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华裔诗人的族裔文化认同研究
1
作者 黄园园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54-156,共3页
华美诗人通过各种方式在中美文化相互冲击的环境中,利用文字表达形式来维护和继承族裔文化,从而表达自己对族裔文化的认同。在此主要探讨美国华裔诗人族裔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以及华美诗人对族裔文化认同在诗歌中的表现特征。华美诗人通... 华美诗人通过各种方式在中美文化相互冲击的环境中,利用文字表达形式来维护和继承族裔文化,从而表达自己对族裔文化的认同。在此主要探讨美国华裔诗人族裔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以及华美诗人对族裔文化认同在诗歌中的表现特征。华美诗人通过大量诗歌作品表达对族裔文化的认同,这样既保存了族裔文化的活力,抒发对中美文化的态度,同时也丰富了中美文学,提升两种文化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诗人 族裔文化 认同
下载PDF
著名华裔诗人非马作品集《非马艺术世界》出版
2
《中外诗歌研究》 2011年第1期41-41,共1页
由海南大学教授唐玲玲、周伟民联合编著的著名美籍华裔诗人非马作品集《非马艺术世界》已由花城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一本带有传记性质的非马作品集,也是国内第一本集非马诗歌、散文、
关键词 花城出版社 艺术世界 华裔诗人 作品集 非马 大学教授 传记 诗歌
下载PDF
诗者与思者——一位在海外漂泊的华裔诗人及其现代汉诗书写(续) 被引量:6
3
作者 杨乃乔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3期84-88,共5页
关键词 华裔诗人 现代反语诗歌 文学评论 多元文化
原文传递
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的女性书写——美国华裔女诗人研究
4
作者 覃丹 《百色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37-141,共5页
美国华裔诗歌在最近30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女诗人都共同书写了对族裔身份、性别身份、故国文化的探寻,给美国华裔诗歌整体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在美国文坛占据了一席之地。
关键词 美国华裔诗人 女性书写 东西方文化
下载PDF
“好事近”——怀念新加坡华裔诗人潘受
5
作者 胡正跃 《世界知识》 2012年第11期62-63,共2页
5月1日晚,在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观看由中国国家京剧院演出的新编历史剧《汉苏武》。"苏武牧羊"的故事倡导的是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和凛然气节。这使我想起香港回归前,新加坡华裔诗人潘受老先生创作的一首《好事近》,其中将香港回归比... 5月1日晚,在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观看由中国国家京剧院演出的新编历史剧《汉苏武》。"苏武牧羊"的故事倡导的是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和凛然气节。这使我想起香港回归前,新加坡华裔诗人潘受老先生创作的一首《好事近》,其中将香港回归比喻为"子卿(苏武的字)归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诗人 新加坡 怀念 苏武牧羊 香港回归 新编历史剧 《好事近》 文化中心
原文传递
华裔美国诗歌鸟瞰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子清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6期5-9,共5页
和美国黑人的诗歌相比,华裔美国诗歌的历史并不长,亚裔/华裔美国诗歌形成气候是在20世纪80年代。围绕华裔美国诗歌的种种问题(一般来说,也许是种族性的文学建构)可以被概括为两方面的矛盾,但无论怎样,我们都承认华裔诗人或作家的艺术个... 和美国黑人的诗歌相比,华裔美国诗歌的历史并不长,亚裔/华裔美国诗歌形成气候是在20世纪80年代。围绕华裔美国诗歌的种种问题(一般来说,也许是种族性的文学建构)可以被概括为两方面的矛盾,但无论怎样,我们都承认华裔诗人或作家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趣味与他们族裔意识的强弱不无关联,而他们族裔意识的强弱,一般说来,又与他们的血统和出身不无关联。华裔诗人或作家群体所处的历史条件和文化环境在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地常变不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美国诗歌 华裔诗人 种族性
下载PDF
诗人齐聚杜甫故里共缅诗圣诞辰1300年
7
《中外诗歌研究》 2012年第4期40-40,共1页
由《诗歌报》月刊主办的“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暨中国诗歌先锋论坛”在郑州开幕。来白海内外的40多位不同诗歌流派的诗人、学者、诗学理论家、文学评论家聚首绿城,共同缅怀大诗人杜甫对中华文化的伟大贡献,探讨网络时代诗歌传播... 由《诗歌报》月刊主办的“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暨中国诗歌先锋论坛”在郑州开幕。来白海内外的40多位不同诗歌流派的诗人、学者、诗学理论家、文学评论家聚首绿城,共同缅怀大诗人杜甫对中华文化的伟大贡献,探讨网络时代诗歌传播以及先锋诗歌发展策略。论坛上,美籍华裔诗人、朦胧诗代表诗人严力闸释了杜甫不受权威影响的独立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诗人 杜甫 诞辰 诗圣 故里 中国诗歌 文学评论家 诗歌流派
下载PDF
从“父亲”到“宇宙心灵”:李立扬诗歌中超越族裔的家园意识 被引量:1
8
作者 周丽艳 王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131-133,共3页
贯穿在李立扬诗歌创作中的一条主线是家园意识,表现为两个向度的思考:一是对故乡、历史的回看;二是对此在、当下的感知和体悟。前者弥散在他对以父亲形象为代表的家国历史的回顾中,形成了诗人复杂微妙的"归乡"冲动;后者则更... 贯穿在李立扬诗歌创作中的一条主线是家园意识,表现为两个向度的思考:一是对故乡、历史的回看;二是对此在、当下的感知和体悟。前者弥散在他对以父亲形象为代表的家国历史的回顾中,形成了诗人复杂微妙的"归乡"冲动;后者则更多体现了发幽探微、超越族裔甚至个体的存在意识,渗透在他对"宇宙心灵"的阐释中,是一种感念天地之忧的乡愁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立扬 华裔诗人 家园意识
下载PDF
美籍华裔女诗人张蒂娜及其诗歌创作
9
作者 张智义 《外国文学动态》 CSSCI 2012年第1期38-39,共2页
2010年,美籍华裔女诗人张蒂娜(Tina Chang,1969一)斩获布鲁克林桂冠诗人称号。这是该奖项创设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三位女诗人,也是唯一一位华裔诗人。美国诗坛刮起一股张旋风,张蒂娜由此声誉鹊起。纽约时报专门为其获奖配发评论,高... 2010年,美籍华裔女诗人张蒂娜(Tina Chang,1969一)斩获布鲁克林桂冠诗人称号。这是该奖项创设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三位女诗人,也是唯一一位华裔诗人。美国诗坛刮起一股张旋风,张蒂娜由此声誉鹊起。纽约时报专门为其获奖配发评论,高度赞扬张蒂娜的诗才。201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籍华裔 诗人 诗歌创作 2010年 桂冠诗人 布鲁克林 华裔诗人 纽约时报
原文传递
李立扬诗歌中的水意象解读——以诗集《玫瑰》和《在我爱你的这座城市》为例
10
作者 刘兰辉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56-59,共4页
在美国当代著名华裔诗人李立扬的诗歌里,水意象频频出现且姿态各异。他的两本诗集《玫瑰》和《在我爱你的这座城市》中的水意象背后隐藏着象征意义和情感寄托。这两本诗集中的水意象主要有四个指涉:追忆先辈历史的纽带,灾难的符号,预示... 在美国当代著名华裔诗人李立扬的诗歌里,水意象频频出现且姿态各异。他的两本诗集《玫瑰》和《在我爱你的这座城市》中的水意象背后隐藏着象征意义和情感寄托。这两本诗集中的水意象主要有四个指涉:追忆先辈历史的纽带,灾难的符号,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启和对亡父的悼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意象 李立扬诗歌 美国华裔诗人
下载PDF
探析非马诗歌中的母亲形象
11
作者 李涵 《大学教育》 2013年第12期104-105,103,共3页
著名华裔美国诗人非马有着广东、台湾、美国两岸三地的成长经历。非马曾随父亲在台湾生活,一九四九年时,被迫与仍留在广东家乡的母亲及部分家人分隔海峡两岸。特殊的人生经历在非马的诗歌创作中留下了深远影响,他创作的一系列诗歌中塑... 著名华裔美国诗人非马有着广东、台湾、美国两岸三地的成长经历。非马曾随父亲在台湾生活,一九四九年时,被迫与仍留在广东家乡的母亲及部分家人分隔海峡两岸。特殊的人生经历在非马的诗歌创作中留下了深远影响,他创作的一系列诗歌中塑造了多义化的母亲形象。本文将探析非马诗歌中的母亲形象及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马 华裔美国诗人 母亲形象 文化内涵
下载PDF
一尘不染之秀──评子帆的《一朵心莲》
12
作者 陈发玉 《华文文学》 1999年第3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咏物诗 内心世界 淤泥 动态美 社会最底层 文心雕龙 意蕴美 色彩美 海外华裔诗人 先天缺陷
下载PDF
《非马艺术世界》:开启一扇艺术和世界的天窗
13
作者 世华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1年第1期36-36,共1页
《非马艺术世界》由海南大学教授唐玲玲、周伟民联合编著,是一本带有传记性质的非马作品集,是著名海外华裔诗人、作家非马的艺术人生全纪录,由花城出版社隆重推出。书中回顾了非马的成长经历与创作生涯,收录了非马不同时期的诗歌、... 《非马艺术世界》由海南大学教授唐玲玲、周伟民联合编著,是一本带有传记性质的非马作品集,是著名海外华裔诗人、作家非马的艺术人生全纪录,由花城出版社隆重推出。书中回顾了非马的成长经历与创作生涯,收录了非马不同时期的诗歌、散文、译作精品,辑录了非马近年创作的绘画、雕塑作品、自述和名家评论以及他与各地文坛诗坛交往等珍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世界 非马 创作生涯 花城出版社 大学教授 华裔诗人 艺术人生 成长经历
下载PDF
宇秀诗歌在地经验的海外书写——评宇秀诗集《我不能握住风》、《忙红忙绿》
14
作者 王小平 《中外诗歌研究》 2019年第2期23-26,共4页
2018年11月19日晚,在上海城市酒店大堂见到宇秀。一眼认出,她身上的那件橙红色披风,就是当年《上海女人的下午茶》中所提到的西班牙披风。时光流转,彼时的上海小资女人,己成为书写“痛感经验”、拥有"骇人的想象力”(洛夫语)的加... 2018年11月19日晚,在上海城市酒店大堂见到宇秀。一眼认出,她身上的那件橙红色披风,就是当年《上海女人的下午茶》中所提到的西班牙披风。时光流转,彼时的上海小资女人,己成为书写“痛感经验”、拥有"骇人的想象力”(洛夫语)的加拿大华裔诗人。披风的颜色依然鲜亮饱满,在上海略带阴郁的初冬里格外触目,一如宇秀本人。岁月的流逝没有消磨掉她的敏感与灵气,相反,她将自己打磨、雕琢成了一朵时间的玫瑰,晶光璀璨的样子,美好诱人,却保有着尖利的刺。这也正是宇秀诗集《我不能握住风》给我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集 书写 经验 上海城市 海外 诗歌 华裔诗人 西班牙
下载PDF
创伤记忆与孤独诗学——王性初诗歌论
15
作者 魏巍 黄琴 《中外诗歌研究》 2020年第4期13-14,共2页
谈到20世纪80年代的诗坛,北岛、舒婷、海子是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但说起诗人王性初,却鲜有人知。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是华文文学本身在学术界所受到的歧视;第二个原因则在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诗歌遍地开花,尤其是到了21世纪后... 谈到20世纪80年代的诗坛,北岛、舒婷、海子是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但说起诗人王性初,却鲜有人知。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是华文文学本身在学术界所受到的歧视;第二个原因则在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诗歌遍地开花,尤其是到了21世纪后,诗人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华裔诗人要想在中国功成名就,可能远不如一些可以把小说改编成电影,从而产生传播效力的小说家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文学 王性初 舒婷 创伤记忆 北岛 海子 稀缺资源 华裔诗人
下载PDF
梁志英谈中国移民历史和移民文学 被引量:1
16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梁志英 华裔诗人 美国 中国 移民历史 移民文学 全球性 文学艺术
原文传递
幻象系列-NO95
17
作者 芳竹 《作品》 2015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芳竹(Carissa Meng)新西兰华裔诗人、画家和媒体人。毕业于新西兰曼奴考理工学院信息和通信技术专业。新西兰华人之声电台《芳竹时间》节目主持人。17岁开始写诗和发表作品,作品散见于大陆、台湾、香港、新西兰、澳洲、美国、新加坡... 芳竹(Carissa Meng)新西兰华裔诗人、画家和媒体人。毕业于新西兰曼奴考理工学院信息和通信技术专业。新西兰华人之声电台《芳竹时间》节目主持人。17岁开始写诗和发表作品,作品散见于大陆、台湾、香港、新西兰、澳洲、美国、新加坡等地的刊物和网络上,作品被收入多种文集,多次出席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和世界诗人大会。著有诗集《玫瑰冷饮》、《把相思打开》。2013起在新西兰中文先驱报开设《芳竹的诗》诗歌专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诗人 幻象 新西兰 节目主持人 技术专业 理工学院 作品 新加坡
原文传递
典雅含蓄的用典
18
作者 张斗和 《初中生必读》 2014年第5期14-15,共2页
美籍华裔诗人刘庶凝《〈还乡梦〉自序》曾入选初中语文教材,文中有这样的一句描写:“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学生初读时弄不明白:橘树为何“水土不服”?它的果实又为何是... 美籍华裔诗人刘庶凝《〈还乡梦〉自序》曾入选初中语文教材,文中有这样的一句描写:“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学生初读时弄不明白:橘树为何“水土不服”?它的果实又为何是“苦涩”的?其实,作者在此巧妙地运用了一种现代文中不常用的修辞方法——用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典 《〈还乡梦〉自序》 含蓄 典雅 初中语文教材 华裔诗人 修辞方法 现代文
原文传递
主持人语
19
作者 李商雨 《诗歌月刊》 2017年第9期29-29,共1页
游以飘是一位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华裔诗人,长期任教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对于我国读者而言,他的这一跨国身份是颇为复杂的,这也让他的诗歌具有了一种“飞散”的视角。然而作为一位用中文写作的“外国人”,他对汉语有着游刃有余的使... 游以飘是一位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华裔诗人,长期任教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对于我国读者而言,他的这一跨国身份是颇为复杂的,这也让他的诗歌具有了一种“飞散”的视角。然而作为一位用中文写作的“外国人”,他对汉语有着游刃有余的使用能力。他往往通过一件小事或一个现象,让词语展现出自身的活力,但他又不止于文本中语言的游戏,他的繁复的诗歌里,更有着价值判断和精神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持人 南洋理工大学 华裔诗人 马来西亚 中文写作 精神诉求 价值判断 新加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