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滞留型缓控释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天一 胡宁 孙淑萍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2期15-17,共3页
胃滞留型缓控释给药系统是一类能延长药物在胃中滞留时间,增加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或增强药物在胃部的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和服药次数,提高临床疗效的新型给药系统。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结合近年胃滞留制剂的研究热点,对... 胃滞留型缓控释给药系统是一类能延长药物在胃中滞留时间,增加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或增强药物在胃部的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和服药次数,提高临床疗效的新型给药系统。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结合近年胃滞留制剂的研究热点,对几种胃滞留型缓控释给药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纳米技术及3D打印技术在胃滞留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给予了简单介绍,为该类给药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留 缓控释 给药系统 协同型胃滞留给药系统 3D打印
下载PDF
胃滞留-漂浮型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晓君 屠锡德 《药学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217-222,共6页
胃滞留 漂浮型给药系统以其特有的缓控释优势而成为很有前途的剂型。综述各类胃滞留 漂浮型制剂的作用原理、所用辅料、制备方法、优缺点及其体内评价方法。
关键词 滞留-漂浮给药系统 研究进展 辅料 制备方法 物控释
下载PDF
胃滞留型控释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周仲明 俞长兴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8-180,共3页
关键词 滞留控释给药系统 食物 性别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兔体内的药动学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松龙 茹仁萍 +1 位作者 上官盈盈 庄辉耀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比较自制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和市售胶囊剂兔体内药动学、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用6只新西兰兔自身交叉对照、单剂量灌胃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或市售胶囊剂各2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甘草酸二铵浓度... 目的:比较自制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和市售胶囊剂兔体内药动学、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用6只新西兰兔自身交叉对照、单剂量灌胃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或市售胶囊剂各2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甘草酸二铵浓度,DAS2.0程序拟合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结果:甘草酸二铵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和市售胶囊剂给药后,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2h和4h,Cmax分别为(2.8±0.5)mg·L-1和(2.5±0.18)mg·L-1,AUC(0-t)分别为(18.4±2.4)mg·L-1.h,和(27.0±2.2)mg·L-1.h,漂浮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49.0±11.2)%。结论:家兔体内甘草酸二铵的药动学规律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与市售胶囊剂相比,漂浮片释药平稳,tmax、AUC(0-t)均较胶囊剂高,说明漂浮片能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初步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滞留漂浮缓释片 动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制剂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宋华 周毅生 《中南药学》 CAS 2004年第3期161-163,共3页
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制剂是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控制系统(The Hydronamically Balanced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System,HBS)原理设计制备,口服后可以漂浮于胃液之上持续释放药物的一种特殊制剂.这种制剂由于自身密度小于胃内容物密度,... 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制剂是根据流体动力学平衡控制系统(The Hydronamically Balanced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System,HBS)原理设计制备,口服后可以漂浮于胃液之上持续释放药物的一种特殊制剂.这种制剂由于自身密度小于胃内容物密度,通常在胃液中呈漂浮状态滞留5~6 h,达到延长药物在胃内的释放时间,改善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留漂浮缓释制剂 制剂 影响因素 机制 制备方法
下载PDF
胃滞留给药系统的研究开发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凤娟 包泳初 陈庆华 《上海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24-28,共5页
胃滞留型缓释给药系统可增加"窄吸收窗"药物的滞留时间、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增加患者顺应性等优点。近二三十年来各国学者对该类新型制剂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不少进展。本文拟对漂浮型、黏附型以及膨胀型三种胃滞留缓释给药... 胃滞留型缓释给药系统可增加"窄吸收窗"药物的滞留时间、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增加患者顺应性等优点。近二三十年来各国学者对该类新型制剂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不少进展。本文拟对漂浮型、黏附型以及膨胀型三种胃滞留缓释给药系统的设计思路、辅料应用、体内外释放行为等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评价,为胃滞留型缓释给药系统的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留 漂浮给药系统 黏附给药系统 膨胀给药系统 动学
下载PDF
胃内滞留释药系统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施祥杰 周建平 《药学进展》 CAS 2010年第2期55-60,共6页
介绍近年来胃内滞留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胃内滞留释药系统可增加以胃肠道上部吸收为主的药物的吸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目前胃内滞留释药系统主要有5种类型:胃内漂浮型、胃内黏附型、胃内膨胀型、胃底沉降型和磁性... 介绍近年来胃内滞留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胃内滞留释药系统可增加以胃肠道上部吸收为主的药物的吸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目前胃内滞留释药系统主要有5种类型:胃内漂浮型、胃内黏附型、胃内膨胀型、胃底沉降型和磁性胃内滞留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留 缓释 给药系统
下载PDF
胃滞留给药系统最新研究概况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睿琪 马超雄 +4 位作者 费云扬 高尚孜 赵婉序 房东阳 潘卫三 《中南药学》 CAS 2018年第9期1254-1258,共5页
胃滞留给药系统能有效延长药物在胃液中滞留时间,改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是目前口服缓释制剂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释药机制、性能影响因素、性能监测等方面对近几年胃滞留给药系统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同... 胃滞留给药系统能有效延长药物在胃液中滞留时间,改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是目前口服缓释制剂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释药机制、性能影响因素、性能监测等方面对近几年胃滞留给药系统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同时阐述了该系统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将纳米技术、个性化医疗与其相结合是新型胃滞留制剂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留给系统 漂浮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在胃滞留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9
作者 魏爱玲 陈煜 +1 位作者 吴欣 聂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27-433,共7页
近年来胃滞留给药系统在口服给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适宜的载体对于选择满足不同要求的给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胃滞留给药系统可以有效延长药物在胃或十二指肠的释放时间,其能否... 近年来胃滞留给药系统在口服给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适宜的载体对于选择满足不同要求的给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胃滞留给药系统可以有效延长药物在胃或十二指肠的释放时间,其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药物载体高分子材料的选择。高分子作为载体应满足生物安全性、可降解性、增加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药物毒性等要求。随着对胃滞留给药系统的深入研究和需求深化,高分子材料在胃滞留给药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滞留给系统 滞留制剂 生物粘附 漂浮制剂 聚合物溶胀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胃内漂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晋运环 曹德英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35-838,共4页
胃内漂浮给药系统是通过制剂手段来延长胃内滞留时间,达到增加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就该类制剂的技术进步、性能评价及前景与局限性进行综述。
关键词 内漂浮给药系统 漂浮微球 滞留时间 漂浮力
下载PDF
阿莫西林胃滞留缓释片人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卫卫 张纯 +1 位作者 邵元福 蒋雪涛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 研究po阿莫西林胃滞留缓释片后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8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po阿莫西林胃滞留缓释片和阿莫西林胶囊各 75 0mg后血中药物浓度 ,以 3P87药动学计算程序处理测定结果 ,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 ,并... 目的 研究po阿莫西林胃滞留缓释片后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8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po阿莫西林胃滞留缓释片和阿莫西林胶囊各 75 0mg后血中药物浓度 ,以 3P87药动学计算程序处理测定结果 ,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者的药动学特性符合一室模型 ,两者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 (2 .2 9± 0 .6 5 )h与 (1.11± 0 .19)h ,达峰时间分别为 (2 .6 9± 0 .46 )h与 (1.38± 0 .13)h ,药 时曲线下面积AUC0~∞ 分别为 (2 9.86 5± 7.5 72 ) μg·h·mL-1与(38.32 5± 6 .95 1) μg·h·mL-1。结论 阿莫西林胃滞留缓释片与市售胶囊相比 ,血药峰浓度下降 ,达峰时间延长 ,生物利用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滞留缓释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抗生素 代动力学
下载PDF
VB_1胃内滞留型漂浮缓释片释放度及漂浮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朔 姜典卓 +1 位作者 邹宇清 武凤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3-256,259,共5页
目的以甲壳胺和HPMC为骨架材料研究制备了VB1 HBS。方法对自制VB1 HBS体外释放度及其影响因素、体内外漂浮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体外可持续漂浮 8h以上 ,体内观察 6h呈漂浮状态。其体外释放规律 1~ 1 2h内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结论上... 目的以甲壳胺和HPMC为骨架材料研究制备了VB1 HBS。方法对自制VB1 HBS体外释放度及其影响因素、体内外漂浮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体外可持续漂浮 8h以上 ,体内观察 6h呈漂浮状态。其体外释放规律 1~ 1 2h内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结论上法制得的处方 ,具有缓释和漂浮双重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硫胺 VB1 流体动力学平衡控释系统 HBS 滞留漂浮缓释片 ^99MTC
下载PDF
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莉华 李水林 +3 位作者 王艳萍 王卫东 谢华通 严晓鹏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目的:阐述胃内滞留漂浮缓释片的研究概况。方法:结合文献和资料,简述胃内滞留片的释药原理, 影响漂浮性能的因素以及漂浮性能控制。结果与结论:胃内漂浮制剂可以显著延长胃内滞留时间,并能提高生物利用度。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 目的:阐述胃内滞留漂浮缓释片的研究概况。方法:结合文献和资料,简述胃内滞留片的释药原理, 影响漂浮性能的因素以及漂浮性能控制。结果与结论:胃内漂浮制剂可以显著延长胃内滞留时间,并能提高生物利用度。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留漂浮 缓释片 原理 漂浮性能
下载PDF
多单元胃漂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安阳 范田园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74-279,共6页
胃漂浮给药系统可以增加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按药物剂量的分配方式,胃漂浮给药系统可分为"一单元"和"多单元"给药系统(如微丸、微球等)。"多单元"较"... 胃漂浮给药系统可以增加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按药物剂量的分配方式,胃漂浮给药系统可分为"一单元"和"多单元"给药系统(如微丸、微球等)。"多单元"较"一单元"胃漂浮给药系统有着药物释放吸收的个体差异小、可避免药物剂量的"全或无"现象、对胃刺激性小、可以将不同释放速率的药物单元组合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多单元胃漂浮给药系统的类型、制备方法、释药情况及其体内漂浮性能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留 漂浮 多单元 缓释 给药系统
下载PDF
补骨脂素中空黏附微球胃滞留特性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刘元芬 冯敏锭 王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评价所制备的补骨脂素胃滞留中空黏附微球体内外胃滞留特性并探索其在大鼠体内外吸收相关性。方法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中空黏附微球,并对其胃内漂浮性、粘附性、滞留率和胃组织内药物浓度进行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时间药物体外溶出... 目的评价所制备的补骨脂素胃滞留中空黏附微球体内外胃滞留特性并探索其在大鼠体内外吸收相关性。方法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中空黏附微球,并对其胃内漂浮性、粘附性、滞留率和胃组织内药物浓度进行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时间药物体外溶出度和大鼠体内药物血药浓度得到中空黏附微球体外释放百分率和体内吸收百分数,采用Wagner-Nelson法对体内外吸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补骨脂素中空黏附微球胃内滞留率和胃内滞留药物浓度在2 h、4 h和6 h分别为78.7%±4.2%/13.95±4.92μg·mL^(-1),77%±10.41%/8.83±1.6μg·mL^(-1)和8.3%±18.9%/2.85±2.67μg·mL^(-1),胃腔平均通过时间(MPT)为5.66±0.55 h,体外释放平均驻留时间(MRT)为(4.36±0.35)h,体内吸收平均驻留时间(MRT)为(9.06±1.25)h;体内吸收百分数和体外释放百分率相关性分析得到两者相关系数R为0.9471,表明补骨脂素中空粘附微球体内外吸收相关性良好。结论中空黏附微球制剂体外漂浮性、粘附性,胃内滞留药物浓度结果显示其具有显著的胃滞留特性,而且体内外吸收相关性良好,体外释放数据能够预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中空黏附微球 体内外相关性 滞留给系统
下载PDF
法莫替丁胃内滞留型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试验
16
作者 祁兵 梁红云 +1 位作者 李红琴 邵志高 《南京部队医药》 1995年第3期28-31,共4页
法莫替丁为组织胺H<sub>2</sub>-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目前国内仅有普通片及胶囊。法莫替丁为一噻唑母核,侧链上具有多个氨基的碱性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易溶解,在水、甲醇、无水乙醇等介质中极微溶。... 法莫替丁为组织胺H<sub>2</sub>-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目前国内仅有普通片及胶囊。法莫替丁为一噻唑母核,侧链上具有多个氨基的碱性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易溶解,在水、甲醇、无水乙醇等介质中极微溶。其生物半衰期3.5h,生物利用度低(37%~45%)。为了克服这不利因素,我们根据水动力学平衡控释系统(The Hydrody-namically Balanced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System,简称HBS<sup>TM</sup>)的原理制备了法莫丁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Sustained 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莫替丁 滞留缓释片 FSRT 体外试验 体外溶出度 一阶导数光谱法 威布尔函数 生物利用度 控释系统
下载PDF
口服胃定位释药技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卢文芸 陆伟根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06年第5期310-313,共4页
口服胃定位释药系统可分为普通口服释药系统和胃内滞留型释药系统两类。本文主要介绍胃内滞留型释药系统中目前研究较多的胃内黏附型、胃内漂浮型和胃内膨胀型三种释药系统。
关键词 口服定位释系统 滞留 内黏附 内漂浮 内膨胀
下载PDF
口服定位释药系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颖寰 朱家壁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2002年第4期225-228,共4页
本文对控制释药部位的药物传输系统——口服定位释药系统进行了综述。口服定位释药系统主要分为胃内滞留型和结肠定位释药系统两类。胃内滞留型释药系统包括胃内漂浮型、胃内膨胀型和胃壁粘附型等。结肠定位释药系统包括时控型、pH敏感... 本文对控制释药部位的药物传输系统——口服定位释药系统进行了综述。口服定位释药系统主要分为胃内滞留型和结肠定位释药系统两类。胃内滞留型释药系统包括胃内漂浮型、胃内膨胀型和胃壁粘附型等。结肠定位释药系统包括时控型、pH敏感型、酶解型、以及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定位释系统 滞留系统 结肠定位释系统
下载PDF
胃滞留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霍涛涛 陶春 +1 位作者 姚枫枫 宋洪涛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0-426,共7页
胃滞留给药系统能延长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增加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减少给药次数、增加患者的耐受性、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理想的给药系统。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从作用机制及制剂因素等几方面,对目前发展较好的几种胃滞留... 胃滞留给药系统能延长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增加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减少给药次数、增加患者的耐受性、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理想的给药系统。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本文从作用机制及制剂因素等几方面,对目前发展较好的几种胃滞留给药系统进行综述,并对新材料以及纳米技术在胃滞留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给予简单的介绍。同时结合近几年胃滞留给药的研究热点,对胃滞留给药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缓控释制剂 滞留给系统 超多孔水性凝胶给药系统 协同型胃滞留给药系统
原文传递
胃内滞留制剂的研究进展
20
《吉林医学信息》 2002年第11期1-2,共2页
关键词 滞留制剂 研究进展 给药系统 塞子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