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体素症状病变映射方法对急性脑卒中后疲劳症状的研究
1
作者 王朋 孙文 +2 位作者 王金晶 音大为 何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目的旨在确定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功能性脑损伤与卒中后疲劳(PSF)的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连续收治的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卒中后疲劳评分采用疲劳严重程... 目的旨在确定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功能性脑损伤与卒中后疲劳(PSF)的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连续收治的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卒中后疲劳评分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进行评分。所有参与者均由3位高年资神经内科医师进行评估。患者均进行3.0T磁共振全脑扫描,包括弥散加权成像。人工勾画脑梗死病变区域,制作成相应图像模板。采用基于体素病变症状映射图谱(VLSM)来研究病变的位置与卒中后疲劳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翻转对侧病变,也进行同样的分析,并且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来验证功能性脑损伤和PSF的相关性。结果在361例急性卒中患者中,142例(39.3%)患者在急性期被诊断为疲劳,116例(35.8%)患者在卒中后6个月随诊时被诊断为疲劳。VLSM分析显示,在6个月的随访中,右侧丘脑的聚集性病变与PSF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对侧病灶翻转分析相比,在卒中的急性期没有发现明显的聚集性疾病。翻转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311)。多变量逻辑回归证实,右丘脑病变负荷(OR=2.67,95%CI 1.46~4.88)是6个月PSF的预测因素。结论右侧丘脑病变增加了卒中6个月后出现卒中后疲劳症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体素的病变-症状映射 神经影像学 卒中后疲劳 急性缺血性 病变位置
下载PDF
赋能教育联合“呼”字诀操在脑卒中后疲劳康复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2
作者 施家芳 施碧霞 +1 位作者 苏秋珍 朱旗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3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联合“呼”字诀操训练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纳入120例脑卒中后疲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及护理方式,观察组干预时在前者基础上增加赋能教育联合“...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联合“呼”字诀操训练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纳入120例脑卒中后疲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及护理方式,观察组干预时在前者基础上增加赋能教育联合“呼”字诀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C反应蛋白(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FS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FSS评分(29.55±7.62)分比对照组的(35.28±10.14)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MBI评分较干预前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且观察组MBI评分(58.08±15.52)分高于对照组的(50.05±15.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RP和HCY水平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CRP(4.58±3.07)mg/L和HCY(11.15±4.98)ng/ml低于对照组的(7.18±3.59)mg/L、(14.85±3.6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教育联合“呼”字诀操训练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的康复有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能教育 “呼”字诀操 卒中后疲劳 康复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互动模式构建的系统干预措施在老年卒中后疲劳患者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胡建蓉 周玥杉 +1 位作者 刘江玲 周珊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3期706-710,72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在老年卒中后疲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7月于江油市人民医院诊治老年卒中后疲劳的124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措施干预,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在老年卒中后疲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7月于江油市人民医院诊治老年卒中后疲劳的124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措施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措施干预基础上加用基于健康行为互动模式构建的系统干预措施。分别采用脑卒中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疲劳严重程度、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FSS、SSEQ及SS-QO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SSEQ评分、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行为互动模式构建的系统干预措施可能有效地降低老年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严重程度,提高患者自我管理主动性、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卒中后疲劳 健康行为互动模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体验及应对策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司雨朦 杜静 +4 位作者 余红 郝书婕 廖国琼 徐倩 范香格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112,共4页
目的深入了解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体验及应对策略,为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按照目的抽样法选取16例卒中后疲劳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结果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体验... 目的深入了解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体验及应对策略,为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按照目的抽样法选取16例卒中后疲劳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结果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体验共提炼出4个主题:卒中后疲劳特征、日常生活陷入紊乱状态、与他人讨论疲劳的反馈、渴望获得支持与理解。疲劳应对策略共提炼出2个主题:努力克服及适应疲劳、逃避或放弃应对疲劳。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疲劳筛查与评估,鼓励患者正确应对疲劳,并采取多渠道的综合干预策略,缓解患者的疲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疲劳 心理体验 应对策略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萱 张振香 +5 位作者 赵志欣 江湖 王佳佳 林蓓蕾 王文娜 陈素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4-1141,共8页
背景既往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PSF)发生率高达25%~85%,持续不断的疲乏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康复进程,因此亟需了解此类患者的心理体验和需求,但既往已进行的单一的质性研究结果可能不具有代表性。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卒中... 背景既往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PSF)发生率高达25%~85%,持续不断的疲乏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康复进程,因此亟需了解此类患者的心理体验和需求,但既往已进行的单一的质性研究结果可能不具有代表性。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构建PSF患者疲劳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sycINFO、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Scopus、澳大利亚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与PSF患者疲劳体验相关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07-05。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进行Meta整合。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提炼出22个主要结果,归纳为8个类别,综合为4个整合结果:对PSF的认知严重匮乏;存在错综复杂的负性身心体验;PSF的自我调适方式多样;存在多种PSF康复需求。结论PSF患者对疲劳认知不足且存在明显负性身心体验,因此应早期识别和筛查PSF患者,强化对患者的疲劳教育并为其制订个性化疲劳管理策略,同时应重视发挥社区和家庭在PSF患者疲劳管理中的作用,使其与医护人员一同为PSF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疲劳 体验 应对方式 需求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下载PDF
脑卒中后疲劳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貌雯靖 罗颖 +4 位作者 詹杰 詹乐昌 李双飞 李淑蕾 陈红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675-1677,共3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疲劳(PSF)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PSF病人109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探讨PSF严重程度的...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疲劳(PSF)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PSF病人109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探讨PSF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109例PSF病人中,轻度PSF病人40例(36.7%),中重度PSF病人69例(63.3%)。单因素分析显示,轻度PSF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DASS21)-抑郁评分与中重度PS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在控制TG及HDL-C水平的情况下,纤维蛋白原(FIB)、DASS21-抑郁评分是PSF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FIB、DASS21-抑郁评分每增加1个单位,中重度PSF的患病风险较轻度PSF分别增高0.628倍、0.055倍。PSF严重程度与DASS21-压力、DASS21-焦虑及DASS21-抑郁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FIB、DASS21-抑郁评分是PSF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疲劳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卒中后疲劳的中枢机制
7
作者 刘秀颖 崔凯歌 +3 位作者 刘丽莹 吴艳凯 于佳琪 杨冀萍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5期401-407,共7页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的中枢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在脑梗死急性期(发病14天内)和慢性期(发病3个月后)对被试者进...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的中枢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在脑梗死急性期(发病14天内)和慢性期(发病3个月后)对被试者进行疲劳严重程度量表评估及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根据疲劳程度分组,应用MATLAB R2013b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两组间小世界属性特征值γ、λ、σ、Cp、Lp和全脑静态功能网络连接(static functional network connectivity,sFNC)的差异,并将差异脑区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急性期和慢性期两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网络均具有小世界属性(σ>1,γ>1,λ≈1),其中慢性期PSF组λ和Cp的曲线下面积较NPSF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特征性参数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急性期PSF组与NPSF组相比,左侧额顶网络与视觉网络(visual network,VN)等多个网络的sFNC减低(P<0.05),双侧额顶网络分别与默认模式网络及感觉运动网络间的sFNC增高(P<0.05)。慢性期,与NPSF组相比,PSF组右侧额顶网络VN的sFNC减低(P<0.05),认知网络如默认模式网络与其他多个网络间sFNC增高(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PSF的发生可能与认知功能异常相关;脑梗死慢性期PSF患者部分脑网络间sFNC增强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推测RFPN-VN的sFNC减低是高级执行网络功能过强而产生的抑制性代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卒中后疲劳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小世界属性 静息态功能网络连接
下载PDF
“五音调神”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疲劳疗效观察
8
作者 吴雨静 苏佳宁 +4 位作者 王雪妍 张梦圆 丹禹钦 刘丽 李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00-905,共6页
目的探讨“五音调神”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疲劳(PS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诊治的肝郁脾虚型PSF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音调神组和常规治疗组,... 目的探讨“五音调神”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疲劳(PS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诊治的肝郁脾虚型PSF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音调神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37例,2组各脱落1例,最终完成72例。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五音调神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予以“五音调神”法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以及血清5-HT水平,分析五音调神组治疗后HAMD-17评分、HAMA评分、PSQI评分与F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2组HAMD-17评分、HAMA评分、PSQI评分及五音调神组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2组SS-QOL评分及五音调神组血清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后五音调神组FSS评分、HAMD-17评分、HAMA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SS-QOL评分、血清5-HT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HAMD-17评分、HAMA评分、PSQI评分与F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644,P<0.001;r=0.691,P<0.001;r=0.632,P<0.001)。结论“五音调神”法可有效减轻肝郁脾虚型PSF患者的疲劳,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失眠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机制可能与上调5-HT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疲劳 肝郁脾虚 五行 音乐疗法 针刺
下载PDF
基于《金匮要略》虚劳病理论探析卒中后疲劳辨治思路
9
作者 赵伊帆 冯炯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3期178-180,共3页
卒中后疲劳属中医学“虚劳”范畴,其病机以虚为本,因虚致瘀,与肝、脾、肾相关,临床辨证可分为气虚血瘀型、脾胃亏虚型、肝郁脾虚型和肾阳虚衰型。治疗上重视补脾、胃、肾,兼以疏肝、化瘀。代表方剂为补阳还五汤、小建中汤、甘麦大枣汤... 卒中后疲劳属中医学“虚劳”范畴,其病机以虚为本,因虚致瘀,与肝、脾、肾相关,临床辨证可分为气虚血瘀型、脾胃亏虚型、肝郁脾虚型和肾阳虚衰型。治疗上重视补脾、胃、肾,兼以疏肝、化瘀。代表方剂为补阳还五汤、小建中汤、甘麦大枣汤和八味肾气丸。本文基于《金匮要略》虚劳病理论,为临床治疗卒中后疲劳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虚劳 卒中后疲劳 辨证论治
下载PDF
灸法干预脑卒中后疲劳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10
作者 郭亚雯 郭玉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69-0073,共5页
通过 Meta 分析评价灸法干预脑卒中后疲劳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运用RevMan5.3进... 通过 Meta 分析评价灸法干预脑卒中后疲劳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运用RevMan5.3进行数据分析,评估文献质量时使用了Cochrane手册6.4.0版本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结果 共纳入文献10篇,共718例脑卒中病人,包含试验组362例,对照组3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得分[MD=-7.18,95%CI(-9.19,-5.17),P0.00001]、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得分[MD=12.04,95%CI(5.94,18.14),P=0.0001]、SS-QOL精力分量表得分[SMD=1.57,95%CI(0.63,2.51),P=0.001]和Barthel指数(BI)得分[MD=8.11,95%CI(5.14,11.09),P0.00001]得分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灸法对干预PSF有一定临床疗效,并有助提高精力水平,改善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卒中后疲劳 META分析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脑卒中后疲劳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
11
作者 杨金盘 马秋平 +3 位作者 张佳琳 刘裕君 黄明亮 张杨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87-694,共8页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脑卒中后疲劳(PSF)的影响因素,并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家医院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作为训练集(304例)、验证集(10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脑卒中后疲劳(PSF)的影响因素,并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家医院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作为训练集(304例)、验证集(10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时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并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对患者进行疲劳评估。在训练集中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血清学指标纳入Lasso回归模型筛选预测变量,再分别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PSF的风险预测模型。利用验证集数据,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决策曲线分析评价两个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最终筛选出5个具有非零系数的预测变量,分别为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胱抑素C。随机森林模型依据基尼指数减少平均值对预测变量进行重要性排序依次为CRP、Hcy、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胱抑素C。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空腹血糖、总胆固醇、CRP、胱抑素C及Hcy水平升高可增加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PSF的风险。外部验证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05和0.885、0.814和0.755、0.830和0.855、0.800和0.787、0.780和0.826、0.846和0.696。两种模型校准度均良好,在阈值0.08~0.86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净收益率。结论空腹血糖、总胆固醇、CRP、胱抑素C、Hcy水平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PSF的发生密切相关。基于上述血清学指标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在预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PSF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价值,其中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效能相对较好,而Logistic回归模型能直观解释变量对PSF发生风险的影响程度,可以作为随机森林模型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 卒中后疲劳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随机森林模型 LOGISTIC回归模型 老年人
下载PDF
卒中后疲劳患者心理弹性、疾病不确定感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余彩丽 芮祖琴 潘雅雯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疲劳患者心理弹性、疾病不确定感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芜湖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40例脑卒中疲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简表(CD-RISC-10)、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脑卒中专... 目的探讨卒中后疲劳患者心理弹性、疾病不确定感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芜湖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40例脑卒中疲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简表(CD-RISC-10)、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患者卒中后疲劳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疲劳患者的心理弹性总分为(18.80±5.49)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91.55±17.42)分,生活质量得分为(160.88±19.01)分;脑卒中疲劳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弹性水平相对较低,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高水平;卒中后疲劳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845,P<0.01)、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663,P<0.01),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713,P<0.01)。结论卒中后疲劳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疾病不确定感密切相关;医护工作者和照护者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加强心理弹性建设从而改善疲劳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疲劳 心理弹性 疾病不确定感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中医正护法理论的药膳调护联合雷火灸治疗脑卒中后疲劳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施家芳 林晶 +2 位作者 施碧霞 庄灼梅 朱旗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9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正护法理论的药膳调护联合雷火灸治疗脑卒中后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脑卒中后疲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中医正护法理论...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正护法理论的药膳调护联合雷火灸治疗脑卒中后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脑卒中后疲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中医正护法理论的药膳调护联合雷火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F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SS评分(4.78±0.56)分低于对照组的(5.53±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MA评分(93.43±2.63)分高于对照组的(91.87±2.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BI评分(91.21±5.43)分高于对照组的(86.57±5.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中医正护法理论的药膳调护联合雷火灸对改善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疲劳症状及运动功能效果显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正护法 卒中后疲劳 辨证施膳 雷火灸
下载PDF
远隔缺血后适应对卒中后疲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14
作者 叶素贞 王晓阳 +2 位作者 白弘照 周雪珍 李海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812-2816,共5页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后适应(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stC)对卒中后疲劳(post stroke fatigue,PS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收集PSF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后适应(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stC)对卒中后疲劳(post stroke fatigue,PS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收集PSF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额外施加RIPostC,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评估日常活动能力,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估疲劳严重程度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情绪。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HAMA、HAMD和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BI和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6,P<0.0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BI、MMSE、FSS、HAMA和HAMD评分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71,P<0.01),试验组的各项评分改善更加明显;FSS的影响因素为MMSE和HAMA。结论远隔缺血后适应可显著改善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缓解疲劳症状、焦虑和抑郁情绪,卒中后疲劳的影响因素为认知功能和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缺血后适应 卒中后疲劳 认知功能 焦虑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可有效缓解卒中后疲劳症状:一项Meta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关宁笑 姚卓娅 +2 位作者 李烨 刘子薇 刘芳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08-1014,共7页
背景疲劳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国内外研究显示,疲劳症状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病情的恢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可有效促进或抑制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加速神经可塑性,但其治疗疲劳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不明确。目的系统评价非侵入性... 背景疲劳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国内外研究显示,疲劳症状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病情的恢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可有效促进或抑制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加速神经可塑性,但其治疗疲劳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不明确。目的系统评价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对卒中后疲劳患者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关于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治疗卒中后疲劳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为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或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照组为常规康复训练,结局指标为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和简化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以及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GRADE证据分级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331例研究对象,3篇为r TMS,2篇为tDCS。5篇文献质量均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F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MD=-2.13,95%CI(-3.63,-0.63),P=0.005],FMA评分高于对照组[SMD=6.60,95%CI(4.33,8.87),P<0.00001]。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结果稳健,Egger’s检验(t=-0.88,P=0.445)提示发表偏倚可能性较小。本研究共3个主要结局,分别为4周与8周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对卒中后疲劳患者FSS评分的影响和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对卒中后疲劳患者FMA评分的影响,每个结局的GRADE系统推荐分级均为低级。结论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对缓解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症状疗效显著,同时可以促进患者运动能力的恢复。但结局指标依据GRADE系统推荐分级均为低级,样本量较少,未来还需开展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疲劳 疲劳 经颅直流电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中医适宜技术在脑卒中后疲劳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焦萌 屈简妮 +1 位作者 陈闪闪 郭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71-2176,共6页
对适用于脑卒中后疲劳病人的中医适宜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开展适合脑卒中后疲劳病人的中医适宜技术提供参考,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
关键词 疲劳 卒中后疲劳 医适宜技术 综述
下载PDF
脑卒中后疲劳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估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雅云 林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4期139-143,共5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的危险因素,构建并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33例脑卒中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并根据是否出现PSF将所有患者分为PSF...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的危险因素,构建并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33例脑卒中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并根据是否出现PSF将所有患者分为PSF组和非PSF组。统计分组情况,对PSF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构建及验证PSF列线图模型。结果:233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生PSF 108例,发生率高达46.4%(108/233),纳入PSF组,125例未发生PSF,纳入非PSF组。单因素分析表明,PSF组年龄>65岁、糖尿病、脑卒中后疼痛及抑郁状态占比均高于非PSF组(P<0.05)。年龄大、脑卒中后疼痛、糖尿病及抑郁状态均是PS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11(95%CI:0.645,0.778),绘制的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值和实际值趋于一致。H-L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良好(χ^(2)=9.178,P=0.328)。结论:基于高危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为识别PSF的高风险患者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疲劳 列线图 高危因素
下载PDF
六字诀对脑卒中后疲劳的疗效观察及气虚血瘀证候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雪梅 刘燕平 +5 位作者 吴成晖 柯俊华 谢秋蓉 丁若鋆 谢月 李翔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6期622-625,共4页
目的观察六字诀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疗效及气虚血瘀证候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疲劳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与常规呼吸治... 目的观察六字诀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疗效及气虚血瘀证候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疲劳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与常规呼吸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与六字诀,30 min/次,1次/d,5 d/周,共进行12周。干预前后采用疲劳严重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气虚血瘀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呼吸困难程度分级[改良版的英国医学委员会量表(mMRC)]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最终完成64例,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与干预前对比,两组干预后,治疗组FSS评分(2.875±0.707)分与气虚血瘀证候要素诊断量表评分(20.219±5.204)分、(14.656±3.488)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4.313±0.471分)、(27.438±5.315)分、(22.313±4.4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R 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字诀能够改善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疲劳严重度与气虚血瘀证候评分,改善患者的疲劳症状,且促进患者脏腑气血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血瘀 六字诀 卒中后疲劳 呼吸困难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疲劳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高生 黄丽娟 +1 位作者 邓六香 朱海兵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疲劳(PSF)的治疗效果及对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2例PS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疲劳(PSF)的治疗效果及对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2例PS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常规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热敏灸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疲劳程度改善情况,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IL-1β、TNF-α及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疲劳严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疲劳严重程度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疲劳严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血清IL-1β、TNF-α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热敏灸联合运动疗法对PSF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患者的疲劳程度,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中IL-1β、TNF-α及CR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运动疗法 卒中后疲劳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高压氧同步舱内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疲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双双 滕进忠 +2 位作者 曾小平 夏昆 黎普刚 《中国康复》 2023年第9期520-524,共5页
目的:评估高压氧同步舱内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疲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90例出现卒中后疲劳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治... 目的:评估高压氧同步舱内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疲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6月~2022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90例出现卒中后疲劳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同步舱内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C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同步舱内经颅直流电假刺激治疗。评估3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多维疲劳量表(MFI-20)评分变化,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FSS及MFI-20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的FSS及MFI-20评分均较治疗前及A组下降(均P<0.05),且B组低于C组(P<0.05)。治疗后,3组血清CRP、IL-1β、IL-6、TNF-α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3组血清CR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的IL-1β、IL-6、TNF-α浓度均低于A组(均P<0.05),且B组低于C组(P<0.05)。B组治疗4周后血清IL-1β、TNF-α、IL-6浓度与FSS评分、MFI-20评分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高压氧同步舱内经颅直流电刺激能有效改善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疲劳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血清炎性因子浓度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疲劳 高压氧 经颅直流电刺激 血清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