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疼痛护理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王喆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9期101-104,共4页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06例卒中后SHS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锻炼,...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06例卒中后SHS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程度(MRC)评分、上肢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表(FM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肩手等速肌力和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MRC和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上肢FM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肩关节外展、前屈活动度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肩、手的屈肌群平均功率、峰值力矩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QOLI-74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联合早期康复锻炼应用于卒中后SHS患者,可减轻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和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和肩手等速肌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生命质量,效果优于单纯早期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 早期康复锻炼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关节活动度 生命质量
下载PDF
揿针埋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静霞 袁小涵 +4 位作者 刘红星 李伯文 姜美玉 赵亚男 宋文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89-695,共7页
【目的】观察揿针埋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在关节松动术基础上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联合揿... 【目的】观察揿针埋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在关节松动术基础上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联合揿针埋针治疗。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肢肩关节的被动前屈与外展无痛活动度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的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对照组为80.00%(32/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及上肢FM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及上肢FMA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肩关节活动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治疗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情感健康、社会功能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埋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埋针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关节松动术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循证改良的个体化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玉贤 吴怡梦 +1 位作者 支方方 孙冬丽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36-741,共6页
目的 探讨循证改良的个体化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康复组和综合康复组... 目的 探讨循证改良的个体化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康复组和综合康复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常规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综合康复组在常规康复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改良的个体化综合康复干预。康复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HS症状改善评分[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康复训练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 (GQOL-74)]。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运动、自主神经、感觉评分和SHSS总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综合康复组患者的上述各项评分分别为(1.98±0.36)分、(0.71±0.12)分、(1.67±0.12)分、(4.36±0.22)分,明显低于常规康复组的(2.67±0.41)分、(0.98±0.14)分、(2.21±0.15)分、(5.86±0.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外旋、前屈、内旋、后伸活动度均较干预前增大,且综合康复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分别为(72.36±2.04)°、(135.28±2.25)°、(51.14±3.14)°、(47.96±1.42)°,明显大于常规康复组的(65.85±1.49)°、(127.66±2.09)°、(42.86±2.77)°、(41.52±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综合康复组患者的上述各项评分分别为(41.20±2.52)分、(40.63±1.73)分,明显低于常规康复组的(50.63±3.14)分、(47.85±1.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肢FMA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综合康复组患者的FMA评分为(37.81±1.14)分,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的(30.52±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社会、心理、躯体功能评分及GQOL-74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综合康复组患者的上述各项评分分别为(91.21±1.11)分、(93.20±1.36)分、(89.14±1.28)分、(273.55±4.58)分,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的(85.63±0.87)分、(87.22±1.03)分、(82.63±1.09)分、(255.48±3.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综合康复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总依从率为87.50%,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改良的个体化综合康复干预促进脑卒中后SHS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躯体症状,提升患者康复训练积极性,调节患者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个体化综合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
下载PDF
针灸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晶晶 惠建荣 +2 位作者 白呦呦 周璇 罗小英 《河北中医》 2024年第2期342-346,共5页
肩手综合征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查阅文献,总结针灸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方法,发现常规针法、特殊针法(巨刺、缪刺法、关刺、合谷刺、焠刺法、经筋刺法、醒脑开窍针法)... 肩手综合征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查阅文献,总结针灸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方法,发现常规针法、特殊针法(巨刺、缪刺法、关刺、合谷刺、焠刺法、经筋刺法、醒脑开窍针法)、特定部位刺法(眼针法、耳针法、腕踝针法),以及电针疗法、穴位埋线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温针灸、拔罐疗法等其他针灸疗法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能够安全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为临床非药物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针灸疗法 综述
下载PDF
揿针联合站立数字作业治疗对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麦韵怡 范颖洁 +2 位作者 梁高哲 陈柯竹 王俊华 《中国康复》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站立数字作业治疗(OT)对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均进行为期4周、每周5d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揿针治疗,主穴取患侧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站立数字作业治疗(OT)对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均进行为期4周、每周5d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揿针治疗,主穴取患侧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配穴取合谷、中渚、后溪,留针4h后取下,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站立数字OT训练,20 min/次,1次/d。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上肢部分(FMA-UE)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定肩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2组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FMA-UE和MBI评分均显著提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VAS评分显著降低、FMA-UE和MBI评分均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揿针联合站立数字OT训练可有效减轻卒中后肩痛患者的肩部疼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 揿针 站立数字OT 视觉模拟量表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肩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及对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
6
作者 熊玉鑫 张跃华 程艳秋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14-117,共4页
目的评价肩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及对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取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于河南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 目的评价肩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疗效及对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取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于河南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及对照组(43例)。入院后所有受试者均予以常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内注射PRP联合新Bobath技术治疗,而对照组仅予新Bobath技术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通用量角器检测所有受试者肩关节被动活动范围,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FMA-U评分、肩关节前屈、外展及外旋被动ROM以及MMP-3水平、TNF-α水平、IL-1β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善程度是不相等的,但以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最大(F时间=15.692,F时间=12.082,F时间=8.640,F时间=9.033,F时间=16.025,F时间=7.695,F时间=8.359,F时间=7.448,P时间<0.01)。结论与新Bobath技术干预比较,辅以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内注射PRP治疗更能够缓解脑卒中后肩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同时可以显著降低血清疼痛相关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腔. 富血小板血浆 新Bobath技术 卒中后肩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脑卒中后肩痛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玲 陈玉霞 《甘肃医药》 2024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患者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入院的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生成器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患者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入院的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生成器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表(VAS)、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及临床疗效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2.63±1.16)分,比对照组(4.10±1.40)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AM-UE评分为(37.60±1.77)分,比对照组(30.40±3.79)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肩痛程度和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 经颅磁刺激 体外冲击波
下载PDF
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疼痛缓解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陈鑫鑫 张敏 +2 位作者 李侠 朱健 郭珍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8期1619-1624,共6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疼痛缓解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疼痛缓解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治疗前后气虚血瘀证候积分、患肢肿胀程度评分、肩部活动疼痛VAS评分、Fugl-Meyer评估量表(FMA)评分、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气虚血瘀证候积分和肿胀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气虚血瘀证候积分和肿胀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部屈曲、外展、外旋、内旋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肩部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S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S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肩后伸、前屈、外展的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均无明显异常变化,患者用药期间也未出现腹泻、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通痹汤能够有效缓解气虚血瘀证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肢体疼痛,提高患者肩关节活动度,降低水肿程度,有效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通痹汤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 气虚血瘀证 疼痛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肌内效贴联合针刺对急性期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顾玉玲 周徐 +4 位作者 陈文雅 盛卫东 孙小星 周晓茂 俞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8期2516-2520,共5页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针刺疗法对急性期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PSHS)患者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PSHS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肌内效贴+针刺组、肌内效...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针刺疗法对急性期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PSHS)患者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期PSHS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肌内效贴+针刺组、肌内效贴组、针刺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均给予内科药物及一般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每组给予相应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3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血浆儿茶酚胺[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根据治疗4周后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非有效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血浆E和NE水平及治疗措施。采用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治疗有效的可能因素,然后纳入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差异可能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P<0.2),进一步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回归)治疗有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血浆E、N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2组(P均<0.05)。有效组、非有效组患者病程、治疗后血浆E及NE水平、肌内效贴+针刺治疗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吸烟史、合并心血管疾病、治疗后血浆E和NE水平、肌内效贴+针刺治疗、肌内效贴治疗及针刺治疗为预警治疗有效的可能因素(P均<0.2)。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后血浆E和NE水平、肌内效贴+针刺治疗为预警有效治疗的因素(P均<0.05),其中肌内效贴+针刺治疗患者有良好预后(OR值为4.762),且血浆E、NE水平越低提示预后越好。结论肌内效贴联合针刺治疗可促进急性期PSHS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动态监测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有助于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肌内效贴 针刺 儿茶酚胺
下载PDF
物理因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
10
作者 余伟琳 吴冬梅 +6 位作者 王和强 梁添丽 李锦嫦 张世杰 梁嘉妍 刘新 杨子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7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物理因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东莞市康复医院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实施康复训... 目的探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物理因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东莞市康复医院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物理因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比较2组的疼痛程度、手功能受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自我妨碍量表(SH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SH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I评分为(72.10±7.90)分,高于对照组的(65.07±8.50)分(P<0.05)。结论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物理因子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其关节活动度,减轻其疼痛程度,帮助其改善上肢活动功能,值得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因子疗法 康复训练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关节活动度 疼痛程度 上肢活动功能
下载PDF
黄帝内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钟晓芬 吴伟文 +2 位作者 廖梓婷 梁艳明 侯永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5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黄帝内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内针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内针组采用黄帝内针配合康复训练,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疗... 目的:观察黄帝内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内针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内针组采用黄帝内针配合康复训练,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的肿胀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肿胀程度、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内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内针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帝内针联合康复训练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患肢的肿胀及疼痛程度,改善偏瘫上肢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针 偏枯 痹证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康复训练 针刺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联合淋巴引流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齐宏伟 苏倩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57-0160,共4页
本研究的目的为分析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联合淋巴引流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择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半数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按照常规要求完成康复训练,半数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联合应用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与淋巴引流术... 本研究的目的为分析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联合淋巴引流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择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半数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按照常规要求完成康复训练,半数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联合应用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与淋巴引流术。结果 应用联合康复治疗方案的观察组患者具有更为可靠的临床效果,临床有效率与各项数据指标评分均相对优良,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所采取的治疗方案临床价值显著,(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后患者而言,应用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与淋巴引流术二者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超声引导 淋巴引流术 药物注射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火龙罐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的影响
13
作者 陶凤勤 梁凤春 梁嫔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246-249,共4页
探索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患者应用火龙罐特色护理技术和穴位按摩对于促进康复的积极意义。方法 在兴宾区人民医院收诊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选出78例,均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间收治入院治疗,均给予常规综合疗法,以随机法分... 探索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患者应用火龙罐特色护理技术和穴位按摩对于促进康复的积极意义。方法 在兴宾区人民医院收诊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选出78例,均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间收治入院治疗,均给予常规综合疗法,以随机法分组,西医组接受常规护理,中医组则在西医组的基础上给予火龙罐特色护理技术和穴位按摩护理。结果 中医组患者在干预4周后的患侧上肢的VAS疼痛评分、肿胀程度以及SHSS肩手综合征评分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01);干预4周后的患侧上肢FM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和MBI指数比较,中医组均高于西医组(P<0.001)。结论 火龙罐特色护理技术与穴位按摩联合应用于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效果肯定,有助于促进患者患肢疼痛肿胀症状缓解,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和肩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穴位按摩 火龙罐 关节功能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效果及对疼痛评分的影响
14
作者 马松武 高山 +1 位作者 张诚 高崇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6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效果及对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选取时间:2022年1月—2023年6月;随机分组;治疗方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效果及对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选取时间:2022年1月—2023年6月;随机分组;治疗方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康复训练+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更高(P <0.05);治疗后,两组疼痛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更低(P <0.05);另外,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差异显著,同时,组间对比中,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更高(P <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给予康复训练+针灸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让患者的上肢活动能力以及疼痛肿胀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康复训练 医针灸 临床疗效 疼痛评分
下载PDF
针灸结合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治疗观察
15
作者 王志华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3期51-55,共5页
目的研究针灸结合体外冲击波对于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组行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两组患者皆连续治疗三周。用视觉模拟评分(... 目的研究针灸结合体外冲击波对于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组行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两组患者皆连续治疗三周。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水平,Fugl-Meyer Assessment量表(FMA)评价上肢运动功能,并结合以上两指标综合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程度及上肢运动功能皆有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综合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较单用体外冲击波疗效更加显著,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 针灸 体外冲击波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特色针刺手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探讨
16
作者 杨浩男 毛立亚 +2 位作者 韩倩云 刘岚 徐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9期111-113,共3页
系统回顾近10年的文献资料,研究明确指出,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一并发症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绝对不能被忽视。在临床实践中,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训练方法。文章对目前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特色针刺手法进... 系统回顾近10年的文献资料,研究明确指出,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一并发症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绝对不能被忽视。在临床实践中,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训练方法。文章对目前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特色针刺手法进行了综述,旨在观察其临床效果,分析其在肩手综合征治疗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探讨特色针法的作用机制。这些研究将为特色针刺手法在卒中后遗症方面的应用提供更为客观的科学依据,进而促进在更深和更广层面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 特色针刺手法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综述
下载PDF
局部振动联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苏倩倩 齐宏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09-0012,共4页
本次调查目的为选择脑卒中后并发症的患者,探讨不同的康复方案对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应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在我院应用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本研究的时间为2023年2月~2024年2月,调查对象为患有... 本次调查目的为选择脑卒中后并发症的患者,探讨不同的康复方案对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应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在我院应用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本研究的时间为2023年2月~2024年2月,调查对象为患有脑卒中并且临床表现出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共计120例,60为观察组,60为对照组,对比不同的康复方案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较低,手肢体肿胀评分相对较低,上肢运动功能水平较高并且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局部振动联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复水平,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并且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与肿胀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局部振动治疗 作业疗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脑卒中后肩痛的中西医治疗研究概述
18
作者 周爱珍 邱峰 +2 位作者 过琳 王磊 梁国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脑卒中后肩痛(PSSP)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并可诱发认知、心理等其他功能障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及预后。目前,临床针对PSSP暂无特效治疗方案,西医以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运动治疗及手术修... 脑卒中后肩痛(PSSP)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并可诱发认知、心理等其他功能障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及预后。目前,临床针对PSSP暂无特效治疗方案,西医以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运动治疗及手术修复为主,但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多、疗效不持久、术区感染等问题。中医治疗PSSP方法较多,包括中药口服、中药外治、针灸等,均取得确切的疗效,同时可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该文整理和阐述目前国内外治疗PSSP的常见方法,为临床治疗PSSP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 西医结合 针刺治疗 治疗研究
下载PDF
超声介入联合局部振动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齐宏伟 苏倩倩 +1 位作者 马明祥 罗文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57-0060,共4页
本研究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超声介入联合局部振动治疗的应用效果,归纳总结出该疾病症状的优势治疗方案。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23年2月~2024年2月,选取120例在本院康复科治疗的肩手综合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选取的患者... 本研究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超声介入联合局部振动治疗的应用效果,归纳总结出该疾病症状的优势治疗方案。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23年2月~2024年2月,选取120例在本院康复科治疗的肩手综合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超声介入联合局部振动)各60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情况。结果 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更具优势,并且上肢肿胀情况与运动功能水平均有所改善,该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脑卒中后发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合并应用超声介入与局部振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方面均具有优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超声介入 局部振动治疗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2
20
作者 刘悦 苏利梅 +1 位作者 解书山 林杰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7-268,共2页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在我国发生率为12%-70%^[1]。较典型的表现是肩痛,手水肿和疼痛,皮温升高,如不进行积极、正确的治疗,病情逐步进展至后期,虽手已消肿,但手部肌肤、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导致固定的畸形手,最...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在我国发生率为12%-70%^[1]。较典型的表现是肩痛,手水肿和疼痛,皮温升高,如不进行积极、正确的治疗,病情逐步进展至后期,虽手已消肿,但手部肌肤、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导致固定的畸形手,最终丧失手功能。笔者选取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患者60例,以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训练治疗 巨刺法 疗效观察 康复 Ⅰ期 肌肉萎缩 关节挛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