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形单向少墙超限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探究
1
作者 李博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4年第7期76-78,共3页
L形单向少墙超限高层建筑作为一种现代建筑形式,因其独特的造型和高效的空间利用而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和结构形式的日益复杂,其抗震性能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通过案例工程概况介绍、结构选型分析、小震和风荷载... L形单向少墙超限高层建筑作为一种现代建筑形式,因其独特的造型和高效的空间利用而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和结构形式的日益复杂,其抗震性能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文通过案例工程概况介绍、结构选型分析、小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连接构件刚度退化后的局部子结构抗震分析、楼板温度应力分析、结构设计加强措施探讨以及大震弹塑性分析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估了该类型建筑的抗震性能。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加强措施能有效提高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确保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该结构因其良好的整体性和刚度分布特性,显示出优越的抗震性能,适合应用于此类高层建筑。在小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体系稳定性强、安全可靠。大震弹塑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结构在强震下的抗震有效性,确保建筑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形单向少墙 超限高层建筑 抗震性能
下载PDF
某L形单向少墙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桂新 陈英颖 邱伟亮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655-659,共5页
结合某L形单向少墙超限高层结构,首先分析了结构在小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的各项指标,并考虑连接区域楼板变形对结构指标的影响;其次将L形主结构拆分成两个子结构,重点通过连接处楼板应力分析得出单向少墙子结构之间的受力机理;再次对本项... 结合某L形单向少墙超限高层结构,首先分析了结构在小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的各项指标,并考虑连接区域楼板变形对结构指标的影响;其次将L形主结构拆分成两个子结构,重点通过连接处楼板应力分析得出单向少墙子结构之间的受力机理;再次对本项目平面超长结构进行了温度应力分析;最后提出了此类结构的设计加强措施,同时采用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检验结构薄弱层层间塑性位移角。分析结果表明:L形体型的两单向少墙子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受力类似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模式,在底部楼层相互作用较大;对于凹凸不规则超高层建筑带出单肢结构长宽比较大时,应复核连接区域楼板变形对结构层间位移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形 超限高层结构 单向少墙 子结构 连接板 弹塑性时程分析
下载PDF
单向少墙剪力墙结构的楼板抗震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谭伟 汝振 +1 位作者 王文涛 魏琏 《深圳土木与建筑》 2015年第1期10-15,共6页
通过简化模型分析了X向少墙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性和刚度构成,结果表明X向地震作用下,Y向剪力墙面外和楼板组成的X向框架参与了抗侧,楼板应作为抗侧框架体系中的受弯构件进行设计和加强,文中对比了楼板抗震设计和常规设计的内力,结合胜... 通过简化模型分析了X向少墙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性和刚度构成,结果表明X向地震作用下,Y向剪力墙面外和楼板组成的X向框架参与了抗侧,楼板应作为抗侧框架体系中的受弯构件进行设计和加强,文中对比了楼板抗震设计和常规设计的内力,结合胜能目标给出该类结构中楼板仅考虑竖向荷载设计配筋放大系数以及与剪力墙面外层剪力分担率的关系,并结合实际工程对简化模型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少墙结构 剪力分担率 楼板弯矩 抗震设计
下载PDF
高烈度区单向少墙超高层剪力墙结构消能减震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坚锋 刘付钧 +2 位作者 张文华 黄忠海 陈颖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2年第6期38-42,47,共6页
高烈度区单向少墙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少墙方向耗能能力不足,少墙向框架较早进入屈服,较难满足二道防线要求。以昆明某超高层项目为例,介绍RBS消能墙在单向少墙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通过设置消能墙可有效增加少墙向的... 高烈度区单向少墙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少墙方向耗能能力不足,少墙向框架较早进入屈服,较难满足二道防线要求。以昆明某超高层项目为例,介绍RBS消能墙在单向少墙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通过设置消能墙可有效增加少墙向的耗能能力,使两个方向具有基本一致的抗震性能,消能墙在大震作用下率先屈服耗能,从而有效地保护主体结构构件,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消能墙在高烈度区单向少墙剪力墙结构中得到成功应用,为高烈度区类似结构消能减震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少墙结构 消能减震 位移相关型 RBS消能 抗震二道防线
下载PDF
单向少墙剪力墙结构的墙体面外抗震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魏琏 谭伟 +1 位作者 王文涛 汝振 《深圳土木与建筑》 2015年第1期6-10,共5页
通过某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单向少墙剪力墙结构在少墙方向结构的受力特性和刚度构成,研究Y向墙体在少墙方向面外受力情况,并对面外受力的墙体区分不同部位分别进行小、中、大震下的承载力验算,然后结合抗震性能目标给出相应结构设计措施。
关键词 单向少墙结构 剪力分担率 体面外受力 抗震设计
下载PDF
龙光深圳红山项目单向少墙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彭肇才 张汝彬 +4 位作者 谢志辉 何俊 李雄 莫雪辉 亓国庆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6年第Z1期7-9,共3页
为满足人们对高档住宅南北通透的品质需求,龙光深圳红山项目采用单向少墙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侧力体系,有效满足了结构受力要求。文中提出剪力墙分担倾覆力矩比和剪力比判断结构体系的方法,并对少墙方向构件进行承载力校核。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剪力结构 单向少墙结构 层剪力比 抗震设计
下载PDF
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在住宅项目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樊则森 王宁 +2 位作者 孙占琦 王洪欣 邱勇 《施工技术》 CAS 2020年第8期1-4,共4页
为探索双面叠合剪力墙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以深圳长圳公共住房及附属工程项目中103m超高层住宅为研究对象,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结合弹性时程分析与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对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对双面叠合剪力墙的平面外承载力、剪压比进行... 为探索双面叠合剪力墙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以深圳长圳公共住房及附属工程项目中103m超高层住宅为研究对象,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结合弹性时程分析与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对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对双面叠合剪力墙的平面外承载力、剪压比进行验算,同时对弱连接处楼板承载力进行专项分析,并提出加强措施,最终验证双面叠合剪力墙在超高层建筑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双面叠合剪力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时程分析 楼板 单向少墙
下载PDF
X向少墙时Y向剪力墙结构墙体面外抗震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魏琏 谭伟 +1 位作者 王文涛 汝振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2,共5页
通过某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单向(X向)少墙剪力墙结构在少墙方向结构的受力特性和刚度构成,研究Y向墙体在少墙方向的面外受力情况,并对面外受力的墙体区分不同部位,分别进行小震、中震、大震下的承载力验算,然后结合抗震性能目标给出相应... 通过某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单向(X向)少墙剪力墙结构在少墙方向结构的受力特性和刚度构成,研究Y向墙体在少墙方向的面外受力情况,并对面外受力的墙体区分不同部位,分别进行小震、中震、大震下的承载力验算,然后结合抗震性能目标给出相应结构设计措施。研究表明,小、中震下墙肢未屈服,但大震下部分墙肢屈服,因此,剪力墙面外受力的问题应予以充分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少墙结构 剪力分担率 体面外受力 抗震设计
原文传递
多塔高位转换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骆年红 黄用军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72-77,44,共7页
1栋多塔高位转换结构包括1栋193.05m高的住宅、1栋155.9m高的保障房及下部42.6m高的裙房,塔楼转换层均位于第9层,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尺寸突变、高位转换等不规则项,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 1栋多塔高位转换结构包括1栋193.05m高的住宅、1栋155.9m高的保障房及下部42.6m高的裙房,塔楼转换层均位于第9层,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尺寸突变、高位转换等不规则项,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结构进行整体计算,重点分析了高阶振型对构件内力的影响,单向少墙体系的墙肢平面外承载力,并对转换层进行实体有限元分析以校核框支梁的内力和应力分布,给出了型钢偏心连接节点的应力分布云图。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抗震性能能够达到设定的性能目标C,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结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加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塔 高位转换 凹凸不规则 尺寸突变 高阶振型 单向少墙
下载PDF
带超高位转换Z形平面布置双塔框支剪力墙结构受力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伟 陈龙 +1 位作者 刘群 严力军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31,共9页
以某超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塔楼平面布置呈Z形,转换层位于中上部楼层(14层),形成超高位转换,且转换层以上楼层分为双塔。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分析表明,塔楼核心筒墙体布置合理,转换层上下层刚度比满足限值要求,抗扭、抗侧刚... 以某超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塔楼平面布置呈Z形,转换层位于中上部楼层(14层),形成超高位转换,且转换层以上楼层分为双塔。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分析表明,塔楼核心筒墙体布置合理,转换层上下层刚度比满足限值要求,抗扭、抗侧刚度良好。根据结构体系特点,分别对转换层楼板最不利工况受力性能、标准层X向剪力墙长度和数量偏少、大震作用下结构体系综合抗震性能、部分墙柱沿高度方向存在二次转换、14层部分设置斜撑的转换梁等均予以深入分析。并针对大震弹塑性分析所揭示问题对关键结构构件予以优化改进,将其研究成果在施工图阶段得到贯彻落实。最后,对此类型超高层结构体系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予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位转换 框支剪力结构 斜撑 二次转换 单向少墙结构 大震弹塑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