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链球菌抗原刺激的银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理涛 李瑞玲 +1 位作者 鄂丽红 陈学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了解链球菌抗原刺激的银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培养上清液对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以探讨链球菌感染后的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3H-TdR掺入法检测PBMCs培养上清液对角质形成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因... 目的了解链球菌抗原刺激的银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培养上清液对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以探讨链球菌感染后的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3H-TdR掺入法检测PBMCs培养上清液对角质形成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分子(HLA-DR)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链球菌抗原刺激的PBMCs培养上清液对角质形成细胞的促增殖作用较对照组显著增强,并能诱导角质形成细胞表达HLA-DR和ICAM-1分子。结论受链球菌抗原刺激的银屑病PBMCs培养上清液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活化,可能是链球菌感染之后银屑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 链球菌 抗原刺激 角质形成细胞 发病机制
下载PDF
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对人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毅 陈代雄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白血病细胞能够通过自分泌方式分泌细胞因子而作用于自身,使细胞大量的增殖;白血病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也能作用于人脐带血(UCB)单个核细胞(MNCs)中的CD34+/CD133+细胞亚群使之增殖。关于HL-60细胞(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 目的白血病细胞能够通过自分泌方式分泌细胞因子而作用于自身,使细胞大量的增殖;白血病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也能作用于人脐带血(UCB)单个核细胞(MNCs)中的CD34+/CD133+细胞亚群使之增殖。关于HL-60细胞(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能否使UCB-MNCs增殖尚未见报道,本实验主要目的是观察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对人UCB-MNCs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①有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StemSpanSFEM组;②StemSpan誖SFEM组;③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高糖(HG)-DMEM组;④HG-DMEM组;⑤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低糖(LG)-DMEM组;⑥LG-DMEM组。收分离的人UCB-MNCs按2.5×106/瓶分别接种于6组培养液中,37℃,5%CO2,饱和湿度培养,分别于第3,第6,第9,第12天计细胞总数。结果①培养至第3天,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StemSpanSFEM组和StemSpanSFEM组MNCs数较培养前和其余各组明显升高(均P<0.05),至第9天细胞数维持在较高水平;②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StemSpanSFEM组和StemSpanSFEM组各时点上,前者MNCs数量较后者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添加HL-60上清的高糖组和低糖组,各时点上的MNCs数均较相应的对照组升高(均P<0.05)。结论 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对人UCB-MNCs具有一定的增殖作用,其有效生物活性物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上清 单个细胞 增殖
下载PDF
结肠癌LS174细胞培养上清对树突状细胞诱导CTL杀伤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翔 汪森明 +1 位作者 孙海 何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31-1133,共3页
目的:观察结肠癌细胞对人单个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CTL杀伤效应的影响,探讨其在人体的免疫逃避机制.方法: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以GM-CSF和IL-4培养DC,用结肠癌LS174细胞的提取物诱导DC,并激活T淋巴细胞抗肿瘤效应,在此不同过... 目的:观察结肠癌细胞对人单个核细胞源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CTL杀伤效应的影响,探讨其在人体的免疫逃避机制.方法: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以GM-CSF和IL-4培养DC,用结肠癌LS174细胞的提取物诱导DC,并激活T淋巴细胞抗肿瘤效应,在此不同过程中,体系中加入人结肠癌细胞系LS174的培养上清液.以正常培养体系为对照,通过计算细胞毒杀伤率检测不同条件下DC激活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结果:LS174细胞培养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的DC,在DC培养的早期阶段对DC激活过程有明显的影响(在DC培养的第1d加入肿瘤培养上清组,第3d加入肿瘤培养上清组vs正常培养的DC组,DC培养第5d加入肿瘤培养上清组,DC激活T淋巴细胞过程加入肿瘤培养上清组,P<0.05).结论:肿瘤细胞分泌的某些物质可在DC培养的早期阶段影响肿瘤的免疫,这可能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杀伤效应 4细胞 细胞诱导 单个细胞源树突状细胞 人结肠癌细胞 细胞培养上清 T淋巴细胞 免疫逃避机制 杀伤肿瘤细胞 早期阶段 抗肿瘤效应 IL-4 人外周血 培养体系 条件培养 同种异体 激活过程 细胞过程 细胞分泌
下载PDF
HBV感染者PBMC培养上清液IL-18水平的监测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显林 王文冰 《辽宁医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感染 细胞培养 上清 IL-18水平 疾病监测 外周血 单个细胞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38MAPK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黄翠萍 赵辛元 +4 位作者 张珍祥 谢模英 徐旭燕 郭衍坤 李德玲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p38MAPK表达的变化及地塞米松(DEX)对其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哮喘患者和正常健康者的PBMCs。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和ELISA方法检测PBMCs核蛋白p38MAPK的表达及细胞上清液中IL -4、IL- 5的...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p38MAPK表达的变化及地塞米松(DEX)对其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哮喘患者和正常健康者的PBMCs。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和ELISA方法检测PBMCs核蛋白p38MAPK的表达及细胞上清液中IL -4、IL- 5的蛋白质浓度。结果哮喘对照组PBMCs核蛋白p38MAPK表达及细胞上清液中IL -4、IL- 5的蛋白质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 001),DEX处理组核蛋白p38MAPK表达及细胞上清液中IL- 4、IL- 5的蛋白质浓度较哮喘对照组显著降低(P<0. 01)。通过直线相关分析发现,PB MCs核蛋白p38MAPK表达与培养上清液中IL- 4、IL- 5蛋白质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0. 71、0. 64,P均<0. 01)。结论p38MAPK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DEX可能通过作用于p38MAPK这一靶点发挥其抗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MAPK 外周血单个细胞 哮喘患者 地塞米松 PBMCs 蛋白质浓度 ELISA方法 IL-4 IL-5 直线相关分析 病理生理过程 蛋白质印迹 正常对照组 培养上 蛋白质含量 支气管哮喘 蛋白 表达及 分离培养 抗炎效应 DEX 健康者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囊液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亚楼 卢晓梅 +5 位作者 张琰 张金辉 阿不都热依木阿吉 刘辉 马旭东 温浩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研究细粒棘球蚴囊液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JurkatT淋巴细胞等的影响。方法PBMC及JurkatT淋巴细胞用含不同浓度(1000、100和10μg/ml)囊液的DMEM培养基培养5d后,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力。用含植物血凝素(PHA)的DMEM培养... 目的研究细粒棘球蚴囊液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JurkatT淋巴细胞等的影响。方法PBMC及JurkatT淋巴细胞用含不同浓度(1000、100和10μg/ml)囊液的DMEM培养基培养5d后,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力。用含植物血凝素(PHA)的DMEM培养基培养PBMC,以MTT法观察PBMC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细胞数量及CD4+/CD8+值,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PBMC细胞凋亡。结果各浓度囊液对PBMC和JurkatT淋巴细胞未显示出毒性作用。囊液不影响PHA对PBMC的增殖功能。在1000μg/ml囊液组CD4+、CD8+细胞数量与空白对照组(CD4+72.08±4.10,CD8+29.32±2.62)相比,CD4+(49.32±8.32)显著减少(P<0.05),CD8+数量(32.02±6.57)略增加(P>0.05),CD4+/CD8+比值减少。未见细胞凋亡现象。结论细粒棘球蚴囊液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生长无抑制作用,但可以使CD4+、CD8+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改变,向Th2免疫抑制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囊 单个细胞 体外细胞培养 流式细胞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研究
7
作者 丁荣梅 赵绍林 吴惠毅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已知最强的肝纤维化促进因子之一,与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有密切的关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采集方便且含量丰富,对肝脏炎症病变...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已知最强的肝纤维化促进因子之一,与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有密切的关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采集方便且含量丰富,对肝脏炎症病变和纤维化反应灵敏,因此本研究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PBMC中TGF-β1 mRNA表达水平,同时检测PBMC细胞培养上清液和血清中TGF—β1蛋白含量,探讨PBMC中TGF—β1在肝纤维化中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外周血单个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患者 单个细胞分泌 TGF-β1 细胞培养上清 肝纤维化
原文传递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白介素2、5、13和γ干扰素的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向东 刘健航 +2 位作者 陈洪 汪蓓青 钱晖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辅助T细胞(Th)1/Th2亚群的平衡状态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BP患者血清、疱液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白介素(IL)-2、IL-5、IL-13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 目的: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辅助T细胞(Th)1/Th2亚群的平衡状态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BP患者血清、疱液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白介素(IL)-2、IL-5、IL-13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BP患者血清和培养上清中IL-5、IL-13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而IL-2水平降低;疱液中上述4种细胞因子水平均增高。故BP患者Th1/Th2亚群的平衡状态发生漂移,表现为Th2占优势。结论:Th1/Th2亚群的失平衡与BP的发病密切相关,通过纠正Th1/Th2亚群的失平衡来治疗BP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天疱疮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外周血单个细胞培养上清
下载PDF
尘螨过敏母亲对新生儿Th1/Th2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谢龙山 余保平 +3 位作者 谢桂珍 余秀兰 张章 范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10-1411,共2页
目的:探讨螨性过敏妊娠母亲对新生儿Th1/Th2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1例有过敏病史并Dpt/Df试验阳性妊娠母亲的新生儿(AD组),20例无过敏病史并Dpt/Df试验阴性妊娠母亲的新生儿(对照组)。以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B... 目的:探讨螨性过敏妊娠母亲对新生儿Th1/Th2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1例有过敏病史并Dpt/Df试验阳性妊娠母亲的新生儿(AD组),20例无过敏病史并Dpt/Df试验阴性妊娠母亲的新生儿(对照组)。以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经Dpt/Df刺激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IL-4含量及IFN-γ/IL-4比值变化。结果:(1)未加Dpt/Df刺激前,AD组和对照组的CBMC培养上清中IFN-γ、IL-4含量和IFN-γ/IL-4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2)加Dpt/Df刺激后,AD组IL-4明显增高,IFN-γ/IL-4明显降低,分别与刺激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但IFN-γ无明显变化(P>0.05)。(3)对照组中,IFN-γ、IL-4和IFN-γ/IL-4比值在Dpt/Df剌激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螨性过敏母亲的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在相同抗原激发时,IL-4分泌明显增高,导致IFN-r/IL-4比值失衡,提示胎儿免疫细胞在宫内可能已暴露于变应原并致敏,产生过敏原特异性免疫记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Th2 平衡功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IFN-Γ/IL-4 IFN-Γ/IL-4 尘螨过敏 脐血单个细胞 新生儿 淋巴细胞分离 妊娠母亲 培养上 DPT 特异性免疫 对照组 比值变化 CBMC 0.05 免疫细胞 记忆反应 显著性 Df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10
作者 杨桂玲 段勇 瞿佳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6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血清和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CSBMMN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71例急性白血病和20例正常对照血清及CSBMMNC中VEGF表达水平。对其中33例初发AL患者采...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血清和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CSBMMN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71例急性白血病和20例正常对照血清及CSBMMNC中VEGF表达水平。对其中33例初发AL患者采用2个疗程化疗,分析比较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结果ANLL组与ALL组初发患者血清与CSBMMNC中VEGF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L初发组、复发难治组分别与完全缓解(CR)组、正常对照组血清及CSBMMNC中VEGF表达水平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但复发难治组与初发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初发AL血清与CSBMMNC中VEGF水平与骨髓原始细胞数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21和0.849,P均<0.01)。33例初发AL患者采用2个疗程化疗,血清及CSBMMNC中高表达组CR率(36.36%)较低表达组CR率(90.90%)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动态检测血清及CSBMMNC中VEGF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AL的状态和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总负荷量,对AL的疗效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血病 急性 骨髓单个细胞培养上清 酶联免疫吸附法 预后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巨噬细胞感染蛋白1α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仲夏 刘晋伟 +5 位作者 郭益群 陆敏秋 张蕾 陈文明 戴红 陈世伦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99-700,共2页
溶骨性骨质破坏为多发性骨髓瘤(MM)的突出临床表现,然而MM及其骨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巨噬细胞感染蛋白1α(MIP-1α)为肿瘤细胞、淋巴细胞等分泌的一种可溶性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与MM的发病有关。我们检测了30例MM患者骨髓... 溶骨性骨质破坏为多发性骨髓瘤(MM)的突出临床表现,然而MM及其骨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巨噬细胞感染蛋白1α(MIP-1α)为肿瘤细胞、淋巴细胞等分泌的一种可溶性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与MM的发病有关。我们检测了30例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NC)培养上清液的MIP-1α水平和24例MM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MSC)培养上清液的IL-6水平,以探讨MIP-1α与MM和MM骨病发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感染 多发性骨髓瘤 表达的研究 蛋白 MIP-1Α 骨髓单个细胞 培养上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Ⅱ型树突状细胞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段学章 王福生 +3 位作者 王敏 庄辉 胡瑾华 李捍卫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Ⅱ型树突状细胞(pDC2)的数量和功能变化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33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拉米夫定治疗组14例,干扰素α...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Ⅱ型树突状细胞(pDC2)的数量和功能变化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33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拉米夫定治疗组14例,干扰素α治疗组19例。检测患者外周血pDC2的比例、数量和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用体外灭活的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与PBMCs进行24h共培养,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α的产量,以评估pDC2产生干扰素α的能力;统计分析pDC2数量、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拉米夫定组和干扰素α组患者外周血pDC2的比例、数量和产生干扰素α的功能在治疗前均低于对照组(P<0.05)。抗病毒治疗后,拉米夫定组pDC2的比例和数量有提高,伴随自然杀伤(NK)细胞及CD8+T细胞数量的提高;干扰素α组pDC2的比例无明显变化,但pDC2细胞数有提高,同时伴有CD4+T细胞、NK细胞及CD8+T细胞数量的上升。结论拉米夫定和干扰素α作用机制不同,但均可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pDC2、NK细胞及CD8+细胞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树突状细胞 淋巴细胞亚群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抗病毒治疗 流式细胞分析技术 外周血单个细胞 1型单纯疱疹病毒 慢性乙肝患者 pDC2 CD4+T细胞 干扰素α 拉米夫定 细胞数量 功能变化 治疗前后 NK细胞 PBMCs 培养上
原文传递
空肠弯曲菌诱发实验性周围神经病的免疫学机理研究
13
作者 江澜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9年第20期16-16,共1页
据《中华儿科杂志》1999年9月37卷第9期报道 为研究空肠弯曲菌(CJ)诱发实验性周围神经病的可能性和免疫学机理。
关键词 实验性周围神经病 空肠弯曲菌 免疫学机理 神经原纤维 轴索变性 神经外膜 静脉注射 上清 髓鞘脱失 单个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