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商失衡的应对:比较法视角下的认罪协商规范化
1
作者 陈琼雯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128-137,共10页
认罪协商目前是世界各地刑事司法的主流。美国辩诉交易程序与德国控辩审协商程序作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认罪协商的代表,在协商过程中因单一动议化,存在限制证据开示、量刑不均衡以及认罪后隐性后果不明造成的协商失衡问题。对此,两大... 认罪协商目前是世界各地刑事司法的主流。美国辩诉交易程序与德国控辩审协商程序作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认罪协商的代表,在协商过程中因单一动议化,存在限制证据开示、量刑不均衡以及认罪后隐性后果不明造成的协商失衡问题。对此,两大法系国家在建立协商动议撤回、规范协商幅度、强化律师帮助等方面进行改革,其本质是期望通过规范化协商过程以实现控辩平衡的目标。我国在量刑协商规范过程中应当坚持在实体真实的基础上通过适当扩充协商开启主体和证据开示范围,制定统一量刑指南,强化值班律师有效帮助的司法审查,以及制定合理的认罪认罚具结书撤回机制等途径实现控辩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诉交易 控辩审协商 控辩失衡 规范协商
下载PDF
权力结构与协商规范:东北亚区域体系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于海洋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66,127-128,共11页
在解释国际秩序的构成上,现实主义传统强调权力的基础地位,自由主义传统认为权力不能单独起作用,哈贝马斯的协商理论则重视"说服与承认"关系在秩序建构中的作用。东亚区域国际秩序的发展与西方存在巨大差别,中华帝国(1)长期... 在解释国际秩序的构成上,现实主义传统强调权力的基础地位,自由主义传统认为权力不能单独起作用,哈贝马斯的协商理论则重视"说服与承认"关系在秩序建构中的作用。东亚区域国际秩序的发展与西方存在巨大差别,中华帝国(1)长期拥有权力优势和慎重使用权力的传统,并在东亚区域中心和边缘地区形成了明确的秩序原则和灵活的妥协空间。权力结构——协商规范间的平衡共存使古典东亚区域秩序长期维系。西方殖民列强打破东亚区域的隔绝性后,传统帝国秩序下的中心—边缘权力结构解体,既有协商规范也失去了吸引力,协商规范与权力结构的关系也由平衡转向依附。权力结构与协商规范没有找到新的平衡,使东北亚区域格局陷入长期动荡。如何在权力结构与协商规范间找到平衡,成为解释东北亚区域秩序发展的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结构 协商规范 区域性 区域秩序 历史变迁
原文传递
基于SLS协商的区分服务接纳控制模型
3
作者 马英 张登银 《电信快报(网络与通信)》 2009年第2期41-43,共3页
在DiffServ模型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在SLS协商前提下先探测后接纳,再进行边缘分布式监控的接纳控制模型。在用户签订SLA的基础上,该模型对数据流进行有效的分类,以实现对数据包的有效处理,在简化带宽代理功能的前提下对业务进行基于多... 在DiffServ模型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在SLS协商前提下先探测后接纳,再进行边缘分布式监控的接纳控制模型。在用户签订SLA的基础上,该模型对数据流进行有效的分类,以实现对数据包的有效处理,在简化带宽代理功能的前提下对业务进行基于多域点对点的接纳控制,以及在域边缘路由器进行分布式监控,从而为客户提供有服务质量保障的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等级规范(SLS)协商 分布式监控 接纳控制
下载PDF
“华夷秩序”研究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微微 于海洋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9,共8页
针对历史上曾长期主导东亚的华夷秩序,中外学者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存在着很大区别。从内容上讲,西方国家和日朝越等国学者分别从华夷秩序与西方关系、华夷秩序内部的华夷之辨角度来解释其历史逻辑。中国学者则经历了尊崇、质疑、否定到... 针对历史上曾长期主导东亚的华夷秩序,中外学者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存在着很大区别。从内容上讲,西方国家和日朝越等国学者分别从华夷秩序与西方关系、华夷秩序内部的华夷之辨角度来解释其历史逻辑。中国学者则经历了尊崇、质疑、否定到重建等不同阶段。从方法上看,历史学研究注重解释"是什么"的问题,而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则具有强烈的现实情怀,对史料的选择性使用也招来很多批判。通过梳理华夷秩序研究中的观点和方法,可以看出政治文化上高度的歧视性和统治结构的松散,形成华夷秩序内外部变化的重要线索。中国在参与和塑造未来国际和地区秩序的时候,也要与等级制的华夷观划清界限,坚持古典华夷秩序中宝贵的高度灵活的协商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夷秩序 宗藩制度 朝贡体系 协商规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