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官僚体制与协商民主建设——基于中国地方官员协商民主认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雪霏 周敏慧 傅佳莎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31,214,共24页
地方官员作为中国情境下发展协商民主重要的制度供给者与执行者,他们对于协商民主的理念与操作认知将极大影响到其实践样态。论文基于中国官僚体制特征梳理出官员的晋升预期、部门身份建构以及组织文化的规约三种影响机制,通过2015年2 ... 地方官员作为中国情境下发展协商民主重要的制度供给者与执行者,他们对于协商民主的理念与操作认知将极大影响到其实践样态。论文基于中国官僚体制特征梳理出官员的晋升预期、部门身份建构以及组织文化的规约三种影响机制,通过2015年2 000余份地方官员的协商民主调查问卷,实证检验官僚体制这一结构性要素对于官员协商民主认知的影响程度及方式。结果表明,官僚体制这一组织结构并不一定排斥协商民主,在干部激励、部门自主性方面形成了推动性的内在动力,但需要营造宽松的政治空间和制度安排去突破趋于保守的组织惯性,激励地方官员去探索创新性和社会化的实践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认知 嵌入式发展 官僚体制 地方官员
下载PDF
新型政党制度视域下协商民主认知与治理效能提升路径分析——基于执政党与参政党成员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锋 宋雄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27,共9页
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新型政党制度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内涵,其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效能提升一方面要靠新型政党制度宏观制度的设计与实施,另一方面也需要执政党与参政党成员等微观行为... 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新型政党制度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内涵,其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新型政党制度的治理效能提升一方面要靠新型政党制度宏观制度的设计与实施,另一方面也需要执政党与参政党成员等微观行为主体的支持。基于对执政党与参政党成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执政党与参政党成员在社会主义民主本质认知等核心价值上具有统一性,反映出社会主义政治协商与政党协商具有主观心理基础,这也是建构新型政党制度的客观依据和现实基础;而同时在协商民主实现机制、适用层次等方面具有差异化认知,显示出多党合作与民主监督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政党制度 协商民主认知 问卷调查 执政党 参政党
下载PDF
党委干部协商民主认知对协商实践及效果评价的影响——基于地方官员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聂伟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76,共15页
中国的协商民主是党领导下的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意识是协商实践产生的基础,但意识与实践并不具有天然一致性。基于全国12省调查数据,文章认为:党委干部和政协干部的协商民主认知差别不大,总体为积极的、正面的;但公众协商实践的经常化水... 中国的协商民主是党领导下的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意识是协商实践产生的基础,但意识与实践并不具有天然一致性。基于全国12省调查数据,文章认为:党委干部和政协干部的协商民主认知差别不大,总体为积极的、正面的;但公众协商实践的经常化水平低,总体为消极的、浅层的;实践满意度大体处于一般水平;协商认知与实践及效果呈现出"知易行难"的特征。协商民主熟悉度、平等机制和真诚互动认知显著促进党委干部积极开展协商实践;进而强化实践满意评价。协商民主重要性和内涵认知对实践及效果评价影响不显著。协商效能认知虽有助于提升积极实践,但反而降低协商满意度;越认可协商民主适合于高层,积极实践越少,但满意度越高。此外,经常开展协商实践有助于提升满意度,积极实践比消极实践对实践满意度影响更大。因此,让协商民主运转起来,不仅需要继续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教育等活动,提升党委干部的协商民主认知水平,而且也有赖于营造良好的协商情境,促进协商民主认知向协商实践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委干部 协商民主认知 协商民主实践 实践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