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谷胜利 邵静 +4 位作者 刘改玲 叶晓景 曾进勇 赵静 戈海珍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1070-1071,1077,共3页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及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探讨社区脑卒中二级预防规范方案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长宁区同仁医院收治的83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脑卒中患者及其监护人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普及疾病相关知识...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及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探讨社区脑卒中二级预防规范方案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长宁区同仁医院收治的83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脑卒中患者及其监护人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并进行持续的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一年后随访,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干预后评判问卷》对脑卒中患者及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脑卒中患者及其监护人对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及脑卒中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后,脑卒中患者及其监护人对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脑卒中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率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P <0.01),脑卒中复发率为4.8%。【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二级预防能显著提高其相关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能够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预防和控制 健康教育 危险因素 干预性研究
下载PDF
药物相关性卒中及其防治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勇杰 张建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1-365,共5页
脑卒中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有些药物可导致血黏度增高,具有潜在缺血性卒中的风险;而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本身亦增加了患者颅内出血及死亡的风险。... 脑卒中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有些药物可导致血黏度增高,具有潜在缺血性卒中的风险;而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本身亦增加了患者颅内出血及死亡的风险。据此,本文提出药物相关性卒中的概念,并探讨患者在使用相关药物期间的颅内出血风险及需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时的围术期处理方案,旨在引起临床医师对药物相关性卒中的重视,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化学诱导 卒中/预防和控制 中/治疗 抗凝药/副作用 手术期间
下载PDF
深部脑白质高信号评分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
3
作者 王祥翔 柴湘婷 刘学升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6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讨深部脑白质高信号(DWMHs)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IS)的诊断效能,同时观察假性脑卒中(SM)的特点。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3月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110例,分为SM组(43例)和轻型IS组(67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 目的探讨深部脑白质高信号(DWMHs)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IS)的诊断效能,同时观察假性脑卒中(SM)的特点。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3月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110例,分为SM组(43例)和轻型IS组(67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DWMHs对2组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SM组中,DWMHs评分2~3分患者5例,其中1例为代谢性脑病,4例为癫痫发作后的Todd′s麻痹。轻型IS组中,DWMHs评分2~3分患者60例。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95%可信区间:0.860~0.976),标准误为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WMHs评分针对轻型IS有较高的诊断效能,SM最常见的病因包括中毒或代谢性脑病、癫痫发作后的Todd′s麻痹及偏头痛或周围性眩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高信号 卒中/预防和控制 磁共振成像 癫痫
下载PDF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减少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桑贤德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房颤/治疗 卒中/预防和控制 抗凝治疗
下载PDF
重视颈部动脉疾病的治疗,积极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被引量:1
5
作者 谷涌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601-1602,共2页
本文介绍了颈动脉缺血性病变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因素,并回顾了造成二者临床高度相关性的解剖学基础。同时介绍了国内多位学者在颈动脉疾病治疗、卒中事件预防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其中崭新的学术观点进行了点评。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治疗 卒中/预防和控制 述评
原文传递
知信行模式护理干预在脑卒中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范丽萍 管秀梅 张鑫 《中国校医》 2018年第10期770-771,共2页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在神经内科脑卒中高危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19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9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知-信-行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并分析比较2组应用...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在神经内科脑卒中高危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19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9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知-信-行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并分析比较2组应用不同干预方法后的临床效果,包括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增加患者满意度,从而大大降低卒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临床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预防和控制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