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VASH-1、VEGF对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王经忠 张亮 靳久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经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根据改良Rankin... 目的分析血清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经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根据改良Rankin量表分为预后不良组(38例)和预后良好组(69例),另选取同期93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入院后24 h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ASH-1、VEGF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VASH-1、VEGF对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因素。结果研究组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血清VASH-1、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血清VASH-1、VEGF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VASH-1评估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AUC为0.833(95%CI:0.783~0.883);血清VEGF评估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AUC为0.845(95%CI:0.795~0.895);二者联合评估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AUC为0.905(95%CI:0.855~0.9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VASH-1(OR=3.662,95%CI:2.124~6.315)、VEGF(OR=3.034,95%CI:1.885~4.886)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OR=2.683,95%CI:1.771~4.065)、C反应蛋白(OR=3.721,95%CI:2.456~7.360)均为影响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VASH-1、VEGF在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均升高,且二者水平变化与疾病近期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源栓塞 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下载PDF
脑梗死累及岛叶预示心源性栓塞性卒中风险
2
作者 黄宝资 黎建乐 +4 位作者 李苹萍 曹谡涵 陈椿勇 蒋自牧 曾进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1,共6页
目的 探讨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中,病灶累及岛叶是否与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存在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发病7 d内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 目的 探讨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中,病灶累及岛叶是否与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存在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发病7 d内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卒中病因分型分为心源性栓塞型和非心源性栓塞型。病灶是否累及岛叶主要通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进行确诊。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累及岛叶的脑梗死与心源性栓塞性卒中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1585例,其中心源性栓塞型173例(10.9%)和非心源性栓塞型1412例(89.1%)。脑梗死累及岛叶448例(28.3%),其中心源性栓塞组135例(78.0%)和非心源性栓塞组313例(22.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累及岛叶的脑梗死与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存在相关性(未调整模型:OR=12.474, 95%CI 8.520~18.263,P<0.001)。在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两者间仍存在显著相关性(模型3:OR=6.233, 95%CI 3.688~10.543;P<0.001)。此外,累及左侧(模型3:OR=4.977, 95%CI 2.757~8.987,P<0.001)和右侧岛叶的脑梗死(模型3:OR=4.998,95%CI 2.743~9.107,P<0.001)均与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存在相关性。结论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累及岛叶可作为心源性栓塞性卒中的潜在影像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叶受累 心源栓塞 大脑动脉供血区脑梗死 影像学标志 相关 风险 非心源栓塞
下载PDF
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对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发病期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3
作者 张雨 栗江霞 +3 位作者 姜改英 崔永菁 郭巧玲 王滢 《循证护理》 2024年第21期3936-3940,共5页
目的: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探究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发病初期的疾病体验。方法: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例发病初期的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以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目的: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探究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发病初期的疾病体验。方法: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例发病初期的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以慢性疾病轨迹模式为理论指导,提炼出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在发病初期3个方面的真实体验。疾病相关行为方面,包括疾病体验差、疾病自我反思和疾病知识缺乏;自我概念行为方面,包括活在当下、坦然应对,回避现实、丧失自我和抵触社交、病耻感重;日常生活行为方面,包括角色适应障碍、保健意识增强和经济负担过重。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关注老年脑卒中偏瘫病人的真实体验,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时进行干预,促进病人心身健康,帮助病人更好地回归家庭与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轨迹模式 偏瘫 发病期 护理 研究
下载PDF
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的主动脉斑块分析
4
作者 李焱 陈健 +2 位作者 李倩 徐朝伟 楼敏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7期46-50,共5页
目的探索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ESUS)患者的主动脉斑块(aortic plaque,AP)发生、分布情况、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住院的222例ESU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 目的探索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ESUS)患者的主动脉斑块(aortic plaque,AP)发生、分布情况、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住院的222例ESU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胸部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检查,观察AP的发生分布情况及斑块特征。根据有无斑块及斑块特征将患者分为无斑块组(n=126)、AP组(n=71)和主动脉复杂斑块(aortic complex plaque,ACP)组(n=25)。分析AP的危险因素及三组患者的脑梗死临床表现差异。结果纳入222例ESUS患者,共检出259枚AP,42枚ACP,斑块分布以近端降主动脉最常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均是ESUS患者发生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心脏瓣膜钙化均是ESUS患者发生AC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无斑块组患者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显著低于AP组(P<0.05),无斑块组和ACP组患者的入院时NIHSS评分、前循环脑梗死病灶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SUS患者中AP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分布于近端降主动脉,ACP往往多发。年龄的增加、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及心脏瓣膜钙化与ACP形成独立相关。与无斑块的ESUS患者相比,有ACP的患者通常卒中症状更严重,其脑梗死病灶多分布在左侧大脑半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栓塞 主动脉斑块 近端降主动脉 复杂斑块
下载PDF
P波异常鉴别诊断老年栓塞性和非栓塞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李名兰 陈海荣 +3 位作者 王燕英 温达 潘碧云 陈训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5期2857-2861,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栓塞性脑卒中和非栓塞性脑卒中病人P波异常的发生率,并评估P波异常对鉴别诊断栓塞性脑卒中和非栓塞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年龄≥60岁的病人233例,其中,心房颤动相... 目的:分析老年栓塞性脑卒中和非栓塞性脑卒中病人P波异常的发生率,并评估P波异常对鉴别诊断栓塞性脑卒中和非栓塞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的年龄≥60岁的病人233例,其中,心房颤动相关栓塞所致缺血性脑卒中31例,不明原因栓塞性脑卒中(ESUS)59例,非栓塞性脑卒中143例。P波异常分为P波电轴异常(PWAA)、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心房间高度传导阻滞(A-IAB)3种类型,比较3种脑卒中亚型病人PWAA、PTFV1、A-IAB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栓塞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结果:非栓塞性脑卒中病人PWAA、PTFV1、A-IAB发生率均低于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ESUS病人。与使用单种类型P波异常参数相比,至少1种类型P波异常的识别提高了敏感度(72%),而至少2种类型P波异常具有低敏感度(29%)和高特异度(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至少1种类型P波异常为栓塞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1,95%CI(1.46,6.63)]。结论:在非栓塞性脑卒中病人中,每种类型P波异常的发生率都明显降低。PWAA、PTFV1和A-IAB参数的组合可用于鉴别诊断栓塞性脑卒中和非栓塞性脑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栓塞 P波异常 心房颤动
下载PDF
疾病感知和服药信念在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和康复依从性中的作用分析
6
作者 齐晶晶 刘腊梅 +1 位作者 李文婷 刘延锦 《中国康复》 2024年第7期401-405,共5页
目的:分析疾病感知和服药信念在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和康复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以321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脑卒中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SFEAS)、服药信念量表(BMQ)、疾病感知问卷(B-IPQ)以及自我效能量表(SSEQ)进行问卷调查。分... 目的:分析疾病感知和服药信念在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和康复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以321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脑卒中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SFEAS)、服药信念量表(BMQ)、疾病感知问卷(B-IPQ)以及自我效能量表(SSEQ)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疾病感知、服药信念与自我效能和康复依从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剔除无效问卷21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00份。脑卒中患者B-IPQ评分为45.33±8.31分,BMQ评分为30.10±3.32分,SFEAS评分为34.89±8.90分,SSEQ评分为74.09±11.80分,各量表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不同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学历、居住地患者B-IPQ、BMQ、SFEAS以及SSEQ得分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疾病感知同服药信念、自我效能和康复依从性呈负相关(r=-0.754、-0.741、-0.785;均P<0.001);服药信念和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864;P<0.001);服药信念和康复依从性呈正相关(r=0.780;P<0.001);自我效能和康复依从性呈正相关(r=0.753;P<0.001);疾病感知和服药信念在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和康复依从性之间的中介作用显示,自我效能对康复依从性的路径系数是0.409,自我效能通过中介变量疾病感知和服药信念对康复依从性产生部分间接效应。结论:脑卒中的发生可影响患者的疾病感知、服药信念、自我效能以及康复依从性,并且疾病感知和服药信念可影响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康复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感知 服药信念 自我效能 康复依从 介效应
下载PDF
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
7
作者 迟冬雨(综述) 宋秀娟(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80-283,共4页
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ESUS)目前被认为是在影像上表现为栓塞性卒中,且经仔细诊断评估后,未确定特定的或公认的卒中病因的隐源性卒中亚型。据推测,在ESUS患者卒中二级预防中,抗凝治疗比抗血小板治疗更有效。然而,实际上在几项相关ESUS实验... 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ESUS)目前被认为是在影像上表现为栓塞性卒中,且经仔细诊断评估后,未确定特定的或公认的卒中病因的隐源性卒中亚型。据推测,在ESUS患者卒中二级预防中,抗凝治疗比抗血小板治疗更有效。然而,实际上在几项相关ESUS实验中,抗凝治疗相比于阿司匹林既不安全,也不有效。故更确切地理解和判断ESUS的病因是治疗的关键。本文将讨论ESUS概念的背景、定义、诊断,从栓子来源分析其病因及与ESUS的关联,以期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栓塞 非狭窄大动脉粥样硬化 亚临床房颤 卵圆孔未闭
下载PDF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相关卒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孙赫萱 张亚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84-387,共4页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BAD)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病因,BAD相关卒中起病时临床症状轻,但容易出现症状波动及进行性运动功能缺失为主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通常因为未得到及时的诊疗而导致预后不佳。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对BAD相关卒中...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BAD)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病因,BAD相关卒中起病时临床症状轻,但容易出现症状波动及进行性运动功能缺失为主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通常因为未得到及时的诊疗而导致预后不佳。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对BAD相关卒中进行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然而目前对BAD相关卒中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确诊手段也未形成标准,且在治疗方面缺乏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本文旨在对BAD相关卒中的发病机制、确诊手段、相关并发症、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缺血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下载PDF
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脑卒中患者康复管理实践与效果评价
9
作者 王琳 严婷婷 司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6-861,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脑卒中患者康复管理的应用效果,为我国脑卒中等慢性病的康复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便利选择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在上海市某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评价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脑卒中患者康复管理的应用效果,为我国脑卒中等慢性病的康复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便利选择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在上海市某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在入院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5例),分别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配至医院南楼和北楼的2个病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康复干预的基础上,按照慢性疾病轨迹模式进行康复管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时希望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参与度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3个时间点的希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389.492,P<0.001;F_(组间)=27.312,P<0.001;F_(交互)=14.059,P<0.001);2组患者3个时间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203.751,P<0.001;F_(组间)=5.802,P=0.019,F_(交互)=6.704,P=0.002);2组患者3个时间点的自主参与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340.061,P<0.001;F_(组间)=19.525,P<0.001;F_(交互)=7.984,P=0.001)。结论: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康复管理能提高脑卒中患者对治疗和生活的希望,同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提高社会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疾病管理 疾病轨迹 干预研究
下载PDF
心房颤动致心源性栓塞性脑卒中病人机械取栓的预后分析
10
作者 杨丰兵 范剑剑 +1 位作者 任重阳 成红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1期4002-4005,共4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所致心源性栓塞性脑卒中(CES)病人机械取栓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晋城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住院治疗的96例行机械取栓后血管再通的心房颤动所致CE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所致心源性栓塞性脑卒中(CES)病人机械取栓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晋城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住院治疗的96例行机械取栓后血管再通的心房颤动所致CE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30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66例)。分析比较两组病人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心房颤动所致CES病人机械取栓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年龄、合并高血压、Alberta脑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去骨瓣减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NHISS评分、ASPECT评分降低、取栓次数、合并高血压、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是心房颤动导致心源性脑卒中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ASPECT评分、NIHSS评分、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合并高血压、年龄与心房颤动导致的CES病人机械取栓的预后密切相关,为临床评估心房颤动致CES病人机械取栓提供参考依据及预防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源栓塞 改良Rankin量表 机械取栓 预后
下载PDF
家庭药师模式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用药依从性 健康教育及疾病复发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陈绮明 吴玉英 +2 位作者 颜明珠 傅彩霞 潘燕红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家庭药师模式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用药依从性、健康教育和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 目的 探讨家庭药师模式对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用药依从性、健康教育和疾病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采取常规随访及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借助家庭药师智能平台予以建档、药物咨询、药物管理、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比较2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健康教育掌握度及疾病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与观察、饮食与运动及疾病与健康等健康教育掌握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脑梗死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药师模式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外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度及降低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药师模式 轻型缺血 用药依从 健康教育 疾病复发
下载PDF
中国循证医学结果可能改变急性脑卒中控制策略:来自INTERACT4研究的启示
12
作者 陈涵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4期414-414,共1页
急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致死致残性疾病之一,如何保证卒中后的脑灌注是神经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的指南推荐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进行适当控制,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可预防病变进展,保护正常脑组织;而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出于增加脑... 急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致死致残性疾病之一,如何保证卒中后的脑灌注是神经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的指南推荐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进行适当控制,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可预防病变进展,保护正常脑组织;而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出于增加脑灌注的需求,血压管理的时机和目标一直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学家 致残疾病 正常脑组织 血压管理 出血 脑灌注 缺血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晋雯 李琳波 杨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78-1484,共7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D型人格量表(DS-14)、家庭功能评定总的功能分量表(FAD-GF)、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以及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EAQ)对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D型人格量表(DS-14)、家庭功能评定总的功能分量表(FAD-GF)、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以及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EAQ)对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234例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本组脑卒中偏瘫病人DS-14得分为(21.92±9.14)分,B-IPQ得分为(40.86±5.98)分,FAD-GF得分为(26.75±4.88)分,EAQ得分为(34.77±4.36)分;D型人格、疾病感知、家庭功能均与功能锻炼依从性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脑卒中偏瘫病人工作状态、偏瘫侧、日常生活能力、D型人格、家庭功能及疾病感知是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为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在为脑卒中病人提供治疗方案时,可以通过改善病人的疾病感知和家庭功能,从而提高其功能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锻炼依从 D型人格 家庭功能 疾病感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照科 白莹 +4 位作者 阿曼古力·瓦衣提 魏明 朱慎慎 胡艳敏 张金盈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453-459,共7页
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IS)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01—2021-12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185例NVAF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将患者分为2组:卒中组(91例)和非卒中组... 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IS)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01—2021-12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185例NVAF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将患者分为2组:卒中组(91例)和非卒中组(94例),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CHA2DS2-VASc评分、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并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II与NVAF患者发生IS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II对NVAF患者发生IS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卒中组CHA2DS2-VASc评分、血尿酸、中性粒细胞计数、SII、左心房前后径均高于非卒中组(P<0.05);卒中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比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非卒中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II是NVAF患者发生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SII预测NVAF患者IS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757,最佳截点值为733.12,灵敏度为59%,特异度为85%。结论 SII对NVAF患者发生IS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非瓣膜心房颤动 炎症反应 预测
下载PDF
凋亡小分子探针在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和再通模型中的应用
15
作者 钱成 汪涛 +3 位作者 李英豪 楼文胜 顾建平 陈国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7-981,987,共6页
目的探讨凋亡小分子探针CYS-F在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和再通模型中活体分子成像的可行性,分析其反映病变程度的能力。材料与方法阿霉素诱导Hela细胞凋亡,体外验证探针靶向能力;模拟临床,构建小鼠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n=15)和再通模型(n... 目的探讨凋亡小分子探针CYS-F在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和再通模型中活体分子成像的可行性,分析其反映病变程度的能力。材料与方法阿霉素诱导Hela细胞凋亡,体外验证探针靶向能力;模拟临床,构建小鼠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n=15)和再通模型(n=15),行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靶血管情况;经尾静脉注射CYS-F探究探针分布情况。建模24 h后,T2WI评估病灶体积,近红外成像活体评估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尼氏染色和c-fos染色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CYS-F有较好的体外细胞凋亡靶向能力。建模后多普勒血流仪和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栓塞组成功栓塞大脑中动脉,再通组大脑中动脉复通;近红外成像显示栓塞组大脑中动脉区域荧光信号缺失。建模24 h后,T2WI显示再通组梗死灶体积率明显小于栓塞组(0.055±0.015比0.512±0.220;t=19.761,P<0.001)。栓塞组荧光强度较再通组强,靶背景比分别为1.215±0.162、0.731±0.085(t=10.252,P<0.001)。栓塞组可见大量激活的神经元细胞表达c-fos蛋白,尼氏染色可见大量细胞发生核固缩和裂解。结论小鼠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和再通模型贴近临床,应用CYS-F小分子探针可在体对细胞凋亡成像,反映梗死程度,且能在注射初期反映局部组织血流灌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细胞凋亡 血栓栓塞 分子影像 分子探针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患者心脏磁共振检查专家共识
16
作者 中国卒中学会医学影像分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磁共振专业委员会 +5 位作者 云南省卒中学会 赵新湘 陆敏杰 蒲军 程敬亮 马运婷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8-1196,共9页
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约占卒中患者的70%。在IS中,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和来源不明的栓塞性卒中分别占20%~30%和30%~40%。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检查作为一种重要的补... 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约占卒中患者的70%。在IS中,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和来源不明的栓塞性卒中分别占20%~30%和30%~40%。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检查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不仅有助于IS病因的确认,还可以揭示IS新的发病机制。本文阐述了IS患者CMR检查的必要性、CMR检查技术的价值及在IS患者中的应用适应证,并推荐了IS患者的CMR检查流程,以便更好地为IS的病因诊断、治疗及二级预防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心脏磁共振 来源不明的栓塞 隐匿心肌病 风险分层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与隐源性卒中
17
作者 温贵显 张飞飞 刘惠良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6期367-370,共4页
卵圆孔未闭(PFO)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与隐源性卒中紧密相关。PFO相关的反常性栓塞、原位血栓、心房重构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房间隔膨出瘤等均可致隐源性卒中。PFO合并隐源性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封堵。该文介绍PFO导... 卵圆孔未闭(PFO)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与隐源性卒中紧密相关。PFO相关的反常性栓塞、原位血栓、心房重构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房间隔膨出瘤等均可致隐源性卒中。PFO合并隐源性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封堵。该文介绍PFO导致隐源性卒中的相关机制及目前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隐源 反常栓塞 原位血栓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心房颤动相关卒中与动脉-动脉脑栓塞患者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18
作者 迟冬雨 宋秀娟 +2 位作者 马杰 王丽萍 张晗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57-562,共6页
目的 探讨卵圆孔未闭(PFO)相关卒中、心房颤动(AF)相关卒中与动脉-动脉(A-A)脑栓塞患者在临床资料、神经影像学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初诊病因不明确的卒中患者。... 目的 探讨卵圆孔未闭(PFO)相关卒中、心房颤动(AF)相关卒中与动脉-动脉(A-A)脑栓塞患者在临床资料、神经影像学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初诊病因不明确的卒中患者。将所有入组患者根据病因分为动脉-动脉栓塞(A-A)组,PFO相关卒中组及AF相关卒中组,比较不同致病机制的脑栓塞患者临床特点,总结不同栓子来源的脑栓塞患者影像学特征。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84例脑栓塞患者,其中PFO组75例,AF组45例,A-A组64例。PFO组平均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卒中病史比例低于AF组与A-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F组平均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高于PFO组与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影像学上,3组患者在梗死血管分布、病灶大小及部位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PFO组患者相比AF组与A-A组,累及后循环区域较多,皮质下梗死多见(^(均)P<0.05);AF组患者相比于PFO组与A-A组,以皮质-皮质下梗死为主,更多累及多循环供血区域(^(均)P<0.05)。PFO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有高危PFO特征分为高危PFO组患者53例,非高危PFO组患者22例。两组患者梗死血管分布、病灶大小、部位和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PFO相关卒中患者一般年龄较小,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卒中病史等传统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较少,在神经影像学上以皮质下梗死为主,更多累及后循环。AF相关卒中患者年龄偏大,NIHSS评分、mRS评分较高,影像学上以大的皮质-皮质下梗死为主,多累及多循环供血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栓塞 卵圆孔未闭 房颤 动脉-动脉栓塞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栓塞性卒中患者心源性栓子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文 张纯 +1 位作者 刘金凤 许亚飞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056-1061,共6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对栓塞性卒中患者心源性栓子的诊断价值,分析TTE参数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200例栓塞性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经食道...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对栓塞性卒中患者心源性栓子的诊断价值,分析TTE参数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200例栓塞性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和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TE对心源性栓子的诊断价值,并观察TTE影像特点。随访1年,根据患者预后分成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入院时的LAD、LVESD、LVEDD、LVEF、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分析TTE参数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经分析提示,TTE检出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左心房/左心耳血栓、左心室肥厚、左心房黏液瘤、左心房增大、心脏赘生物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2%、82.2%、93.8%、84.2%、93.3%、87.5%。在误诊患者中,左心房黏液瘤误诊2例,左心房增大误诊1例。在漏诊患者中,PFO漏诊13例,左心房/左心耳血栓漏诊8例,左心室肥厚漏诊2例,左心房黏液瘤漏诊1例,心脏赘生物漏诊2例。随访结果:200例患者中生存161(80.5%)例,死亡39(19.5%)例。生存组LAD、LVESD、LVEDD低于死亡组,LVEF高于死亡组(P<0.05)。LAD、LVESD、LVEDD、LVEF单独预测CES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37、0.766、0.788、0.807,4项联合预测的AUC为0.873。4项联合预测的特异度为92.6%,高于LAD(62.7%)、LVESD(78.9%)、LVEDD(77.0%)、LVEF(77.0%)单独预测的特异度(P<0.05)。结论:TTE对栓塞性卒中患者心源性栓子的检出有一定价值,能及时明确患者的心源性栓塞特点,且对患者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超声心动图 栓塞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格林模式在预防脑卒中患者静脉血栓栓塞中的作用评价
20
作者 杨培英 潘思华 李成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204-0206,共3页
分析格林模式在脑卒中静脉血栓栓塞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健康护理干预和格林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较对照... 分析格林模式在脑卒中静脉血栓栓塞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健康护理干预和格林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相关数据。结果 研究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PT、aPTT更高,Fbg更低(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格林模式在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凝血指标上作用明显,且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可作为主要护理方法之一纳入临床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模式 静脉血栓栓塞 疾病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