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姚娟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明确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临床麻醉的价值。方法:将本院120例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在常规麻醉方案基础上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应用常规麻醉方案;... 目的:明确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临床麻醉的价值。方法:将本院120例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在常规麻醉方案基础上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应用常规麻醉方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麻醉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 h、8 h)镇静Ramsay评分低(P<0.05),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少(P<0.05),躁动分级评分、SAS评分低(P<0.05);麻醉前,两组SBP、DBP、HR、SpO 2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拔管时,观察组SBP、DBP和HR均明显低于后者、SpO 2高于后者(P<0.05)。结论: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有助于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改善血流动力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麻醉效果 麻醉苏醒期躁动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武园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93-096,共4页
分析右美托咪定应用在接受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在我院接受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患者按照麻醉方案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不同麻醉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评价指标数据。结果 观察... 分析右美托咪定应用在接受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在我院接受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患者按照麻醉方案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不同麻醉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评价指标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和血清应激反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在接受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手术麻醉中能够获得良好效果,其能够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状态,减轻应激反应,基本不会影响术后麻醉恢复,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右美托咪定 麻醉 临床价值
下载PDF
1例男性单侧乳腺癌骶尾部转移放化疗后的护理
3
作者 刘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0期158-159,共2页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男性乳腺癌仅占男性恶性肿瘤的0.1%,占所有乳腺癌发病的1%-2%。由于男性乳腺癌发病率的生物学行为类似绝经后妇女乳腺癌,临床中不易引起重视,早期常误诊、漏诊;
关键词 单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 左臀部 康惠尔 纱布块 血栓形成 乳腺癌 乳腺癌 髋部 皮温
下载PDF
单侧乳腺癌乳房全切术后对患者身体姿势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谢红梅 陈红 +4 位作者 付岚 张晓霞 陶琳 王秋舟 胡小霞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86-89,共4页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数据显示,女性乳腺癌已超过肺癌(220万),成为2020年全球第一大癌症,中国新发病例达42万,占所有新增癌症病例的9.1%,成为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1]。临床上以单侧乳腺癌多见,其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为主,我国70%的乳腺...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数据显示,女性乳腺癌已超过肺癌(220万),成为2020年全球第一大癌症,中国新发病例达42万,占所有新增癌症病例的9.1%,成为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1]。临床上以单侧乳腺癌多见,其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为主,我国70%的乳腺癌患者首选的手术方法是乳房全切术[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乳腺癌 乳房全切术 身体姿势
下载PDF
循证护理预防单侧乳腺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7
5
作者 黄琼 沈珍清 游颖斌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7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预防单侧乳腺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2016年4月9日至2017年11月16日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62例,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82例)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80例)采取常规护理...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预防单侧乳腺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2016年4月9日至2017年11月16日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62例,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82例)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8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22%)与对照组(5.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6%)与对照组92.60%比较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预防单侧乳腺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同时还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单侧乳腺癌根治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循证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
6
作者 罗楚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127-127,共1页
探究针对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9年3月~2020年9月纳入56例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开展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2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甲组),另外28例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干预(乙组)... 探究针对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9年3月~2020年9月纳入56例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开展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2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甲组),另外28例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干预(乙组),评估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乙组生活质量评分、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长均优于甲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护理工作中合理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循证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ER、PR、Her-2、Ki-67、nm23、TS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梅 赵刚 +1 位作者 赵峰 李景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2-53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ER、PR、Her-2、Ki-67、nm23、T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2009年期间4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选取60例单侧乳腺癌作为对照。结果 (1)Her-2在双乳癌中的表...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ER、PR、Her-2、Ki-67、nm23、T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2009年期间4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选取60例单侧乳腺癌作为对照。结果 (1)Her-2在双乳癌中的表达较单乳癌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在双乳癌中的表达较单乳癌低,差别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TS在双侧乳腺癌中的表达较单侧乳腺癌低,Ki-67在双侧乳腺癌中的表达较单侧乳腺癌高,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ER在双侧组织学类型和分级不同的双乳癌中的表达较组织学类型和分级相同的双乳癌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2和nm23可能与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发病有关,并可能成为高危患者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乳腺癌 单侧乳腺癌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8
作者 高阳 李孟圈 李淑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了2008年6月至2012年9月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9例确诊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和100例单侧乳腺癌(unilateral breast c...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了2008年6月至2012年9月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9例确诊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和100例单侧乳腺癌(unilateral breast cancer,U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单/双侧乳腺癌的临床分期、腋淋巴结状态和病理类型差别。结果:比较单/双侧乳腺癌,非浸润性癌、Tis/T1临床分期在BPBC第二癌/UBC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PBC第二侧癌所占比例均较高。浸润性导管癌、特殊类型癌在BPBC/UBC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UBC中浸润性导管癌比例较高,BPBC中特殊类型癌比例较高。浸润性小叶癌发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在单/双侧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按第二原发癌手术日算起,经过中位25个月的随访,有3例骨转移,1例胸壁复发。结论:对于发病年龄较早、特殊类型癌的双侧乳腺癌患者,单侧发病后更应积极随访以早期检出对侧病变。双侧乳腺癌第二癌早期癌比例较高,为乳腺癌保乳手术提供了条件,但也要高度关注双侧乳腺癌可能潜在较高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单侧乳腺癌 临床病理
下载PDF
4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诊治
9
作者 周忠信 王捷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1年第2期124-125,共2页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是指在排除一侧乳腺癌向对侧转移情况下同时或异时发现的双侧乳腺独立的原发性癌[3].而由一侧乳腺原发癌转移到对侧乳腺为转移性双侧乳腺癌.两者为不同的两个概念,处理上截然不...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是指在排除一侧乳腺癌向对侧转移情况下同时或异时发现的双侧乳腺独立的原发性癌[3].而由一侧乳腺原发癌转移到对侧乳腺为转移性双侧乳腺癌.两者为不同的两个概念,处理上截然不同.临床上将BPBC发生时间相隔在6个月之内者称为同时发生,超过6个月者称为异时发生或不同时发生[2,3].我院1990~1999年共收治BPBC 4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对侧 单侧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 BPBC 异时发生
下载PDF
ER、PR、HER-2、Ki67、Nm23、P53在多中心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4
10
作者 杨丽丽 梁莉萍 赵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4-967,共4页
目的:探讨多中心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tor,PR)、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 antigen,Ki67)、Nm23基因... 目的:探讨多中心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tor,PR)、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 antigen,Ki67)、Nm23基因(Nm23 gene,Nm23)、P53基因(P53 gene,P5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2010年期间45例多中心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选取60例单侧单发性乳腺癌作为对照。结果:①HER-2、Ki67在多中心性乳腺癌中的表达较单侧单发乳腺癌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在多中心性乳腺癌中的表达较单侧单发乳腺癌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P53在多中心性乳腺癌中的表达较单侧单发乳腺癌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中心性乳腺癌中,ER、PR、HER-2、Ki67、Nm23、P53在特殊类型乳腺癌中的表达与非特殊类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R在多中心性乳腺癌中组织学分级高的较分级低的表达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高的多中心性乳腺癌比组织学分级低的ER蛋白的表达率低,但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PR的检测除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外,尚具有评估乳腺癌预后的作用。HER-2、Ki67、Nm23可能与多中心性乳腺癌发病有关,并可能成为多中心性乳腺癌的高危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性乳腺癌 单侧单发乳腺癌 病理诊断学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代忠 刘晨阳 +1 位作者 张誉华 孙韬 《癌症进展》 2019年第24期2886-2889,2951,共5页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严重疾病,根据其病灶分布范围可分为单侧乳腺癌(UBC)和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PBC),二者的临床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BPBC对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的危害更甚。明确UBC发展为BPBC的危险因素,对积极预防及早期干预具有...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严重疾病,根据其病灶分布范围可分为单侧乳腺癌(UBC)和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PBC),二者的临床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BPBC对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的危害更甚。明确UBC发展为BPBC的危险因素,对积极预防及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临床特征(如发病年龄、病理类型、分子学特点等)的乳腺癌在中医证型方面的分布具有不同倾向,明确病因病机,正确辨证论治,可为中药干预、未病先防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单侧乳腺癌 危险因素 中医证型
下载PDF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韦常宏 韦薇 +2 位作者 林思彤 陈肖瑜 陈军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特点。方法 SBPBC患者44例(SBPBC组,根据肿瘤组织体积大小分为第一癌和第二癌),单侧原发性乳腺癌(UPBC)患者132例(UPBC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子分型、... 目的分析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特点。方法 SBPBC患者44例(SBPBC组,根据肿瘤组织体积大小分为第一癌和第二癌),单侧原发性乳腺癌(UPBC)患者132例(UPBC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子分型、治疗随访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SBPBC组44例患者中,年龄≤50岁者32例,有家族史者30例,绝经者9例(9/44); UPBC组132例患者中,年龄≤50岁者45例,有家族史者34例,绝经者81例;两组相比,P均<0. 05。SBPBC组第一癌、第二癌和UPBC组T2期患者分别为27、16和51例,SBPBC组第一癌与第二癌、UPBC组相比,P均<0. 05。SBPBC组第一癌、第二癌N2~N3期患者分别为10、3例,两者相比,P <0. 05; SBPBC组第二癌、UPBC组N0~N1期患者分别为41、106例,两者相比,P <0. 05。SBPBC组第一癌、UPBC组组织学分级为Ⅱ~Ⅲ级的患者分别为40例、121例,两者相比,P <0. 05。SBPBC组第一癌、UPBC组病理学分期为Ⅲ期+Ⅳ期的患者分别为17、37例,两者相比,P <0. 05; SBPBC组第二癌、UPBC组病理学分期为Ⅱ~Ⅳ期的患者分别为27、117例,两者相比,P <0. 05。SBPBC组第一癌、UPBC组Ki-67阳性率≥14%的患者分别为39、87例,两者相比,P <0. 05。SBPBC组第一癌乳腺导管(Luminal) A型17例、Luminal B型23例、Her-2过表达型3例、基底样型1例,第二癌Luminal A型22例、Luminal B型19例、Her-2过表达型2例、基底样型1例; UPBC组Luminal A型45例、Luminal B型46例、Her-2过表达型13例、基底样型28例; SBPBC组第一癌、第二癌与UPBC组相比,P均<0. 05。SBPBC组、UPBC组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45个月和59个月,两组相比,P <0. 05。结论与UPBC相比,SBPBC的发病年龄低且大多数发生在绝经之前,患者多有家族史,病理分级和分期较高,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分子分型以Luminal B型为主,无病生存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 原发性乳腺癌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单侧原发性乳腺癌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辛彦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吉林市肿瘤医院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6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为研究对象,均经超声、钼靶X线及病理学确诊,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60例单侧乳腺癌确诊的患者为研...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吉林市肿瘤医院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6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为研究对象,均经超声、钼靶X线及病理学确诊,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60例单侧乳腺癌确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初潮年龄、发病时绝经率、乳腺癌家族史、放疗史以及肿块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两组患者经超声检查的确诊率显著高于钼靶X线,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发病年龄、初潮年龄、发病时绝经率、乳腺癌家族史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放疗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第一原发癌的同侧腋淋巴结阳性率与相同分期的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有明显的乳腺癌家族史,其第一原发癌与单侧乳腺癌的腋淋巴结转移率相似,表明两者在生物学行为上存在相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乳腺癌 单侧乳腺癌 放疗 淋巴结转移 研究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丽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4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3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9例(观察A组),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1例(观察B组);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57例单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3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9例(观察A组),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1例(观察B组);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57例单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发病年龄、月经初潮年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原发癌确诊时的绝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乳腺癌家族史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原发癌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与对照组术后放疗治疗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第一原发癌与第二原发癌在同一镜影象限阳性率显著低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侧原发性乳腺癌相比,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更低、乳腺癌家族史更明显,雌激素与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单侧原发性乳腺癌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荻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22期3143-3144,共2页
目的探究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02例,单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04例,比较2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情况。结果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肿块大... 目的探究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02例,单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04例,比较2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情况。结果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肿块大小、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与单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相应治疗后,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与单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与单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不一致,临床应针对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与预后特点,合理予以治疗并加强随访,及时发现异常,有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单侧原发性乳腺癌 临床预后
下载PDF
连服七年药物,骨密度为何先升后降
16
作者 边平达 《家庭用药》 2023年第4期55-55,共1页
张女士今年60岁,15年前有单侧乳腺癌手术史,10年前绝经。7年前,她发现身高较年轻时下降超过3厘米,在当地医院测骨密度发现腰椎骨密度的T值为-3.1,诊断为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为T值为≤-2.5)。
关键词 诊断标准 骨密度 骨质疏松 T值 手术史 单侧乳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