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配型协商民主的现实基础与运行逻辑——基于鄂中W村的实证调研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雪姣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36,109,110,共18页
在资源下乡的背景之下,村庄成为承接项目的基本单位,如何对项目资源进行分配和平衡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为了有效回应村民的需求,村级组织基于村民的利益诉求,在村民自治及民主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分配型协商民主模式。该模式通过组... 在资源下乡的背景之下,村庄成为承接项目的基本单位,如何对项目资源进行分配和平衡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为了有效回应村民的需求,村级组织基于村民的利益诉求,在村民自治及民主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分配型协商民主模式。该模式通过组织的设置与调整,为村民搭建了双层议事平台,以村干部入户访谈和公共项目清单制的方式广泛吸纳和整合民意,通过规则的创新与建构保障村民的有序表达和协商,在此基础上促成协商结果的达成,有效实现自上而下的国家资源供给与自下而上的农民需求的对接。分配型协商民主坚持村民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广大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以需求为导向的资源分配,通过分层级的协商机制保证村民参与民主协商的空间,提升决策的效率;同时,坚持以公意为核心的治理理念,提升村级组织的自主回应能力,推动乡村治理走向善治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协商民主 资源分配 资源下乡 村级组织 村民自治 乡村治理
下载PDF
西方激进型协商民主的理论前提批判
2
作者 池忠军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5-32,共8页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是多元、论争的,从其缘起的概念及其演化、语境和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来看,可分离出三种路径:其一是基于传统自由主义的理念为代议制政府体制的辩护,其二是新政治自由主义所设定的公共理性规则,其三是话语民主理论的协商...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是多元、论争的,从其缘起的概念及其演化、语境和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来看,可分离出三种路径:其一是基于传统自由主义的理念为代议制政府体制的辩护,其二是新政治自由主义所设定的公共理性规则,其三是话语民主理论的协商民主。形成较大影响并引领协商民主研究趋势的是话语民主理论,对中国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但应当注意的是:话语民主的理论前提是“文化市民社会”,其性质是左翼自由主义的激进型协商民主。在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原理上,揭示文化市民社会的局限性、非现实性,对辨识其意识形态战略的“普世主义”实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进协商民主 文化市民社会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分配型协商民主:“项目进村”中村级民主的实践逻辑及其解释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祖佩 杜姣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6-84,共9页
规范意义上的协商民主难以实现对村级政治社会现实问题的有效克服。这需要在协商民主理念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项目进村和村庄政治社会实际,作出推进当下村级协商民主的阶段性设计方案。而分配型协商民主正是作为协商民主一个阶段性方案而... 规范意义上的协商民主难以实现对村级政治社会现实问题的有效克服。这需要在协商民主理念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项目进村和村庄政治社会实际,作出推进当下村级协商民主的阶段性设计方案。而分配型协商民主正是作为协商民主一个阶段性方案而被提出。结合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项目实践经验,从组织设置、规则创制和机制运行三个层面呈现分配型协商民主的基本面向。研究表明,实现公共财政资源的有效承接、提升农民在项目承接中的主体地位,是分配型协商民主中组织和规则设置的基本要求;以需求为导向的项目供给与农民参与积极性的调动机制、有组织分层级的协商机制、协商中的村庄内生资源调动与整合机制和多元参与主体权利与义务平衡机制,构成分配型协商民主运行机制的主要方面。分配型协商民主契合当前项目进村和村庄政治社会实际,应成为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推进村级协商民主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进村 分配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
原文传递
企业领导的领导艺术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欣 《轻工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企业领导 领导艺术 企业管理 民主协商 物质激励
下载PDF
新时代人民政协制度功能角色研究
5
作者 张铮 李政华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2,232,共10页
人民政协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及发展各阶段身负重要功能角色。人民政协制度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于新中国成立之际,发展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定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团结与... 人民政协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及发展各阶段身负重要功能角色。人民政协制度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于新中国成立之际,发展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定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团结与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包容型团结与协商型民主作为内在逻辑理路贯穿人民政协制度功能角色建设全过程。新时代以来,人民政协制度明确其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精准制度定位,围绕勁力巩固包容型团结与充分发展协商型民主这一逻辑展开制度发展布局。当前,人民政协制度功能角色应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并加强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以增进团结的向心力;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与强化委员责任担当以增强团结的凝聚力;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新型智库功能以提升协商民主科学化水平;推进人民政协协商制度化发展以提升协商民主制度化水平;明晰人民政协协商制度整体定位以提升协商民主规范化水平,进而从五方面加强其制度功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制度 功能角色 包容团结 协商型民主
原文传递
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65,共5页
地方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关注国家治理现代化议题时不应忽略地方治理现代化。从实践看,地方治理现代化是地方发展倒逼下的必然趋势,但是它也遭遇到了一些困境和挑战,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单一的治理主体难以... 地方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关注国家治理现代化议题时不应忽略地方治理现代化。从实践看,地方治理现代化是地方发展倒逼下的必然趋势,但是它也遭遇到了一些困境和挑战,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单一的治理主体难以有效应对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地方发展主义影响和弱化治理;权责失衡导致治理力量碎片化,难以形成治理合力;集体行动困境丛生导致合作行为难以成行。基于此,要通过构建协商型的民主治理结构、坚持分权与合作导向、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促进地方治理结构现代化、机制现代化和方法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治理现代化 地方发展主义 协商型民主治理 合作共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