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于天降”、“单于和亲”瓦当及其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斌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95-98,共4页
"单于天降"、"单于和亲"瓦当是内蒙古自治区麻池乡召湾汉墓群出土的两类文字瓦当。通过对瓦当当面纹饰的观察和相关考古材料及文献资料的分析,可以基本判定"单于天降"、"单于和亲"两类文字瓦... "单于天降"、"单于和亲"瓦当是内蒙古自治区麻池乡召湾汉墓群出土的两类文字瓦当。通过对瓦当当面纹饰的观察和相关考古材料及文献资料的分析,可以基本判定"单于天降"、"单于和亲"两类文字瓦当的绝对年代和相对年代,并对前人研究的"单于天降"瓦当中"降"字读音、释义问题进行了简单总结。运用考古材料和文献资料从经济、文化两方面思考汉文化对匈奴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当 汉王朝 匈奴 单于天降 单于和亲
下载PDF
西汉单于天降瓦当
2
作者 姚旭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21期30-31,共2页
包头出土的“单于天降”瓦当,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文章对瓦当出土情况进行了介绍,根据史籍记载,探索为什么该瓦当只在包头一地出土。对于“降”字的读法,存在不同的见解。
关键词 单于天降 单于和亲 瓦当 汉朝 匈奴
下载PDF
火与土碰撞的政治产物 代单于天降、单于和亲、四夷尽服文字瓦当
3
作者 刘祎恒 吴京霓 《炎黄地理》 2021年第2期17-19,共3页
秦砖汉瓦是火与土融合出的产物,虽陶土材质非贵重之料,但对今天的考古工作来说却有着相当大的意义,甚至成为今人了解秦汉两代最直接的物证。汉代瓦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畅想,透过方圆之间我们不仅可以窥探汉代人的生活习... 秦砖汉瓦是火与土融合出的产物,虽陶土材质非贵重之料,但对今天的考古工作来说却有着相当大的意义,甚至成为今人了解秦汉两代最直接的物证。汉代瓦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畅想,透过方圆之间我们不仅可以窥探汉代人的生活习惯、建筑结构,更能体味汉代人的文化信仰以及某些政治意涵。“单于天降”“单于和亲”“四夷尽服”三种瓦当的出现无疑是汉王朝发展史的见证,也能从瓦当文字中窥探出大汉之雄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瓦当 单于天降 单于和亲 汉王朝 考古发现与研究 四夷 方圆之间 政治意涵
下载PDF
是“天降jiànɡ单于”,还是“天降xiánɡ单于”——天神观与汉匈政治关系的一个审视点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文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62,共7页
"单于天降"瓦当中的"降"是个多音字,对"降"的读音和释义目前有两种不同意见:一、读jiànɡ,诞生;降生。二、读xiánɡ,降服,使驯服。经笔者考证,在汉代以前上百种古籍数千万字中近百个"天降... "单于天降"瓦当中的"降"是个多音字,对"降"的读音和释义目前有两种不同意见:一、读jiànɡ,诞生;降生。二、读xiánɡ,降服,使驯服。经笔者考证,在汉代以前上百种古籍数千万字中近百个"天降"连用的语句里,"降"只读作"jiànɡ"。"天降"中"天"的含义主要有两类:一、天是万物的主宰。国家的兴衰存亡,灾害、战争、疾病,以及人之外在的祸福﹐都是"天"对人的赏罚。二、指自然之天,不到全部用例的十分之一。"单于天降jiànɡ",是匈奴天神信仰的表达。汉王朝认可这一信仰,是出于羁靡政策需要的尊重。而"单于天降xiánɡ",不符合汉朝对匈奴的怀柔政策。匈奴单于反抗王莽蔑称其为"降奴服于"的事实,有力地证明匈奴不会接受"单于天降xiánɡ"的读音和含义。"天降jiànɡ"的音义在汉代以前的多种语境中表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反映了人们天神信仰观念的延续和继承,也表现了古人在长期与天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天人关系的认知模式。以此理解"天降单于"中"降"的音义和汉、匈天神观念,当去古人之旨不远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降单于 天神信仰 瓦当 汉朝 匈奴 民族关系
下载PDF
包头汉墓若干问题述论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海斌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0年第1期29-33,共5页
包头位于黄河大迥折的顶端中部,南为鄂尔多斯高原,北出阴山为达尔罕茂明安草原,东西联系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这里是农耕文化和畜牧文化交错发生的地方。历史上,成为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族相互争夺之地。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即拓地... 包头位于黄河大迥折的顶端中部,南为鄂尔多斯高原,北出阴山为达尔罕茂明安草原,东西联系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这里是农耕文化和畜牧文化交错发生的地方。历史上,成为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族相互争夺之地。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即拓地至包头地区,秦统一六国后,修筑直道直达包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头市 汉墓 墓葬形制 随葬品特征 分期 "单于天降" "单于和亲" 瓦当 牲殉现象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封面瓦当介绍
6
作者 雍容 《砖瓦》 2021年第7期7-7,共1页
西汉单于天降瓦当,泥质灰色,径17.1cm,圆形,边轮宽,筒部残留一部分,1954年内蒙古包头墓葬出土,现藏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的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的父亲头曼单于,之后这个称号... 西汉单于天降瓦当,泥质灰色,径17.1cm,圆形,边轮宽,筒部残留一部分,1954年内蒙古包头墓葬出土,现藏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的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的父亲头曼单于,之后这个称号一直继承下去,直到匈奴灭亡为止。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的称号,但地位已不如以前。西汉前期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到汉武帝时,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和军事力量的加强,全面反击匈奴的条件已经成熟。汉武帝起用卫青、霍去病等著名将领,经过十多年、十余次较大的战役,击退了匈奴,保证了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天降单于"瓦当则是对当时汉军击退匈奴贵族侵扰的一种颂扬。“单于和亲”、“单于天降”都是古代民族和解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前期 部落联盟 单于天降 单于 瓦当 乌丸 冒顿单于 单于和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