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4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子治疗老年痴呆33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胡伟 谢辉 +1 位作者 陶连方 向勇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8年第3期38-39,共2页
目的评价盐酸多奈哌齐(安理申)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子的疗效。方法32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人,A组口服用安理申,B组口服安理申+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子静脉滴注,治疗前后分别行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 目的评价盐酸多奈哌齐(安理申)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子的疗效。方法32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人,A组口服用安理申,B组口服安理申+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子静脉滴注,治疗前后分别行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后32例患者MMSE评分均明显改善。安理申、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子对老年痴呆患者均有所作用,但安理申+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子联合用药组改善更明显,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子 盐酸多奈派齐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2
作者 张靖 任亚方 +2 位作者 王岩 王品 王越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857-861,共5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8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8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所有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控制惊厥与颅内压等治疗,中重度患儿给予亚低温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rhEPO 200 IU·kg^(-1),皮下注射,每周3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GM12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中、重度患儿依据病情再治疗1~3个疗程。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28 d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评估2组患儿的神经功能;治疗前和治疗后14、28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分别为69.23%(27/39)、94.87(37/39),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705,P=0.003)。2组轻度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中中、重度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843、3.898,P=0.028、0.048)。2组患儿治疗前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14、28 d NBN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2组患儿治疗后28 d NBN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后14 d(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4、28 d 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ICAM-1、IL-6、TNF-α、HIF-1α、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14、28 d血清ICAM-1、IL-6、TNF-α、HIF-1α、NSE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儿治疗后28 d血清ICAM-1、IL-6、TNF-α、HIF-1α、NSE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后14 d(P<0.05)。治疗后14、28 d,观察组患儿血清ICAM-1、IL-6、TNF-α、HIF-1α、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M1联合rhEPO治疗新生儿HIE,能显著降低炎症因子及血清HIF-1α、NSE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唾液酸四己神经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缺氧诱导因-1Α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研究
3
作者 徐评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24-127,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单臂、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了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就诊的2515例原发性PD患者数据。通过多周期治疗,评估... 本研究旨在探索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单臂、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了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就诊的2515例原发性PD患者数据。通过多周期治疗,评估患者的改良的Webster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使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M1用药前改良的Webster评分为15.47,用药30、60、90天后分别为14.16/13.87和13.23。使用GM14个周期的患者中,出现中重度评分的可能性下降约40%。较高的首日GM1冲击剂量(500-600mg)与疗效呈正相关;而较高的维持剂量(>100mg/d)则与疗效呈负相关。不良事件/反应发生率为1.1%,且大多为轻度。停药或减量后,大部分不良反应消失或减轻,显示出GM1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结论 GM1治疗原发性PD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较高的首日冲击剂量有利于疗效提升,但维持剂量的选择需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GM1 唾液酸四己神经脂钠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不良反应42例文献分析
4
作者 张小明 陈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37-41,45,共6页
目的 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2004—2021年),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网数据库对收录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筛选和... 目的 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2004—2021年),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网数据库对收录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筛选和分析。结果 经筛选后纳入文献30篇,涉及患者42例;男性患者数量为女性的2.23倍,中老年患者居多,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过敏性休克和吉兰—巴雷综合征。结论 应完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药品说明书,且临床医师仔细阅读,加强该药的临床应用监测,促进其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脂钠注射液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非小细胞肺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预防效果
5
作者 熊鑫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期间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防治化疗致周围神经毒性(CI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江西省胸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0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目的观察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期间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防治化疗致周围神经毒性(CI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江西省胸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0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治疗组(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同时静脉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各40例。比较CIPN发生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CIP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四肢麻木、肢体疼痛、手足套感等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6、Cor、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疹、肝肾损害、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期间静脉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能够有效预防周围神经毒性,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应激状态,安全性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紫杉醇 唾液酸四己神经 周围神经毒性 炎症应激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S100-β、UCH-L1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王晓静 敖雪 +1 位作者 张宏燕 马兵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6期2411-2416,共6页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分娩...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并接受治疗的82例早产脑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评估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主要包括适应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语言行为及个人-社交行为评分),检测两组患儿血清S100-β、UCH-L1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意识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自主吮奶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54%(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NBNA评分存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儿的NBN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各项评分及血清S100-β、UCH-L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esell发育诊断量表的各项评分高于治疗前,血清S100-β、UCH-L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Gesell发育诊断量表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100-β、UCH-L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意识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自主吮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2%(P<0.05)。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枸橼酸咖啡因可以促进患儿脑损伤神经功能修复,缩短患儿康复时间,促进患儿康复,且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脂钠注射液 枸橼酸咖啡因 早产儿 脑损伤 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 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
下载PDF
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炎症的影响
7
作者 徐颖 姚小梅 罗慧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4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高安市中医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醒脑静组31例(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 目的观察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高安市中医院收治的6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醒脑静组31例(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和联合用药组31例(患者在醒脑静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计数(WBC)],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醒脑静组(96.77%vs.70.97%,χ^(2)=7.631,P=0.006)。治疗1个月后,2组NIHSS、mRS评分,血清CRP、IL-6、PCT水平及ESR、NLR、WBC降低,MMSE、GCS评分升高,且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低/高于醒脑静组(P<0.01)。联合用药组与醒脑静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8%vs.22.58%,χ^(2)=1.908,P=0.167)。结论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认知功能,减轻机体炎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注射用唾液酸四己神经脂钠 醒脑静注射液 神经功能 炎性因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133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闫敏 张锦丽 +1 位作者 李玲 宋扬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北京军区总医院263临床部神经内科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2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3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低...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北京军区总医院263临床部神经内科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2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3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低分子量肝素注射液0.4 ml皮下注射,研究组予低分子量肝素注射液0.4 ml皮下注射、1/d,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1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d。14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更有效终止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致残、致死率,提高患者愈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 唾液酸四己神经 药物疗法 联合 脑梗死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和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劲松 田仁富 +3 位作者 谢作常 王勇 周明安 刘琦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5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和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每日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100mg静脉输注,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和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每日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100mg静脉输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输注每日16mg纳洛酮。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神经肽Y(NPY)、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性因子的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预后总良好率(88.9%)显著高于对照组(71.1%)(x^2=10.125,P<0.01)。两组患者CRP、TNF-α、NPY、IL-6、IL-8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CRP、TNF-α、NPY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的CSS评分、NIHS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CSS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获得显著疗效,优于单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唾液酸四己神经 纳洛酮 炎性因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峥 庞兴甫 +3 位作者 李雪峰 马亚楠 刘亚昆 谭华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4期492-494,共3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9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20...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9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20 mg/d治疗,连续应用14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NBNA评分)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61.2%)、总有效率(95.9%)与对照组(40.8%、79.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NBN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而观察组NBNA评分[(38.3±5. 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1.2±6. 5)分](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MP-2、MMP-9、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显著。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神经行为,并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脂钠 新生儿 颅内出血 炎性因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效果
11
作者 葛俊伟 范慧 +1 位作者 徐云 李晓楠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GM1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主行走时间、自主排尿时间、感觉功能恢复时间及肌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NGF、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6、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1联合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加快症状缓解,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 急性脊髓炎 免疫球蛋白 皮质激素 炎性因 神经营养因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韩传映 吴春芳 李艳阁 《安徽医学》 2019年第8期927-929,共3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IE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吸氧、...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IE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吸氧、降颅压、控制惊厥、维持血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GM1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差异。结果治疗14天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31%)高于对照组(7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清IL-6、IL-8、IL-1β、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儿NBNA较治疗前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1治疗HIE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从而减轻脑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唾液酸四己神经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 肿瘤坏死因Α
下载PDF
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复方活脑舒胶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13
作者 叶艺兰 王志红 叶兰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3109-3111,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复方活脑舒胶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粤北人民医院和韶关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收集的60例目标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单...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复方活脑舒胶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粤北人民医院和韶关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收集的60例目标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增加复方活脑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脑损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WBV)、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聚集指数(EAI)、D-二聚体(D-D)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Hcy)、微管相关蛋白(Tau)、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活脑舒胶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 复方活脑舒胶囊 唾液酸四己神经 血液流变学 脑损伤标志物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患儿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苗耐英 温慧敏 +1 位作者 刘新建 梁红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4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患儿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84例脑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患儿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84例脑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联合高压氧治疗,2组患儿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GF-1、GH、s ICAM-1水平。结果 2组治疗前血清IGF-1、GH、s ICAM-1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经过治疗后血清IGF-1、GH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且血清s ICAM-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有效地增高患儿血清IGF-1、GH水平和降低血清s ICAM-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脂钠注射液 高压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清相关因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与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亚南 毛全高 沈锦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9期2377-2380,共4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与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比较。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三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观察组分别采用GM1(观察组1)、mNGF(观察组2)治疗,疗程...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与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比较。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三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观察组分别采用GM1(观察组1)、mNGF(观察组2)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检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的变化及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0%、77.5%)高于对照组(67.5%)(P<0.05),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1高于观察组2(P<0.05)。三组患者经治疗后,AR水平显著降低(P<0.01),NGF和IGF-Ⅰ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的AR低于对照组,NGF、IGF-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的NGF水平较前升高5.47倍,显著高于观察组1(P<0.01),但IGF-Ⅰ要低于观察组1 23.84 ng/L(P<0.05)。结论GM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mNGF和甲钴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脂钠 神经生长因 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与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比较
16
作者 黄小燕 薛小燕 +2 位作者 吴至武 巫莉萍 吴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24期153-156,共4页
目的比较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与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1组22例和观察2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比较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与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1组22例和观察2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3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3组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实验室指标[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许氏记忆量表(SMS)、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并观察3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P值均<0.05)。治疗4个疗程后,3组IL-6、CRP、TNF-α水平及观察1组、观察2组IL-1β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2组IL-1β、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1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3组SOD水平高于治疗前,MD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2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1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3组SMS评分及观察2组HD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2组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P<0.05);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2组MMSE评分及3组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2组高于对照组、观察1组(P<0.01)。观察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鼠神经生长因子相比,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可更有效地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痴呆症状及认知功能,提高记忆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唾液酸四己神经 神经生长因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与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婵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2期17-18,71,共3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新生儿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胞磷胆碱钠营养脑细胞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新生儿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胞磷胆碱钠营养脑细胞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和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NANB评分、血清NSE、LI-6、TNF-α含量。应用SPSS18.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2检验。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两组1周和2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比较,P均<0.0005。两组治疗后3天血清NSE、LI-6、TNF-α含量比较,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3天与14天血清NSE、LI-6、TNF-α含量比较,P均<0.0005。对照组治疗后3天与14天血清NSE、LI-6、TNF-α含量比较P均<0.0005。两组治疗后14天血清NSE含量比较,P<0.05;LI-6含量比较,P>0.05;TNF-α含量比较,P<0.0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钠及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损伤恢复,降低血清中的炎性因子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酯钠/治疗应用 神经生长因/治疗应用 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 新生儿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Bell面瘫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陆倩羚 戴昕妤 +6 位作者 葛瑶琪 戴瑛 孙高慧 陈玉山 高志强 李云涛 张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37-1440,1454,共5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1)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早期治疗Bell面瘫的临床疗效和短期预后。方法 :回顾比较分析2009年1月—2015年9月219例Bell面瘫病例,其中...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GM1)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早期治疗Bell面瘫的临床疗效和短期预后。方法 :回顾比较分析2009年1月—2015年9月219例Bell面瘫病例,其中GM1联合NGF组58例,GM1组55例,NGF组51例,未用特殊营养神经药物的基础组55例。所有病例基础治疗相同。通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House-Brackmann分级、Sunny Brook综合评分,评价面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GM1联合NGF组在治疗后2、4周的House-Brackmann分级及Sunny Brook评分均明显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M1联合NGF组在治疗后4周的痊愈率(91.4%)明显高于GM1组(74.5%)、NGF组(78.4%)及基础组(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M1联合NGF早期治疗Bell面瘫,在面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和改善短期预后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脂钠 神经生长因 BELL面瘫 短期预后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彩萍 胡培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9期77-79,85,共4页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ICU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ICU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予以降颅压、抗感染、亚低温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静滴100 mg/次,1次/d,连用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随访治疗后2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0.09、0.13,P>0.05).治疗14 d后,两组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对照组(16.38±4.23)μg/L、(32.16±8.76)μg/L、(14.57±4.12)μg/L;观察组(11.45±3.12)μg/L、(21.15±7.24)μg/L、(9.14±2.76) μg/L]均较治疗前[对照组(23.12±6.15)μg/L、(47.86±10.16)μg/L、(19.82±5.68) μg/L;观察组(22.94±6.48) μg/L、(48.07±9.79)μg/L、(20.05±6.04)μg/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且观察组治疗14 d后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3,P< 0.05).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效果,作用与其降低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唾液酸四己神经 超敏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
下载PDF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舒血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丁志刚 王青松 +1 位作者 周佩洋 张贵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l)联合舒血宁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4例A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l)联合舒血宁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4例A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一组给予GM1静脉滴注(静滴),每次100mg,每日1次(单用组);另一组联用GM1和舒血宁肌肉注射,每次2mL,每日2次(联用组);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联用组CSS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均显著降低,GCS评分、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NTF)、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平均血流量(Qmean)、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均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后联用组CSS、NSE、MDA显著低于单用组[CSS评分(分):11.20±1.78比16.24±1.95,NSE(μg/L):13.17±1.00比17.68±1.84,MDA(μmol/L):4.14±0.49比5.61±0.50,均P〈0.05j,GCS、NGF、NTF、GSH—Px、CAT、SOD、Vmax、Vmin、Vmean和Qmean均显著高于单用组[GCS评分(分):13.68±1.85比12.01±1.76,NGF(ng/L):88.10±8.83比68.13±7.16,NTF(μg/L):5.13±0.38比3.71±0.30,GSH—Px(U/L):128.13±8.07比103.90±6.58,CAT(U/L):25.74±2.15比19.43±1.84,SOD(μU/L):94.36±8.00比77.29±7.34,Vmax(cm/min):48.23±3.36比43.17±2_88,Vmin(cm/min):8.11±0.76比6.85±0.64,Vmean(cm/min):18.69±1.37比15.60±1.24,Qmean(mL/min):9.10±0.74比7.79±0.66,均P〈0.05]。结论GM1与舒血宁联合治疗可通过提高ACI患者脑部血液流动学水平及神经营养相关因子分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对修复受损神经功能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四己神经 舒血宁 脑梗死 急性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