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型肝炎病毒单基因型感染与非单基因感染患者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石玉如 岳莉 +5 位作者 姚余有 赵长城 谷妍 刘杨 王云 戚应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1期45-49,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分布情况,并对相关基因型进行血清学指标分析。方法收集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11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法对患者丙型肝炎病毒进行分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分布情况,并对相关基因型进行血清学指标分析。方法收集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11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法对患者丙型肝炎病毒进行分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同时检测肝功能[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小板(PLT)]及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A)、抗U1小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抗狼疮细胞抗体(抗Sm)、抗52 kD的多肽条段(抗Ro-52)、着丝粒蛋白B抗体(抗CENP B)、M2型线粒体抗体(AMA-M2)、抗肝/肾微粒体1型抗体(LKM1)]等相关血清学指标。结果在11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主要为1b型(80.70%),2a型(7.01%),6a型(1.75%),未分型(0.88%)。除了单基因型,还发现非单基因型11例(9.65%)。对单基因型和非单基因型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发现,非单基因型ALT及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要高于单基因型(Z=1.999,P=0.045;χ^2=13.408,P=0.000),而对AST、GGT、PT、PTA、PLT等指标,单基因型与非单基因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1b为主;非单基因型对肝损害要高于单基因型,自身抗体出现的阳性率也更高,可能也更易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基因 单基因型 单基因型
下载PDF
HLA-Ⅱ类基因单倍型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韩秀萍 翟宁 +1 位作者 耿龙 宋芳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14-616,共3页
目的 :探讨HLA DRB1、DQB1基因单倍型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 ,检测中国北方汉族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患者的HLA DRB1、DQB1等位基因。结果 :与 10 0例正... 目的 :探讨HLA DRB1、DQB1基因单倍型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 ,检测中国北方汉族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患者的HLA DRB1、DQB1等位基因。结果 :与 10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在 5 2例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患者中HLA DRB1 0 4 0x DQB1 0 30 1、DRB1 0 4 0x DQB1 0 4 0 1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 ,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 ,P值分别为 0 0 30 7、0 0 0 33。HLA DRB1 15 0x DQB1 0 6 0 2单倍型频率明显降低 ,P值为 0 0 2 0 1。在 38例皮肌炎组中 ,HLA DRB1 0 4 0x DQB1 0 30 1、DRB1 0 4 0x DQB1 0 4 0 1、DRB1 0 70x DQB1 0 2 0 1、DRB1 12 0x DQB1 0 30 3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 ,P值分别为 0 0 2 92、0 0 0 15、0 0 4 5 0、0 0 192 ,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 14例多发性肌炎患者中HLA DRB1 0 70x DQB1 0 30 1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 ,P值为 0 0 14 1。结论 :特异单倍型可能是决定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发病及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异质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HLA-DRB1 DQB1基因 PCR-SSP
下载PDF
NGF、c-fos在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糖尿病小鼠颌下腺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葛志华 王春艳 +1 位作者 高福禄 杜金凯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探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C-Fos蛋白表达与其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取3、4、6、8、10月龄db/db(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糖尿病小鼠颌下腺(实验组)及相应月龄的db/+m正常小鼠颌下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C-Fos蛋白表达与其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取3、4、6、8、10月龄db/db(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糖尿病小鼠颌下腺(实验组)及相应月龄的db/+m正常小鼠颌下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颌下腺NGF、c-fos阳性表达的变化。结果:随着糖尿病发展,颌下腺实质组织萎缩,细胞缩小,形态不规则,排列不整齐,间质纤维增生,各月龄糖尿病小鼠颌下腺C-fos阳性细胞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NGF阳性细胞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且逐渐减少,呈下降趋势。且逐渐减少,呈下降趋势。结论: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合成和分泌NGF功能降低,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db/db糖尿病状态下颌下腺细胞表达c-fos蛋白明显降低,c-fos低表达可能与颌下腺实质的萎缩性形态学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遗传自然发病 糖尿病小鼠 颌下腺 免疫组织化学 NGF c—Fos
下载PDF
β_2肾上腺能受体基因单倍型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侯旭敏 方唯一 范维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研究β2肾上腺能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基因单倍型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取南方汉族92例心衰患者和80名健康对照,进行外周静脉血的DNA抽提,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进行β2AR基因的测序,对所得出的单核苷酸多... 目的研究β2肾上腺能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基因单倍型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取南方汉族92例心衰患者和80名健康对照,进行外周静脉血的DNA抽提,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进行β2AR基因的测序,对所得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发现β2AR基因有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别为:16Arg/Gly2、7Gln/Glu、87Leu A/G、178Arg A/C;其中病例组中16G-27C-87G单倍型频率明显降低,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其他的单倍型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南方汉族人群中β2AR基因多态性与心衰密切相关,其中16G-27C-87G单倍型可能为保护性连锁单倍型,是心衰的抗病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β2肾上腺能受体 基因
下载PDF
采用ROC曲线评价血液学指标对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喻晶 何柏林 +2 位作者 卢丽华 吴夏枫 张银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48-51,共4页
目的 采用ROC曲线探讨血液学指标对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俗称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诊断价值,确定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 目的 采用ROC曲线探讨血液学指标对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俗称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诊断价值,确定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Hb)筛查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最佳截断值(cutoff值).方法 对基因确诊的124例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实验组)和12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常规检查,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液学指标MCV,MCH,MCHC,RBC和Hb,评价其筛查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①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血液学指标MCH,MCV,MCHC,Hb和RBC分别为(29.9±1.18 vs 26.1±3.01)pg,(88.8±3.38 vs80.2±7.13)fl,(337±10.06 vs 321±18.4)g/L,(133±10.8 vs 123±20.6)g/L和(4.48±0.39 vs4.75±0.61)x10^12/L.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液学指标MCV,MCH,MCHC和Hb均明显降低,RBC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09,-13.13,-8.23,-5.09和4.11,P值均<0.01).②以基因诊断的结果为金标准,MCH,MCV,MCHC,Hb和RB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1,0.894,0.799,0.688,0.630;最佳cutoff值分别为28.35 pg,84.75 fl,329.5g/L,125.5 g/L,4.17×10^12/L;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MCH(88.7%,90.5%),MCV(77.4%,89.7%),MCHC(69.5%,77.0%),Hb(61.3%,78.6%),RBC(51.6%,75.4%).③在AUC>0.75的三项指标中,MCH的诊断灵敏度最高,明显高于MCV和MCHC(P<0.05,卡方值5.62,14.02),MCH和MCV的特异度明显高于MCHC(P<0.05,卡方值8.42,7.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ROC曲线分析的结果表明MCV,MCH,MCHC对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有较好的诊断价值(AUC>0.75),其中MCH的诊断价值最高(AUC>0.9),以MCV,MCH和MCHC的最佳cutoff值作为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意义.掌握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血液学特点,有助于更准确地筛查出单基因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曲线 基因缺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红细胞 血红蛋白
下载PDF
含易感基因的HLA单倍型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志明 肖露露 于立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含易感基因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单倍型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人口遗传学软件Arlequin统计分析ESRD组和对照组HLA两个位点单倍型频率,通过χ2检验筛选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倍型,计算其优势比(OR)... 目的探讨含易感基因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单倍型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人口遗传学软件Arlequin统计分析ESRD组和对照组HLA两个位点单倍型频率,通过χ2检验筛选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倍型,计算其优势比(OR)。结果 ESRD组和对照组均表达出易感基因HLA-B*75-A位点单倍型5条、易感基因HLA-DR*04-B位点单倍型22条、易感基因HLA-DR*17-B位点单倍型16条;两组单倍型频率相比,ESRD组中频率显著升高(Pc<0.05)的单倍型是B*75-DR*04、B*13-DR*04、B*46-DR*04、B*58-DR*04。结论单倍型B*75-DR*04由独立易感基因B75、DR4组成,具有集合易感意义,可能为与ESRD易感关联的HLA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基因单倍型与血浆酶活性及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孔祥东 杨宇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群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ACE1)活性、ACE1基因连锁不平衡状态及与高血压间相互关系。方法:检测204例汉族个体ACE1基因4个常见多态位点的分布,估计基因连锁不平衡状态和单倍型结构,并检测血浆酶活性,同时对295例高血压...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群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ACE1)活性、ACE1基因连锁不平衡状态及与高血压间相互关系。方法:检测204例汉族个体ACE1基因4个常见多态位点的分布,估计基因连锁不平衡状态和单倍型结构,并检测血浆酶活性,同时对295例高血压患者与198例血压正常人中进行关联分析。结果:ACE1基因多态间存在高度连锁不平衡(P<0.0001),4个多态存在于常见的7个单倍型中,最常见的单倍型为A(A-A-T-I)和B(C-T-C-D)。ACE1基因各位点多态性在个体中的分布与血浆中ACE1活性有关。单个位点除A-240T外,其余各位点均未见与高血压关联,单倍型D的频率在高血压患者中高于对照组。结论:本组研究群体中,T-240位点可能与高血压易感位点连锁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 基因 血浆 酶活性 高血压
下载PDF
应用外显子测序技术芯片对妊娠期单基因致病型高血压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成娟 刘晓巍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第9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因高血压急症终止妊娠患者的单基因致病型高血压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31例有慢性高血压病史且在妊娠32周前因高血压急症医源性终止妊娠孕妇和31例正常孕妇为研究对象,应用包含43个靶基因的17...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因高血压急症终止妊娠患者的单基因致病型高血压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31例有慢性高血压病史且在妊娠32周前因高血压急症医源性终止妊娠孕妇和31例正常孕妇为研究对象,应用包含43个靶基因的17种单基因致病型高血压外显子复合芯片进行目标区域捕获测序。并对所有发现基因变异位点患者进行临床资料评估。结果以亚洲人群的频率<0.001为标准,在11例患者中发现12个不同的基因变异,均为错义突变、杂合突变。突变致病型预测分析软件发现PPARG、NF1、KLHL 3个基因的4个DNA变异可能与疾病相关。其中PPARG基因突变(c.1276C>G)位点突变频率极低,在ExAC数据库中未有该位点突变记录。结论对因高血压急症终止妊娠患者可行单基因致病型高血压基因检测明确致病基因,给予用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致病高血压 外显子组测序技术 高血压急症 PPARG NF1 KLHL3
下载PDF
单基因突变型2型糖尿病与中国人的研究现状和任务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丽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65-769,共5页
糖尿病遗传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T2DM)分为单基因突变型和多基因易感型两大类,前者又分为严重的胰岛素分泌受损型和显著的胰岛素抵抗型两种。文章概述、分析胰岛素分泌受损为主的单基因突变型即青少年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ODY)... 糖尿病遗传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T2DM)分为单基因突变型和多基因易感型两大类,前者又分为严重的胰岛素分泌受损型和显著的胰岛素抵抗型两种。文章概述、分析胰岛素分泌受损为主的单基因突变型即青少年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ODY)和线粒体基因突变型糖尿病(MDM)的遗传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型及防治特点,介绍中国人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趋势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2糖尿病 青少年成人起病糖尿病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与HLA-Ⅰ类基因单倍型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韩秀萍 翟宁 +2 位作者 耿龙 潘静坤 宋芳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3-404,409,共3页
目的 :探讨HLA A、B基因单倍型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 ,检测中国北方汉族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患者的HLA A、B等位基因。结果 :与 2 72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 目的 :探讨HLA A、B基因单倍型与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 ,检测中国北方汉族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患者的HLA A、B等位基因。结果 :与 2 72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在 5 2例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患者中HLA A2B5 1、A2B5 6、A32B1 3、A32B6 0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 ,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 ,P值分别为 0 0 380、0 0 30 9、0 0 30 9和 0 0 2 5 3。在 38例皮肌炎组中 ,HLA A2B1 8、A2B5 1、A2B5 6、A31B1 3、A32B1 3和A2 6B1 3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 ,且P值均小于 0 0 5 (0 0 4 0 6、0 0 336、0 0 1 4 4、0 0 4 0 6、0 0 1 4 1、0 0 4 0 6 ) ,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 1 4例多发性肌炎患者中HLA A2 4B76、A32B6 0单倍型频率明显增高 ,P值均为 0 0 4 90。结论 :特异单倍型可能是决定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发病及皮肌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 HLA-A、B基因 PCR-SSP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c-Fos在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糖尿病小鼠颌下腺中的表达
11
作者 葛志华 杜金凯 +1 位作者 王春艳 高福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65-1167,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c-Fos蛋白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表达,及其与糖尿病病程和颌下腺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5在承德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和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完成。取3,4,6,8,10月龄db/db(单基...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c-Fos蛋白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的表达,及其与糖尿病病程和颌下腺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5在承德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和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完成。取3,4,6,8,10月龄db/db(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糖尿病小鼠颌下腺(实验组)及相应月龄的db/+m正常小鼠颌下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颌下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Fos阳性表达的变化。结果:①颌下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阳性细胞数目:实验组3,4,6,8,10月龄高于相应对照组[(11.8±3.35),(17.4±2.61),(20.6±1.92),(26.8±4.85),(28.0±4.22)个/视野;(6.6±0.89),(11.8±1.64),(16.2±3.27),(16.4±3.97),(17.6±1.82)个/视野,P<0.05,0.01],且呈逐渐增加趋势。②颌下腺c-Fos阳性细胞数目:实验组3,4,6月龄低于相应对照组[(6.4±0.65),(7.8±0.84),(7.9±0.65)个/视野;(12.2±0.84),(11.4±0.55),(10.8±0.84)个/视野,P<0.01]。③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实验组下颌下腺的实质细胞有明显形态学改变,其中腺泡萎缩明显,细胞排列紊乱。结论: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在db/db糖尿病小鼠颌下腺中随病程延长表达增加,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②db/db糖尿病状态下颌下腺实质发生萎缩性形态学变化,颌下腺细胞表达c-Fos蛋白明显降低,可能与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基因遗传自然发病 小鼠 颌下腺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C-FOS
下载PDF
DYS413基因座单倍型在山西汉族人群中的频率分布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永在 贠克明 +4 位作者 徐晓莉 张更谦 王艳 郭大玮 王英元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DYS413基因 山西 汉族人群 频率分布 法医物证学
下载PDF
马凡综合征FBN1基因单倍型连锁分析
13
作者 贾静 伍严安 +2 位作者 薛士杰 陈发林 陈同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 探讨FBN1基因微卫星检测对Marfan综合征 (MFS)症状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 15号染色体FBN1基因侧翼区的 4个微卫星为遗传标记 ,联合运用荧光标记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和毛细管电泳技术 ,对 4个MFS家系及 4 0名正常人进行单倍... 目的 探讨FBN1基因微卫星检测对Marfan综合征 (MFS)症状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 15号染色体FBN1基因侧翼区的 4个微卫星为遗传标记 ,联合运用荧光标记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和毛细管电泳技术 ,对 4个MFS家系及 4 0名正常人进行单倍型分离分析。结果 所测定的 4个微卫星的单倍型分离分析结果与该 4个MFS家系中患者的发病情况相符。结论 所测定的 4个MFS家系 ,证实其致病基因与FBN1连锁。所采用的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PCR扩增产物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FBN1基因连锁分析 毛细管电泳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下载PDF
JAK2基因单倍型46/1对中国人群骨髓增殖性肿瘤易感性的影响
14
作者 赵天倚 陈韵 +2 位作者 尹艳春 邢述 付学奇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6-400,共5页
从91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患者及1 028例健康志愿者(均为中国人)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技术,检测作为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单倍型46/1标签的rs12343867和rs10974944位点的基因型,并结合临床资料,应用SNPst... 从91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患者及1 028例健康志愿者(均为中国人)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技术,检测作为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单倍型46/1标签的rs12343867和rs10974944位点的基因型,并结合临床资料,应用SNPstat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PNs患者JAK2单倍型46/1出现的几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00 1);MPNs患者的JAK2单倍型46/1更易在JAK2V617F突变阳性MPNs患者(n=70)中出现(P<0.000 1);具有JAK2单倍型46/1的中国人群患MPNs的风险增加显著,该结果与测试欧美人群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2基因46/1 中国人群 JAK2V617F 骨髓增殖性肿瘤 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下载PDF
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急性型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朱佳琳 唐博 +5 位作者 尹玥 许蔚林 王倩 欧晋平 王文生 董玉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294-4298,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dult T cell leukemia-lymphoma,ATL)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例AT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转归,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44岁,祖籍福建,以皮疹、腹胀及水肿为首发表现,影像学... 目的:探讨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dult T cell leukemia-lymphoma,ATL)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例AT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转归,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44岁,祖籍福建,以皮疹、腹胀及水肿为首发表现,影像学检查提示全身多发代谢增高肿大淋巴结、脾大,腋窝淋巴结、腹壁皮肤活检提示外周T细胞淋巴瘤;经预治疗及多次化疗后效果欠佳,行HTLV I-RNA检测为阳性,诊断ATL急性型明确,后选择其子作为供者行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随访15个月至2022年04月仍存活。结论:由于北方地区HTLV-1感染率较低,遇到化疗效果欠佳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时需考虑到ATL可能,尽早行相关病毒学检测以尽快明确诊断。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为ATL患者改善长期预后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HTLV-1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基因组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和“国际人类基因组单倍型图谱计划”
16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3年第6期535-539,共5页
关键词 基因组多态性 核苷酸多态性 国际人类基因图谱计划 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云南汉族异常血红蛋白Hb G-Taipei患者临床表型及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璐西 葛世军 +5 位作者 番云华 杨必清 易薇 黄铠 褚嘉祐 杨昭庆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探讨云南德宏地区汉族异常血红蛋白Hb G-Taipei患者的临床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云南德宏地区3个家系中7例汉族Hb G-Taipei突变携带者的外周血样本,血液学常规检测血细胞参数,血红蛋白电泳分析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常见α/... 目的探讨云南德宏地区汉族异常血红蛋白Hb G-Taipei患者的临床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云南德宏地区3个家系中7例汉族Hb G-Taipei突变携带者的外周血样本,血液学常规检测血细胞参数,血红蛋白电泳分析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常见α/β地贫突变检测及基因DNA测序检测β珠蛋白基因(HBB)及珠蛋白突变,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分析HBB基因簇单倍型特征及β链基因突变的源流。结果3个家系共检测出7例异常血红蛋白Hb G-Taipei(HBB:c.68 A>G,Glu>Gly)患者,均有Hb D异常血红蛋白电泳条带,其中1例先证者为突变纯合子,其Hb D带比例(96.3%)较杂合子患者(37.0%~40.2%)明显升高。在1个家系中检测出Hb G-Taipei/-α3.7复合突变类型。Hb G-Taipei杂合子临床表现大多为无症状,有1例合并缺铁者表现为轻度小细胞低色素贫血;1例纯合子未表现出贫血表型。-α3.7突变与Hb G-Taipei的复合突变表现为无明显贫血症状。无亲缘关系的患者之间存在相同HBB基因簇单倍型[------+]。结论Hb G-Taipei突变产生异常Hb D血红蛋白电泳条带,患者临床表现为从无症状到轻度贫血。Hb G-Taipei杂合子或纯合子与静止型α地贫共遗传时均不呈现明显贫血表型。云南德宏地区汉族人群中的Hb G-Taipei突变可能具有共同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 G-Taipei 基因 基因突变 β珠蛋白基因
下载PDF
西安地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HLA-A、B、DR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孟黎 张艳 刘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70-473,共4页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HLA-A,B,DR位点基因多态性和单倍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法及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杂交法对西安地区7016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样本进行HLA-A,B,DR位点分型分析。结果西安地区HLA...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HLA-A,B,DR位点基因多态性和单倍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扩增法及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杂交法对西安地区7016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样本进行HLA-A,B,DR位点分型分析。结果西安地区HLA-A,B,DR位点基因频率最高的分别为A*2,A*11,A*24;B*13,B*46,B*15(62);DRB1*15,DRB1*9,DRB1*4。HLA-A与HLA-DR单倍型频率较高的为A2DR9,A2DR15,A2DR12;HLA-B与HLA-DR单倍型频率较高的为B13DR7,B46DR9,B52DR15,而存在显著连锁不平衡的为A30DR7和B54DR4等。结论西安地区人群HLA-A,B,DR基因频率和HLA-A、B分别与HLA-DR构成的单倍型频率分布有一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基因 基因频率 多态状 基因 西安
下载PDF
RNA SNP Detection Method With Improved Specificity Based on Dual-competitive-padlock-probe
19
作者 ZHANG Qin-Qin LI Jin-Ze +6 位作者 ZHANG Wei LI Chuan-Yu ZHANG Zhi-Qi YAO Jia DU Hong ZHOU Lian-Qun GUO Zhen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21-3033,共13页
Objective The detection of RNA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is of great importance due to their association with protein expression related to various diseases and drug responses.At present,splintR ligase-assist... Objective The detection of RNA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is of great importance due to their association with protein expression related to various diseases and drug responses.At present,splintR ligase-assisted methods are important approaches for RNA direct detection,but its specificity will be limited when the fidelity of ligases is not ideal.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reate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specificity of splintR ligase for RNA detection.Methods In this study,a dualcompetitive-padlock-probe(DCPLP)assay without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enzymes or reactions is proposed to improve specificity of splintR ligase ligation.To verify the method,we employed dual competitive padlock probe-mediated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DCPLP-RCA)to genotype the CYP2C9 gene.Results The specificity was well improved through the competition and strand displacement of dual padlock probe,with an 83.26%reduction in nonspecific signal.By detecting synthetic RNA samples,the method demonstrated a dynamic detection range of 10 pmol/L-1 nmol/L.Furthermore,clinical samples were applied to the method to evaluate its performance,and the genotyping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btained using the qPCR method.Conclusion This study h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 highly specific direct RNA SNP detection method,and provided a novel avenue for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R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GENOTYPING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 dual padlock probe
下载PDF
中国北方高发区人群ABCB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立坤 徐昌青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2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中国北方高发区人群ABCB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安阳肿瘤医院175例食管鳞癌患者(观察组)及安阳地区17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 目的分析中国北方高发区人群ABCB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安阳肿瘤医院175例食管鳞癌患者(观察组)及安阳地区17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ABCB1 rs1045642、rs3789243、rs4148737基因型。采用Phase V2.1构建3个基因型的8个单倍型,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BCB1基因型和单倍型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ABCB1 rs1045642、rs3789243、rs4148737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病风险在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B1 rs1045642 C-rs3789243 T-rs4148737 A单倍型明显降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P=0.018,OR=1.774,95%CI:1.104~2.850),其余7个单倍型在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阳地区ABCB1 rs1045642、rs3789243、rs4148737多态与食管鳞癌发病风险没有明显相关性,但是rs1045642 C-rs3789243 T-rs4148737 A单倍型可能是食管鳞癌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ABCB1基因 多耐药基因 基因多态性 基因 安阳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