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差异分析——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原油为例
1
作者 马冬晨 王文军 +7 位作者 张婷 李立武 王作栋 钱宇 敖添 符印 王丹 贾星亮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1421,共11页
【目的】为明确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δ^(13)C_(alkane))组成差异的成因。【方法】研究分析了塔北地区奥陶系共计17个原油样品δ^(13)C_(alkane)组成特征,结合相关有机地球化学参数,从沉积环境、成熟度和生物降解作用三个方面解释... 【目的】为明确原油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δ^(13)C_(alkane))组成差异的成因。【方法】研究分析了塔北地区奥陶系共计17个原油样品δ^(13)C_(alkane)组成特征,结合相关有机地球化学参数,从沉积环境、成熟度和生物降解作用三个方面解释了三类原油δ^(13)C_(alkane)值的变化趋势。【结果与结论】根据物性的差异,可将塔北地区原油分为重质、中质和轻质三类。塔北地区奥陶系原油δ^(13)C_(alkane)值介于-37‰~-31‰,呈现出海相原油的特征,表明原油δ^(13)C_(alkane)组成及分布范围受其形成的沉积环境和母质类型控制;从重质原油到中质原油再到轻质原油,成熟度逐渐增大,导致原油δ^(13)C_(alkane)值正偏;相较于中质原油和轻质原油,重质原油低碳数部分δ^(13)C_(alkane)明显变大,表明生物降解程度是重质原油中、低分子量正构烷烃δ^(13)C14~δ^(13)C19值正偏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 生物标志化合物 成熟度 生物降解 塔河原油
下载PDF
塔里木轮南14井三叠系油砂中长链单甲基支链烷烃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卢鸿 孙永革 彭平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18-224,共7页
塔里木轮南14井三叠系油砂中烷烃类呈双峰型分布,前峰型正构烷烃(nC_(12)~nC_(22))单体碳同位素值较轻(-33.72‰~-32.84‰),碳同位素组成呈明显的轻奇碳数优势;后峰型正构烷烃(nC_(23)~nC_(32))单体碳同位素值略重(-32.02‰~-30.90... 塔里木轮南14井三叠系油砂中烷烃类呈双峰型分布,前峰型正构烷烃(nC_(12)~nC_(22))单体碳同位素值较轻(-33.72‰~-32.84‰),碳同位素组成呈明显的轻奇碳数优势;后峰型正构烷烃(nC_(23)~nC_(32))单体碳同位素值略重(-32.02‰~-30.90‰),碳同位素组成呈明显的轻偶碳数优势。上述低碳数和高碳数正构烷烃在分子组成和单体碳同位素组成上的分布差异明显反映两种不同生源的生烃贡献。同时,在高碳数正构烷烃之间检测到了丰富的长链(C_(25)~C_(35))单甲基支链烷烃系列化合物,该类化合物与高碳数正构烷烃具有相近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30.52‰~-31.64‰),指示二者具有共同的母质成因。但是,文献及实测单体碳同位素组成表明长链单甲基支链烷烃属异养细菌等微生物来源,因此,对传统的双峰型分布中高碳数正构烷烃属高等植物来源的认识提出质疑,高碳数正构烷烃也可能来自异养细菌等微生物生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单甲基支链烷烃 双峰型分布 单体碳同位素组成 母质来源
下载PDF
干酪根化学降解产物的碳同位素组成研究
3
作者 王涌泉 熊永强 王彦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8-781,共4页
采用一系列温和的化学降解法对松辽盆地南部嫩江组烃源岩的干酪根进行连续的选择性化学降解,并对不同降解产物进行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分析。研究表明碱性水解和脱硫产物以一元脂肪酸和正构烷烃为主,其中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分布曲线呈现... 采用一系列温和的化学降解法对松辽盆地南部嫩江组烃源岩的干酪根进行连续的选择性化学降解,并对不同降解产物进行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分析。研究表明碱性水解和脱硫产物以一元脂肪酸和正构烷烃为主,其中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分布曲线呈现一定的"负倾"(即随碳数增加呈现逐渐贫13C)趋势;一元脂肪酸以C16和C18为主,具有明显的偶碳优势,与同碳数的正构烷烃具有相似的碳同位素组成。氧化产物则以一元脂肪酸和α,ω-二元脂肪酸为主,一元脂肪酸低碳数部分呈现"负倾"趋势,高碳数部分则呈现"正倾"的趋势;α,ω-二元脂肪酸与低碳数的一元脂肪酸具有相似的分布,表明它们可能具有相同的母源。对比研究表明JL-30抽提物中正构烷烃可能存在混源的影响,其碳同位素组成是多源混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根 选择性化学降解 单体碳同位素组成 松辽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铀矿区沉积有机质中脂肪酸甲酯的检出及意义 被引量:20
4
作者 妥进才 张明峰 王先彬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2-439,共8页
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铀矿区侏罗系沉积有机质中检出了丰富的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与相应样品中的正构烷烃化合物在分布特征上极为相似。在碳同位素组成方面,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与相应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也... 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铀矿区侏罗系沉积有机质中检出了丰富的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与相应样品中的正构烷烃化合物在分布特征上极为相似。在碳同位素组成方面,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与相应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也具有完全相同的变化范围。因此,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很可能就是正构烷烃系列化合物十分重要的母质来源。地质体中脂肪酸甲酯化合物的存在需要在相应的沉积体中维持一个比较严格的弱碱性—中性的环境。这种弱碱性—中性的成岩环境不仅对该地区有机质中脂肪酸甲酯化合物的形成和保存产生重要影响,而且有可能对该地区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产生了某些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正构烷烃 单体化合物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茂名油页岩沉积有机质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曹新星 宋之光 +1 位作者 李艳 王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3-252,共10页
基于海洋沉积确定的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约33.5 Ma)的气候过渡期是新生代全球性气候事件,但长期以来相关的陆相沉积记录研究则比较缺乏。本文对形成于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的茂名油柑窝组油页岩样品进行了有机质丰度、烃类组成、... 基于海洋沉积确定的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约33.5 Ma)的气候过渡期是新生代全球性气候事件,但长期以来相关的陆相沉积记录研究则比较缺乏。本文对形成于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的茂名油柑窝组油页岩样品进行了有机质丰度、烃类组成、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等分析,以期研究低纬度陆相沉积有机质对古近纪始新世—渐新世气候过渡期(EOT)的响应。研究结果显示,埋藏较浅的上部层位样品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显著正偏,为-19.1‰^-25.9‰,平均值为-22.2‰;而下部层位样品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在-23.7‰^-30.2‰,平均值为-26.3‰。两个样品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之差在1.5‰~8.1‰,平均值之差为4.6‰。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的显著差异指示了EOT低纬度陆相古气候变化引起的陆相有机质响应,而这种响应与当时大气CO_2浓度和海洋温度降低导致的气候和植物群落变化密切相关,即可能存在着C_3植物向C_4植物的转化、C_4植物的迅速增加并最终导致沉积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也可能是由于大气CO_2浓度降低导致的大气CO_2碳同位素组成整体正偏的结果。很显然,进一步详细的连续剖面分析将对研究古近纪EOT低纬度陆相古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新世—渐新世气候过渡期 低纬度陆相有机质 单体同位素组成 茂名油页岩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以来中国南方C3/C4植被时空演化及影响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崔琳琳 胡建芳 王旭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46-1258,共13页
当前中国南方C3/C4植被演化的研究开展得较少,且C3/C4植被演化的主要影响机制也不明确.这有碍于全面了解不同气候环境下C3和C4植物竞争机制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也不利于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区域C3/C4植被的影响.事实上,区域尺度C3/C4... 当前中国南方C3/C4植被演化的研究开展得较少,且C3/C4植被演化的主要影响机制也不明确.这有碍于全面了解不同气候环境下C3和C4植物竞争机制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也不利于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区域C3/C4植被的影响.事实上,区域尺度C3/C4植被变化对全球碳循环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重建中国南方地区C3/C4植被的演化历史并理清气候变化对其影响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选取了长江以南地区的湛江湖光岩玛珥湖、泸沽湖、星云湖、鄱阳湖、龙感湖、白马湖、东钱湖和梵净山九龙池等8个湖泊以及定南、南屯、袍烈和铭爱村等4个泥炭沉积记录系统地开展了高碳数正构烷烃稳定碳同位素(δ13C)分析,重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南方地区C3/C4植被的时空演化,并结合已有的古气候记录试图探讨影响研究区C4植物丰度变化的气候要素.湛江湖光岩玛珥湖、星云湖和泸沽湖3个钻孔岩芯和定南泥炭样品的高碳数(C27~C33)正构烷烃δ13C均值的集成结果表明:从末次盛冰期至全新世早期C4植物比例呈逐渐增加趋势,从21%升高到34%,而到全新世中期C4植物比例显著降低,最低达到10%.在空间上,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早期C4植物丰度总体上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在全新世大暖期则出现相反的空间变化趋势,这体现了C4植物空间分布由温度调控转变为降雨调控的结果.该研究表明在中国南方温度是C4植物分布的主控因素,而在温度条件合适时降雨的增多会降低C4对C3植物的竞争优势.因此,温度与降雨季节性分配的组合关系是决定C3/C4植被比例变化的重要气候要素.在未来温度升高降雨增多的前提下, C4植物竞争优势的降低可能会对中国农业生产有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碳同位素组成 数正构烷烃 C3/C4植被 末次盛冰期 全新世大暖期
原文传递
Detection and indication of 1,3,4-C27-29 triol in the sediment of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3
7
作者 ZHU XiaoWei MAO ShengYi +4 位作者 WU NengYou JIA GuoDong SUN YongGe GUAN HongXiang WU DaiDa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187-1194,共8页
After the detection of the 1,20,21-C29 long-chain triol in some sediments and freshwater pteridophytes, in this study a new homologous long-chain triol, 1,3,4-C27-29, is detec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Site4B core ... After the detection of the 1,20,21-C29 long-chain triol in some sediments and freshwater pteridophytes, in this study a new homologous long-chain triol, 1,3,4-C27-29, is detec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Site4B core sediment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The hydroxyl location and length of the carbon chain of this newly discovered triol differ from those of 1,20,21-C29 triol. The test results of its molecular distribution and individual carbon isotope reveal that 1,3,4-C29triol has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n-C26-30 even carbon-numbered long-chain fatty alcohols, with R2 (n=68) values of 0.905, 0.929 and 0.903, respectively, and its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at -32.3%o_1.9%o, is similar to that of rt-C26.30, at -29.13%o^0.87%o, -32.98%o^1.28%o, and -32.98%o^1.28%o. 1,3,4-C29 triol from the Site4B core sediment and terrigenous long-chain fatty alcohol (n-C26.34) show highly consistent distribution trends in the entire section; thus, the former could serve as a proxy indicator of the terrigenous input. Considering that the 1,20,21-C29 triol in previous research belongs to Azolla, which are fresh water pteridophytes, the 1,3,4-C27-29 triol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might have similar biogenetic derivation. Thus, determination of its biogenic area and growing environment could provide potential organic geochemical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terrigenous input and source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chain triol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Terrigenous inpu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