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脑感知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温鹏臻 董振林 黄小燕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观察手脑感知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作业训练联合重复经... 目的:观察手脑感知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作业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手脑感知训练。对比两组患肢和手感觉功能、患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患肢肢体肌张力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塞姆斯韦恩斯坦单丝检测(SWME)得分及两点辨别觉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WME得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两点辨别觉检测值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FMA-UE)及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患肢肢体张力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脑感知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效果明显,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脑感知训练 重复经颅磁刺激 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 手感觉功能 患肢肢体肌张力变化
下载PDF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2
作者 张利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17-0120,共4页
探析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院内收治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共计100例,随机数字表法下分组,对照组50例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研究组50例则接受综合康复疗法,对比分析两组干预结局... 探析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院内收治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共计100例,随机数字表法下分组,对照组50例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研究组50例则接受综合康复疗法,对比分析两组干预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FMA-UE及 WMFT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FMA-UE及 WMFT均有显著改善,以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均有显著改善,以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对于中风后肢体的功能损害,采用全面的康复方法,可以使病人的上肢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也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 综合康复疗法 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 治疗效果 专用生活质量量表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双侧上肢训练对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姚金佳 华佳琪 孙李慧子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5期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双侧上肢训练对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经本院确诊为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双... 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双侧上肢训练对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经本院确诊为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双侧上肢训练,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训练条件施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的上肢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自主生活能力以及训练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肩外展、腕背伸的主动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FMA量表得分、Barthel指数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训练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双侧上肢功能康复训练相结合,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受限的患者具有显著改善上肢活动范围及运动能力的作用,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水平,患者对此治疗方案的满意度颇高,故具备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上肢训练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罗健 曾西西 肖国东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4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康复常规治疗,试验组在... 目的:探讨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康复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治疗。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运动评定量表上肢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运动评定量表上肢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对上述4个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能改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 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 疗效
下载PDF
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5
作者 周婷 白昕予 +2 位作者 孙甜 巩尊科 朱永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2月医院治疗的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头穴透刺疗法)和观察组(47例,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疗法),对... 目的探讨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2月医院治疗的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头穴透刺疗法)和观察组(47例,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y,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和沃尔夫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评分、Brunnstrom偏瘫上肢肌力分级及运动诱发电位皮质潜伏期(cortical latency,CL)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值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FMA-UE评分、MBI评分和WMFT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Brunnstrom偏瘫上肢肌力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runnstrom偏瘫上肢肌力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CL和CMCT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上肢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水涵木针法 头穴透刺 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上肢肌力
下载PDF
穴位注射和中医理疗对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汪晗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5期2238-2240,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中医综合理疗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1月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生物反馈治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联...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中医综合理疗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1月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生物反馈治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联合中医综合理疗治疗。比较2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FMA上肢功能评分;治疗前后患者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IEMG评分、功能独立性。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MA上肢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上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IEMG评分、功能独立性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IEMG评分、功能独立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中医综合理疗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功能独立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医综合理疗 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瓜楼桂枝汤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与自理能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学茬 王振斋 吴秀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究瓜楼桂枝汤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自理能力影响。方法研究合计纳入81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均由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常规治疗同时进行任务导向... 目的探究瓜楼桂枝汤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自理能力影响。方法研究合计纳入81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均由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常规治疗同时进行任务导向训练,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瓜楼桂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上肢麻木、上肢疼痛、上肢肌痉挛、上肢肌无力等)积分以及神经功能指标变化、脑血管动力学指标变化、上肢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与协调收缩率(CCR)变化、运动活动日志(MAL)评分变化及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评分变化、加拿大作业活动测量表(COPM)评分变化、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49%,33/4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麻木、上肢疼痛、上肢肌痉挛、上肢肌无力等中医症状积分、神经营养因子(NGF)及硫化氢(H_(2)S)、神经元特异性淅烯醇化酶(NSE)等神经功能指标、颈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血流量、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及脑血管外周阻力、动态阻力等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上肢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与协调收缩率(CCR)、MAL及WMFT、 COPM及Barthel指数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上肢麻木、上肢疼痛、上肢肌痉挛、上肢肌无力等中医症状积分、NGF、H_(2)S、NSE、颈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血流量、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及脑血管外周阻力、动态阻力、RMS及CCR、MAL及WMFT、 COPM及Barthel指数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肢麻木、上肢疼痛、上肢肌痉挛、上肢肌无力等中医症状积分、NGF、H_(2)S、NSE、颈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血流量、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及脑血管外周阻力、动态阻力、RMS及CCR、MAL及WMFT、COPM及Barthel指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80.49%,33/41)(P<0.05)。结论瓜楼桂枝汤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可提升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提升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患者十分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 瓜楼桂枝汤 任务导向训练 上肢运动功能 自理能力 满意率
下载PDF
互动式头针结合悬吊下数字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徐磊 张泽荣 +3 位作者 许为勇 刘换 韩雪 王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上肢运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60例,脱落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观察组给... 目的:观察互动式头针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上肢运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60例,脱落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互动式头针(穴取偏瘫对侧顶颞前斜线的中2/5、顶颞后斜线的中2/5、顶旁2线,每次30 min)结合悬吊下数字作业疗法(OT)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悬吊下数字OT治疗,两组均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表面肌电信号(sEMG),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UE、ARAT、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屈肘及伸肘时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积分肌电值(iEMG)和均方根值(RMS)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55/58),高于对照组的83.1%(49/59,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可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互动式头针 悬吊训练 作业疗法 平衡功能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