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斑蛙不同放养密度对稻蛙共作水稻生长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梁正其 张小东 +3 位作者 陈岚英 谭庆东 吴家毓 李涛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4期10-14,共5页
开展了黑斑蛙不同放养密度对稻蛙共作水稻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分别于水稻的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测量水稻株高、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指标。设置水稻单作(RM)、稻蛙共作(RF)2种模式。黑斑蛙蝌蚪设置11个处理组... 开展了黑斑蛙不同放养密度对稻蛙共作水稻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分别于水稻的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测量水稻株高、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指标。设置水稻单作(RM)、稻蛙共作(RF)2种模式。黑斑蛙蝌蚪设置11个处理组,分别为RF5、RF6、RF7、RF8、RF9、RF10、RF11、RF12、RF13、RF14和RF16,对应投放密度为每667 m25万、6万、7万、8万、9万、10万、11万、12万、13万、14万和16万尾。结果表明,稻蛙共作模式的水稻株高、分蘖数、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净光合作用速率,均显著高于水稻单作模式,黑斑蛙蝌蚪投放密度为每667 m28万尾处理组的水稻株高、分蘖数、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指出,黑斑蛙蝌蚪每667 m28万尾为最佳投放密度,可以作为贵州山区稻蛙共作生态种养模式推广应用的参考投放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蛙 稻蛙共作 水稻单作 水稻生长性能 投放密度
下载PDF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的生态效率研究——基于灰水足迹模型与SBM-Undesirable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战湘凝 吕杰 薛莹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31,共3页
本文运用灰水足迹模型与SBM-Undesirable模型,从农业资源投入、农业生产收入与环境影响等对盘锦地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稻蟹共养模式生态效率提高机制,为提高农业资源有效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的理论解释... 本文运用灰水足迹模型与SBM-Undesirable模型,从农业资源投入、农业生产收入与环境影响等对盘锦地区不同水稻种植模式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稻蟹共养模式生态效率提高机制,为提高农业资源有效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科学的理论解释及政策建议。结果表明:稻蟹共养模式亩均灰水足迹远低于水稻单作模式;整体上,稻蟹共养模式的生态效率相对更高;同时,相较于稻蟹共养模式,化肥投入冗余与灰水足迹冗余是造成水稻单作模式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因此,应推动传统种植模式向循环农业模式转型,优化农业结构,注重农业资源分配,以实现农业资源有效利用、提高农业产值、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蟹共养模式 水稻单作模式 生态效率 灰水足迹 SBM-Undesirable模型
下载PDF
稻-鱼种养减控镉及米、鱼性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顾钱洪 曾倩倩 +8 位作者 李占鑫 王欣 彭渤 饶科 沈中源 吴昌 覃钦博 罗凯坤 刘少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0-150,共11页
如何在重金属镉(Cd)超标的土壤中生产出质量达标米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探讨稻-鱼种养对大米Cd积累的减控效果,本研究建立了稻(喜两优超占)-鱼(合方鲫2号)种养系统,比较了稻-鱼共作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中环境介质、米、鱼等Cd含量,... 如何在重金属镉(Cd)超标的土壤中生产出质量达标米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探讨稻-鱼种养对大米Cd积累的减控效果,本研究建立了稻(喜两优超占)-鱼(合方鲫2号)种养系统,比较了稻-鱼共作系统和水稻单作系统中环境介质、米、鱼等Cd含量,以及米、鱼的生物学性状。结果显示,稻-鱼共作合方鲫2号平均体重为331.7 g,相比鱼种增重1.7倍。不同种养系统大米的营养品质无显著差异。稻田土壤总Cd平均含量为0.472 mg/kg(pH=5.5),略高于污染临界值0.40 mg/kg(5.5≤pH≤6.5),不同种养系统土壤总Cd含量与土壤pH无显著差异。合方鲫2号内脏虽有少量Cd积累[(0.060±0.032)mg/kg],但肌肉Cd含量很低(<0.003 mg/kg)。水稻单作大米Cd平均含量为0.311 mg/kg,达到国家粮食安全标准限定值的1.6倍。稻-鱼共作大米Cd平均含量仅0.034 mg/kg,较水稻单作大米Cd含量下降89.1%,水稻单作大米Cd含量与土壤总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2),而稻-鱼共作系统则无该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合方鲫2号是适合稻-鱼种养的好品种,以此为养殖品种可以建立完善的稻-鱼综合种养模式,该种模式能有效抑制土壤Cd的生物活性,对大米Cd积累有显著的减控效能,且经济效益显著。本研究为稻-鱼等生态种养综合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方鲫2号 稻-鱼共作 水稻单作 稻米品质 镉积累 土壤PH 减控效能
下载PDF
不同稻蟹生产模式对稻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1
4
作者 安辉 刘鸣达 +2 位作者 王厚鑫 郝旭东 王耀晶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1-586,共6页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M1~M4)、常规稻蟹(MNP)与单作水稻(CK)生产对水稻产量、河蟹产量、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MNP和CK相比,有机稻蟹各处理的水稻穗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显著提高,尤其以M1处...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M1~M4)、常规稻蟹(MNP)与单作水稻(CK)生产对水稻产量、河蟹产量、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MNP和CK相比,有机稻蟹各处理的水稻穗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显著提高,尤其以M1处理增加最为明显,但有效穗数却显著减少;2009年M1处理稻谷产量显著高于CK;有机稻蟹各处理的稻米品质也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及整精米率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有显著提高趋势,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及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而稻米的蛋白质、胶稠度、食味值明显提高。2年间河蟹产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M1>M2>M3>MNP>M4。因此,有机稻蟹生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稻蟹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为优质稻米的生产以及有机肥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一条较好的生态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稻蟹 常规稻蟹 单作水稻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不同稻蟹生产模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安辉 刘鸣达 +1 位作者 王耀晶 闫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4753-4761,共9页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常规稻蟹与单作水稻生产模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水稻模式相比,有机稻蟹模式下的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中活性有机碳(MLOC)、高...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常规稻蟹与单作水稻生产模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水稻模式相比,有机稻蟹模式下的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中活性有机碳(MLOC)、高活性有机碳(HLOC)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CMI)均显著或者极显著提高,且有机肥用量越大,效果越显著;有机稻蟹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与2009年相比,2010年中量有机肥稻蟹模式(M3)的LOC和MLOC含量增幅最高,分别达10.11%和5.14%;低量有机肥稻蟹模式(M4)的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幅最为明显,分别达80.25%和46.62%;常规稻蟹模式各指标的变化也有其类似的规律,但均明显低于有机稻蟹模式。相关分析表明,TOC、LOC、MLOC与4种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最低为0.584*(P<0.05),最高可达0.940**(P<0.01)。因此,有机稻蟹生产模式不仅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能增加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稻蟹 常规稻蟹 单作水稻 活性有机碳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北方稻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罗良国 闻大中 沈善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01-304,共4页
1994~1996年研究了5种不同模式水稻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及养分效率.结果表明,不同模式的水稻田生态系统中,N输入输出基本相抵,处于平衡状态;K输入输出稍有盈余,唯P施用量较输出高1倍,使土壤中P有所积累.通过合理... 1994~1996年研究了5种不同模式水稻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及养分效率.结果表明,不同模式的水稻田生态系统中,N输入输出基本相抵,处于平衡状态;K输入输出稍有盈余,唯P施用量较输出高1倍,使土壤中P有所积累.通过合理水肥调控措施,使水稻单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作水稻 稻田生态系统 养分平衡 养分效率
下载PDF
不同稻蟹生产模式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安辉 赵前程 刘鸣达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0-545,共6页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常规稻蟹与单作水稻生产模式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试前相比,2009年和2010年有机稻蟹模式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9.81%~25....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常规稻蟹与单作水稻生产模式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试前相比,2009年和2010年有机稻蟹模式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9.81%~25.13%和5.29%~14.73%;20.93%~44.09%和12.44%~28.45%),提高原土复合量和追加复合量,降低原土复合度,且有机肥用量越大,效果越显著;常规稻蟹模式各指标的变化也有其类似的规律,但均明显低于有机稻蟹模式;单作水稻模式的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含量和原土复合量显著下降。因此,有机稻蟹生产模式不仅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数量,而且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质量,促进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稻蟹 常规稻蟹 单作水稻 有机无机复合状况 土壤肥力
下载PDF
稻田养鱼的综合效益分析——以贵州省黄平县重安镇下翁细村为例
8
作者 吴雪梅 梁龙 《农业科学研究》 2023年第3期30-37,共8页
以贵州省黄平县重安镇下翁细村为例,分析稻田单作和稻田养鱼模式的综合效益,基于实地调查的数据,运用综合效益量化评价方法,将经济、能量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归一化,对水稻单作和稻田养鱼2种模式进行综合效益量化评价,并与其他地区进行对... 以贵州省黄平县重安镇下翁细村为例,分析稻田单作和稻田养鱼模式的综合效益,基于实地调查的数据,运用综合效益量化评价方法,将经济、能量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归一化,对水稻单作和稻田养鱼2种模式进行综合效益量化评价,并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分析其差距。结果表明:下翁细村稻田养鱼模式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86,大于水稻单作模式(0.41),说明在当地适合发展稻田养鱼模式。下翁细村稻田养鱼模式的综合效益优于水稻单作模式,然而与浙江省青田县的稻田养鱼模式相比,下翁细村的稻田养鱼模式能量转化率较低,生态效益和经济收益也较差,在带动经济增长、生产管理和规范施用肥料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鱼 水稻单作 综合效益
下载PDF
稻+鸭生物互作的综合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唐世凯 刘丽芳 +1 位作者 汤利 文俊 《农学学报》 2019年第10期84-88,共5页
采用多年田间试验研究的方法,分析水稻+鸭生物互作与水稻单作两个生产模式下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稻+鸭生物互作模式,不影响水稻田间生物学性状和产量构成,可适当延长水稻大田生育期,一定程度上提高稻米质量和... 采用多年田间试验研究的方法,分析水稻+鸭生物互作与水稻单作两个生产模式下对水稻生长、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稻+鸭生物互作模式,不影响水稻田间生物学性状和产量构成,可适当延长水稻大田生育期,一定程度上提高稻米质量和使用品质,增强了生态稻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能有效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农残,提高稻米高安全性,促进农业生态安全和绿色产业发展;提高了水稻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单位土地面积的净收益,是稻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有效模式;可有效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产力和提高当量土地效率,为稻区农业产业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一条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单作 稻+鸭模式 生物互作 生物多样性复合农业生产模式 绿色产业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不同稻蟹生产模式下土壤腐殖质组成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耀晶 安辉 +2 位作者 闫颖 刘鸣达 罗国新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347,共5页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常规稻蟹与单作水稻生产模式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及胡敏酸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稻蟹和单作水稻模式相比,有机稻蟹模式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30.13%(P<0.05)和55....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常规稻蟹与单作水稻生产模式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及胡敏酸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稻蟹和单作水稻模式相比,有机稻蟹模式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30.13%(P<0.05)和55.85%(P<0.01),有机质氧化稳定性(Kos值)分别降低14.77%(P<0.05)和21.05%(P<0.01);有机稻蟹模式能提高可浸提腐殖质碳(HEC)、胡敏酸碳(HAC)含量和HAC/HEC,降低富里酸碳(FAC)及FAC/HEC,使其胡富比(H/F)上升(P<0.01);三种模式胡敏酸的E4/E6值与△log k的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有机稻蟹>常规稻蟹>单作水稻。因此,有机稻蟹生产模式可以增加土壤总有机碳(TOC)的数量,改善其品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了水稻和蟹的生长,最终提高了稻谷和蟹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稻蟹 常规稻蟹 单作水稻 腐殖质组成 氧化稳定性 土壤肥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