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健康女性口服低剂量米非司酮片剂的人体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6
1
作者 韦阳 张美云 +2 位作者 王恪申 赵早瑞 邵庆翔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 研究口服低剂量米非司酮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18名健康女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25mg米非司酮片,用HPLC-UV法检测血清中米非司酮及其代谢产物单去甲米非司酮的浓度,用3P97程序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米非... 目的 研究口服低剂量米非司酮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18名健康女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25mg米非司酮片,用HPLC-UV法检测血清中米非司酮及其代谢产物单去甲米非司酮的浓度,用3P97程序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米非司酮在人体内的动力学过程较好地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平均t_(max)为0.93h,平均C_(max)为1.12μg·mL_(-1)。平均末端消除相半衰期(t_(1/2 β))为25.4h,平均表观分布体积(V_d/F)为94.8L,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为11.20μg·h·mL^(-1),平均总清除率为2.7L·h^(-1),平均滞留时间为29.5h。结论 口服25mg米非司酮在人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可以用一级吸收、开放的二室模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健康女性 口服 低剂量 米非司酮片剂 人体药代动力学 单去甲米非司酮
下载PDF
米非司酮及其代谢产物血浓度测定及中国健康女性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9
2
作者 滕艳妮 董瑞谦 +7 位作者 王本杰 刘焕君 蒋志美 魏春敏 张蕊 袁桂艳 刘晓燕 郭瑞臣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41-1245,共5页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血浆中米非司酮及其3个代谢物(单去甲米非司酮、双去甲米非司酮和丙炔醇米非司酮)浓度,评价米非司酮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20名中国健康女性受试者分别单次口服米非司酮75 mg,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25,0.5,1.0,1.5,2....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血浆中米非司酮及其3个代谢物(单去甲米非司酮、双去甲米非司酮和丙炔醇米非司酮)浓度,评价米非司酮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20名中国健康女性受试者分别单次口服米非司酮75 mg,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25,0.5,1.0,1.5,2.0,4.0,8.0,12.0,24.0,48.0,72.0和96.0 h取肘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非司酮及其3个代谢物经时血药浓度,液液萃取法进行血浆样品预处理,提取液为乙酸乙酯,内标选用氯雷他定,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三乙胺(25∶47∶28∶0.1),流速1 mL.min 1,检测波长290 nm。米非司酮及其代谢物经DAS 2.0实用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tmax,MRT,t1/2,V,CL,AUC0 96 h和AUC0∞。本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米非司酮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单去甲米非司酮 双去甲米非司酮 丙炔醇米非司酮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