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约国干涉西伯利亚革命时期美日矛盾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定天 潘晓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0-233,共4页
俄国十月革命后,美日在干涉西伯利亚革命时期的矛盾,归根结底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同日本大陆政策的冲突。在协约国干涉西伯利亚革命过程中,美国和日本是主角,但两国间却矛盾重重,它们为了争夺东北亚地区霸权展开了激烈争夺... 俄国十月革命后,美日在干涉西伯利亚革命时期的矛盾,归根结底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同日本大陆政策的冲突。在协约国干涉西伯利亚革命过程中,美国和日本是主角,但两国间却矛盾重重,它们为了争夺东北亚地区霸权展开了激烈争夺。两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是否出兵、控制西伯利亚铁路和中东铁路、经济掠夺三个方面。前期日本占优势,美国后来居上,但均以失败而告终。1920年初美国从西伯利亚撤军,日本在单独驻军两年多后也于1922年10月撤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约国 西伯利亚革命 美日矛盾 东北亚国际关系
下载PDF
1917~1922年协约国“管理”下的中东铁路 被引量:1
2
作者 马蔚云 《俄罗斯学刊》 2011年第1期76-83,共8页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势力十分恐慌不安。与此同时,俄罗斯帝国的瓦解、中东铁路法律地位的不确定,加之铁路附属地内复杂的政治进程,激化了帝国主义尤其是美日矛盾,加剧了它们为影响和控制中东铁路的斗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势力十分恐慌不安。与此同时,俄罗斯帝国的瓦解、中东铁路法律地位的不确定,加之铁路附属地内复杂的政治进程,激化了帝国主义尤其是美日矛盾,加剧了它们为影响和控制中东铁路的斗争。文章分析帝国主义反苏武装干涉与协约国监管西伯利亚和中东铁路委员会成立的原因,论述美日在中东铁路共管问题上的斗争与《新四国银行团协定》的签订,评价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与协约国结束中东铁路的共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约国 监管会 中东铁路 新四国银行团 华盛顿会议
下载PDF
略论俄国加入协约国集团的宗教文化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孟昭臣 《西伯利亚研究》 2009年第6期73-75,共3页
1870年,教皇国世俗权力被剥夺了。"罗马问题"成为教皇国的当务之急,梵蒂冈欲借助大国恢复它过去的世俗权力。在寻求"罗马问题"解决的同时,历任教皇欲在欧洲把脱离罗马教会的新教特别是东正教归罗马教皇管辖。教皇... 1870年,教皇国世俗权力被剥夺了。"罗马问题"成为教皇国的当务之急,梵蒂冈欲借助大国恢复它过去的世俗权力。在寻求"罗马问题"解决的同时,历任教皇欲在欧洲把脱离罗马教会的新教特别是东正教归罗马教皇管辖。教皇在两大集团国家中寻求支持者,最终因宗教情感因素,教皇站在了德奥同盟国一边,俄国作为异教徒与志同道和的法、英、意组成了协约国集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一战 协约国 宗教
下载PDF
一战中意大利倒向协约国来龙去脉探析
4
作者 邹禄禄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47-50,共4页
一战期间意大利由同盟国倒向协约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外部因素来看,意大利与奥匈帝国的深刻矛盾以及英德之间的尖锐矛盾使意大利必然要摆脱"三国同盟"。另外,就意大利国内而言,民众一直不满政府与宿敌奥匈结盟的政... 一战期间意大利由同盟国倒向协约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外部因素来看,意大利与奥匈帝国的深刻矛盾以及英德之间的尖锐矛盾使意大利必然要摆脱"三国同盟"。另外,就意大利国内而言,民众一直不满政府与宿敌奥匈结盟的政策,也促使意大利最终倒向"协约国"集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 协约国 同盟国
下载PDF
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与“小协约国”的关系
5
作者 陈永祥 郑健 庞嘉咏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1-95,共5页
在20世纪20、30年代的欧洲外交舞台上,法国无疑是重要的大国之一,而"小协约国"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同盟集团。法国与"小协约国"在共同维护一战后欧洲新秩序——凡尔塞条约体系的基础上,有过较长时间的合作。但随着3... 在20世纪20、30年代的欧洲外交舞台上,法国无疑是重要的大国之一,而"小协约国"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同盟集团。法国与"小协约国"在共同维护一战后欧洲新秩序——凡尔塞条约体系的基础上,有过较长时间的合作。但随着30年代欧洲复杂局势的发展,"小协约国"走向解体,法国与"小协约国"的合作也日益疏远,并最终分道扬镳,留给后世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小协约国 外交关系
下载PDF
“小协约国”的兴衰与欧洲均势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永祥 蔡娥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83-86,共4页
在20-30年代欧洲外交舞台上,由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三小国组成的“小协约国”同盟体系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兴衰对一战后欧洲均势的维持及其被重新打破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 协约国 均势 外交
下载PDF
协约国列强诱逼北洋政府参加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及其对中国的侵略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嘉谷 《黑河学刊》 1987年第1期7-11,18,共6页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压的半殖民地国家。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没有独立的外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北京政府于1917年3月宣布对德绝交,并于5月1日在国务会议中通过参战案,但由于北京政府政局不定,参战案被搁置,...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压的半殖民地国家。北京的北洋军阀政府没有独立的外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北京政府于1917年3月宣布对德绝交,并于5月1日在国务会议中通过参战案,但由于北京政府政局不定,参战案被搁置,至同年8月国务会议始重行议决对德宣战。从此,北京政府的外交便为协约国列强所挟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装干涉 北洋政府 参战案 协约国军队 北洋军阀政府 北京政府 中俄关系 苏俄红军 驻日公使 军事协定
下载PDF
试论战争同盟的形成及其影响——以一战中的协约国为例
8
作者 曾玩兰 陈益林 曾靖兰 《改革与开放》 2010年第4X期161-162,共2页
同盟是国际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对同盟的褒贬不一,赞成者认为它是消除战争的一种有效手段,应加以充分利用,反对者认为它加剧了紧张局势,应该对战争负责,呼吁各国抵制同盟政策。部分学者甚至认为人... 同盟是国际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对同盟的褒贬不一,赞成者认为它是消除战争的一种有效手段,应加以充分利用,反对者认为它加剧了紧张局势,应该对战争负责,呼吁各国抵制同盟政策。部分学者甚至认为人类历史上两次最大规模的世界性大战皆是由于国家间结盟或不结盟而引起的,因而有必要对战争同盟进行研究。有关战争同盟形成的中心问题主要有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形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同盟 一战 协约国
下载PDF
略论小协约国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9
作者 李树房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35-40,共6页
小协约国是捷、罗、南三国为维护获得的民族独立和领土边界、维护凡尔赛体系在中东欧确丘的政治地图,结成的防御性同盟。它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在中欧、东南欧乃至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中,起过重要的作用。20年代和3... 小协约国是捷、罗、南三国为维护获得的民族独立和领土边界、维护凡尔赛体系在中东欧确丘的政治地图,结成的防御性同盟。它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在中欧、东南欧乃至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中,起过重要的作用。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小协的国在维持中东欧地区的力量均衡以及反对法西斯任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到30年代后期,由于小协约国运受经济危机打击的程度不同,三国对任略威胁的感受程度也不同,三国的外交取向出现明显差异,最终在30年代末被德、意等国分化瓦解。本文将小协约五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下来诠释其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约国 国际关系 世界大战 罗马尼亚 南斯拉类
下载PDF
美国银行──一战中协约国集团的润滑剂
10
作者 陆寒寅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29,共4页
在一战开始后的头两年半时间中,美国奉行中立政策,使其能大规模地输出资本,增强了金融资本的国际化程度,考验、完善和活跃了刚建立起来的整个商业银行系统,从而使美国银行在协约国集团内部扮演了兼具粘连剂和润滑剂性能的双重角色... 在一战开始后的头两年半时间中,美国奉行中立政策,使其能大规模地输出资本,增强了金融资本的国际化程度,考验、完善和活跃了刚建立起来的整个商业银行系统,从而使美国银行在协约国集团内部扮演了兼具粘连剂和润滑剂性能的双重角色,对美国参战和一战的进程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银行 协约国 商业银行 金融资本 《国民银行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 州银行 交战国 润滑剂性能 中立政策
下载PDF
协约国间的勾结与争夺
11
作者 于春苓 《北方论丛》 1986年第5期108-112,共5页
为准备重新瓜分世界,1882年形成了以德国为首的德、奥、意“三国同盟”。为同“三国同盟”相对抗和争夺,英、法、俄也于1907年最后组成“三国协约”。随着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导致了1914——1918年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的世... 为准备重新瓜分世界,1882年形成了以德国为首的德、奥、意“三国同盟”。为同“三国同盟”相对抗和争夺,英、法、俄也于1907年最后组成“三国协约”。随着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导致了1914——1918年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的世界大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约国 勾结 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 同盟
下载PDF
法国支持“小协约国”原因初探
12
作者 吴惠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9年第6期43-46,共4页
本文从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的国际关系入手分析, 认为法国支持“小协约国”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法俄同盟的失败; 二是一战后法英两国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 三是一战后法国对中欧的兴趣。在这三方面的原因下, 法国对“小协... 本文从19 世纪末到20 世纪初的国际关系入手分析, 认为法国支持“小协约国”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法俄同盟的失败; 二是一战后法英两国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 三是一战后法国对中欧的兴趣。在这三方面的原因下, 法国对“小协约国”的建立, 采取了支持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协约国 法俄联盟 共同防御
下载PDF
如何理解三国同盟之一的意大利在一战爆发后加入协约国作战
13
作者 赵成兵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14年第5期88-90,共3页
不少同学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提出了这样的困惑:1882年,意大利加入1879年形成的德奥同盟,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与德国的矛盾激化,英国协调了它与法、俄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 不少同学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提出了这样的困惑:1882年,意大利加入1879年形成的德奥同盟,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与德国的矛盾激化,英国协调了它与法、俄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协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 同盟 协约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作战 爆发 1904年 20世纪
下载PDF
一战后协约国处理德国裁军问题的政策
14
作者 苑爽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6年第3期51-56,共6页
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等战胜国就战后处理德国裁军问题达成了共识,拟定了一系列裁军条款。一战后,由英、法两国把持的"协约国军控委员会"为落实《凡尔赛和约》的裁军条款,对德国的裁军情况展开了一系列现场监督、检查。裁军监查的... 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等战胜国就战后处理德国裁军问题达成了共识,拟定了一系列裁军条款。一战后,由英、法两国把持的"协约国军控委员会"为落实《凡尔赛和约》的裁军条款,对德国的裁军情况展开了一系列现场监督、检查。裁军监查的内容主要包括:销毁战争物资、裁撤军工厂、裁减军事人员等政策和措施。英、法之间,协约国与德国之间围绕德国裁军问题展开了既对抗又合作的外交争斗,德国裁军问题因此更加复杂、多变。一战后协约国处理德国裁军问题的成败得失为国际裁军运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其意义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约国 德国裁军问题 协约国军控委员会 现场监查
原文传递
悬挂太阳旗的协约国潜艇
15
作者 徐安强 《环球军事》 2008年第15期38-39,共2页
二战期间,尽管日本建造的潜艇型号众多,但是日本还是使用了其他轴心国的潜艇。二战中,日本海军共获得了其它轴心国的8艘潜艇,德国的6艘,意大利2艘。这些潜艇的获得一是通过向德国输送各类战略物资、交换武器装备而获得,二是在德... 二战期间,尽管日本建造的潜艇型号众多,但是日本还是使用了其他轴心国的潜艇。二战中,日本海军共获得了其它轴心国的8艘潜艇,德国的6艘,意大利2艘。这些潜艇的获得一是通过向德国输送各类战略物资、交换武器装备而获得,二是在德意两国相继宣布战败投降后,将在日本控制下的以东南亚为基地活动的6艘德意潜艇收笼而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 协约国 日本海军 太阳 二战期间 战略物资 武器装备 轴心国
原文传递
意大利为何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16
作者 罗进美 《历史学习》 2005年第3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协约国 主要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 意大利 期末复习 高二 作战
原文传递
协约国和意大利的“密约”
17
作者 於仙海 《历史学习》 2001年第7期58-58,共1页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讲到意大利参加巴黎和会的意图是"要求按它同英法原先签订的密约,扩大领土".此"密约"教材未道及,其前后情况有说明必要.
关键词 协约国 意大利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密约” 高中 历史教学 备课参考
原文传递
“一战”协约国宣传中的敌人形象探析
18
作者 李颖 《新闻春秋》 2020年第2期83-90,共8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爆发后,同盟国和协约国迅速结盟。德国军队以"容克"军国主义传统闻名,"一战"开始前的数十年中,由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开启的对周边国家的征战和吞并使协约国望而生畏。...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爆发后,同盟国和协约国迅速结盟。德国军队以"容克"军国主义传统闻名,"一战"开始前的数十年中,由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开启的对周边国家的征战和吞并使协约国望而生畏。德国军人的视觉形象在"一战"协约国宣传中随处可见,德国军队被描绘成凶猛、强大但不得不面对的邪恶力量,战争宣传机构采用"匈奴""类人猿""野人""冷血无情的杀手""性暴力的实施者"等词语构建德国军人的形象,并辅以大量未经证实的传闻以暗示德国的战争罪行。协约国官方和隐蔽战线的宣传机构将此类视觉形象在公共空间内反复、密集地传播,进一步唤醒和加强了协约国与德国军人之间"非黑即白"的二元敌对关系。本文旨在将宣传研究理论融入到"一战"协约国宣传中以"敌人形象"为主题的图像案例,并从多维度加以演绎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战 协约国 敌人形象 图像宣传
原文传递
从承认民国到敦促参战:美国与北京政府的外交,1913-1918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5-159,共15页
20世纪初,美国在中国问题上,采取了与其他列强不同的态度。当时的中国人认为,美国是唯一能干预并防止日本在东亚的扩张政策的国家。1913年威尔逊任总统并派芮恩施担任美国公使之后,中美关系进一步密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民... 20世纪初,美国在中国问题上,采取了与其他列强不同的态度。当时的中国人认为,美国是唯一能干预并防止日本在东亚的扩张政策的国家。1913年威尔逊任总统并派芮恩施担任美国公使之后,中美关系进一步密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民国的主要西方国家。1915年美国公开反对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随后积极推动中国加入协约国,奠定了巴黎和会上提出收回山东主权要求的基础。考察1913-1918年间美国与北京政府的关系,美国的对华政策,无疑对理解1919年巴黎和会的中国外交以及收回山东权利的失败之原因,会有深入的认识。美国认为,中国的独立和不受外国控制,符合自己的利益,因此中美两国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问题在于,并不等于得到了美国的支持,中国国内和国际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仔细观察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和中美关系,结论便十分清楚:依靠外国力量的支持,最终不能解决自己的根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外交 中美关系 二十一条 中国加入协约国
下载PDF
顾维钧与巴黎和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建超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118,共8页
巴黎和会前,甚至在欧战期间,身为驻美公使的顾维钧即一直注视远东国际关系的变化,力图为战后的中国在世界上争得一席之位,并争取为中国从列强手中收回一些权利,特别是原来德国在山东拥有的权益,作尽可能的探索与研究。 首先,在驻美使馆... 巴黎和会前,甚至在欧战期间,身为驻美公使的顾维钧即一直注视远东国际关系的变化,力图为战后的中国在世界上争得一席之位,并争取为中国从列强手中收回一些权利,特别是原来德国在山东拥有的权益,作尽可能的探索与研究。 首先,在驻美使馆内设立一个由他主持的研究小组,着重研究战后废除各种不平等条约和收回山东主权等问题。在顾维钧看来,探询和研究协约国各国政府关于战后建立一个确保未来世界和平组织和世界新秩序的动向,对中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他要求研究小组成员们尽可能收集各种资料,包括美、英等国不时出版的各种计划草案,对之进行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维钧 山东问题 中国代表团 威尔逊 巴黎和会 日本政府 中国政府 陆征祥 对德和约 协约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