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缩弓器治疗单侧后牙正锁的长期效果观察
1
作者 夏大弘 韩光丽 +2 位作者 程正清 华先明 程祥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评价正畸螺旋缩弓器和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单侧正锁后上颌牙弓宽度、前牙覆和覆盖的长期变化。方法:对23名(男13,女10)经正畸治疗后的患者4个阶段(治疗前,T1;螺旋缩弓后,T2;MBT治疗后,T3和去除保持器后2年,T4)的模型进行测... 目的:评价正畸螺旋缩弓器和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单侧正锁后上颌牙弓宽度、前牙覆和覆盖的长期变化。方法:对23名(男13,女10)经正畸治疗后的患者4个阶段(治疗前,T1;螺旋缩弓后,T2;MBT治疗后,T3和去除保持器后2年,T4)的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缩弓后上颌牙弓宽度明显减小(P<0.05)。MBT治疗后尖牙宽度复发明显(P<0.05)。停戴保持器2年后,尖牙宽度、第一前磨牙宽度、第一磨牙宽度、前牙覆和覆盖分别净减小(1.2±0.96)mm,(3.9±1.19)mm,(4.6±0.23)mm,(1.8±0.42)mm,(0.8±0.13)mm。结论:单侧正锁经正畸螺旋缩弓器和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后上颌牙弓宽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锁 正畸螺旋缩弓器 长期稳定性
下载PDF
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巩陈 申才良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1期86-89,共4页
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治疗一直存在争论,治疗方法有多种,但每一种方法都有适应证及优缺点,只有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颈椎 单侧关节突交 治疗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水平曲矫治单侧前磨牙锁
3
作者 车锋哲 金彻权 +2 位作者 玄云泽 方贤浩 黄相道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水平曲矫治 单侧前磨牙He 诊断 镍钛丝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难复性单侧下颈椎关节突绞锁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建 杨再超 +2 位作者 赵存塞 田进财 郭龙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1349-1351,封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难复性单侧下颈椎关节突绞锁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3例难复性下颈椎单侧关节突绞锁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获良好复位、固定,共置入26枚螺钉。13例患者...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难复性单侧下颈椎关节突绞锁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3例难复性下颈椎单侧关节突绞锁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获良好复位、固定,共置入26枚螺钉。13例患者术后获8~36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7例伴有神经根损伤症状均完全恢复,术后6个月随访X线片示植骨全部融合,未见椎弓根螺钉松动及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难复性单侧下颈椎关节突绞锁的患者采用单纯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能够提供足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单侧关节突交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
下载PDF
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损伤机制与临床诊治 被引量:7
5
作者 徐华梓 池永龙 +2 位作者 林焱 毛方敏 黄其杉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66-468,共3页
目的 研究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损伤机制及临床诊治。 方法 两具新鲜成人颈椎标本 ,采用CMT 410 4型电子多功能试验机 ,分别在侧屈旋转和前屈旋转载荷下模拟颈椎小关节突交锁。并对 11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目的 研究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损伤机制及临床诊治。 方法 两具新鲜成人颈椎标本 ,采用CMT 410 4型电子多功能试验机 ,分别在侧屈旋转和前屈旋转载荷下模拟颈椎小关节突交锁。并对 11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颈椎在侧屈 1170N、扭转 15 0N ,前屈 2 0 0 0N、扭转 12 0N的载荷下均可导致单侧小关节突交锁。但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 ,所需的暴力较小 ,伴随的损伤较轻。 11例患者中 ,误诊 2例 ,漏诊 1例。头颅牵引复位成功 4例 ,行颈后路切开复位钢丝固定融合 5例 ,前路减压融合 2例。平均随访 3 .5年 ,疗效较好。 结论 颈椎的屈曲旋转暴力是本症的损伤机制。临床上应仔细诊治 ,防止漏、误诊。诊断明确后 ,应立即行头颅牵引复位。复位失败 ,可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单侧关节突交 损伤机制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一期后路复位单侧钉棒固定联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交锁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汶 杨函 +2 位作者 王松 王清 康建平 《华西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085-1089,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复位单侧钉棒固定联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交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2年6月—2017年3月采用一期后路复位单侧钉棒固定联合前路手术治疗的2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单...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复位单侧钉棒固定联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交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2年6月—2017年3月采用一期后路复位单侧钉棒固定联合前路手术治疗的2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交锁患者,观察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椎体水平移位、Cobb角、椎间隙高度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9±4.7)个月。全部患者术后无大血管、气管、食管、硬脊膜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所有患者切口均Ⅰ/甲级愈合。术后并发症:术后声音嘶哑、吞咽困难3例,咽喉部疼痛8例,肺部感染1例,低钠血症2例,经相关对症处理后皆痊愈。术后X线片示所有患者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完全矫正。术后所有患者未出现脊髓和(或)神经损伤加重。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获不同程度改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评分:B级6例,转为C级4例、D级2例;C级13例,转为D级10例、E级3例;D级8例,均转为E级;均较术前提高1~2级(P<0.05)。所有患者术后7 d、12个月颈椎间隙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术后7 d、12个月两次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结果[(14.6±2.3)分]较术前[(6.8±2.6)分]明显改善,术后改善率为(79.6±18.8)%(P<0.05)。随访期间未见螺钉松动、断裂及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期后路复位单侧钉棒固定联合前路手术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单侧关节突交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脱位 单钉棒固定 单侧关节突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