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商环境、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志彪 王兵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营商环境已成为推进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变量。高度重视优化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鼓励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迁移而不是向海外转移,对推动比较优势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价... 营商环境已成为推进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变量。高度重视优化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鼓励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迁移而不是向海外转移,对推动比较优势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现阶段,全球产供链重组要求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就需要通过提升中西部地区的竞争优势,让一些产业循环留在国内,增强中国在全球产供链体系中的自主可控能力。同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中央做好区域协调的战略准备,将过去地方政府依靠创造优惠政策洼地参与区域竞争,转变为创造更好更优的营商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此,需要加快推进实施市场取向的竞争政策;需要让中国的产业政策转型为中央主导型,促进地方产业政策转向鼓励公平竞争和效率竞争;需要通过再造市场规则、融资环境、政府服务环境、司法环境、公共服务平台等,多管齐下改善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产业转移 区域协调发展 产供链重组 统一大市场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成效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可云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自提出以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地区优势充分发挥,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有所缩小,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逐步完善。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 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自提出以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地区优势充分发挥,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有所缩小,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逐步完善。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未来需要围绕统筹有力、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新机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3
作者 彭兴莲 胡伟辉 毛小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6,共13页
正确把握工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耦合协调关系,对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0—2022年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全域工业发展水平不... 正确把握工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耦合协调关系,对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0—2022年长江经济带工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全域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总体平稳上升,环境保护水平先降后稳。长江各区域耦合协调度稳定提升,由高到低依次为:下游地区>全域>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空间分布为“中间低两翼高,北部高南部低”,呈现“江浙”保持引领、“沪渝”相对缓慢、“湘鄂”稳步提升、“赣皖”逐步发力、“云贵川”发展放缓的格局。各动力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各有差异,地区不对称性明显。因此建议:构建系统融合发展机制,坚持强化区域协同融通,推动资源要素顺畅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发展 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 耦合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准确把握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
4
作者 赵祥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30,共9页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体系支撑。基于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从目标导向、战略思路和配套政策三个维度分析新时代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框架,并以此...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体系支撑。基于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从目标导向、战略思路和配套政策三个维度分析新时代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意义重大。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导向是区域经济效率提升、社会发展公平与主体功能优化的有机统一,与这一多元目标导向相适应的战略思路是尊重经济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空间治理和保障民生底线。而要使上述战略思路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还需要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设计,具体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型政策、民生保障型政策与功能支撑型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目标导向 战略思路 配套政策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创新与优化路径
5
作者 杨毅 许晨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2,共12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途径。成渝地区历经从经济区建设到城市群发展、再到双城经济圈构建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进程,基于对跨域治理需求的现实考量,通过调整府际关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途径。成渝地区历经从经济区建设到城市群发展、再到双城经济圈构建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进程,基于对跨域治理需求的现实考量,通过调整府际关系、强化地方政府间合作、构建横向行政协调机制,以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层面的均衡发展。新时代十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合作领域、协调机制、利益共享、政策执行方面创新制度体系,实践混合共力型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但是未来在区域规划、利益格局、组织协同、资源配置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仍面临诸多阻碍因素,需要从理念重塑、外部支持与内部保障三个维度进行路径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高质量阶段迈进意义重大,进一步从规划层面、执行层面、效能层面探索制度措施和协作策略,为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提供实践经验和路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区域协调发展 跨域治理 府际关系 协同治理 合作机制
下载PDF
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王娟 张翔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5,共12页
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推动双向FDI高效互动与协调发展,是提升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重要路径。基于2003-2021年中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及作... 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推动双向FDI高效互动与协调发展,是提升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重要路径。基于2003-2021年中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韧性提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区域经济韧性存在空间依赖性,双向FDI协调发展对邻近地区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正面溢出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水平间接促进区域经济韧性提升;拓展性分析发现,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的提升效应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依次减弱,考虑税赋冲击、金融危机以及人口结构冲击后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仍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文章澄清了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对如何通过双向FDI政策赋能区域经济韧性提升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FDI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韧性 中介效应 空间溢出
下载PDF
低碳转型能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来自“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证据
7
作者 王家庭 王浩然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4,共14页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基于2006-2019年中国24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低碳转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能显著缩小非中心城...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基于2006-2019年中国24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低碳转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能显著缩小非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差距,而且对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工业依赖型和距离中心城市较近的城市,在缩小与中心城市的经济差距方面有更明显的影响。低碳城市建设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传导机制来自城市产业低碳转型、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与人力资本的流入。这意味着低碳转型有助于实现“碳中和”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双赢”目标。为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共同富裕,要建立绿色低碳转型的区域协作机制,加快产业绿色低碳升级改造,以低碳转型为契机加强人才引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转型发展 低碳城市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差距 双重差分
下载PDF
“山海协作”:一项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制度安排
8
作者 邱毅 宫钰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5,157,共12页
始于福建、成于浙江、拓展于全国的“山海协作”制度形成于我国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历史实践中,经历了地方政策探索、区域整体落地、全国制度化建设三个阶段,具有目标导向明确、政策衔接紧密和措施体系完备的特征。“山海... 始于福建、成于浙江、拓展于全国的“山海协作”制度形成于我国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历史实践中,经历了地方政策探索、区域整体落地、全国制度化建设三个阶段,具有目标导向明确、政策衔接紧密和措施体系完备的特征。“山海协作”制度有别于西方协作型运行逻辑,在制度目标嵌入、制度内容共生、多元主体凝聚等机制运行中形成了融合型的实践逻辑,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市场机制下区域发展的“马太效应”,展现出制度韧性和发展活力。未来“山海协作”制度还需因地因时进行制度创新,关注山海地位演进和数智时代需求,加快学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协作 区域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 府际关系
下载PDF
金融结构市场化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吗?
9
作者 刘超 焦睿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基于2006—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城乡协调水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金融结构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运用面板模型探究金融结构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结构市场化有助于促进城乡协... 基于2006—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城乡协调水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金融结构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运用面板模型探究金融结构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结构市场化有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其促进作用可以通过提高资本市场配置效率渠道实现。(2)金融科技会显著提高金融结构市场化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传导效果。(3)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结构市场化可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多方面协调发展。(4)金融结构市场化对城乡协调发展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关系。研究结论从金融结构市场化视角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新的经验证据,为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城乡协调发展 资本市场配置效率 金融科技
下载PDF
丝绸之路节点城市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策略研究
10
作者 陈蕾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24年第1期11-13,共3页
从丝绸之路各沿线城市的独特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及合作前景看,统筹协调国际旅游合作走廊、国内旅游合作区的空间格局,在现有多边合作组织的作用下,持续开放和革新旅游政策、增加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旅游文化交... 从丝绸之路各沿线城市的独特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及合作前景看,统筹协调国际旅游合作走廊、国内旅游合作区的空间格局,在现有多边合作组织的作用下,持续开放和革新旅游政策、增加旅游基础设施、加大旅游文化交流、积极引导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客流。建立健全政府协商机制、日常工作机制、投资促进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应成为协调丝绸之路各节点城市旅游经济高速健康发展的正当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倡议 节点城市 旅游经济 协调发展
下载PDF
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11
作者 胡本田 冯孟孟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7-165,共9页
基于2008—202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度了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并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可显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 基于2008—202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度了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并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可显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中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对区域协调发展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在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存在地区差异;互联网普及和城市规模未处在合适的范围内会抑制区域协调发展,交通基础条件和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均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据此提出建议:加大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力度,积极发挥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共同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从多角度、全方位出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政府创新驱动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区域经济、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化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12
作者 梁雯 殷伟伟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区域经济、农业与物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三系统2021—2030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区域经济、农业与物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三系统2021—2030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农业、物流业三个子系统综合指数和总体综合指数大致呈增长趋势;三系统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上游、中游、下游地区的耦合协调水平依次增高;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出正向关系,空间聚集性逐渐增强;2021—2030年,预测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水平将不断增大,发展速度也将逐年递增,预计到2030年达到良好协调状态。据此,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业与物流业的投入,分区域制定相关政策,各区域加强合作力度,培养专业化人才,以共同促进长江经济带的高效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农业 物流业 耦合协调发展 时空演化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数字技术发展能否推动产业协调发展?
13
作者 李言 孙献贞 《新疆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85-96,共12页
探讨数字技术发展对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有助于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寻找新的路径。从资源配置效率视角构建数字技术发展影响产业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将微观层面ICT专利授权数汇总到省级层面衡量数字技术,利用熵值法测算产业协调发展,探... 探讨数字技术发展对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有助于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寻找新的路径。从资源配置效率视角构建数字技术发展影响产业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将微观层面ICT专利授权数汇总到省级层面衡量数字技术,利用熵值法测算产业协调发展,探讨数字技术发展对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发展能够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在计算机类型数字技术、在沿海地区、在进入新常态之后、在产业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等情形,数字技术发展对产业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大。机制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发展将通过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渠道推动产业协调发展。空间视角分析结果表明,周围地区数字技术发展有助于推动本地区产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发展 产业协调发展 劳动力配置效率 资本配置效率 熵值法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表达:共同富裕导向的区域协调发展
14
作者 吴海瑾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6,255,共9页
中国的区域发展从空间格局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独特贡献,是透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选择的重要视角。中国式现代化摈弃了西方式现代化极化增长的弊端,强调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 中国的区域发展从空间格局上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性和独特贡献,是透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选择的重要视角。中国式现代化摈弃了西方式现代化极化增长的弊端,强调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担负着促进高质量发展、构建共同富裕空间格局的时代使命。针对当前区域发展中以能力分化为特征的非均衡新趋势,应从构建空间耦合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市场化改革、打造四级联动的增长极体系、补齐欠发达地区能力短板等方面着手,系统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农业创业、商业性农业保险与数字乡村协调发展探究
15
作者 黄启发 史海艳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4年第3期47-52,58,共7页
农业创业、商业性农业保险、数字乡村三者协调发展是促进农业产业振兴、扭转商业性农业保险经营现状、助力数字乡村建设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农业创业、商业性农业保险与数字乡村发展目标尚未统一,且各参与主体能力有限,三者中两两发展... 农业创业、商业性农业保险、数字乡村三者协调发展是促进农业产业振兴、扭转商业性农业保险经营现状、助力数字乡村建设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农业创业、商业性农业保险与数字乡村发展目标尚未统一,且各参与主体能力有限,三者中两两发展不协调,具体表现为商业性农业保险市场供需失衡及数字技术在农业创业和商业性农业保险服务中的运用严重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兴旺、农村金融创新、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战略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创业 商业性农业保险 数字乡村建设 协调发展 农业风险管理
下载PDF
浙江省高技术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姚笑秋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4-17,共4页
本文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浙江省高技术产业与经济社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法分析探究影响高技术产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从综合发展水平看,2015年之前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略高于高技术产... 本文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浙江省高技术产业与经济社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法分析探究影响高技术产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从综合发展水平看,2015年之前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略高于高技术产业,2015年之后高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协调发展方面,1995—2004年高技术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失调状态,2005—2020年从勉强协调状态发展到了良好协调状态,2021年以后,两者处于优质协调状态;影响因素方面,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协调发展 耦合协调模型 随机森林回归
下载PDF
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兼论邓小平关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和上海的使命担当
17
作者 奚洁人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9-44,共6页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具有辩证关系。而“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也是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围绕“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具有辩证关系。而“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也是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围绕“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上走在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邓小平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上海城市精神
下载PDF
国有金融机构金融控制力对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影响
18
作者 甘家武 王谊 +1 位作者 杨帆 付依明 《商学研究》 2024年第3期43-54,共12页
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国有金融机构为研究样本,以国有金融机构金融控制力为着手点,构建核密度估计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探究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演化规律以及国有金融机构金融控制力对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 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国有金融机构为研究样本,以国有金融机构金融控制力为着手点,构建核密度估计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探究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演化规律以及国有金融机构金融控制力对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我国金融发展水平无论是金融发展规模还是金融发展效率均存在显著的非均衡特征,并且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的演化规律呈现“同中有异”;(2)国有金融机构金融控制力能够显著提升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3)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金融机构金融控制力对东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在于能够显著提升其金融发展规模,而国有金融机构金融控制力对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在于能够显著提升其金融发展效率。本文的研究为持续增强国有金融机构金融控制力,推动我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控制力 区域金融协调发展 演化规律
下载PDF
新时代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路径研究——以云贵川为例
19
作者 翁建锋 高利华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3期3-7,13,共6页
以云贵川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区域体育旅游高质量协调发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云贵川区域体育旅游协调发展存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范围不全、深度不够、权威性不足、体育旅游产品供给不足、市场竞争机制缺乏、... 以云贵川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区域体育旅游高质量协调发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云贵川区域体育旅游协调发展存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范围不全、深度不够、权威性不足、体育旅游产品供给不足、市场竞争机制缺乏、价格机制运用不合理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权威路径、规划路径、融合路径、供求路径、竞合路径、价格路径等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体育旅游产业 高质量协调发展 云贵川
下载PDF
山东省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王长义 马永兴 陈利霞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0-73,共14页
理论剖析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测度和统计分析山东省双向FDI协调发展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现状,实证检验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双向FDI协调发展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理论剖析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测度和统计分析山东省双向FDI协调发展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现状,实证检验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双向FDI协调发展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呈现出逐步增长的态势,但在胶东经济圈、省会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间存在明显差异。双向FDI协调发展有效推动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投入是重要促进因素;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性特征:对鲁南经济圈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胶东经济圈,对省会经济圈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FDI协调发展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