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山西资源型与非资源型产业协调均衡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晓明 赵旭强 《经济师》 2014年第9期74-75,77,共3页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经过多年发展,山西经济结构呈现单一化、重型化,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程度过高,资源型与非资源型产业发展严重失衡。新形势下,促进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的协调、均衡发展是实现山西转型、跨越发...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经过多年发展,山西经济结构呈现单一化、重型化,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程度过高,资源型与非资源型产业发展严重失衡。新形势下,促进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的协调、均衡发展是实现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资源型产业 非资源型产业 协调均衡发展
下载PDF
东中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朱有明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8-51,共4页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存在发展不协调、水平不均衡的问题。东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总体优势突出,中部地区发展速度一般,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文章通过对目前东中西部高...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存在发展不协调、水平不均衡的问题。东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总体优势突出,中部地区发展速度一般,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文章通过对目前东中西部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分布与办学水平情况的分析,就如何建立与推进东中西部高职院校间区域内和跨区域合作,进一步促进东中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均衡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中西部 高职教育 协调均衡发展 区域内合作 跨区域合作
下载PDF
长三角经济发展收敛性测度与协调均衡发展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方大春 曾志彪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29,共8页
精准把握长三角经济发展收敛性特征,有利于缩小区内发展差距,实现长三角协调均衡一体化发展。基于2010—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变异系数和收敛性计量模型,检验长三角经济发展收敛性特征的研究发现:长三角存在显著收敛性;... 精准把握长三角经济发展收敛性特征,有利于缩小区内发展差距,实现长三角协调均衡一体化发展。基于2010—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变异系数和收敛性计量模型,检验长三角经济发展收敛性特征的研究发现:长三角存在显著收敛性;江苏和安徽内部城市存在俱乐部收敛,且江苏的收敛速度快于安徽,浙江内部城市俱乐部收敛不明显;工业化水平、对外开放和空间效应的存在有利于长三角经济发展收敛。为此,基于长三角经济发展收敛性特征,需要深化结对合作帮扶,创新长三角共同富裕新模式;优化长三角工业布局,厚植长三角经济发展根基;打造长三角统一大市场,形成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共建长三角统一制度保障体系,促进政策链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经济发展 收敛性 协调均衡发展路径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中国段)入境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研究——基于非均衡协调发展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桑祖南 邓志伟 +3 位作者 时朋飞 丁晓楠 韦福巍 李星明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19年第4期556-564,共9页
基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选取2006—2015年"一带一路"入境旅游经济数据作为衡量"一带一路"(中国段)入境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指标,运用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地位、首位度指数、EG指数、Zipf指数、局部空间... 基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选取2006—2015年"一带一路"入境旅游经济数据作为衡量"一带一路"(中国段)入境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指标,运用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地位、首位度指数、EG指数、Zipf指数、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从整体—局部(子区域)—个体(省域)的角度研究了"一带一路"(中国段)入境旅游空间差异性与协调性特征。结果表明:①"一带一路"非均衡状态与协调倾向并存,总体非均衡与局部协调并存;②区域入境旅游发展成熟度与区域空间结构合理性呈正相关,即入境旅游发展越成熟的区域,省域间入境旅游发展越协调;③高高型区域、高低波动型区域、低低型区域三大区域入境旅游空间集聚类型差异明显;④区域入境旅游发展成熟度与区域空间显著相关的省域数量呈负相关,即低低型区域空间显著相关的省域数量多于高低波动型区域和高高型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协调发展 入境旅游 空间结构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关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富元斋 刘忠诚 《山东社会科学》 2002年第2期149-151,共3页
本文提出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分析了山东省各地区经济差异的变动特征与趋势 。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均衡协调发展 对策
下载PDF
四川农村村级体育分区域推进发展研究——以“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邓跃宁 杨英 +2 位作者 李峰 王晖 刘仁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2,48,共5页
以"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为视角,以农村行政村为基本分析单位对四川农村村级体育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四川农村区域之间村级体育呈非均衡性的发展状态。四川农村体育发展要把握成渝经济区建设、"多点多极支撑"等重... 以"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为视角,以农村行政村为基本分析单位对四川农村村级体育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四川农村区域之间村级体育呈非均衡性的发展状态。四川农村体育发展要把握成渝经济区建设、"多点多极支撑"等重大发展机遇,以行政村为抓手,推进成都平原地区、新农村试点地区、城市周边、近郊区等优势区域率先发展,形成"集化区""增长极"和"示范效应";加快建设沿长江、成内渝、成南(遂)渝、渝广达"通道发展带",发展"丘陵村级体育组织联合体";推进盆周及川陕革命老区、秦巴山区、大小凉山的扶贫开发,建设贫困地区农村体育综合发展的试验区;打造地震灾区村级体育振兴发展模式和川西高原民族民俗体育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行政村 村级体育 区域 均衡-协调发展
下载PDF
我国西部地区体育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彭菲 刘青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38,共4页
通过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种战略的比较与选择,从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实际情况出发,论证了西部体育应选择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并指出西部体育的非均衡发展,应以中心城市为依托,... 通过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种战略的比较与选择,从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实际情况出发,论证了西部体育应选择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并指出西部体育的非均衡发展,应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促使社会体育增长极的形成,立足西部地区体育资源的优势,选择健身休闲业为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从比较优势出发,建立和培育竞技体育的主导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体育 均衡协调发展 梯度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 增长极理论
下载PDF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昆山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汤春峰 胡海波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0期125-129,共5页
文章引入了非均衡协调发展理念,从分析昆山市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存在问题入手,探索了促进市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对策,以期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均衡协调发展 昆山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成长春 刘峻源 殷洁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53,F0002,共6页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的引领下,在环境改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经济稳健发展、思想意识改变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比较突出...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的引领下,在环境改善、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经济稳健发展、思想意识改变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比较突出,集中体现在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生态环境压力大、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仍需优化、中心城市间分工不尽合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而协调性均衡是解决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重要指导原则。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协调性均衡发展理论,“十四五”时期需着力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通过提出协同推进全面绿色转型新思路,畅通双循环主动脉,助推双循环、协调发展新路径,贯彻系统思维,提升流域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使长江经济带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双循环建设,促进全面绿色转型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协调均衡发展 “十四五”时期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理论在中国的演变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竹莘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103,共5页
结合中国现实对区域差异发展理论作出比较与评述,分析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认为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从发散到收敛,从差异到趋... 结合中国现实对区域差异发展理论作出比较与评述,分析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认为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从发散到收敛,从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 均衡协调发展
下载PDF
寻求中国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第三条道路——非均衡协调发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璇涛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2-79,共8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与非协调现状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整体进步的重要因素 ,这种现状的根源在于建国后采取的均衡和非均衡战略的实施。改变这种现状 ,推进中国经济在 2 1世纪的快速发展 ,必须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均衡协调发展 中国 市场机制 宏观调控 产业政策
下载PDF
论邓小平“三沿”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思想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焕新 肖万春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0-14,共5页
邓小平“三沿”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重点从“向沿海倾斜”实行大门户开放的区域增长极突破,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型,从改革开放试验区增长核突破,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从“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突破,... 邓小平“三沿”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重点从“向沿海倾斜”实行大门户开放的区域增长极突破,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型,从改革开放试验区增长核突破,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从“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突破,走有序梯次开放开发之路。“沿江开发”与“承东启西”是邓小平推进区域经济腹地开发、实施主轴发展战略的大举措。沿边后发协同战略是邓小平对区域经济梯度推进理论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三沿”梯度推进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三步走”战略
下载PDF
区域经济均衡、非均衡、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区域经济思想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炳庆 齐延生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3-26,共4页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提高。缩小地区发展间差距、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始终是三代...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提高。缩小地区发展间差距、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始终是三代领导人所追求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 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 均衡协调发展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区域经济思想
下载PDF
论邓小平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观的提出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欣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第6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区域经济 均衡协调发展
下载PDF
高水平建设“1+3”功能区 持续提升发展辐射带动力
15
作者 林康 《群众》 2024年第12期6-7,共2页
江苏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2017年部署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统筹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和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打破苏南苏中苏北传统地理分界、行政区划壁垒制约,2023年“1+3”功能区人均地区生产... 江苏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2017年部署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统筹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和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打破苏南苏中苏北传统地理分界、行政区划壁垒制约,2023年“1+3”功能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倍差缩小至1.8,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水平居于全国省区前列。迈进新征程,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的要求,要更高水平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努力构建统筹有力、优质高效、开放共享的功能区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全省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快打造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省域示范,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协调发展 生产力布局 中心城市发展 功能区建设 生态经济区 淮海经济区 长效机制 沿海经济带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走非均衡协调发展之路
16
作者 苑琳 《生产力研究》 CSSCI 2004年第3期104-105,120,共3页
十六大报告指出 :“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 2 0 10年 ,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但是 ,目前我国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 十六大报告指出 :“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 2 0 10年 ,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但是 ,目前我国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及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的小康 ,因此 ,本文提出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走非均衡协调发展之路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小康社会 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中国 经济发展 工业化
下载PDF
区域产业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
17
作者 任剑 王坚强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年第8期118-120,共3页
分析了区域产业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说明了区域产业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变迁,系统地对国内区域产业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简要评价,探讨了我国区域产业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均衡协调发展 区域产业 多准则决策
下载PDF
从非均衡发展到全面协调发展
18
作者 曹新 《求知》 2004年第6期12-14,23,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化、现代化、商品化和市场化,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比例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实际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态运行下各个产业部门是有先有后、有快有慢地非均衡发展的。那么,怎样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化、现代化、商品化和市场化,客观上要求国民经济比例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实际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态运行下各个产业部门是有先有后、有快有慢地非均衡发展的。那么,怎样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市场条件下把非均衡发展和均衡发展统一起来,遵循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规律,真正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的,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中共中央党校曹新的文章《从非均衡发展到全面协调发展》深入探讨了这一课题,读后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 均衡协调发展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模式 产业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 经济体制
下载PDF
邓小平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观浅析
19
作者 高敏芳 《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0年第2期4-6,共3页
“九·五”以来特别是近两年中央关于开发西部的部署逐渐明朗,投资力度逐渐加大,东部地区也加紧了向西部的考察、合作与支持。新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西移已成定局,这正是邓小平同志生前发展中国、强盛中国的美好愿望。他虽然... “九·五”以来特别是近两年中央关于开发西部的部署逐渐明朗,投资力度逐渐加大,东部地区也加紧了向西部的考察、合作与支持。新世纪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西移已成定局,这正是邓小平同志生前发展中国、强盛中国的美好愿望。他虽然不是专门的经济学家,但在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区域经济 均衡协调发展 经济合作 经济结构 投资环境 西部大开发
下载PDF
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理论及我国实践 被引量:4
20
作者 孟越男 徐长乐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8-195,共8页
以“胡焕庸线”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并从概念、任务、特征、内在关系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协调性均衡发展”这一新概念,进而构建了一个内涵既包括“协调性”又涵盖“均衡性”的新的分析视角。其中,协调性侧重于区域内... 以“胡焕庸线”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并从概念、任务、特征、内在关系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协调性均衡发展”这一新概念,进而构建了一个内涵既包括“协调性”又涵盖“均衡性”的新的分析视角。其中,协调性侧重于区域内外的关系和联系,均衡性则重在强调区域众多要素的发展及分布状态,两者既可以在水平与结构、体量与质量、内在与外在、静态与动态、等级与次序等不同视域下独自展开,又可以在“融合共生”的耦合机制下达到辩证统一,形成“一体两面”的统一理论分析框架。从生态、经济和机制三个方面对长三角区域协调性均衡发展进行了论述,并总结出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一体两面 融合共生 长三角一体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