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夏美学建构的杰出贡献者——赵孟頫
1
作者 陈望衡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4-11,共8页
元朝是中国第一个异族统治者的中央政权,忽必烈是元朝的第一位皇帝。忽必烈对赵孟頫的重视及合理重用是赵孟頫之幸,也是元朝之幸,更是中华民族之幸。作为当时综合修养最高、最好的汉人学者,他在蒙元的汉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赵孟... 元朝是中国第一个异族统治者的中央政权,忽必烈是元朝的第一位皇帝。忽必烈对赵孟頫的重视及合理重用是赵孟頫之幸,也是元朝之幸,更是中华民族之幸。作为当时综合修养最高、最好的汉人学者,他在蒙元的汉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赵孟頫的美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见出华夏美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转型,为华夏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孟頫 元朝 中国绘画 华夏美学 文化
下载PDF
华夏美学与大学生积极生命观教育
2
作者 谢美玉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文章从华夏审美意识与生命意识两者的关系出发,探索华夏审美教育促进生命教育的思想基础,从华夏美学思想中的"和谐理论"、"大巧若拙"的审美旨趣、"境界理论"和"气化理论"探寻华夏美学在大学生... 文章从华夏审美意识与生命意识两者的关系出发,探索华夏审美教育促进生命教育的思想基础,从华夏美学思想中的"和谐理论"、"大巧若拙"的审美旨趣、"境界理论"和"气化理论"探寻华夏美学在大学生积极生命观培育中的作用,最后探讨高校在大学生积极生命观培育过程中可以采取的美育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美学 大学生 积极生命观 教育
下载PDF
“衣”之華夏美學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曉明 《岭南学报》 2015年第1期119-141,共23页
以意象傳詩思,化美學爲美典,正是華夏美學之特色。'衣'是極富於中國思想的美典。其一以貫之的核心思想,即'二柄並用'。'衣'兼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衣冠文明是華夏文明心物融合發展之典型。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 以意象傳詩思,化美學爲美典,正是華夏美學之特色。'衣'是極富於中國思想的美典。其一以貫之的核心思想,即'二柄並用'。'衣'兼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衣冠文明是華夏文明心物融合發展之典型。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既是禮,又是樂。'衣'兼政治文明之秩序莊嚴、精英士人之風流文采,是禮樂治國、文人主持文明社會的經典意象;而歷代衣裳文明之雜用胡俗而不失本來民族地位,既是吾民族凝聚人心、守護尊嚴之身份認同,亦是吾民族以开关延敌而濯磨自强之精神特徵。而藝術與文學中極爲豐富的衣意象與衣感性,乃見出吾民族以藝事通天文、以藝事通情文之美感特色,從中可認知華夏文明區别於西方文藝之精神微至處。衣之華夏美學,十字打開,二柄相連,既是一套政治社會歷史之大美學,亦是人心微處的小美學。一衣一世界,可以退藏於密,可以放諸四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華夏美學 二柄 文化意象 符號
下载PDF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华夏美学哲学教育问题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鹏文 《学周刊(上旬)》 2013年第1期206-207,共2页
华夏美学哲学是全球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恒久的人文精神价值。在中学阶段,结合语文教学推进美学哲学教育是提升学生基础素质的需要。本文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进华夏传统美学哲学教育的必要性、基本内容及... 华夏美学哲学是全球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恒久的人文精神价值。在中学阶段,结合语文教学推进美学哲学教育是提升学生基础素质的需要。本文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进华夏传统美学哲学教育的必要性、基本内容及具体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华夏美学 初步探析
原文传递
从《姜子牙》看华夏美学在动画电影中的呈现
5
作者 刘丝雨 《北京文化创意》 2021年第3期46-51,共6页
华夏美学作为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在当下社会中依旧有其存在的价值,2020年上映的中国动画电影《姜子牙》证明了华夏美学的魅力与价值。它将华夏美学中的儒、道、禅三家美学观念融入自身,从动画的文本与创作过程中呈现了对儒家"士与入... 华夏美学作为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在当下社会中依旧有其存在的价值,2020年上映的中国动画电影《姜子牙》证明了华夏美学的魅力与价值。它将华夏美学中的儒、道、禅三家美学观念融入自身,从动画的文本与创作过程中呈现了对儒家"士与入世"观念的传承,对"礼乐"与"游于艺"的观点做出了诠释;利用展现人物的"美"表达了道家对于"大美"的"物我两忘",以及作为"自然之美"的"以丑为美"的审美追求;还将禅宗难以言喻的佛教精神以物化的手法传递给观众,表现出了"顿悟"与"直彻心源"、"镜花水月"与"空"两组统一关系的禅意意境。将无形的华夏美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影片,达到了对华夏美学的现代继承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子牙 华夏美学 动画电影 儒家 禅宗
原文传递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以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孔康康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第13期160-162,共3页
2020年河南春晚一经播出便迅速走红,随后创作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为新媒体时代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绝佳案例。从接受美学角度出发,结合“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两个概念来看,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 2020年河南春晚一经播出便迅速走红,随后创作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为新媒体时代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绝佳案例。从接受美学角度出发,结合“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两个概念来看,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满足了海外观众的文化期待和情感期待;同时打破了海外观众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将现实和虚拟交织,把华夏美学、黄河文明展现在海外观众面前,吸引了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文化 情感期待 华夏美学
下载PDF
《春秋》“三传”的政治美学思想
7
作者 陈望衡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94,共15页
《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含有一些重要的美学思想,如春秋笔法、"大一统"论、家国情怀、以礼为本、以美成礼、礼乐彬彬、审美标准、自然审美,等等。"三传"坚持妙语诱人的原则,不直... 《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含有一些重要的美学思想,如春秋笔法、"大一统"论、家国情怀、以礼为本、以美成礼、礼乐彬彬、审美标准、自然审美,等等。"三传"坚持妙语诱人的原则,不直说而曲说,不明说而隐说,不重说而轻说,不正说而反说,都具有一定的美学追求。"三传"中,家国情怀观是中国美学的灵魂,既重视家庭伦理,又重视国家礼制,并以国家礼制为重;仁使礼成为社会审美的核心,美的仪式感成就了礼;礼与乐配合,体现出善与美的统一。"三传"提出了"顺"(自然)"和"等审美标准,记录了一些自然景物,透露出一些自然审美的观点,并指出华夏重在文化上的先进,中国美学精神之源在华夏。这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儒家政治美学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三传” 家国礼仪 华夏美学 孔子
下载PDF
书法美育对大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探微
8
作者 赵明辉 朱保贤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第7期182-188,共7页
中国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祖国灿烂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直接或间接彰显着厚重的中国文化。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为坚定文化自信,民族文化振兴,书法美育已被提上日程。书法美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实施是当下高校... 中国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祖国灿烂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直接或间接彰显着厚重的中国文化。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为坚定文化自信,民族文化振兴,书法美育已被提上日程。书法美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实施是当下高校教育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一大举措。其举措宗旨就是通过对书法美育实践效果进行条分缕析,探索书法美育在高校教学中提升当前大学生审美素养的路径,以期更好地发挥书法美育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美育 大学生 华夏美学 高等教育
下载PDF
何为“道之文”?——古代美学核心范畴的概念性考察 被引量:5
9
作者 顾明栋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2,共10页
中国美学传统的核心是什么?答案似乎离不开"道"与"文"。这两个范畴的关系究竟如何?主流的回答也许是"文以载道"。然而,这一观点严格说来尚不是真正的美学思想,因为该观点将"文"予以工具化,遮蔽... 中国美学传统的核心是什么?答案似乎离不开"道"与"文"。这两个范畴的关系究竟如何?主流的回答也许是"文以载道"。然而,这一观点严格说来尚不是真正的美学思想,因为该观点将"文"予以工具化,遮蔽了"文"与"道"的内在美学联系。更有说服力的也许是刘勰提出的、但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道之文"。弄清楚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及其内在逻辑,也许能够准确把握中国美学传统的核心思想。"道之文"是什么样的"文"呢?从历史、哲学、美学、符号学等多元视角重估作为艺术哲学的"文"论的意义,审视"文"之起源及其与中国美学的关系,探讨"文"与"道"之内在联系,可以对两者的本质与功能进行重新解释和概念化,得出"道之文"是"文""道"一体的内在超验和人化自然,既是经验的能指,又是超验的所指。两者的相互作用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哲学和美学思想,赋予了华夏文艺不同于其他文化传统的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 “道” 道之文 华夏美学 现代文论 语言哲学
下载PDF
贵虚略论
10
作者 余福智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44-50,共7页
华夏美学贵虚,虚就无,就是道,就是生命沉潜酝酿处,贵虚即贵生,即贵 心……贵虚是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钥匙。
关键词 生命沉潜酝酿处 古代文学 华夏美学 老子
下载PDF
“乐感文化”传统下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建构
11
作者 万敏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4期76-77,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高中语文已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放在了与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本文将在"乐感文化"视野之下,探究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课程的建构。一、&qu...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高中语文已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放在了与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本文将在"乐感文化"视野之下,探究高中语文审美教育课程的建构。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回溯"乐感文化"视野之传统依据以儒学为主的华夏传统,儒家美学是华夏美学的基础和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感文化 高中语文 语文审美教育 语文应用能力 蓦然回首 儒家美学 探究能力 华夏美学
下载PDF
休·昂纳《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的意义与启示
12
作者 张郑波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77,共5页
在英国当代学者休·昂纳的外文专著《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一书中,有大量国内读者朋友之前或者未曾见过,或者不太熟悉,或者未曾全面了解的海外"中国风"文化遗存物文献史料。它们不仅成功填补了我们对海外... 在英国当代学者休·昂纳的外文专著《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一书中,有大量国内读者朋友之前或者未曾见过,或者不太熟悉,或者未曾全面了解的海外"中国风"文化遗存物文献史料。它们不仅成功填补了我们对海外中国风尚演变历史的研究和认识空缺,而且对于见证昔日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范围和对欧美近现代艺术思潮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展示文化自信和华夏美学精神的巨大感召力,体现西方现代性历程对华夏文明借鉴的事实等,提供了颇具说服力的证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昂纳 “中国风” 当代启示 文化软实力 华夏美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