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6年3月19日新疆阿图什6.9级地震:单侧破裂过程 被引量:19
1
作者 何玉梅 郑天愉 单新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0-519,共10页
结合已有的地质、余震分布及地震宏观考察资料 ,使用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宽频带P波数据 ,利用波形拟合和有限断层的全局混合反演方法研究了 1 996年 3月1 9日新疆阿图什地震的震源破裂时空过程 .结果表明 ,这次地震是发生在柯坪断裂... 结合已有的地质、余震分布及地震宏观考察资料 ,使用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宽频带P波数据 ,利用波形拟合和有限断层的全局混合反演方法研究了 1 996年 3月1 9日新疆阿图什地震的震源破裂时空过程 .结果表明 ,这次地震是发生在柯坪断裂带的哈帕雷克断层上的一次具有逆倾和较小走滑分量的由西向东单侧破裂事件 .断层面的走向为2 52°,倾角 3 0°,震源深度为 1 3km ,震源持续时间为 1 5s.破裂面上的滑动分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初始破裂 0 .3m对应较小上升时间 0 .8s;最大滑动尺度 1 .0m则位于沿破裂方向离初始点约 2 5km处 ,相应的上升时间为 3 .5s.由于微观震中是指震源开始破裂的地方 ,而宏观震中则代表地面破坏最严重的区域 ,我们的反演结果解释了其他研究者得出的微观震中与宏观震中相距约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图什地震 震源过程 单侧破裂 余震分布 地质构造 震源深度
下载PDF
2008年汶川大地震单侧破裂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朱守彪 袁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063-4074,共12页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破裂过程极其发杂,向东北方向的破裂距离长达300km,而向西南方向的破裂长度很小,呈现出单侧破裂的主要特征.尽管汶川地震破裂呈单侧传播的现象引起许多地震学家的关注,但其物理机制至今还不是十分清楚.本文利用有限...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破裂过程极其发杂,向东北方向的破裂距离长达300km,而向西南方向的破裂长度很小,呈现出单侧破裂的主要特征.尽管汶川地震破裂呈单侧传播的现象引起许多地震学家的关注,但其物理机制至今还不是十分清楚.本文利用有限单元计算方法,模拟了汶川地震的破裂过程.模型中根据龙门山断裂带两侧(东南侧为四川盆地,西北侧为川西高原)实际的地震波速度来确定模型的介质物性参数,利用目前观测的应力环境来选定初始应力条件.模拟结果表明:破裂在汶川地震的震中处成核后,先向断层两侧自发传播,但向东北方向的传播距离明显大于向西南方向;断层面上的正应力在东北方向(破裂的正方向)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不断减小,位错速率随着破裂的传播距离而越来越大,其脉冲变得越来越尖锐,即产生了Weertman脉冲.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这种脉冲的出现,破裂在正方向上(东北方向)能够自己放大、自己愈合、自行维持,摩擦热极小,所以破裂能够沿着东北方向一直传播,直到应力场方位发生变化,不利于破裂时才最后终止.但在西南方向,破裂过程中断层面上的正应力增大,阻碍破裂继续扩展.最后就出现了汶川地震中破裂朝东北方向单侧优势传播的基本格局.模拟结果还表明:若断层面两侧介质均匀,则破裂向两侧是对称传播,且破裂距离很短,因此这种情况无法产生像汶川大地震那样的特大地震.因此,文中的模拟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两侧的物性差异是造成汶川大地震单侧传播的决定性因素.断层两侧物性差异(bimaterial contrast)影响断层破裂过程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地震动力学过程、地震灾害预测及评估等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动力学过程 断层两侧物性差异 Weetman脉冲 单侧破裂 汶川地震 有限单元
下载PDF
单侧破裂震源对地震动空间相关性影响的远场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金星 陈超 张明宇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09-516,共8页
将震源简化为有一定破裂长度的线状断层 ,定量研究了单侧破裂震源对地震动空间相关性的影响 .依据波谱随空间坐标的展开式 ,得到了描述地震动场相关性的表达式 .在远场假定下 ,给出了理论解析公式 ,并依据地震动 Fourier谱随空间坐标的... 将震源简化为有一定破裂长度的线状断层 ,定量研究了单侧破裂震源对地震动空间相关性的影响 .依据波谱随空间坐标的展开式 ,得到了描述地震动场相关性的表达式 .在远场假定下 ,给出了理论解析公式 ,并依据地震动 Fourier谱随空间坐标的展开条件 ,得到了计算地震动场孔径的理论公式 .最后 ,以一次地震为例 ,给出了孔径随震中距、方位角、频率变化的三维图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破裂震源 地震动 空间 相关性 远场
下载PDF
地震空区及条带附近地震破裂特征的震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金周 刘文龙 +3 位作者 陈宇卫 凌学书 何小伟 刘东旺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7-173,共7页
选取邢台 1 981年MS5.8、菏泽 1 983年MS5.9和射阳 1 987年MS5.1三个震例 ,研究了孕震中后期中小地震的破裂特征 .结果表明 :震前区域内中小地震多倾向于单侧破裂 ;邢台、菏泽地区的中小震具有优势的破裂面走向 ,与主震破裂面一致或共... 选取邢台 1 981年MS5.8、菏泽 1 983年MS5.9和射阳 1 987年MS5.1三个震例 ,研究了孕震中后期中小地震的破裂特征 .结果表明 :震前区域内中小地震多倾向于单侧破裂 ;邢台、菏泽地区的中小震具有优势的破裂面走向 ,与主震破裂面一致或共轭 ;震前中小地震的环境应力值τ0 略大于正常时期 ;射阳不存在优势破裂面走向 ;菏泽MS5.9和射阳MS5.1孕震空区边缘上的地震都倾向于单侧破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破裂 破裂方向 环境应力值 地震空区 地震条带
下载PDF
动力学走滑断层地震动方向性效应谱元法模拟
5
作者 万志文 钟菊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1-231,共11页
采用动力学震源模型,运用谱元法模拟走滑断层单、双侧破裂模式的地面运动,分析模拟2种模式下地震动的方向性效应和脉冲效应,并对比分析2种模式下断层破裂速度、滑移量与滑移速率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单、双侧破裂模式下的FN分量PGV均... 采用动力学震源模型,运用谱元法模拟走滑断层单、双侧破裂模式的地面运动,分析模拟2种模式下地震动的方向性效应和脉冲效应,并对比分析2种模式下断层破裂速度、滑移量与滑移速率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单、双侧破裂模式下的FN分量PGV均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效应,而FP分量的PGV方向性效应不明显,且单侧破裂较双侧破裂的地震动方向性效应强;单侧破裂较双侧破裂更易产生脉冲效应,脉冲效应随断层距的增加而减小,表现为脉冲峰值V p与脉冲周期T p的减小;脉冲效应与方向性效应的出现使地震动的低频含量提高,且这种效应也将随断层距的增加而减小;单、双侧破裂模式断层的破裂速度与滑移量无明显差异,而最大滑移速率表现出方向性效应,且单侧破裂较双侧破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性效应 走滑断层 谱元法 单侧破裂 双侧破裂 速度脉冲
下载PDF
新疆于田7.3级地震及部分强余震震源参数的重新测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成荣 唐明帅 《内陆地震》 2010年第1期18-24,共7页
通过补充新疆、西藏和青海地震台网部分台站的地震波形资料,分别用不同地震定位方法,对2008年3月21日于田7.3级地震和最初的4个中强余震震源参数进行重新定位,并将其结果与地震目录结果和地震震相数据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新疆 于田7.3级地震 震源参数 重新定位 单侧破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