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与单通道内镜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unilateral laminec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与单通道内镜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unilateral laminec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单侧双通道内镜ULBD术组(双通道组,n=51)和单侧单通道内镜ULBD术组(单通道组,n=69)。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MacNab标准评估的优良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并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按照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无效组,统计并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造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结果双通道组的优良率(84.31%)与单通道组(81.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通道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单通道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通道组的住院时间长于单通道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两组间的VAS、JOA、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年龄≥75岁,髓内信号为水肿型、囊变型,术前腰椎失稳,术前纤维环破裂患者占比高于有效组,病程相较于有效组长(P<0.05);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75岁,病程长,髓内信号为水肿型、囊变型,术前腰椎失稳,术前纤维环破裂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ULBD术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单侧双通道内镜与单通道内镜ULBD术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双通道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势,同时年龄≥75岁,髓内信号为水肿型、囊变型,术前腰椎失稳,术前纤维环破裂是导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较差的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对侧椎板下入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合并同节段椎间孔狭窄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9月—2023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5例腰椎侧隐窝狭窄合并同节段椎间孔...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对侧椎板下入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合并同节段椎间孔狭窄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9月—2023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5例腰椎侧隐窝狭窄合并同节段椎间孔狭窄患者临床资料。男5例,女10例;年龄46~83岁,平均70.3岁。手术节段:L_(4)、512例,L_(5)、S_(1)3例。病程12~30个月,平均18.7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UBE对侧椎板下入路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腰腿痛程度,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部功能,术后6个月采用MacNab标准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术后复查MRI和CT,观察侧隐窝和椎间孔狭窄是否去除,测量椎管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spinal canal,CSA-SC)、椎间孔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intervertebral foramen,CSA-IVF)和小关节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facet joint,CSA-FJ)。结果手术时间55~200 min,平均127.5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平均27.3 mL;术后住院时间3~12 d,平均6.8 d。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9个月。术后1 d及1、3、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以及ODI均较术前降低,且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JOA评分则呈逐渐增高趋势;上述指标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根据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3.33%。影像学复查示侧隐窝及椎间孔所受压迫已明显解除,最大程度保留患侧关节突关节;术后3 d CSA-SC及CSA-IVF较术前增加、CSA-FJ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对侧椎板下入路能在保留双侧关节突关节同时,对侧隐窝及同节段椎间孔进行充分减压,早期疗效较好,有望避免腰椎医源性不稳所致的融合手术,但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明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与单通道内镜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unilateral laminec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单侧双通道内镜ULBD术组(双通道组,n=51)和单侧单通道内镜ULBD术组(单通道组,n=69)。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MacNab标准评估的优良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及ODI评分。并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按照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无效组,统计并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造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结果双通道组的优良率(84.31%)与单通道组(81.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通道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单通道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通道组的住院时间长于单通道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两组间的VAS、JOA、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年龄≥75岁,髓内信号为水肿型、囊变型,术前腰椎失稳,术前纤维环破裂患者占比高于有效组,病程相较于有效组长(P<0.05);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75岁,病程长,髓内信号为水肿型、囊变型,术前腰椎失稳,术前纤维环破裂是腰椎管狭窄症患者ULBD术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单侧双通道内镜与单通道内镜ULBD术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双通道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势,同时年龄≥75岁,髓内信号为水肿型、囊变型,术前腰椎失稳,术前纤维环破裂是导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较差的危险因素。
文摘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对侧椎板下入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合并同节段椎间孔狭窄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9月—2023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5例腰椎侧隐窝狭窄合并同节段椎间孔狭窄患者临床资料。男5例,女10例;年龄46~83岁,平均70.3岁。手术节段:L_(4)、512例,L_(5)、S_(1)3例。病程12~30个月,平均18.7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UBE对侧椎板下入路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腰腿痛程度,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部功能,术后6个月采用MacNab标准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术后复查MRI和CT,观察侧隐窝和椎间孔狭窄是否去除,测量椎管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spinal canal,CSA-SC)、椎间孔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intervertebral foramen,CSA-IVF)和小关节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facet joint,CSA-FJ)。结果手术时间55~200 min,平均127.5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平均27.3 mL;术后住院时间3~12 d,平均6.8 d。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9个月。术后1 d及1、3、6个月腰、腿痛VAS评分以及ODI均较术前降低,且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JOA评分则呈逐渐增高趋势;上述指标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根据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3.33%。影像学复查示侧隐窝及椎间孔所受压迫已明显解除,最大程度保留患侧关节突关节;术后3 d CSA-SC及CSA-IVF较术前增加、CSA-FJ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对侧椎板下入路能在保留双侧关节突关节同时,对侧隐窝及同节段椎间孔进行充分减压,早期疗效较好,有望避免腰椎医源性不稳所致的融合手术,但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