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胰腺癌125 I粒子植入术后诊断价值
1
作者 李祥周 李彦鹏 +2 位作者 练延帮 韩星敏 程兵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胰腺癌125 I粒子植入术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25 I粒子植入术胰腺癌患者6例,患者术后48 h内行SPECT...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胰腺癌125 I粒子植入术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125 I粒子植入术胰腺癌患者6例,患者术后48 h内行SPECT-CT上腹部局部断层融合显像。患者术前、术后均行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划及验证。结果6例胰腺癌患者SPECT-CT局部断层融合显像显示,胰腺癌肿块内125 I粒子分布均匀,其粒子及周边区域放射性分布均匀,肿块周边正常组织内放射性明显减低,肿块内未见明显放射性分布稀疏区、缺损区,放射性分布与术前TPS计划及术后TPS验证基本一致。其中1例患者腹腔肠道内游离粒子1颗。结论SPECT-CT局部断层融合显像对胰腺癌125 I粒子植入术后肿块内粒子及放射性分布提供良好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125 I粒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腰椎融合术后早期腰背部残余疼痛原因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孙新峰 卢坤 郝晓飞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155-1158,1164,共5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腰椎融合术后早期腰背部残余疼痛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06例腰椎融合术后腰背部残余疼痛而未得到解剖影像学明确诊断的患...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腰椎融合术后早期腰背部残余疼痛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106例腰椎融合术后腰背部残余疼痛而未得到解剖影像学明确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ECT/CT显像检查患者疼痛原因,记录SPECT/CT显像检查结果,并以X线检查为金标准分析SPECT/CT对腰椎融合术后早期腰背部残余疼痛原因的诊断价值。结果SPECT/CT显像结果显示,106例患者中共85例(80.19%)显像阳性,其中椎间融合器无菌性炎症反应19例(17.93%),螺钉松动40例(37.73%),撞击综合征26例(24.53%);其余21例(19.81%)显像阴性。106例患者经X线检查证实阳性91例,其余15例为阴性。SPECT/CT显像诊断腰椎融合术后早期腰背部残余疼痛原因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41%(85/91)、100.00%(15/15)、94.34%(100/106)、100.00%(85/85)、71.43%(15/21),kappa为0.800。结论具有解剖与功能影像的SPECT/CT显像对腰椎融合术后早期腰背部残余疼痛原因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腰背疼痛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骨显像
下载PDF
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贾少微 孙涛涛 +3 位作者 樊蓉 高宙 胡疏 陈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86-889,共4页
目的为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提供分子影像学的依据。方法34例儿童孤独症患儿,ABC行为量表测试>57分。电针穴位为双侧合谷、曲池、足三里和三阴交穴。采用SIEMENS ECAM/ICON双探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 目的为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提供分子影像学的依据。方法34例儿童孤独症患儿,ABC行为量表测试>57分。电针穴位为双侧合谷、曲池、足三里和三阴交穴。采用SIEMENS ECAM/ICON双探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系统,进行针前和电针中2次SPECT脑灌注显像;显像剂为99m锝双半胱乙酯(99mTc-ECD);对SPECT影像进行视觉和定量分析。结果视觉分析显示,34例患儿针刺前可见114处局灶性脑血流灌注和功能低下区,其中28例同时显现左侧(或者双侧)额叶前部、左侧语言运动区(Broca)和左侧颞叶听语言区(Wernicke)异常,占患儿总数的82.35%。电针时上述病灶区皆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定量分析显示,针刺前病灶Ff和镜侧Ff差异显著(P<0.01);针刺前病灶Ff和电针时病灶Fe差异显著(P<0.01);病灶BFCR%和镜侧BFCR%差异非常显著(P<0.01)。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改善情况显示,电针显效为78.95%。结论初步证明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有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 针灸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螺旋CT骨显像对脊柱单发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一秋 石洪成 +4 位作者 顾宇参 陈曙光 朱玮珉 修雁 李蓓蕾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2-696,共5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螺旋CT骨显像对脊柱单发病灶是否为肿瘤骨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7例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资料,筛选出脊柱单发浓聚后行病灶部位的SPE...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螺旋CT骨显像对脊柱单发病灶是否为肿瘤骨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7例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资料,筛选出脊柱单发浓聚后行病灶部位的SPECT/CT显像的资料。由2名核医学医师结合全身骨显像分别对SPECT图像和SPECT/CT融合图像进行分析,对脊柱病灶诊断分为肿瘤骨转移、良性病变以及不能确定诊断。分别计算SPECT图像和SPECT/CT融合图像能明确诊断和不能明确诊断的百分率及其95%CI,并采用2χ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对57处病灶的分析结果显示,SPECT图像能明确诊断的病灶共26处,占45.6%(26/57),95%CI为32.7%~58.5%;不能明确诊断的病灶共31处,占54.4%(31/57),95%CI为41.4%~67.3%。SPECT/CT融合图像能明确诊断的病灶共52处,占91.2%(52/57),95%CI为83.9%~98.6%;不能明确诊断的病灶共5处,占8.8%(5/57),95%CI为1.4%~16.1%;SPECT/CT融合图像的明确诊断率显著高于SPECT图像(2χ=27.20,P〈0.05)。结论对脊柱单发病灶,SPECT/CT融合图像较单纯的SPECT图像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肿瘤转移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CT 诊断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脊柱外科精准诊断定位应用中的临床问题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林玉江 林勇 +2 位作者 王德春 杨利民 魏见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15-1920,共6页
背景:目前MRI等检查在脊柱外科某些疾病的精准诊断定位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脊柱外科得到广泛应用,逐渐发现其在临床诊断定位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目的:评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脊柱... 背景:目前MRI等检查在脊柱外科某些疾病的精准诊断定位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脊柱外科得到广泛应用,逐渐发现其在临床诊断定位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目的:评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脊柱外科精准诊断定位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至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住院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检查与X射线、CT、MRI等影像学比较,总结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腰椎小关节突紊乱、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腰背部疼痛以及脊柱恶性肿瘤诊断定位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因为灵敏度高的特点,在腰椎小关节突紊乱、术后腰背部疼痛以及脊柱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2)然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特异性差,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等诊断方面存在假阳性率,而在溶骨性破坏的脊柱肿瘤诊断方面存在假阴性率;(3)提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脊柱外科精准诊断定位方面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 骨显像 脊柱外科 精准诊断定位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融合显像在脊柱单发病灶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茜 任媛 +1 位作者 杨淑英 郭晋纲 《中国医药》 2018年第8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CT)融合显像在脊柱单发病灶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山西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经病理证实存在骨外恶性肿瘤、全身骨显像发现脊柱单发病灶...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CT)融合显像在脊柱单发病灶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山西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经病理证实存在骨外恶性肿瘤、全身骨显像发现脊柱单发病灶的患者86例,患者均加做了该部位SPECT/CT融合显像。以病理学检查结果或大于6个月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情况为最终诊断依据,对SPECT及SPECT/CT诊断效能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脊柱单发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3.9%、75.7%、83.6%、90.3%、24.3%、6.1%,SPECT以上指标分别为93.9%、37.8%、66.7%、82.4%、62.2%、6.1%。SPECT/CT对脊柱单发病灶的诊断效能高于SPE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2,P<0.01)。结论 SPECT/CT融合显像提高了脊柱单发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明显的增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单发病灶 全身骨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癫痫患者脑功能定位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欧阳亮 欧阳小青 +2 位作者 李俊雄 关楚文 林琛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22期4600-4600,共1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脑局部血流(rCBF)显像对癫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癫痫患者进行SPECT脑局部血流灌注显像,与CT、脑电图比较。结果SPECT检查阳性者50例,脑电图检查阳性者48例,CT检查阳性者13例,其中SPECT...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脑局部血流(rCBF)显像对癫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癫痫患者进行SPECT脑局部血流灌注显像,与CT、脑电图比较。结果SPECT检查阳性者50例,脑电图检查阳性者48例,CT检查阳性者13例,其中SPECT和脑电图的阳性检出相符率为63%。结论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是诊断癫痫病灶的有效方法,对制定癫痫的治疗方案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癫痫 脑功能 定位诊断 脑局部血流
下载PDF
改良的迭代图像重建法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晓昕 田月琴 +1 位作者 王道宇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5-438,共4页
目的:以滤波反投影重建法(FBP)为标准,评价改良的迭代图像重建方法(Astonish,AS),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100例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SPECT心肌显像。根据注射显像剂的用量,分为全剂量组(n=54... 目的:以滤波反投影重建法(FBP)为标准,评价改良的迭代图像重建方法(Astonish,AS),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100例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行SPECT心肌显像。根据注射显像剂的用量,分为全剂量组(n=54)和半剂量组(n=46)。全剂量组:两日法门控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运动和静息显像均先行半时间采集,随后全时间采集,半时间用AS重建,全时间用FBP重建;半剂量组:一日法门控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运动时注射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5.2±0.6)mCi,标准一日法剂量的一半],先行全时间采集,随后双倍时间采集,全时间用AS重建,双倍时间用FBP重建;如果运动显像异常,于当日行静息显像(与全剂量组静息显像完全相同)。用4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半定量评分(1:差,2:一般,3:好,4:非常好)。图像诊断结果采用5分类法(正常,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模棱两可)。结果:两组中图像质量评分AS图像均高于FBP图像(P<0.001)。诊断结果按照5分类法,AS图像与FBP图像之间有高度的诊断一致性(Kappa=0.922,P<0.001)。结论:经AS重建的半时间采集或半剂量注射的心肌灌注图像,其质量优于全时间和全剂量标准的FBP重建的图像,但不影响对诊断结果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心肌灌注显像 扫描时间 放射性剂量 迭代法重建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心肌灌注显像联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董小波 张仲慧 郭庆乐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SPECT)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成像技术(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SPECT)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成像技术(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开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oronary arteriongraphy,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SPECT和CCTA检查,分析两者影像特征及诊断有效性。结果 以CAG为“金标准”,CCTA患者例数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62%、80.00%、97.78%和35.29%,冠状动脉支数为97.68%、84.26%、97.15%和80.90%。SPECT患者例数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6%、81.82%、97.85%和50.00%,冠状动脉支数分别为98.23%、84.26%、97.70%和85.06%。结论 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SPECT结合CCTA有效解决了CCTA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低及伪影所致的漏诊现象,SPECT对CCTA诊断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可互补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肾功能显像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敏 朱柳君 +1 位作者 莫春香 黄忠道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855-1857,共3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技术肾功能显像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对15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组72例、微量白蛋白组48例、大量白蛋白组36例,同...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技术肾功能显像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对15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组72例、微量白蛋白组48例、大量白蛋白组36例,同时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接受采用SPECT仪行肾功能显像检查,比较4组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肌酐、尿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及肾脏20 min残留率、肾脏半排时间。结果对照组、正常白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大量白蛋白组的GFR水平依次降低,而尿白蛋白水平依次升高(P<0.05);大量白蛋白组患者血肌酐及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其他3组(P<0.05),但正常白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正常白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大量白蛋白组的肾脏20 min残留率依次降低,大量白蛋白组患者肾脏半排时间高于其他3组(P<0.05);GFR与尿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251,P<0.05)。结论 SPECT肾功能显像能较为准确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状态,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肾功能显像 糖尿病 肾功能
下载PDF
^99m锝-双半胱乙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脑血流灌注显像对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勇 谢建平 +3 位作者 张微 魏熠鑫 杨斌斌 魏龙晓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评估^99m锝-双半胱乙酯(^99mTc—ECD)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评价。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经内科治疗的59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作频率、日常生活能力... 目的评估^99m锝-双半胱乙酯(^99mTc—ECD)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评价。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经内科治疗的59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作频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视频脑电图(V—EEG)、CT、MRI、发作间期及发作期核素脑血流灌注图像,观察致痫灶血流量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与临床发作次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4h内V—EEG检查阳性率(76.3%,Х^2=8.316,P=0.004)、CT检查阳性率(21.4%,Х^2=57.760,P〈0.001)及MRI检查阳性率(36.8%,Х^2=43.811,P〈0.001)均明显低于SPECT发作间期(94.9%)。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致痫灶血流量变化值与发作频率变化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837,P〈0.001)。ADL评分变化值与发作频率变化值之间呈正相关(r=0.574,P〈0.001)。结论难治性癫痫致痫灶血流量的变化与临床发作频率的变化呈高度负相关,可用于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的评价。核素脑血流灌注显像对难治性癫痫致痫灶的检出率优于4h内V—EEG、CT及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脑血流灌注显像 ^99m锝-双半胱乙酯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幼辉 李峥 +2 位作者 郭慧荣 曹素霞 宋学勤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22-1424,共3页
目的观察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的特点,探讨脑灌注与临床严重程度、强迫思维、强迫行为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技术,对首发且未经治疗的40例强迫症患者和40... 目的观察强迫症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的特点,探讨脑灌注与临床严重程度、强迫思维、强迫行为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技术,对首发且未经治疗的40例强迫症患者和40例正常人于静息状态下行脑血流显像。以小脑皮质的放射性计数值为参考,计算各脑区放射性计数比值(RAR)。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对强迫症患者进行临床特点评定。结果强迫症组的双侧前额叶、前颞叶的RAR值分别为(94.4±6.4,99.8±6.6,91.6±6.1,92.6±6.6),高于正常对照组(88.1±7.3,86.9±8.9,84.0±7.2,83.4±7.2),差异有显著性(t=6.78,11.93,7.15,9.40;均P<0.05)。强迫总分平均为(29.32±8.75)分,强迫思维分平均为(21.28±4.90)分,强迫行为分平均为(8.03±5.34)分。双侧前额叶、右侧前颞叶的RAR与强迫思维成正相关(r=0.617,0.309,0.358;均P<0.05);未显示脑灌注与强迫行为相关。结论强迫症患者双侧前额叶、前颞叶脑血流灌注存在明显增高现象,且双侧前额叶、右侧前颞叶高灌注与强迫思维程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局部脑血流
下载PDF
氟代脱氧葡萄糖联合线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琴 曹邦伟 +4 位作者 郝瑞瑞 苏强 李慧惠 王婧 马颖杰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0年第10期939-940,共2页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肺癌诊断 氟代脱氧葡萄糖 价值 线路 早期诊断 致死原因 肺癌患者
下载PDF
肺癌患者106例行肺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的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施丽斌 唐明灯 林小敏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44-145,共2页
肺癌患者肺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查可反映患者肺内各部血流分布、肺血管出现狭窄或栓塞等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正确指导.我科自2010年以来,对106例肺癌患者行... 肺癌患者肺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查可反映患者肺内各部血流分布、肺血管出现狭窄或栓塞等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正确指导.我科自2010年以来,对106例肺癌患者行肺灌注SPECT,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肺灌注SPECT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肺癌患者 肺灌注 护理 SPECT 血流分布 治疗方案 肺血管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联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彬 孙浩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4例患者于TIA末次发作后3 d内同日行头颈部CTA和SPECT检查,对CTA和SPECT检查进行分析。结果54例TIA患者中32例(59.26%)CTA检查...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54例患者于TIA末次发作后3 d内同日行头颈部CTA和SPECT检查,对CTA和SPECT检查进行分析。结果54例TIA患者中32例(59.26%)CTA检查显示相应供血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6例(11.11%)。54例TIA患者的脑SPECT灌注显像中43例(79.63%)发现与发作期临床表现一致的低灌注区,其中包括13例CTA图像正常的患者。结论CTA联合SPECT对TIA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预后估计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CT血管造影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CT融合显像与全身骨显像在诊断单发骨转移瘤中的效能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贺煜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0期2774-2775,共2页
骨转移瘤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仅少于肺及肝,早期确诊对恶性肿瘤伴骨转移瘤的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意义重大。全身骨显像是目前对骨转移瘤的筛查与诊断最常用的手段,但因骨骼放射性异常分布特异性较差,临床... 骨转移瘤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仅少于肺及肝,早期确诊对恶性肿瘤伴骨转移瘤的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意义重大。全身骨显像是目前对骨转移瘤的筛查与诊断最常用的手段,但因骨骼放射性异常分布特异性较差,临床上误诊与漏诊的发生率相对较高[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CT融合显像将SPECT功能图像和CT解剖图像进行融合,提高了恶性肿瘤伴骨转移瘤的早期诊断准确性[2]。本研究比较了SPECT/CT融合显像和全身骨显像在单发骨转移瘤中的诊断效能,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全身骨显像 骨转移瘤 融合显像 放射性异常 早期确诊 诊断效能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多巴胺系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过燕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多巴胺系统 帕金森病 病理生理机制 DA神经元 显像 纹状体区 神经通路
下载PDF
^(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CT骨显影联合磁共振成像对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汪建强 陈春梦 廖杰 《实用医技杂志》 2021年第9期1065-106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锝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骨显影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退行性骨关节炎(OA)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53例OA及33例骨关节正常的患者行^(99)Tc^(m)-MDP SPECT/CT骨显影,对...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锝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骨显影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退行性骨关节炎(OA)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53例OA及33例骨关节正常的患者行^(99)Tc^(m)-MDP SPECT/CT骨显影,对研究关节行SPECT/CT融合断层显影,利用勾画感兴趣区技术(ROI)测定各骨关节最大放射性计数,获得异常关节组和正常关节组的半定量靶/非靶(T/NT)放射性计数比值。在前后2周内完成MRI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影像检查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2组比值进行t检验,同时2种影像检查行χ^(2)检验。结果53例OA中46例放射性摄取为不均匀中高度浓聚,其关节放射性计数均值为(4.39±2.02),另7例轻度浓聚为稳定性骨质增生。33例正常组关节均值为(1.43±0.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9,P<0.05)。MRI显示OA多为骨髓水肿、软骨水肿、毛糙、关节腔积液、周围软组织改变等异常信号。2种影像方法在OA诊断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P>0.05),但侧重关节病变不同方面。结论多模态影像SPECT/CT骨显影联合MRI对OA的活动性病灶诊断、评估及随访复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骨关节炎 多模态影像 骨显影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CT
下载PDF
99Tcm-MDP全身骨扫描及局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在骨转移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文栋 王西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808-810,814,共4页
目的:探究99Tcm-MDP全身骨扫描以及局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在骨转移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1例疑似肿瘤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了99Tcm-MDP全身骨扫描和局部SPECT检测,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 目的:探究99Tcm-MDP全身骨扫描以及局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在骨转移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1例疑似肿瘤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了99Tcm-MDP全身骨扫描和局部SPECT检测,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别探究99Tcm-MDP全身骨扫描和局部SEPCT对肿瘤骨性转移的诊断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实施组间诊断价值比较。结果:①99Tcm-MDP全身骨扫描对骨转移性肿瘤诊断一致性为69.14%,灵敏度为70.00%,特异度为67.74%,阳性预测值为77.78%,阴性预测值为58.33%;②局部SPECT对骨转移肿瘤诊断一致性为92.59%,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93.55%,阳性预测值为95.83%,阴性预测值为93.55%;③两种检测方式比较发现,局部SEPCT对骨转移性肿瘤诊断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99Tcm-MDP全身骨扫描,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99Tcm-MDP全身骨扫描,局部SPECT检测对骨转移性肿瘤诊断更为准确敏感,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MDP全身骨扫描 局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骨转移 肿瘤 诊断 准确性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心肌灌注显像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寿亚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3146-3147,共2页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