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竹定眩汤联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卒中后眩晕疗效研究
1
作者 苏玉凤 吕凤娟 +1 位作者 宣翔虎 智勇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天竹定眩汤联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4例卒中后眩晕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竹... 目的:探讨天竹定眩汤联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4例卒中后眩晕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竹定眩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通过彩超检测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相关量表评分、血清神经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眩晕障碍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Berg平衡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天竹定眩汤联合“治神调髓”针刺法治疗卒中后眩晕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眩晕 天竹定眩汤 “治神调髓”针刺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 脑动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卒中后眩晕辨治浅析
2
作者 汪宇 杜向阳 李道昌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4期314-314,共1页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致死、致残的首要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等五大特点仍在不断上升。尽管近年来脑卒中患者的治愈率有所提高,但大多数患者仍然面临着运动、言语、认知、吞咽等功能障碍,以及抑...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致死、致残的首要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等五大特点仍在不断上升。尽管近年来脑卒中患者的治愈率有所提高,但大多数患者仍然面临着运动、言语、认知、吞咽等功能障碍,以及抑郁、眩晕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脑卒中患者发生眩晕风险较高,主要与大脑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供血不足相关,从而造成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性坏死[1],临床表现多为头晕眼花、耳鸣,甚则出现恶心呕吐等。卒中后眩晕在西医多归纳为血管源性眩晕范畴,目前治疗方案多以抗组胺药物、止吐药物等对症及对因治疗为主。中医多使用中药制剂,通过活血化瘀、疏脉通络以增加脑组织血液供应进行治疗。李道昌教授在归纳古人治疗眩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临床经验,认为卒中后眩晕起病多为肝风痰浊、瘀血阻滞、脾肾气血亏虚所致,总属本虚标实之病。现将李师常用治法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眩晕 辨证论治 临证经验
下载PDF
百会实按灸结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友刚 董昌武 +6 位作者 高大红 程红亮 柳刚 汤敬一 柳星 马斌 朱玲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81-2584,共4页
目的探讨百会实按灸结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眩晕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在脑卒中对症治疗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百会实按灸结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眩晕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在脑卒中对症治疗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百会实按灸结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 w。比较两组总体疗效及安全性、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眩晕病中医证候评价量表评分、经颅多普勒诊断/监护系统检测(TCD)检测指标。随访3个月,评估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DARS、DHI、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DARS、DHI、中医证候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未见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百会实按灸结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眩晕能扩张椎-基底动脉,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可较快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减轻眩晕程度,对中医证候及总体疗效也有较好治疗效果,并具有不易复发的优点,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眩晕 百会实按灸 通督调神针法 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卒中后眩晕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闫秀娟 任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23期118-120,124,共4页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卒中后眩晕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卒中后眩晕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卒中后眩晕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卒中后眩晕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1(ET-1)]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HI评分,血浆TM、ET-1水平,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血浆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卒中后眩晕症患者可提高疗效,降低眩晕评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优于单用倍他司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眩晕 老年 养血清脑颗粒 血管内皮功能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下载PDF
小柴胡汤加减辅助治疗卒中后眩晕效果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范海军 翟李娟 王磊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114-116,共3页
目的 小柴胡汤加减辅助治疗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0例卒中后眩晕患者按双色球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地芬尼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柴胡汤加减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浆黏度以及... 目的 小柴胡汤加减辅助治疗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0例卒中后眩晕患者按双色球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地芬尼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柴胡汤加减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浆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柴胡汤加减辅助治疗卒中后眩晕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浆黏度,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眩晕 小柴胡汤加减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对脑卒中后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芦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对缺血性卒中后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眩晕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48例,对照组予以地芬尼多片治疗,研究组予以小...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对缺血性卒中后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眩晕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48例,对照组予以地芬尼多片治疗,研究组予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两组共治疗2周为一疗程,采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及内皮细胞功能指标,行多普勒超声检测,记录中医证候积分,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治疗后Vm、Vp升高,PI、RI降低,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降低,治疗后ET-1、TM降低,NO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低,Vm、Vp较高,PI、RI较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较低,ET-1、TM较低,NO较高(P〈0.05);对照组有效率75.00%与研究组有效率91.67%数据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对脑卒中后眩晕疗效确切,能提高血液流变学及TCD指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卒中后眩晕 血液流变学 多普勒超声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8期183-185,共3页
目的分析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92例脑卒中后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地芬尼多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92例脑卒中后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地芬尼多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分别为(8.20±0.80)分、(3.65±0.55)mPa·s、(7.73±1.60)mPa·s、(1.30±0.18)mPa·s、(41.00±6.80)%,均低于对照组的(11.30±1.10)分、(5.65±0.60)mPa·s、(9.85±1.80)mPa·s、(1.88±0.20)mPa·s、(46.50±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眩晕能够促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加减 卒中后眩晕 血液流变学 治疗效果 医证候积分 地芬尼多片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脑卒中后眩晕患者临床症候、脑血灌注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赵建国 《四川中医》 2019年第10期141-143,共3页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对脑卒中后眩晕患者临床症状、脑血灌注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的患者112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片联合西比灵等常...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对脑卒中后眩晕患者临床症状、脑血灌注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的患者112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片联合西比灵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以14天为1个疗程,均进行2个疗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脑血流灌注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78.5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流量(CBF)、脑血流容积(CBV)均高于对照组,平均通过时间(MT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眩晕症状,改善脑血流灌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 临床症状 脑血灌注量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眩晕宁胶囊联合焦氏头针辅治脑卒中后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丁婷婷 贾爱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10期1711-1712,共2页
目的:观察眩晕宁胶囊联合焦氏头针辅治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血栓通注射液,观察组加用眩晕宁胶囊联合焦氏头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对照组为80%,两... 目的:观察眩晕宁胶囊联合焦氏头针辅治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血栓通注射液,观察组加用眩晕宁胶囊联合焦氏头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宁胶囊联合焦氏头针辅治脑卒中后眩晕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眩晕 眩晕宁胶囊 焦氏头针
下载PDF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席银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以小柴胡汤为基础,通过加减用量对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当中,有效27例,3例症状改善不明显,有效率90%。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进...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以小柴胡汤为基础,通过加减用量对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当中,有效27例,3例症状改善不明显,有效率90%。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进行配方治疗脑卒中后眩晕可有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治疗,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眩晕 小柴胡汤
下载PDF
熄风通络汤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丽娜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眩晕患者应用熄风通络汤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将某院91例脑卒中后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应用地芬尼多治疗,观察组46例联合熄风通络汤煎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平衡能力、眩晕障碍程度、血液流变...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眩晕患者应用熄风通络汤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将某院91例脑卒中后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应用地芬尼多治疗,观察组46例联合熄风通络汤煎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平衡能力、眩晕障碍程度、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36/4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44/4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为(52.26±4.63)分,观察组BBS为(59.69±4.9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分(WMFT)为(49.36±5.02)分,观察组WMFT为(67.88±6.3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眩晕障碍程度量表评分(DHI)为(28.16±2.19)分,对照组DHI为(41.39±4.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切全血黏度为(49.99±4.96)mpa·s,观察组低切全血黏度为(45.06±4.71)mpa·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红细胞聚集指数为(4.50±0.40),观察组红细胞聚集指数为(4.06±0.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切全血黏度为(5.88±0.50)mpa·s,观察组高切全血黏度为(5.39±0.45)mpa·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液黏度为(1.52±0.11)mpa·s,观察组血液黏度为(1.29±0.09)mpa·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熄风通络汤能够有效调节脑卒中后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熄风通络汤 卒中后眩晕 血液流变学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邢锡熙 程松 秦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7期924-925,共2页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各脱落2例,实际两组各入组28例。两组均给予奥氮平治疗,治疗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平衡能力均提高(P&l...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各脱落2例,实际两组各入组28例。两组均给予奥氮平治疗,治疗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平衡能力均提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障碍程度均减轻(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减轻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6.43%、对照组8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眩晕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 奥氮平
下载PDF
脑卒中后眩晕使用小柴胡汤治疗效果分析
13
作者 刘晓红 孙勇 《中国农村卫生》 2020年第17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眩晕使用小柴胡汤治疗效果。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90例脑卒中后眩晕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治疗组对于脑卒中后眩晕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小柴胡汤辅助组对于脑卒中后眩晕患者给予小柴胡汤辅助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眩晕使用小柴胡汤治疗效果。方法:选入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90例脑卒中后眩晕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治疗组对于脑卒中后眩晕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小柴胡汤辅助组对于脑卒中后眩晕患者给予小柴胡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眩晕治疗总有效率;脑卒中后头重症状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视物旋转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跌倒发生率。结果:小柴胡汤辅助组眩晕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小柴胡汤辅助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小柴胡汤辅助组脑卒中后头重症状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视物旋转消失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小柴胡汤辅助组跌倒发生率方面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眩晕患者实施小柴胡汤辅助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跌倒风险,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眩晕 小柴胡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卒中后眩晕患者的效果
14
作者 崔瀚丹 杨悦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145-149,共5页
本文研究以卒中后眩晕患者为例,治疗方案—小柴胡汤加减方,观察治疗后效果,探究可治疗方案。方法 脑卒中后眩晕—患者类型,研究对象,数量,100例,时间,2021.09.10/2022.09.30,我院,患者入院后,姓名、床号等信息导入电子表格,随机组别划分... 本文研究以卒中后眩晕患者为例,治疗方案—小柴胡汤加减方,观察治疗后效果,探究可治疗方案。方法 脑卒中后眩晕—患者类型,研究对象,数量,100例,时间,2021.09.10/2022.09.30,我院,患者入院后,姓名、床号等信息导入电子表格,随机组别划分,常规CX组—50例,常规药物方案;中医ZY组—50例,常规药物 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方案,观察效果。结果 (1)血液流变学情况:CX组/ZY组,治疗前,比较高切全血黏度(t值0.056)/红细胞压积(t值0.096)/低切全血黏度(t值0.618)/血浆黏度(t值0.656 ),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高切全血黏度(t值8.007)/红细胞压积(t值8.997)/低切全血黏度(t值15.851)/血浆黏度(t值19.013),ZY组<CX组,组间差异显(P<0.05)。(2)中医证候积分情况:CX组/ZY组,治疗前,比较头晕积分(t值0.425)/恶心积分(t值 0.731)/呕吐积分(t值0.588)/耳鸣积分(t值0.389),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头晕积分(t值13.114)/恶心积分(t值11.962)/呕吐积分(t值13.401)/耳鸣积分(t值11.868),ZY组<CX组,组间差异显(P<0.05)。(3)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CX组/ZY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x2值7.242),ZY组>CX组,组间差异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x2值0.122),ZY组<CX组,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卒中后患者出现眩晕概率高,小柴胡汤加减方可应用于治疗之中,与常规药物方案联合使用,增强药物疗效,改善病症、血液流变学情况,提高治疗有效率,治疗安全,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眩晕 小柴胡汤加减方 头晕 血液流变学 血浆黏度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对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白龙跃 张纪宇 徐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163-165,共3页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对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72例脑卒中后眩晕患者在数字表随机原则下均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西药治疗)与实验组(36例: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对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72例脑卒中后眩晕患者在数字表随机原则下均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西药治疗)与实验组(36例: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中医主要症状积分、运动功能、平衡能力以及总有效率(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2.78%)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脑卒中后眩晕患者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相较于常规西药治疗可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流变学、机体凝血症状以及临床症状,提升患者运动能力与平衡能力,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卒中后眩晕 眩晕
下载PDF
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卒中后眩晕患者的效果
16
作者 王玉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147-148,共2页
探究对卒中后眩晕的患者采取小柴胡汤中药组方的治疗效果。方法:样本为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50例卒中后眩晕患者,使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人数一致的研究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进行... 探究对卒中后眩晕的患者采取小柴胡汤中药组方的治疗效果。方法:样本为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50例卒中后眩晕患者,使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人数一致的研究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对比,对研究组患者使用西药治疗外,再进行小柴胡汤中药组方配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经资料结果分析,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红细胞压积情况和血液粘度情况和参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红细胞压积情况和血液粘度情况相比更低,资料对比结果,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比参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资料对比结果,P<0.05,患者治疗数据有意义。结论:卒中后眩晕患者使用小柴胡汤加减方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改善,且配合西药使用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的效果,可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加减方 卒中后眩晕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