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程序的独立构建理路
1
作者 樊崇义 常铮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4年第1期3-14,共12页
独立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程序不仅是全面实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关键举措,故创建独立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程序势在必行。通过独立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程序,可以实现人权保障价值、程序正义价值、程序... 独立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程序不仅是全面实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关键举措,故创建独立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程序势在必行。通过独立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程序,可以实现人权保障价值、程序正义价值、程序简化价值以及程序公开价值的统一,使其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从本体上看,独立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程序包括启动时间与方式、协商内容与方式、结果确认等运行要素,以此夯实独立性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构建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程序,还需强化配套机制建设,包括构建相对独立的自愿性审查程序、确保认罪认罚证据开示及同步录音录像,保障控辩双方的撤回权、协商结果的上诉与抗诉、强化认罪认罚案件庭审程序的实质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协商 独立化 价值 本体 配套措施
下载PDF
论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的有效模式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道萃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4-168,共15页
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控辩围绕量刑从宽展开协商最为核心,宣示了有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制度之确立。当前,检察机关绝对主导(家长)模式、检察机关听取意见(确认核准)模式、诉讼合作模式、交涉性模式、放弃审判(确认式庭审)模式... 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控辩围绕量刑从宽展开协商最为核心,宣示了有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制度之确立。当前,检察机关绝对主导(家长)模式、检察机关听取意见(确认核准)模式、诉讼合作模式、交涉性模式、放弃审判(确认式庭审)模式、权利模式之论争,既反映理论上的共识不足、实际效果欠佳等结构性缺陷,也显示推动有效协商模式之整体进阶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应当设置一套严格的有效协商指标,遵循诉讼合作等理念,形塑有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机制。检察机关在认罪认罚案件中的主导地位与控辩协商之间的共存是首要问题,应当从诉讼结构的优化与转型上予以完善。为了强化量刑协商的操作性,应当建构独立的诉讼程序与之配套,夯实有效协商的程序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协商机制 有效模式 检察机关主导地位 独立协商程序
下载PDF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亲历观察与思考、建议--基于福清市等地刑事速裁程序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调研 被引量:120
3
作者 顾永忠 肖沛权 《法治研究》 2017年第1期56-70,共15页
根据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试点即将在全国十八个城市展开。笔者在对之前开展的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的调研中,欣喜地发现福清市在刑事速裁程序中结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行试点,为下一步推进认罪认罚从宽... 根据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试点即将在全国十八个城市展开。笔者在对之前开展的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的调研中,欣喜地发现福清市在刑事速裁程序中结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行试点,为下一步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试点积累了经验。由此也引起笔者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包括: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是对刑事诉讼的应然要求与实然需要的关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由诸多具体实体与程序制度组成的综合性的法律制度,其中既有现行法律上已有的制度,也有需要探索建立的认罪认罚协商从宽制度,而后者将是当前试点和将来完善的重点,需要处理好如何启动、如何协商、协商什么等重要问题。基于上述思考,笔者建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特别是认罪认罚协商从宽制度应当确保律师参与,确保认罪认罚的自愿性,确保认罪认罚确有事实依据,确保庭审方式简化但不违反诉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协商从宽 审判中心 值班律师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的程序性推进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戬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29,共8页
认罪认罚从宽顶层设计和制度推进的关键在于让一线办案人员有现实选择的标准和可供切实操作的程序指引。不能将认罪认罚概括为一个原则或制度名称,将其简单地糅合到既有的程序当中去。相较于已有的规定和程序,认罪认罚从宽应着重强调其... 认罪认罚从宽顶层设计和制度推进的关键在于让一线办案人员有现实选择的标准和可供切实操作的程序指引。不能将认罪认罚概括为一个原则或制度名称,将其简单地糅合到既有的程序当中去。相较于已有的规定和程序,认罪认罚从宽应着重强调其特质性内容并一以贯之地进行技术规则的补充完善,一方面应按照认罪与不认罪进行程序区分,另一方面在整体设计上应体现程序的逐渐简化内容,从而使繁简分离于具体程序的选择和运行中。中国式认罪认罚的构建要注意制度背景差异和实践运行效果要求,同时要避免可能产生的程序疏漏,在律师实质辩护的制度保障下,真正实现其繁简分流的价值取向与立法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从宽协商 程序
下载PDF
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1
5
作者 娄连义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36-38,共3页
我国建立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后,这一制度被广泛运用于司法实践,在节约司法资源、减少办案环节、提高司法效率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这一制度的运用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参考国外司法实践基础上,... 我国建立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后,这一制度被广泛运用于司法实践,在节约司法资源、减少办案环节、提高司法效率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在司法实践中,这一制度的运用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参考国外司法实践基础上,结合我国司法实际,提出了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协商从宽 刑事诉讼法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建设路径——基于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经验的分析
6
作者 虞惠静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01-103,共3页
从2014年开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下两高在我国部分地区实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而2016年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法的出台和实施,则使得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得到进一步深入发展。通过对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在与当前我... 从2014年开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下两高在我国部分地区实施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而2016年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办法的出台和实施,则使得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得到进一步深入发展。通过对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在与当前我国刑事辩护和具体国情进行有机整合下,重点探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建设路径,有利于完善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高中国司法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刑事速裁程序 刑事辩护 协商从宽
下载PDF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两个重点 被引量:9
7
作者 孙长永 《人民检察》 2018年第11期5-13,共9页
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重点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是完善兑现"从宽"政策的程序机制,建立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协商制度;二是完善刑事案件繁简分流的程序机制,建立审前程序与审判程序以及不同审判程序繁简分流、有序衔... 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重点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是完善兑现"从宽"政策的程序机制,建立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协商制度;二是完善刑事案件繁简分流的程序机制,建立审前程序与审判程序以及不同审判程序繁简分流、有序衔接的多层次诉讼制度体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结束以及相应立法的修改,并不是"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终止符,相反地,它们预示着在全国范围内以更高的标准进行实践创新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裁量从宽 协商从宽 程序分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