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华山松腐烂病病原学初步研究 Ⅱ 病原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玉惠 宋劲忻 李石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温度对松黑腐皮壳子囊孢子萌发的快慢有影响,以25℃为好,但5~30℃范围内,60h最终萌发率均可达80%以上;相对湿度必须达100%,孢子才能萌发;pH值3~8孢子都可以萌发,以pH为5萌发...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温度对松黑腐皮壳子囊孢子萌发的快慢有影响,以25℃为好,但5~30℃范围内,60h最终萌发率均可达80%以上;相对湿度必须达100%,孢子才能萌发;pH值3~8孢子都可以萌发,以pH为5萌发率最高;全光照与持续黑暗的萌发率相近.分生孢子,在各种实验条件下无一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腐烂病 孢子萌发 松黑腐皮壳
下载PDF
华山松腐烂病发生与林分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夏德钦 应红涛 《云南林业科技》 1998年第2期48-52,共5页
华山松腐烂病是华山松林的主要病害,据调查,会泽县华山松林分平均受害率高达715%。为了及时防治该病害,对林分所处的海拔高度、坡向、坡位、林分结构、林分郁闭度、树龄、树皮含水率等因子下的感病情况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 华山松腐烂病是华山松林的主要病害,据调查,会泽县华山松林分平均受害率高达715%。为了及时防治该病害,对林分所处的海拔高度、坡向、坡位、林分结构、林分郁闭度、树龄、树皮含水率等因子下的感病情况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海拔2700m以上地段的林分发病重;西坡比东坡发病重;丫口比山脚严重;纯林比混交林发病率高;林分郁闭度在06以上的发病重;树龄在10年以上发病严重,受其他病虫危害的比未受危害的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腐烂病 林分条件 华山松
下载PDF
华山松腐烂病发生危害与相关因子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吴兴平 钟兴耀 +2 位作者 艾祖明 李世荣 范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85-390,共6页
调查研究表明: 华山松腐烂病的发生危害与树龄、混交比、郁闭度等11 方面的因子有关, 将有助于华山松腐烂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和防治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华山松腐烂病 发生危害 相关因子
下载PDF
华山松腐烂病周年动态规律及损失量估测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李世荣 陈庆 李来荣 《山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39-40,15,共3页
华山松腐烂病是一种危害枝干的病害,其腐烂病斑严重地影响着华山松中幼林的生长,以往对该病的周年动态规律、损失量的估测未进行过研究,因此,研究该病的周年动态规律及损失量估测,以便生产中及时、经济、有效地减轻腐烂病的危害具有重... 华山松腐烂病是一种危害枝干的病害,其腐烂病斑严重地影响着华山松中幼林的生长,以往对该病的周年动态规律、损失量的估测未进行过研究,因此,研究该病的周年动态规律及损失量估测,以便生产中及时、经济、有效地减轻腐烂病的危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腐烂病 周年动态规律 损失量估测
下载PDF
华山松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永和 谢开立 曹葵光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6,共4页
为了解决林业生产中华山松主要病虫害 (华山松疱锈病、华山松腐烂病、华山松木蠹象、华山松球蚜 )综合治理的技术难题 ,首次提出了华山松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该技术以华山松为保护对象 ,以 4种主要病虫害为治理对象 ,做好预测预报 ... 为了解决林业生产中华山松主要病虫害 (华山松疱锈病、华山松腐烂病、华山松木蠹象、华山松球蚜 )综合治理的技术难题 ,首次提出了华山松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该技术以华山松为保护对象 ,以 4种主要病虫害为治理对象 ,做好预测预报 ,采取以预防为主 ,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 ,生物防治为主导 ,在阈值原理调控下 ,科学地采取生物、物理、化学防治等治理措施 ,逐渐增加华山松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使其结构逐渐趋向合理 ,最终达到华山松主要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和华山松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平衡发展 ,为华山松生产谋取最大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华山松疱锈 华山松腐烂病 华山松木蠹象 华山松球蚜 综合治理
下载PDF
《林业研究》(英文)2006 年第17卷第4期中文摘要
6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I0001-I0004,共4页
关键词 多样性指数 code CLC 东北林业大学 枯落物 氧化苦参碱 苦参素 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 群落动态 植物生态学 华山松腐烂病 神农箭竹 银合欢属 银合欢 林业研究 中文摘要 卷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