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刺激小脑顶核和奥拉西坦及尼莫地平对卒中后非痴呆性认知障碍患者不同认知领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米小昆 史健 +3 位作者 刘辉 王娇兰 崔鹏 韩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3-1297,共5页
背景卒中后非痴呆性认知障碍(PSCI-ND)主要表现为多个认知领域障碍。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6 个月、1 年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率则分别为 19.6%、13.1%。不同方法对不同认知领域的治疗作用不同,针对不同患者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从而... 背景卒中后非痴呆性认知障碍(PSCI-ND)主要表现为多个认知领域障碍。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6 个月、1 年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率则分别为 19.6%、13.1%。不同方法对不同认知领域的治疗作用不同,针对不同患者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措施。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奥拉西坦、尼莫地平对 PSCI-ND 患者不同认知领域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3 年 1 月 2017 年 9 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 PSCI-ND 患者 96 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 FNS 组、奥拉西坦组、尼莫地平组,每组各 32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FNS 组患者行 FNS,1 次/d,疗程 30 d;奥拉西坦组给予奥拉西坦口服,0.8 g/次,3 次/d,疗程30 d;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30 mg/次,3 次/d,疗程 30 d。同时监测各种不良反应。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总分及亚项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 组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能力、记忆力、定向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评分、MoCA 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奥拉西坦组和尼莫地平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评分、MoCA 总分均低于 FNS 组,尼莫地平组 MoCA 总分低于奥拉西坦组(P<0.05)。FNS 组治疗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能力、记忆力、定向力评分及 MoCA 总分均高于治疗前;奥拉西坦组治疗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能力、记忆力评分及 MoCA 总分均高于治疗前;尼莫地平组治疗后语言能力及记忆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 FNS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2%(2/32),奥拉西坦组为 9.4%(3/32),尼莫地平组为 9.4%(3/32),3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FNS、奥拉西坦更能提高 PSCI-ND 患者的认知功能,FNS 对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及计算力方面的改善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非痴呆性认知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 奥拉西坦 尼莫地平 认知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VR技术干预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袁娟 林星镇 +3 位作者 胡思彦 彭天忠 支芳 朱满华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VR技术干预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住院治疗的首发脑卒中后VCIND患者78例分为三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认...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VR技术干预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住院治疗的首发脑卒中后VCIND患者78例分为三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认知训练,醒脑开窍针法组实施醒脑开窍针法针刺治疗,醒脑开窍针法+VR技术组是在醒脑开窍针法组基础上联合VR技术康复训练,三组均进行为期4周的康复训练。比较三组康复训练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结果:康复训练4周后,三组认知功能MoCA评分、MMSE评分均提高,且醒脑开窍针法+VR技术组高于醒脑开窍针法组、对照组(P<0.05);三组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均提高,且醒脑开窍针法+VR技术组高于醒脑开窍针法组、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VR技术干预可改善卒中后VCIND患者认知障碍,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 醒脑开窍 VR技术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卒中后认知障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姜欣琳 朱明跃 +3 位作者 范磊 朱文欣 修雨薇 刘元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44-148,共5页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具有无创、安全及操作方便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NIBS在PSCI的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特别是代表性的重...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具有无创、安全及操作方便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NIBS在PSCI的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特别是代表性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在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目前,NIBS尚无标准化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个体化差异大。本研究针对NIBS治疗PSCI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讨论NIBS的未来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认知障碍 侵入脑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下载PDF
卒中后认知障碍评估工具筛查准确性的Meta分析
4
作者 马玉霞 杨依依 +6 位作者 魏晓琴 陈燕茹 秦江霞 袁月 陈雅婧 吴银瓶 韩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066-4076,共11页
背景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识别及干预有助于延缓PSCI的发生及进展,因此,使用准确的神经心理评估工具对PSCI进行筛查,对于患者的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PSCI筛查工具的筛查准... 背景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识别及干预有助于延缓PSCI的发生及进展,因此,使用准确的神经心理评估工具对PSCI进行筛查,对于患者的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PSCI筛查工具的筛查准确性,为准确筛查PSCI提供依据。方法检索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PSCI筛查工具的诊断性试验研究,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2年12月。2位研究者各自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估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7.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57篇文献,包含12113例患者,报告了7种PSCI筛查工具: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院-加拿大卒中网5-min测验(NINDS-CSN 5-min测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阿登布鲁克认知能力检查-修订版(ACE-R)、认知功能电话问卷修订版(TICS-m)、5分钟蒙特利尔评估(MoCA-5 min)。Meta分析结果显示:MoCA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4(95%CI=0.80~0.87)和0.74(95%CI=0.67~0.80),合并AUC为0.87(95%CI=0.84~0.90);MMSE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73(95%CI=0.67~0.79)和0.76(95%CI=0.69~0.82),合并AUC为0.81(95%CI=0.77~0.84);IQCODE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73(95%CI=0.48~0.89)和0.95(95%CI=0.75~0.99),合并AUC为0.91(95%CI=0.88~0.93);NINDS-CSN 5-min测验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83(95%CI=0.78~0.87)、0.69(95%CI=0.60~0.76),合并AUC为0.85(95%CI=0.81~0.88);ACE-R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90(95%CI=0.80~0.95)、0.61(95%CI=0.19~0.91),合并AUC为0.90(95%CI=0.87~0.92);TICS-m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84(95%CI=0.75~0.91)、0.67(95%CI=0.61~0.74),合并AUC为0.66(95%CI=0.60~0.71)。结论IQCODE和ACE-R的合并AUC较高,且IQCODE具有较高的合并特异度,ACE-R具有较高的合并灵敏度,故IQCODE和ACE-R是较为准确的PSCI筛查工具。因IQCODE和ACE-R纳入文献数量有限,以上结论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认知障碍 筛查工具 META分析 诊断试验
下载PDF
卒中急性期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工作记忆的事件相关电位特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严玉宁 李亚健 魏文石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5年第3期144-146,152,共4页
目的探索卒中急性期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PS—VCIND)患者的工作记忆特点。方法卒中急性期PS—VCIND及卒中后无认知障碍(PS—NCI)患者各13例,行数字n—back(n=0,1)工作记忆任务的ERP实验,记录行为学数据及EEG,离线处理数据... 目的探索卒中急性期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PS—VCIND)患者的工作记忆特点。方法卒中急性期PS—VCIND及卒中后无认知障碍(PS—NCI)患者各13例,行数字n—back(n=0,1)工作记忆任务的ERP实验,记录行为学数据及EEG,离线处理数据,比较两组在不同记忆负荷下的行为表现及ERP成分的差异。结果两组被试1-back较0-back任务反应时均延长(P〈0.001),正确率无变化;不同组别(PS—VCIND和PS—NCI)间正确率与反应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RP数据示PS—VCIND组1-back较0-back的P300潜伏期延长(P=0.011)、波幅减小(P=0.001);且在1-back任务中,PS—VCIND较PS—NCI组潜伏期延长(P=0.047)、波幅减小(P=0.035)。结论卒中急性期PS—VCIND患者存在工作记忆损害,n—back范式诱发的ERP成分可增加卒中后认知障碍早期诊断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认知障碍 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 工作记忆 事件相关电位
下载PDF
非药物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6
作者 项云 胡雪慧 +2 位作者 马锦华 程乔 丁晨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1期91-100,共10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基于非药物疗法的多种干预措施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基于非药物疗法的多种干预措施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不同治疗措施对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建库至2023年10月。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质量评估和信息提取,采用Stata 17.0和RevMan 5.4进行数据分析及制图。结果本研究纳入了42项随机对照试验,共涉及2965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和5种非药物疗法。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方面:针灸[标准化均数差(SMD)=1.02,95%CI:0.52~1.53]、经颅磁刺激(SMD=1.03,95%CI:0.43~1.63)、经颅直流电刺激(SMD=0.79,95%CI:0.18~1.39)、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SMD=0.69,95%CI:0.23~1.16)与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值排序结果显示,针灸成为最佳非药物治疗措施的可能性最大(SUCRA=76.9)。在蒙特利尔认知评分方面:经颅磁刺激(SMD=2.10,95%CI:1.15~3.05)、经颅直流电刺激(SMD=1.30,95%CI:0.01~2.59)与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UCRA值由高到低排序为: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针灸、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虚拟现实技术、常规护理。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针灸(SMD=1.44,95%CI:0.86~2.03)、经颅直流电刺激(SMD=1.32,95%CI:0.58~2.06)、经颅磁刺激(SMD=0.86,95%CI:0.32~1.40)与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SMD=1.46,95%CI:0.41~2.52)、经颅直流电刺激(SMD=1.34,95%CI:0.11~2.57)与虚拟现实技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CRA排序结果显示,针灸(SUCRA=83.3)成为最佳治疗措施的可能性最大。结论目前研究表明,针灸和经颅磁刺激在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效果更好。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视非药物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改善,并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认知障碍 药物治疗 认知功能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祛瘀醒脑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7
作者 刘爱珍 陈常周 刘瑞丽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2期46-51,共6页
目的:观察祛瘀醒脑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缺血性脑卒中后VCIND痰瘀互结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祛瘀醒脑汤组、对照组各62例。治疗期间,祛瘀醒脑汤组剔除2例... 目的:观察祛瘀醒脑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缺血性脑卒中后VCIND痰瘀互结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祛瘀醒脑汤组、对照组各62例。治疗期间,祛瘀醒脑汤组剔除2例,对照组剔除6例,最终纳入研究祛瘀醒脑汤组60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祛瘀醒脑汤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瘀醒脑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治疗后,祛瘀醒脑汤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祛瘀醒脑汤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祛瘀醒脑汤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S100β、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祛瘀醒脑汤组血清S100β、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醒脑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VCIND痰瘀互结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及修复受损神经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 缺血 痰瘀互结证 祛瘀醒脑汤 血液流变学 神经元
下载PDF
卒中后认知障碍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璐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7期181-184,共4页
认知功能障碍是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及时、有效、准确地治疗有助于将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损害降到最低。近年来,PSCI的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关注,为改善认知功能提供... 认知功能障碍是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及时、有效、准确地治疗有助于将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损害降到最低。近年来,PSCI的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关注,为改善认知功能提供多样的治疗方案及技术。本文通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认知训练、运动疗法、神经调控技术、传统中医康复治疗、新型康复治疗技术等方面对PSCI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强化认知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9
作者 谭月爱 冯美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85-0088,共4页
讨论强化认知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2月;对象:我院接收的80例患者,对照组:常规干预,干预组:强化认知干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损伤、运动功能、功能综合评定、认知功能、... 讨论强化认知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时间:2023年1月-2023年12月;对象:我院接收的80例患者,对照组:常规干预,干预组:强化认知干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损伤、运动功能、功能综合评定、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和FCA、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干预对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认知功能的提高有显著作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恢复期 强化认知干预 痴呆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卒中急性期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前瞻记忆障碍初探
10
作者 严玉宁 宿映 +1 位作者 俞海泓 魏文石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索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post stroke-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PS-VCIND)病人急性期的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特点。方法: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2例PS-... 目的:探索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post stroke-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PS-VCIND)病人急性期的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特点。方法: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2例PS-VCIND病人及34例卒中后无认知障碍(post stroke-no cognitive impairment,PS-NCI)病人,在卒中急性期行基于事件的PM双任务范式(包括进行中任务和PM任务),比较两组病人在控制条件和实验条件下进行中任务、PM任务的正确率、反应时。结果:与PS-NCI组相比,PS-VCIND组PM任务正确率显著降低(P<0.001)、反应时显著延长(P<0.001),进行中任务反应时显著延长(P≤0.001)。与控制条件相比,实验条件下进行中任务反应时两组均显著延长(P<0.001),但PS-VCIND组延长更多(P=0.001)。结论:卒中急性期PS-VCIND病人存在PM障碍,PM实验行为学指标有望用于早期发现卒中后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 前瞻记忆
下载PDF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宋宛宸 邓颖 +1 位作者 黄山 李洋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本研究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PSCI的危险因素、评估及干预措施,总结其非药物治疗在临床的应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制定全方位、科学化、规范化、优...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本研究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PSCI的危险因素、评估及干预措施,总结其非药物治疗在临床的应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制定全方位、科学化、规范化、优质化的非药物治疗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康复护理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护士主导的强化认知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非痴呆认知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30
12
作者 冯俏 金奕 +1 位作者 周官恩 王春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043-6045,共3页
目的探讨由护士主导的认知干预模式对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CIND)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CIN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还接受由护士提供... 目的探讨由护士主导的认知干预模式对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CIND)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CIN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还接受由护士提供的强化认知训练,持续12 w。于实验后6及12 w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验后6及12 w,实验组认知功能(Mo 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得分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1);实验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得分逐渐降低,但两组实验后12 w差异显著(P<0.05),6 w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强化认知干预明显提高了卒中后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ADL能力,对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认知障碍 认知康复 护理干预
下载PDF
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筛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3
作者 田倩倩 薛蓉 +4 位作者 张素杰 刘庆冉 田德财 孙艳 李洪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认知功能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天津市河西区4个社区539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及临床痴呆量表评估认知功能,以是否诊断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 目的了解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认知功能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天津市河西区4个社区539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及临床痴呆量表评估认知功能,以是否诊断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分为认知正常组401例和认知障碍组138例,比较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认知功能障碍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认知正常组比较,认知障碍组男性(57.2%vs 46.1%)、年龄≥65岁(60.9%vs 39.7%)、高中以下文化程度(87.0%vs 75.1%)、高脂血症(68.8%vs 55.1%)、脑卒中史(34.1%vs 21.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63.8%vs 53.6%)认知障碍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P〈0.01);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是影响脑卒中高危人群认知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OR=0.494,95%CI:0.276~0.883,P〈0.05)。结论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是VCIND的易患人群,提示及早对具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社区人群进行认知功能筛查,对防治VCIND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 认知障碍 高脂血症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强化视频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庞海云 穆景颂 +1 位作者 倪朝民 汪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3371-3374,共4页
目的观察强化视频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VCIND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 目的观察强化视频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VCIND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营养神经、改善脑功能等药物治疗及进行常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由专业人员指导的强化视频互动训练,患者家属也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并一起参加训练。强化视频互动训练60 min/次,1次/d,5次/周。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训练1个月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和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训练前对照组、研究组Mo CA评分分别为(19.1±2.4)分、(19.5±2.5)分,训练1个月后对照组、研究组Mo CA评分分别为(21.4±2.4)分、(23.7±2.3)分;训练前对照组、研究组BI评分分别为(73.2±11.9)分、(74.3±13.2)分,训练1个月后对照组、研究组BI评分分别为(77.7±11.3)分、(85.8±8.2)分。训练前两组患者Mo C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33、0.359,P>0.05);训练后研究组患者Mo CA、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774、3.215,P<0.01)。结论强化视频互动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痴呆 血管 视频互动训练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15
作者 柳华 邱亚 +2 位作者 艾清龙 隆昱洲 王文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CIND)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9~80岁汉族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起病后3个月采用简易智能量表和美国精神疾病统计和诊断手册第4版修订本进行认知测...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CIND)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9~80岁汉族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起病后3个月采用简易智能量表和美国精神疾病统计和诊断手册第4版修订本进行认知测定,利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CIND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185例研究对象纳入统计分析,42例诊断为CIND,占2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面积和中等面积梗死(OR:4.687,P<0.05;OR:4.734,P<0.05)、糖尿病(OR:2.887,P<0.05)是缺血性卒中后CI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梗死面积是缺血性脑卒中后CIN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痴呆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6
作者 郑洁 施加加 +5 位作者 顾丽萍 高先红 李周 焦龙 陈大勇 李亚 《中国康复》 2017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高频rTMS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MOC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上述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高频rTMS可改善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进食、个人卫生、洗澡、穿衣、如厕、上下楼梯和平地步行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训练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非急性期血管性认知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关欣 王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68-1472,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非急性期血管性认知障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85例缺血性脑卒中非急性期病人进行测评。[结果]缺血性脑卒...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非急性期血管性认知障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85例缺血性脑卒中非急性期病人进行测评。[结果]缺血性脑卒中非急性期病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5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医疗付费、饮食、家务、狭窄程度是影响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认知功能水平29.3%的变异量。[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非急性期病人具有较高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医务人员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的关注,积极开展筛查,并针对可改变的因素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延缓认知障碍进展,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血管认知障碍 影响因素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对脑卒中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菁菁 谢萍 +1 位作者 柏基香 蔡桂兰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2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对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在扬州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8例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9例)和干...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对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在扬州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8例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9例)和干预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住院护理、出院护理和随访,干预组在常规住院护理基础上采用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能改善其认知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痴呆认知障碍 医院-社区-家庭 延续护理
下载PDF
不同画钟试验识别急性期卒中后非痴呆型认知障碍的价值
19
作者 贾阳娟 韩凝 +2 位作者 郭慧 李灿灿 李建国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探讨3种画钟试验(clock drawing test,CDT)及错误类型识别急性卒中后非痴呆型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PSCIND)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期PSCIND患... 目的探讨3种画钟试验(clock drawing test,CDT)及错误类型识别急性卒中后非痴呆型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PSCIND)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期PSCIND患者104例为PSCIND组,同时期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95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包括CDT(Babins法、Cohen法和3分法)和简易智能状态精神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并进行CDT错误类型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不同CDT评分方法、MMSE评分和不同CDT评分方法联合MMSE评分后的诊断价值。结果CDT评分Babins、Cohen法和MMSE评分是PSCIND的独立危险因素。CDT评分Babins、Cohen法及MMSE评分诊断PSCIND的敏感度分别为87.5%、58.7%、76.9%,特异度分别为55.8%、81.1%、61.1%。CDT评分Babins、Cohen法联合MMSE评分后敏感度分别为57.5%和70.2%,特异度分别为85.3%和75.8%。错误类型分析发现,两组常见错误类型主要是概念缺失(Ⅳ类错误)、空间计划错误(Ⅴ类错误)和绘图困难(Ⅱ类错误)。与对照组相比,PSCIND组Ⅱ类错误、刺激-限制反应(Ⅲ类错误)、Ⅳ类错误和重复(Ⅵ类错误)占比较大(均P<0.05)。结论单独应用CDT评分并不能很好地识别PSCIND,但联合MMSE评分后,CDT评分Cohen法可很好识别PSCIND,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CDT错误类型能很好地区别PSCIND和健康对照者,可作为PSCIND初步筛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画钟试验 敏感与特异
下载PDF
卒中后非痴呆认知障碍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和心理幸福感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4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非痴呆性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CIND)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和心理幸福感现状。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3个心理幸福感测评量表,即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及SF-36健康... 目的探讨卒中后非痴呆性认知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CIND)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和心理幸福感现状。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3个心理幸福感测评量表,即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及SF-36健康状况调查量表对60例CIND患者进行测量。结果卒中后CIND患者积极应对因子分、抑郁得分均高于常模(P<0.01),其SF-36生理健康综合评分(63.22±9.48)分,心理健康综合评分(56.61±8.02)分,其中,身体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整体健康状况、活力、社交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8个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满意度(4.60±3.53)分,属于低水平。结论卒中后CIND患者较多的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但心理幸福感显著降低,主要表现在抑郁症状较高、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较低。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早期识别卒中后CIND患者,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其心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认知障碍 应对方式 心理幸福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