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单向灌流模型研究莪术油中三成分对大鼠在体肠的吸收 被引量:31
1
作者 游剑 李青坡 +1 位作者 于英伟 崔福德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49-853,共5页
目的 研究莪术油中三成分对大鼠在体肠的吸收情况。方法 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莪术油中三成分在灌流液中的浓度。结果 灌流液中莪术油浓度为0.4,0.8和1.2mg·mL-1时,莪术醇、莪术二酮和吉玛... 目的 研究莪术油中三成分对大鼠在体肠的吸收情况。方法 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莪术油中三成分在灌流液中的浓度。结果 灌流液中莪术油浓度为0.4,0.8和1.2mg·mL-1时,莪术醇、莪术二酮和吉玛酮表观吸收系数均较低,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肠段的表观吸收系数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吉玛酮和莪术二酮二者在体肠吸收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高于莪术醇,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灌流液中莪术油在0.4—1.2 mg·mL-1时,三成分的吸收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在肠黏膜的转运均为被动扩散过程,且三成分无特殊的吸收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 HPLC 吸收
下载PDF
单向灌流模型研究木犀草素对大鼠在体肠的吸收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萍 蒋惠娣 《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 2007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大鼠在体肠的吸收情况。方法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测定木犀草素在灌流液中的浓度。结果灌流液中木犀草素浓度为2.556、5.112和10.22μg/ml三个浓度时,有效吸收系数(Peff)无显著性差异(P>0.05);木犀草素在...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大鼠在体肠的吸收情况。方法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测定木犀草素在灌流液中的浓度。结果灌流液中木犀草素浓度为2.556、5.112和10.22μg/ml三个浓度时,有效吸收系数(Peff)无显著性差异(P>0.05);木犀草素在肠道内无特定吸收部位,全肠段均有较好吸收。结论灌流液中木犀草素在2.556、5.112和10.22μg/ml三个浓度时,吸收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在肠黏膜的转运为被动扩散过程,且无特殊的吸收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 HPLC 吸收
下载PDF
基于在体单向灌流模型分析类叶牡丹提取物中5种皂苷成分的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玉岩 孙爽 +4 位作者 杨大宇 单常芮 黄雨婷 李春成 吕邵娃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0年第5期11-17,22,共8页
目的研究类叶牡丹提取物中主要皂苷成分的肠吸收特性。方法建立HPLC-MS/MS测定方法,通过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探讨吸收部位、药物浓度及P-糖蛋白(P-gp)抑制剂对类叶牡丹提取物中皂苷成分肠吸收特征。结果Cauloside G、Cauloside H、L... 目的研究类叶牡丹提取物中主要皂苷成分的肠吸收特性。方法建立HPLC-MS/MS测定方法,通过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探讨吸收部位、药物浓度及P-糖蛋白(P-gp)抑制剂对类叶牡丹提取物中皂苷成分肠吸收特征。结果Cauloside G、Cauloside H、Leonticin D 3个成分的吸收速率常数和渗透系数在十二指肠段最大,Cauloside C和Cauloside D则表现出回肠的强吸收;药物浓度为5.0 mg/mL时,呈现最强吸收,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吸收无明显变化;加入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后,渗透系数明显提高。结论十二指肠和回肠是药物主要吸收场所,各成分的吸收与浓度不呈现剂量依赖关系,抑制P-gp的表达可促进类叶牡丹有效成分的吸收;研究结果可为类叶牡丹的新药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叶牡丹 肠吸收 皂苷 在体单向模型 HPLC-MS/MS
下载PDF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麝香及其复方配伍的肠吸收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志 冯年平 +1 位作者 叶贝妮 孟琮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6期101-106,共6页
目的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麝香及其复方配伍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单向灌流法,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P-糖蛋白(P-gp)等因素对麝香及西黄方活性组分的吸收变化情况。结果麝香酮、醋酸辛酯及胆酸在整个... 目的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麝香及其复方配伍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单向灌流法,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P-糖蛋白(P-gp)等因素对麝香及西黄方活性组分的吸收变化情况。结果麝香酮、醋酸辛酯及胆酸在整个肠段均有吸收,复方配伍后麝香酮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吸收系数(Papp)显著增加(P<0.05)。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麝香酮的Ka、Pa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麝香酮的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转运过程不受P-gp的影响。而醋酸辛酯、胆酸的Ka和Papp值随着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提示醋酸辛酯、胆酸在机体内存在类似主动转运或促进扩散的转运机制,但不受P-gp的影响。pH对麝香单味药及复方配伍后的吸收无显著影响,当pH为7.8时,醋酸辛酯、胆酸的Ka、Papp值显著降低,且与pH为5.4、6.8时有差异(P<0.05)。结论麝香酮、醋酸辛酯、胆酸具有广泛的吸收窗,甚至在结肠也有良好吸收;配伍对麝香酮的大鼠肠吸收特性有一定影响,较麝香单味药而言,复方配伍后麝香酮在小肠中的吸收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西黄方活性组分 在体单向模型 肠吸收
下载PDF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石榴皮多酚中鞣花酸的肠吸收动力学 被引量:2
5
作者 田莉 张慧慧 +2 位作者 谢莉 畅静 高晓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31-134,138,共5页
目的考察石榴皮多酚中鞣花酸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选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鞣花酸在大鼠不同肠段以及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吸收情况。结果鞣花酸在不同肠段均有吸收,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大鼠十二指... 目的考察石榴皮多酚中鞣花酸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选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鞣花酸在大鼠不同肠段以及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吸收情况。结果鞣花酸在不同肠段均有吸收,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鞣花酸单体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4.44×10^(-2)~7.11×10^(-2)/min、6.58×10^(-2)~8.60×10^(-2)/min、5.61×10^(-2)~7.02×10^(-2)/min、3.92×10^(-2)~5.95×10^(-2)/min;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鞣花酸的Ka分别为7.00×10^(-2)~7.81×10^(-2)/min、6.32×10^(-2)~7.96×10^(-2)/min、4.97×10^(-2)~5.58×10^(-2)/min、3.50×10^(-2)~4.68×10^(-2)/min。鞣花酸单体和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的鞣花酸的Ka和表观渗透系数(P_(ap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鞣花酸在大鼠肠道内不存在特殊"吸收窗",石榴皮多酚精制物中的其他成分可能对鞣花酸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在不同肠段鞣花酸的质量浓度对K_a和P_(app)值影响不大,吸收机制可能为主动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多酚 鞣花酸 肠吸收 单向模型 HPLC
下载PDF
原位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几种甾醇的大鼠在体肠吸收 被引量:1
6
作者 方静 姜冬梅 +4 位作者 欧阳臻 汤建明 曹旭 冯旭 詹冠群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比较胆固醇、花粉烷甾醇和24-亚甲基胆甾醇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差异。方法采用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HPLC-ELSD法测定甾醇含量,研究甾醇的肠吸收部位和甾醇结构对其吸收的影响。结果胆固醇的最佳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空肠,花粉烷甾醇和24... 目的比较胆固醇、花粉烷甾醇和24-亚甲基胆甾醇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差异。方法采用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HPLC-ELSD法测定甾醇含量,研究甾醇的肠吸收部位和甾醇结构对其吸收的影响。结果胆固醇的最佳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空肠,花粉烷甾醇和24-亚甲基胆甾醇的最佳吸收部位在空肠、回肠。胆固醇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均显著大于花粉烷甾醇和24-亚甲基胆甾醇。结论甾醇结构中的24位取代基影响甾醇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甾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吸收 单向模型 化学结构
下载PDF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维胺酯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曹玲 刘文英 +3 位作者 马鹏程 王亚超 贾婷 冯鹏程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研究维胺酯在大鼠小肠的吸收动力学特性。方法采用在体单向灌流模型,对维胺酯进行了大鼠小肠吸收动力学实验,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循环液中酚红和维胺酯的含量,计算吸收性能参数。结果不同剂量维胺酯在小... 目的研究维胺酯在大鼠小肠的吸收动力学特性。方法采用在体单向灌流模型,对维胺酯进行了大鼠小肠吸收动力学实验,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循环液中酚红和维胺酯的含量,计算吸收性能参数。结果不同剂量维胺酯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结扎与不结扎对吸收速率无明显影响;维胺酯在小肠各部位吸收速率常数Ka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下降。结论维胺酯在大鼠各肠段均有吸收,在肠道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高压液相 维胺酯 吸收动力学 在体单向模型
下载PDF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补骨脂素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晓雯 刘志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第14期37-39,共3页
目的: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对补骨脂素大鼠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补骨脂素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吸收情况。结果:补骨脂素在低、中、高浓度下,各小肠段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没有明显上升趋势,且在... 目的: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对补骨脂素大鼠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补骨脂素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吸收情况。结果:补骨脂素在低、中、高浓度下,各小肠段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没有明显上升趋势,且在高浓度时无饱和抑制现象,结论:补骨脂素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在体单向模型 吸收部位 吸收机制
下载PDF
大鼠单向灌流模型研究姜黄素衍生物FM0807肠吸收代谢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肖智锋 邓艳平 +2 位作者 林宝妹 黄秀旺 许建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利用大鼠原位单向肠灌注模型研究姜黄素(Cur)衍生物FM0807肠吸收代谢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四段单向在体肠灌流模型灌注FM0807溶液,采用HPLC对灌流前后FM0807含量以及代谢产物Cur进行测定。结果:FM0807在... 目的:利用大鼠原位单向肠灌注模型研究姜黄素(Cur)衍生物FM0807肠吸收代谢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四段单向在体肠灌流模型灌注FM0807溶液,采用HPLC对灌流前后FM0807含量以及代谢产物Cur进行测定。结果:FM0807在肠内除部分被代谢为Cur,在全肠段均易吸收。FM0807在各肠段的表观吸收系数(Papp)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顺序依次降低。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FM0807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Pap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pH7.4,FM0807在十二指肠、空肠中的代谢较多,而在回肠和结肠中的代谢较差,尤其是结肠中代谢最少。结论:FM0807在全肠段吸收好,可通过优化口服方案如制成肠溶制剂提高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衍生物FM0807 吸收代谢 原位单向模型 表观吸收系数
原文传递
在体肠灌流模型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0
作者 谭晓斌 贾晓斌 +1 位作者 陈彦 Ming Hu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65-1668,共4页
关键词 吸收 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 中药 复方配伍
下载PDF
独活有效成分大鼠在体单向灌流肠吸收 被引量:49
11
作者 吴雅娜 栾立标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为了考察独活提取物中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等3种主要有效成分在大鼠的肠吸收性质,了解中药提纯后对大鼠肠吸收的影响,本文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测定独活提取物Ⅰ(总香豆素含量〈10%)灌流液... 为了考察独活提取物中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等3种主要有效成分在大鼠的肠吸收性质,了解中药提纯后对大鼠肠吸收的影响,本文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测定独活提取物Ⅰ(总香豆素含量〈10%)灌流液中3种成分在体肠灌流的浓度变化,并与独活提取物Ⅱ(总香豆素含量≥60%)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蛇床子素及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2~555μg·mL^-1、101~887μg·mL^-1和19~186μg·mL^-1,吸收量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无高浓度饱和现象,吸收速率常数(Ka)、吸收渗透系数(Papp)值基本保持不变。3种成分在大鼠小肠主要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在各肠段均有吸收,其中结肠吸收最好,各肠段的Ka、Papp是结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且结肠的Ka、Papp值显著大于其他肠段;独活提取物Ⅱ中3种成分的Ka、Papp值显著小于独活提取物Ⅰ中相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 吸收 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 HPLC
下载PDF
单向肠灌流模型在中药肠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12
作者 高燕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年第15期51-52,共2页
中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瑰宝,中药大多数是通过口服给药的。小肠是口服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也是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主要屏障,故有必要对中药进行肠吸收实验研究。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中药的肠吸收研究。因此,本... 中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瑰宝,中药大多数是通过口服给药的。小肠是口服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也是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主要屏障,故有必要对中药进行肠吸收实验研究。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中药的肠吸收研究。因此,本文对该模型在中药肠吸收实验研究中的一些进展情况、应用概况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该模型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在体单向模型 肠吸收 中医中药
下载PDF
柚皮苷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上的吸收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润芝 尚雅云 +2 位作者 李绮杏 黎醒 赵洁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94-1197,共4页
目的:研究柚皮苷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上的吸收特征。方法:建立检测大鼠肠道灌流样品中柚皮苷、柚皮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柚皮苷(10μmol/L)的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吸收及代谢特征... 目的:研究柚皮苷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上的吸收特征。方法:建立检测大鼠肠道灌流样品中柚皮苷、柚皮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柚皮苷(10μmol/L)的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吸收及代谢特征[表观渗透系数(P_(eff))、吸收率、代谢率]。结果:柚皮苷、柚皮素在1.25~40、1.25~40μmol/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4、0.996 6),检测限分别为0.5、0.4μmol/L,定量限均为1.25μmol/L,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回收率及在HBSS液及其小肠、结肠灌流液中的稳定性均符合相关要求。柚皮苷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中的Peff分别为(0.28±0.19)、(0.71±0.17)、(0.30±0.02)、(0.59±0.19)(n=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收率分别为(2.90±2.14)%、(6.38±3.61)%、(3.69±0.56)%、(6.64±2.12)%(n=6);柚皮苷在大鼠4个肠段均可被代谢为柚皮素,代谢率分别为(2.98±1.51)%、(2.53±1.31)%、(2.24±1.33)%、(0.70±0.20)%(n=6)。柚皮苷在十二指肠中的吸收率最低,代谢率最高,与结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柚皮苷在大鼠肠道渗透性差、吸收不佳;柚皮苷在大鼠肠道无特定吸收部位,在小肠和结肠中均可被代谢为柚皮素,但小肠的代谢率明显高于结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 大鼠 在体单向模型 吸收 代谢
下载PDF
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研究莪术油磷脂复合物的肠吸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冲 杜丽媛 +1 位作者 林东海 孙秀燕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23-829,共7页
目的研究莪术油磷脂复合物在大鼠肠内的吸收情况。方法选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以莪术油为对照组,采用HPLC法,以莪术油中主要活性成分呋喃二烯和牻牛儿酮为检测指标,同时测定复合物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结果莪术... 目的研究莪术油磷脂复合物在大鼠肠内的吸收情况。方法选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以莪术油为对照组,采用HPLC法,以莪术油中主要活性成分呋喃二烯和牻牛儿酮为检测指标,同时测定复合物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结果莪术油磷脂复合物中的呋喃二烯和牻牛儿酮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分别约为6×10-5 cm.s-1和1×10-4 cm.s-1,莪术油中的呋喃二烯和牻牛儿酮的有效渗透系数分别约为1×10-5 cm.s-1和2×10-5 cm.s-1,说明莪术油磷脂复合物在大鼠肠内的吸收比莪术油提高了5倍。结论应用磷脂复合物技术可显著改善莪术油的两亲性,提高莪术油在大鼠肠内的吸收。莪术油磷脂复合物的吸收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在肠黏膜的转运为被动扩散过程;呋喃二烯和牻牛儿酮均无特殊的吸收窗;在各个肠段均属于高渗透性药物。本实验为莪术油口服剂型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磷脂复合物 在体单向灌流模型 渗透性 肠吸收
下载PDF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拉米夫定的肠道渗透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虎斌 黄卫胤 +3 位作者 温玉发 孙玲 陈爽 乔红群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0-546,共7页
使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拉米夫定的肠道渗透性,用于判断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中拉米夫定的渗透性类别。在该模型上,用高渗透性药物苯妥英钠和低渗透性药物阿昔洛韦作为系统对照,建立并验证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 UV)检测... 使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拉米夫定的肠道渗透性,用于判断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中拉米夫定的渗透性类别。在该模型上,用高渗透性药物苯妥英钠和低渗透性药物阿昔洛韦作为系统对照,建立并验证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 UV)检测法分离检测拉米夫定的分析方法。将3种质量浓度(12、120、1200μg/mL)的拉米夫定以0.2 mL/min的灌流速率进行大鼠在体肠道灌流研究。结果表明:拉米夫定在0.25~25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9),且批内、批间精密度和回收率及拉米夫定在不同介质中的稳定性均符合要求;苯妥英钠和阿昔洛韦的有效渗透性系数(P_(eff))分别为(5.26±1.41)×10^(-5)和(0.282±0.208)×10^(-5) cm/s(x±s,n=6);不同剂量组拉米夫定(12、120、1200μg/mL)在大鼠肠道内的P_(eff)分别为(1.44±0.32)×10^(-5)、(1.39±0.37)×10^(-5)、(1.48±0.39)×10^(-5) cm/s(x±s,n=6)。由此可见,拉米夫定在肠道内的吸收介于高、低渗透性对照药物之间,属于BCS分类中的中渗透性药物。剂量组间和不同灌流时间点的肠道吸收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拉米夫定肠道吸收存在被动扩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在体单向模型 肠道吸收 有效渗透性系数
下载PDF
在体单向灌流法研究W/O/W型薏苡仁油复乳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易醒 侯海涛 +4 位作者 吴达成 孟培 桂静芬 刘唤 肖小年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4-249,共6页
采用在体实验法研究W/O/W型薏苡仁油复乳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特性。通过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称重法,研究不同浓度和不同乳液剂型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渗透系数(Papp)以及累积吸收量(Q),并做t检验考察其差异性。W/O/W型薏苡仁油... 采用在体实验法研究W/O/W型薏苡仁油复乳在大鼠小肠内的吸收特性。通过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称重法,研究不同浓度和不同乳液剂型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渗透系数(Papp)以及累积吸收量(Q),并做t检验考察其差异性。W/O/W型薏苡仁油复乳稀释2倍组和稀释4倍组的K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Papp值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Q值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浓度越高越利于肠道的吸收,符合Ficks扩散原理,推测肠吸收机制可能是被动运输。在考察不同剂型对肠吸收的影响时,发现W/O/W型薏苡仁油复乳和普通乳液的Ka值和Papp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Q值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该结果提示将薏苡仁油制备成W/O/W型复乳有利于肠道吸收,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油 W/O/W型复乳 在体单向灌流模型 肠吸收
下载PDF
单向灌流法评价栀子厚朴汤方剂配伍对栀子苷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汪汀 冯芳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2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考察大鼠在体灌流栀子、栀子-枳实、栀子-厚朴和栀子厚朴汤4种汤剂后栀子苷在大鼠肠道吸收情况。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肠灌流液中栀子苷的浓度,计算不同配伍组栀子苷吸收参数。结果:栀子-... 目的:考察大鼠在体灌流栀子、栀子-枳实、栀子-厚朴和栀子厚朴汤4种汤剂后栀子苷在大鼠肠道吸收情况。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肠灌流液中栀子苷的浓度,计算不同配伍组栀子苷吸收参数。结果:栀子-枳实、栀子-厚朴配伍以及栀子厚朴汤全方中栀子苷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有效渗透系数(Peff)显著大于栀子单味汤剂的吸收参数(P<0.05)。结论:栀子厚朴汤方剂配伍,增加了主要药效物质栀子苷的吸收,该方剂配伍具有一定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苷 栀子厚朴汤 配伍 肠吸收 在体单向模型
下载PDF
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在体单灌流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雅娜 栾立标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719-1722,共4页
目的研究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情况。方法运用单向灌流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物的质量浓度进行检测来研究药物在不同质量浓度、不同pH值下的吸收。结果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在大鼠4个肠段的Ka,Kapp大小顺序是结肠&... 目的研究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在大鼠体内的肠吸收情况。方法运用单向灌流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物的质量浓度进行检测来研究药物在不同质量浓度、不同pH值下的吸收。结果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在大鼠4个肠段的Ka,Kapp大小顺序是结肠>回肠>十二指肠>空肠,且结肠、回肠与十二指肠、空肠的Ka,Kapp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61.93~165.14 mg·L-1内,Ka,Kapp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pH 3.0至pH 5.0内,Ka,Kapp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在各肠段均有吸收,其中结肠吸收最好;药物吸收不受质量浓度的影响,在较大质量浓度下(165.14 mg·L-1)也无饱和现象;在肠黏膜的转运为被动扩散过程;药物吸收无pH值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 吸收 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金蒿抗流感滴丸一枝蒿酮酸和金丝桃苷的肠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希 顾政一 +2 位作者 贺金华 沙先谊 方晓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72-2378,共7页
目的研究金蒿抗流感滴丸一枝蒿、贯叶金丝桃中一枝蒿酮酸和金丝桃苷在大鼠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用HPLC测定金蒿滴丸中一枝蒿酮酸和金丝桃苷在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情况,同时考察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和ATP抑制剂叠氮化... 目的研究金蒿抗流感滴丸一枝蒿、贯叶金丝桃中一枝蒿酮酸和金丝桃苷在大鼠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用HPLC测定金蒿滴丸中一枝蒿酮酸和金丝桃苷在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情况,同时考察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和ATP抑制剂叠氮化钠对大鼠肠吸收的影响。结果一枝蒿酮酸和金丝桃苷在大鼠小肠上端吸收较好。维拉帕米显著降低了金丝桃苷在小肠上端的吸收(P<0.05),对一枝蒿酮酸的吸收没有显著影响;叠氮化钠显著降低了一枝蒿酮酸在小肠上端吸收(P<0.01),同时也显著性抑制了金丝桃苷在四个肠段的吸收(P<0.01)。结论金蒿滴丸有效成分一枝蒿酮酸和金丝桃苷在大鼠肠道内吸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吸收 单向灌流模型 金蒿抗感滴丸 一枝蒿酮酸 金丝桃苷
下载PDF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瑞香素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50
20
作者 杜秋 狄留庆 +2 位作者 单进军 刘陶世 张新庄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22-926,共5页
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及P-gp对瑞香素肠吸收的影响。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瑞香素3个剂量组(10、20和40μg·mL-1)在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情况。实验结果发现瑞香素在pH6.0时较为稳定,... 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及P-gp对瑞香素肠吸收的影响。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瑞香素3个剂量组(10、20和40μg·mL-1)在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情况。实验结果发现瑞香素在pH6.0时较为稳定,肠道酶对其代谢影响很小;瑞香素在低、中、高3个浓度下,各小肠段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有上升趋势,且高浓度与低浓度相比,在空肠和结肠的Peff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推测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瑞香素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瑞香素在小肠内无特定吸收部位,但与结肠相比,小肠有较好吸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盐酸维拉帕米的加入对瑞香素4个肠段的吸收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推断瑞香素可能不是P-gp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素 在体单向模型 吸收部位 吸收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