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9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辅助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黄云中 朱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43-046,共4页
分析3D打印辅助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4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分组依据为计算机随机法。观察组采用3D打印辅助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治疗,对照组采... 分析3D打印辅助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4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分组依据为计算机随机法。观察组采用3D打印辅助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TLIF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相关指标对比后,分析得出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JOA评分及VAS评分对比后,分析得出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融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打印辅助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显著优势,可提高手术精度和安全性,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 经椎融合术 管狭窄症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潘展业 王茂澎 杨立进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0期21-23,共3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UBE-P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顺德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UBE-P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顺德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UBE-PLIF治疗,对照组采用MIS-TLI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腰部疼痛程度、椎间隙高度(IDH)。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I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低于术前,IDH高于术前,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I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PLIF与MIS-TLIF均可促进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IDH恢复,但UBE-PLIF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少,术后疼痛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疾病 单侧双通道内镜辅助后路融合术 微创经椎融合术 隙高度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对椎旁肌肉的影响
3
作者 王前亮 张钱中逸 +1 位作者 彭煜健 严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5862-5868,共7页
背景:随着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进行腰椎融合手术越发成为脊柱外科的发展趋势。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在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可能具有更好的保护椎旁肌肉、减少术中出血量等优势,有待进一步... 背景:随着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进行腰椎融合手术越发成为脊柱外科的发展趋势。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融合在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可能具有更好的保护椎旁肌肉、减少术中出血量等优势,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与传统开放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对于椎旁肌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并接受单节段单侧减压融合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分为2组,A组进行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B组进行传统开放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均行MRI检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末次随访时间、MRI图像、腰部和腿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与结论:①A组术后3个月双侧多裂肌横截面积显著大于B组(P<0.05),且脂肪浸润程度更低(P<0.01);②两组术后3个月双侧竖脊肌横截面积及脂肪浸润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③提示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组较开放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组可更有效地起到多裂肌保护作用,减少多裂肌肌肉萎缩及脂肪浸润;两种术式对竖脊肌均未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 经椎融合 盘突出症 旁肌肉损伤 多裂肌 MRI 疼痛 骨科植入物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3
4
作者 施耀华 杨建平 +2 位作者 赵洪 翟羽 黎俊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经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行微创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经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行微创小切口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患者41例(开放组),经Wiltse入路Quadrant通道直视下TLIF治疗患者25例(微创组),显微镜下减压并采用经皮椎弓根钉TLIF治疗患者38例(显微组)。记录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引流量、术后2天和7天切口周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情况,术后CT检查评估椎弓根钉置钉准确率,记录术前及术后6个月、24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显微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2天和7天切口周围疼痛VAS评分均小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0.05),椎弓根钉置钉准确率高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0.05),但术中X线透视次数高于微创组和开放组(P<0.05)。开放组发生术后切口浅表软组织感染1例,疑似感染1例,脑脊液漏1例;微创组出现术后短暂性神经症状2例。3组术后6个月、24个月JOA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和24个月融合率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改良MacNab标准,3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显微镜辅助通道下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术中出血少、切口疼痛感小、并发症少,采用经皮椎弓根钉置钉准确率高,融合率、疗效优良率与开放手术一致,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微创 退行性滑脱 经椎融合术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5
作者 孙浩 李晨 +2 位作者 聂广龙 杨德顺 周建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9-401,共13页
目的:系统评价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 目的:系统评价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U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LDD)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8个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ULIF与MIS-TLIF治疗LDD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自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9月,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发症发生率、椎间盘高度、融合率等指标,应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均为队列研究,NOS评价均为中高质量。共有800例患者,其中ULIF组380例,MIS-TLIF组4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ULIF手术组腰部VAS(术后1~3个月)[MD=-0.43,95%CI(-0.70,-0.15)]、腰部VAS(末次随访>一年)[MD=-0.09,95%CI(-0.18,-0.00)]、ODI(术后1~3个月)[MD=-1.37,95%CI(-2.46,-0.28)]、住院时间[WMD=-0.75,95%CI(-1.33,-0.17)]、术中出血[MD=-78.72,95%CI(-113.20,-44.23)]等方面优于MIS-TILF手术组,MIS-TLIF手术组在手术时间[MD=30.28,95%CI(13.86,46.71)]上优于UILF手术组;二者在腿部VAS评分(术后1~3个月)[MD=-0.12,95%CI(-0.30,0.06)]、腿部VAS评分(末次随访>1年)[MD=-0.04,95%CI(-0.15,0.07)]、ODI(末次随访>1年)[MD=-0.46,95%CI(-1.02,0.11)]、腰椎前突角[MD=0.39,95%CI(-1.12,1.90)]、椎间盘高度[MD=0.03,95%CI(-0.24,0.30)]、融合率[MD=0.97,95%CI(0.92,1.03)]及并发症发生率[MD=0.82,95%CI(0.45,1.48)]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相较于MIS-TLIF,ULIF在改善腰痛症状和早期恢复功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有优势,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二者在远期疗效、并发症以及融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疾病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融合术 微创经椎入路腰融合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及其对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
6
作者 杨鸿川 黄应钟 +1 位作者 刘焱杰 黄豪杰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2期75-82,共8页
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效果及其对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70例继发性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UBE-TLIF组... 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UBE)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效果及其对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70例继发性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UBE-TLIF组(39例)和TLIF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前、术后3 d和术后7 d血红蛋白、术后3 d硬脊膜囊截面积(DSCA)改善率、不同时间点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UBE-TLIF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UBE-TLIF组DSCA改善率明显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和7 d,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明显下降,但UBE-TLIF组高于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和ODI明显低于术前,且UBE-TLIF组低于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BE-TLI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TLIF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TLIF治疗继发性LSS的临床疗效较TLIF好,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实现腰椎充分减压,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 经椎融合术 管狭窄症 功能
下载PDF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钟沃权 李卓夫 +5 位作者 李危石 刘杉杉 齐强 郭昭庆 孙垂国 郭新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1-567,共7页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后融合器脱出(cage retropulsion,C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因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后CR行翻修手术的17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63.7±9.9岁,纳入CR组。根...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后融合器脱出(cage retropulsion,C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因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后CR行翻修手术的17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63.7±9.9岁,纳入CR组。根据相同的融合及固定节段、初次手术时间(±1年)、性别、年龄(±2岁)在无融合器脱出及移位的患者中按照2∶1的比例进行配对共匹配3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8例,年龄65.2±10.2岁。CR组初次手术平均固定节段数为1.8±0.8个,融合节段数为1.5±0.6个;发现CR距离初次手术时间为7个月(0.75~132个月);17例患者中单个节段CR 15例,两个节段CR 2例。在两组患者术前全脊柱X线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病变节段椎间高度(disc height,DH)、屈伸位X线片上测量椎间隙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通过术前腰椎CT检查测量腰椎椎体CT值;通过腰椎MRI检查定义椎间盘形态;在术后即刻腰椎X线片上测量融合器位置(融合器后缘标记线到下位椎体后上缘的距离与下位椎体上终板前后径的比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两组间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C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CR组椎体CT值小于对照组(124.8±39.7 vs 147.7±38.2,P=0.011),术后即刻X线片上融合器位置较对照组更靠后(0.15±0.09 vs 0.31±0.07,P<0.001);两组间术前LL(40.8°±12.9°vs 42.4°±7.5°,P=0.717)、PT(19.6°±7.1°vs 17.1°±6.7°,P=0.356)、SS(27.7°±6.5°vs 31.0°±4.3°,P=0.144)、PI(44.3°±13.8°vs 44.7°±13.9°,P=0.926)、DH(10.1±2.4mm vs 8.8±1.4mm,P=0.066)、ROM(4.3°±2.8°vs 4.4°±2.2°,P=0.950)、梨形椎间盘比例(33.3%vs 21.4%,P=0.40)均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椎体CT值低(骨质疏松)(OR=0.975,P=0.043)和融合器位置靠后(OR=28.393,P=0.003)是C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与融合器放置靠后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CR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融合术 融合器脱出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中分别使用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固定对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腰椎功能及脊柱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3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中分别使用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两...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中分别使用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两组均行MIS-TLIF治疗,观察组术中行单侧椎弓根固定,对照组行双侧椎弓根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腰椎功能、脊柱形态、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15.63±12.34)min、(9.86±1.15)d,均短于对照组的(140.87±15.63)min、(11.89±1.24)d,术中出血量为(105.63±10.41)mL,少于对照组的(168.96±16.75)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及脊柱形态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为(1.35±0.22)分,低于对照组的(1.87±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S-TLIF术中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固定均可改善患者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病情,加快腰椎功能恢复,但单侧创伤更小,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病变 微创经椎融合术 弓根固定 功能
下载PDF
全内镜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对比
9
作者 李新武 韦华成 +2 位作者 李昊 廖正文 魏芳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38-42,共5页
目的:比较全内镜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FE-T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因LDD接受TLIF治疗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比较全内镜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FE-TLIF)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D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将2020年1月—2022年10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因LDD接受TLIF治疗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E-TLIF组(接受FE-TLIF治疗)和MI-TLIF组(接受MI-TLIF治疗),每组30例。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6个月及1年椎体间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TLIF组术中透视次数多于MI-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TL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MI-TLIF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MI-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年两组椎体间融合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LIF与MI-TLIF在术后疼痛缓解、功能恢复、融合率方面显示出了相似的结果,但FE-TLIF在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上有更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疾病 全内镜经椎融合术 微创经椎融合术
下载PDF
Wiltse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研究
10
作者 郭淼勇 张明生 +1 位作者 来秋山 高文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Wiltse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12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行TLIF治疗的86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Wi... 目的比较分析Wiltse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2-12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行TLIF治疗的86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Wiltse组(38例)和后正中组(48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评估术前、术后6个月患者的腰椎功能JOA评分和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iltse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后正中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正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JOA、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Wiltse组患者的JOA评分高于后正中组,NRS评分低于后正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实施TLIF,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但Wiltse入路改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的效果更佳,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突出症 Wiltse入路 后正中入路 经椎融合术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韩康恩 王洪伟 +4 位作者 顾洪闻 胡寅 唐世磊 张智昊 于海龙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9期810-814,共5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后路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切口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在我院接受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1000例患者,根据手术切口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23)和非感染组(n=977)。收集患者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后路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切口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在我院接受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1000例患者,根据手术切口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23)和非感染组(n=977)。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SSI的潜在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TLIF术后患者SSI的发生率为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C反应蛋白(CRP)、吸烟、糖尿病是SSI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手术时间越长、术中出血量越多、吸烟、患有糖尿病是影响术后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年龄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高、吸烟、糖尿病是术后SSI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存在上述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术前应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降低SSI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后路融合术 危险因素 切口部位感染
下载PDF
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中老年椎管狭窄患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忠奎 郭祥 +2 位作者 唐学锋 陆义 庄文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268-3269,共2页
目的评估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在椎管狭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椎管狭窄患者58例分别采用TLIF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通过比较手术各项指标和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Prolo评分,评价... 目的评估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在椎管狭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椎管狭窄患者58例分别采用TLIF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通过比较手术各项指标和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Prolo评分,评价TLIF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TLIF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失血、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均明显小于PLIF组(P<0.05);TLIF组融合率达94.29%明显高于PLIF组(P<0.05);TLIF组优良率为91.43%,PLIF组为82.61%;两组术后3个月ODI及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TLIF组ODI及VAS评分明显优于PLIF组(P<0.05);两组术后6、12个月的ODI及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后3个月(P<0.05)。结论 TLIF手术在椎管狭窄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PLIF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融合术(TLIF) 后路融合术(PLIF)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侧凸椎管狭窄的疗效
13
作者 马新强 岳海振 蔡军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8期158-161,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侧凸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与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侧凸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侧凸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MIS-TLIF组(n=48)与PLIF组(n=32)。MIS-TLIF组采用MIS-TLIF治疗,PLIF组采用PLI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腰椎冠状面侧凸Cobb角和矢状面腰前凸(lumbar lordosis,LL)]、治疗前后腰椎功能情况[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椎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侧凸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LL均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侧凸Cobb角、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周后,两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膀胱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MIS-TLIF组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内,MIS-TLIF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S-TLIF与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侧凸椎管狭窄均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侧凸Cobb角、LL,但MIS-TLIF更有利于患者腰椎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融合术 后路融合术 退行性腰侧凸管狭窄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引流量增加的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杨磊 程乐 +5 位作者 陈永康 孙超 熊承杰 魏坦军 陈胤 徐峰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837-842,共6页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引流量增加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01/2022-12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在作者医院就诊、接受经TLIF且术后引流量数据记载详细的65例... 目的分析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引流量增加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01/2022-12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在作者医院就诊、接受经TLIF且术后引流量数据记载详细的6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总引流量进行分组,分为引流量正常组(n=32)与引流量增加组(n=33)。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两组患者TLIF后引流量增加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引流量增加组患者的年龄、并发症的比例、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前D-二聚体水平、术后第1天引流量均明显大于引流量正常组,而术前血红蛋白、术后白蛋白、术前白细胞计数和术后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引流量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失血量和术后第1天引流量是TLIF术后引流量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红蛋白、失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联合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37,灵敏度为0.818,特异度为0.906,临界值为0.59,联合模型预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TLIF后引流量增加的AUC高于任何单一因素。结论术中失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是TLIF术后引流量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血红蛋白可能是引流量增加的保护因素。联合失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和术前血红蛋白的回归模型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TLIF后引流量增加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量 失血量 退行性疾病 危险因素 经椎融合术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15
作者 马瑞士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7例。研究组采用TLIF治疗,对照组采用PLIF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下腰痛JOA评分均高于术前,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健侧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侧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与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均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恢复腰椎功能,但其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侧神经损伤发生率的效果优于PLI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滑脱症 老年 经椎入路腰植骨融合术 后路植骨融合术 功能 神经损伤 疼痛
下载PDF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中体温保护对氨甲环酸止血效应的影响
16
作者 陆禹严 郑杰 +2 位作者 卢文 张广平 罗书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92-096,共5页
探讨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围手术期中体温保护对氨甲环酸(TXA)止血效应的相关影响。方法 选择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脊柱骨病外科收治的90例患腰椎退行性疾病行TLIF手术的病人。入院时按抽签方式对病人进行随机分... 探讨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围手术期中体温保护对氨甲环酸(TXA)止血效应的相关影响。方法 选择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脊柱骨病外科收治的90例患腰椎退行性疾病行TLIF手术的病人。入院时按抽签方式对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47例,麻醉诱导时静滴1gTXA,然后以10m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并通过可控式保温毯、输液加温器和调节手术室环境温度等措施维持病人术中体温≥36℃;对照组43例,氨甲环酸给药方式和剂量与实验组相同,除调节手术室环境温度外,不做额外体温干预。记录和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前体温数值、麻醉诱导时的体温数值以及术中的体温数值,记录和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中失血量、手术后的引流量和隐性的失血量,记录和比较两组病人在术后即刻以及术后第3天的血红蛋白(HGB)的数值、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的数值、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数值、D-二聚体的数值,记录和比较两组病人的围手术期输血率。结果 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和麻醉诱导时的体温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两组手术中体温数据得出实验组显著更高(P<0.01);比较两组手术中失血量(P<0.01)、手术后的引流量(P<0.01)及隐性的失血量(P<0.05)得出实验组显著更少;比较两组术后即刻、术后第3天的HGB及术后FIB得出实验组显著更高(P<0.05),而术后PT及围手术期输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术后D-二聚体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LIF手术中体温保护可显著提高氨甲环酸的止血效应,降低围手术期失血量和输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经椎融合术 体温保护 止血效应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17
作者 伍英杰 张晓静 +5 位作者 范鸣翔 王栋 陈茂彦 谭石祥 胡伟伟 许和贵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94-108,共15页
目的:在于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U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计算机对中外数据库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 目的:在于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U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计算机对中外数据库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维普资讯(VIP)进行检索,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发表的,ULIF与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利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观察治疗前后,ULIF组与MIS-TLIF组的主要疗效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C反应蛋白(CRP)、Bridewell椎间融合率、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篇前瞻性研究和8篇回顾性研究,分为ULIF组(327例)和MIS-TLIF组(33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ULIF组相比,MIS-TLIF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第1天MIS-TLIF组CK较ULIF组高。ULIF组住院时间更短,术前椎间隙高度ULIF组较低,ULIF组术后第3个月腰痛VAS评分较低,ULIF组术后第1个月ODI较低。其余各时间点两组术中失血量、腰腿痛VAS评分、ODI、CK、CRP、椎间隙高度、椎间融合率、术后优良率、术后并发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S-TLIF较ULIF手术时间更短,但ULIF较MIS-TLIF术中对组织破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短期内腰腿功能恢复更具优势。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ULIF) versus 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 Methods: A computer-based search was conducted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atabases including PubMed, Medline, 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BM), CNKI, WANFANG, and VIP. Clinical controlled studies published between January 2010 and December 2023 comparing the efficacy of ULIF and MIS-TLIF for LSS were selected. Two evaluators independently extracted data and assessed the quality of included literature using 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 The primary efficacy indicators (surgical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 serum creatine kinase (CK),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CRP), Bridewell interbody fusion rate, VAS scores for back pain and leg pain,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postoperative success rat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A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RevMan 5.4 software for studies that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Results: A total of 1 prospective study and 8 retrospective studies were included, comprising 327 cases in the ULIF group and 338 cases in the MIS-TLIF group. Meta-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mpared to the ULIF group, the MIS-TLIF group had shorter surgical times and higher CK levels on the first postoperative day. The ULIF group had shorter hospital stays, lower preoperative disc heights, lower VAS scores for back pain at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 and lower ODI scores at 1 month postoperatively.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for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VAS scores for back and leg pain, ODI, CK, CRP, 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 fusion rates, postoperative success rates, 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MIS-TLIF has a shorter surgical time compared to ULIF, but ULIF results in less tissue damage, shorter hospital stays, and greater advantages in short-term recovery of lumbar and leg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 微创经椎入路腰融合术 管狭窄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18
作者 孙海涛 张禹 彭东升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临床疗效、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临床疗效、术后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8,行TLIF治疗)和对照组(n=46,行P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植骨融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McGill疼痛评估量表(MPQ)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术后6个月MPQ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具有较好的手术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融合术 经椎入路融合术 退行性病变 疗效 术后疼痛 功能
下载PDF
伴或不伴马尾冗余征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竑洲 张玙 +3 位作者 肖良 赵泉来 刘晨 吴仲宣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45-351,共7页
目的:探讨伴或不伴马尾冗余征(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采用斜外侧腰... 目的:探讨伴或不伴马尾冗余征(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采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治疗的9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32例,女60例,年龄44~82(63.67±9.93)岁。根据冗余与否将所有患者分为RNRs阳性组和RNRs阴性组。RNRs阳性组38例,男15例,女23例;年龄45~82(65.45±10.37)岁;病程24.00(12.00,72.00)个月。RNRs阴性组54例,男17例,女37例;年龄44~77(62.42±9.51)岁;病程13.50(9.00,36.00)个月。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包括狭窄节段数、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硬膜囊面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背部和腿部疼痛评价,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障碍。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8(11.04±3.61)个月,随访期未见并发症。RNRs阳性组狭窄节段数(1.71±0.46)个,多于阴性组(1.17±0.38)个(P<0.05)。RNRs阳性组术前椎间隙高度、硬膜囊面积、腰痛VAS、腿痛VAS、ODI分别为(1.11±0.19)cm、(0.46±0.17)cm^(2)、(5.39±1.00)分、(5.05±1.01)分、(55.74±4.05)%;RNRs阴性组分别为(0.97±0.23)cm、(0.69±0.26)cm^(2)、(4.50±0.77)分、(4.00±0.58)分、(47.33±3.43)%。RNRs阳性组术后椎间隙高度、硬膜囊面积、腰痛VAS、腿痛VAS、ODI评分分别为(1.60±0.19)cm、(0.74±0.36)cm^(2)、(3.39±0.72)分、(3.05±1.01)分、(46.74±4.82)%;RNRs阴性组分别为(1.48±0.25)cm、(1.12±0.35)cm^(2)、(3.00±0.82)分、(3.00±0.82)分、(37.67±3.58)%。两组术后椎间隙高度、硬膜囊面积、腰痛、腿痛VAS、ODI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前椎间隙高度、硬膜囊面积、腰痛、腿痛VAS、ODI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差值、ODI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硬膜囊面积、手术前后硬膜囊面积差值、术后腰痛VAS、手术前后腰痛VAS差值、手术前后腿痛VAS差值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LIF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对于伴或不伴RNRs的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硬膜囊面积减小可能会导致RNRs的发生,伴RNRs的LSS患者症状更重。伴RNRs的LSS患者较不伴RNRs的患者手术疗效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冗余征 管狭窄症 斜外侧腰融合术 后路经皮内固定术
下载PDF
椎板开窗技术对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孔庆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95-198,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椎板开窗技术和椎板切开减压术在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中的疗效,特别是对术中创伤程度、神经压迫缓解效果及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TLIF手术的23名患者资料。... 本研究旨在评估椎板开窗技术和椎板切开减压术在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中的疗效,特别是对术中创伤程度、神经压迫缓解效果及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TLIF手术的23名患者资料。根据所采用的不同手术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n=12),使用椎板开窗技术;对照组(n=11),则采取传统的椎板切开减压术。通过对比两组在手术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如操作时间、失血量,以及术后短期与长期的功能恢复情况,包括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评分表(mJOA)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来评价两种技术的效果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长和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术后一周内报告的VAS评分较低(2.20±0.40),相较于对照组(3.50±0.50)表现出更少的不适感(P<0.05)。在术后三个月时,实验组的mJO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33%)显著低于对照组(27.27%,P<0.05)。结论 椎板开窗技术在TLIF手术中表现出更小的术中创伤和更快的术后功能恢复,其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开窗技术 板切开减压术 经椎融合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