康医学》 2007年第22期961-961,1001,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基层医院 华发林 静脉血栓栓塞 二级预防 外周动脉疾病 口服抗凝药 二尖瓣狭窄
下载PDF
基层医院非瓣膜病房颤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问题
10
作者 王清传 张崇辉 姚娟 《心脏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791-794,共4页
心房颤动(AF)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AF病因的变化,非瓣膜性AF导致的卒中比例越来越大。华法林预防卒中的效果得到肯定,而临床上以AF的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脑卒中的处方率很低或量不足。临床医生要充分认识华法林... 心房颤动(AF)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AF病因的变化,非瓣膜性AF导致的卒中比例越来越大。华法林预防卒中的效果得到肯定,而临床上以AF的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脑卒中的处方率很低或量不足。临床医生要充分认识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觉提高医生和患者的抗凝意识,严格遵循最新抗凝指南建议,规范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病房颤 华发林 抗凝
下载PDF
心脏机械换瓣术后妊娠妇女孕期处理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云 邹丽 钟少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妇女孕期终止妊娠的方式、孕期抗凝以及母婴并发症。方法:对32例次有记录换瓣术后妇女妊娠期的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次妊娠中,14例次非意愿性妊娠,2例人流后放置曼月乐环效果好;整个孕期均...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妇女孕期终止妊娠的方式、孕期抗凝以及母婴并发症。方法:对32例次有记录换瓣术后妇女妊娠期的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次妊娠中,14例次非意愿性妊娠,2例人流后放置曼月乐环效果好;整个孕期均常规应用华发林抗凝,无1例孕产妇发生瓣膜血栓和栓子栓塞并发症,胎儿发生流产3例,死胎1例,畸形2例。15例次晚期妊娠,11例择期剖宫产,其中1例发生产后大出血,1例急诊剖宫产出现产后大出血,3例阴道分娩中1例产后大出血;1例孕妇中孕引产过程中发生心衰,同时产后大出血。结论:换瓣术后生育年龄妇女急需有效控制生育,曼月乐环可能满足她们的需要;孕期单一、小剂量华发林抗凝对孕产妇比较安全;终止妊娠方式宜选择择期剖宫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机械置换 妊娠 华发林 抗凝 剖宫产 曼月乐环
下载PDF
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远期抗凝状态临床观察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占平 唐英杰 +3 位作者 丁敏 杨晓刚 罗寅 郑海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827-828,共2页
目的: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远期INR与并发症的关系,最佳抗凝强度范围及意义。方法:对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半年以上的患者在门诊检查四项凝血指标(PT,PTR,INR,Fbg,APTT)224例次,按照INR结果不同分为三组:I组INR<1.5,II组INR1.5~... 目的: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远期INR与并发症的关系,最佳抗凝强度范围及意义。方法:对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半年以上的患者在门诊检查四项凝血指标(PT,PTR,INR,Fbg,APTT)224例次,按照INR结果不同分为三组:I组INR<1.5,II组INR1.5~2.5,III组INR>2.5。结果:I组26例/次,华发林服用量3.55±1.03mg,INR1.39±0.10,出现脑栓4例/次,并发症15.3%;II组176例/次,华发林服用量3.44±1.02mg,INR2.13±0.11,出现鼻出血、血尿5例/次,并发症2.8%;III组22例/次,华发林服用量2.96±1.07,INR2.91±0.62,出现鼻出血、皮下出血4例/次,并发症18%。结论:II组的例/次占总数的77.8%,INR在1.5~2.5之间并发症最低,说明INR在1.5~2.5之间是安全可靠的,是本地区最佳抗凝强度范围。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强度是动态的,术后远期更应高度关注抗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华发林/治疗应用 @抗凝治疗
下载PDF
154例心房颤动抗栓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朝君 高长根 《安徽医学》 2006年第6期501-502,共2页
目的探讨目前心房颤动栓塞发生情况,抗栓治疗的现状,为房颤抗栓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房颤动154例患者栓塞发生率、有血栓危险因素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情况,分析抗栓治疗现状。结果心房颤动栓塞... 目的探讨目前心房颤动栓塞发生情况,抗栓治疗的现状,为房颤抗栓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房颤动154例患者栓塞发生率、有血栓危险因素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情况,分析抗栓治疗现状。结果心房颤动栓塞发生率为25·53%(39/154),在有血栓危险因素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栓塞发生率为30·4%(28/92),抗栓治疗阿斯匹林使用比率高为94·81%(146/154),华发林应用率低为1·94%(3/154),在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非瓣膜性房颤92例患者中没有使用华发林治疗。结论心房颤动所引起栓塞发生率高,在心房颤动抗栓治疗不积极,应行规范化的抗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 抗栓 华发林
下载PDF
低强度抗凝治疗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童铎 王建安 钟泽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5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强度的华发林对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至少有一个栓塞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华发林常规强度抗凝组(52例)和低强度抗凝组(62)两组.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低强度组血...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强度的华发林对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至少有一个栓塞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华发林常规强度抗凝组(52例)和低强度抗凝组(62)两组.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低强度组血栓栓塞发生3例,常规抗凝强度组1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例中出血事件年发生率;常规组为19.2%,低强度组为4.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85%的出血事件均发生于INR>2.5时.两组病例无1例严重出血发生.结论 INR在1.6~2.5之间时相对安全,其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率低.对于特殊的易出血及栓塞患者,INR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 华发林 治疗
下载PDF
Study on Larval Diapause Development of Kermes Quercus (Linnaeus) (Hemiptera: Kermesidae) in Warsaw, Poland
15
作者 Elzbieta Podsiadto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1年第4期279-281,共3页
This research presents new information on the biology ofKermes quercus (L.). Observa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2009 in the city of Warsaw and surroundings (Poland). Material was collected on Quet;cus robur L. betwe... This research presents new information on the biology ofKermes quercus (L.). Observa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2009 in the city of Warsaw and surroundings (Poland). Material was collected on Quet;cus robur L. between the end of January until the beginning of November. The sampling each month was divided into three ten-day periods: I - from the 1st till 10th day of the month, II - from ! lth till 20th day of the month, and Ill - from 21st till 30th day of the month. The material was sampled at least once in each period. All live specimens of K. quercus were picked off and the developmental stages were identified. The observations revealed that, almost exclusively lst-instar nymphs occurred during the winter and they remained in this stage throughout the spring and summer until the last third of August. The process of moulting from 1st instar to 2nd instars started in the last third of August and lasted about 2 weeks. In autumn the 2nd-instars nymphs entered the winter diapaus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under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of Poland, Kermes quercus L. is not a univoltine species. Each generation probably develops through two years - in the first year overwintering as the lst-instar nymphs and in the second year as the 2nd-instar nymp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IPTERA Kermesidae Kermes quercus (Linnaeus) winter-diapause I st-instar nymphs 2nd-instar nymph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