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经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印平 潘毅诚 +1 位作者 张耀铭 王荣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经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松原吉林油田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9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依据不同的手术方... 目的探究经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松原吉林油田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9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传统组(34例,传统5孔腹腔镜手术)和单孔加一组(35例,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两组患者均观察至出院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术前及术后3d的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孔加一组患者手术时间较传统组延长,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较传统组减少,首次排气、首次下地、首次进食、住院时间较传统组均缩短;与术前比,术后3d两组患者外周血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及血清总蛋白(TP)水平均降低,但与传统组比,单孔加一组更高;术后3d两组患者外周血CD8^(+)百分比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升高,但单孔加一组均低于传统组(均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5孔腹腔镜手术相比,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患者,可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具备良好的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单孔加一 腹腔镜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春雷 章社民 夏亚斌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788-791,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加一孔(SILS+1)腹腔镜手术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ILS+1组(n=40)与传统腹腔镜组(n=46)。SILS+1组行SILS+1腹腔镜手术;传统腹腔镜组行传统... 目的:探讨单孔加一孔(SILS+1)腹腔镜手术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ILS+1组(n=40)与传统腹腔镜组(n=46)。SILS+1组行SILS+1腹腔镜手术;传统腹腔镜组行传统五孔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一般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3 d炎性应激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与传统腹腔镜组相比,SILS+1组手术时间较长(P<0.05),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切口长度较短(P<0.05),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提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SILS+1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传统腹腔镜组(P<0.05),CD3+、CD4^(+)、CD4^(+)/CD8^(+)水平高于传统腹腔镜组(P<0.05)。结论: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SILS+1腹腔镜手术更具微创效果,炎症反应轻,且可保护免疫功能,促进术后恢复,近期疗效较好,有望成为结肠癌手术方式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腹腔镜手术 单孔加一 术后恢复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治疗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军 李佑 +4 位作者 施毅卿 刘坤 蒋奕玫 宋子甲 赵任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研究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肿瘤根治程度、近期疗效以及操作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1月间,在我科接受单孔加一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另从采用单孔腹腔镜手... 目的:研究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肿瘤根治程度、近期疗效以及操作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1月间,在我科接受单孔加一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2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另从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的直肠癌病人(n=62)中按1∶1的比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选出20例作为对照组。倾向性评分匹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美国麻醉协会分级(≤2/>2)和TNM(0~Ⅰ/Ⅱ/Ⅲ)分期。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结果。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淋巴结清扫数、切口长度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上,均无统计学差异。肿瘤距肛缘的距离上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孔加一孔组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4.5个月,对照组为26.5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复发。结论:单孔加一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行和安全,可用于治疗距肛缘更近的直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加一腹腔镜 直肠癌 单孔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ERAS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老年单孔加一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惠珍 吴芙蓉 陈颖娇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老年单孔加一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2年9月期间行单孔加一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14例,...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老年单孔加一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2年9月期间行单孔加一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14例,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分为常规组61例,ERAS组5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ERAS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早于常规组,且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常规组患者共有7例出现肺部感染,占11.48%,而ERAS组则仅有1例(1.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ERAS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且患者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 ERAS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干预老年单孔加一孔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更短、术后疼痛感和并发症概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老年 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 ERAS 护理干预
下载PDF
经脐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苏雪彤 李益 +1 位作者 李荣杰 严周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10-013,共4页
评价单孔一孔法在大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22年3月~2024年4月于博白县人民医院结直肠肛管手术100例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成研究组单孔+一孔腹腔镜治疗50例和5孔腹腔镜对照组组50例,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情况。结果 第... 评价单孔一孔法在大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22年3月~2024年4月于博白县人民医院结直肠肛管手术100例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成研究组单孔+一孔腹腔镜治疗50例和5孔腹腔镜对照组组50例,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情况。结果 第一次排气时间、48小时 VA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数及手术并发症方面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单孔一孔腹腔镜与传统的五孔法比较,对直肠癌的损伤较小,术后疼痛减轻,恢复良好,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较短。根治效果不亚于传统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 直肠癌 传统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乙状结肠癌的疗效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聂彬 赵铁军 +2 位作者 于云宝 李欢 谢林峻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SILS+1)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乙状结肠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86例乙状结肠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n=40,采用SILS+1术式)和对照组(n=46,采用传统5孔法腹腔镜术式... 目的探讨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SILS+1)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乙状结肠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86例乙状结肠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n=40,采用SILS+1术式)和对照组(n=46,采用传统5孔法腹腔镜术式)。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标本病理的差异情况和手术前后炎性指标等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研究组患者总切口长度、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标本病理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较术前升高,但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术后一年,两组患者总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不仅可达到传统腹腔镜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同时还可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且不影响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癌 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单孔加一 炎性指标 预后
原文传递
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技术探索
7
作者 倪勇 张印 +3 位作者 袁新 宋前明 刘宝华 叶景旺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195-202,共8页
目的:探讨单孔加一孔(single-port plus one-port, SILS + 1)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重庆大学附属沙坪... 目的:探讨单孔加一孔(single-port plus one-port, SILS + 1)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区医院行经SILS + 1腹腔镜辅助taTME手术治疗的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病人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62.3 ± 14.1)岁,BMI为(23.8 ± 2.7) kg/m2,肿瘤距离肛缘(31.5 ± 10.7) mm,肿瘤直径(43.9 ± 7.8) mm。全组患者均利用回肠造口预切口及右下腹引流管预切口行SILS + 1腹腔镜辅助taTME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意外损伤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总手术时间为(223.1 ± 61.5) min,经腹操作时间为(150.5 ± 36.4) min,经肛操作时间为(80.1 ± 22.5) min,术中失血量(28.8 ± 13.6) mL,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为(9.4 ± 7.3) mm。全组患者术后大体标本长度为(155.0 ± 80.9) mm,直肠系膜均完整切除,淋巴结检出数目(18.1 ± 7.6)枚,远切缘长度(19.4 ± 3.2) mm,吻合口近、远端及环周切缘均未见癌细胞残留。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均开始饮水,第2天进流质饮食,术后7~9天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为8~15天。第2例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尿潴留,予以留置导尿,并口服“溴吡斯的明片”治疗30天后治愈。第6例患者术后第8天出现B级吻合口瘘,经局部冲洗引流,抗感染,肛门坐浴等保守治疗后治愈。全组患者无肠梗阻、腹腔感染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4~36个月,无肿瘤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SILS + 1腹腔镜辅助taTME治疗低位直肠癌近期疗效较好,降低单孔腹腔镜操作难度的同时,充分发挥经肛操作优势,且兼具美容效果。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single-port plus one-port, SILS + 1) laparoscopic assisted 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in low rectal cancer. Methods: From March 2021 to March 2022, eight low rectal cancer patients underwent SILS + 1 laparoscopic assisted taTME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All 8 patients received (SILS + 1) laparoscopic-assisted taTME and sigmoid-anal anastomosis. Of the 8 patients, 6 were male and 2 female;mean age was (62.3 ± 14.1) years old;body mass index was (23.8 ± 2.7) kg/m2;distance from tumor to anal edge was (31.5 ± 10.7) mm;diameter of tumor was (43.9 ± 7.8) mm. All the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without conversion to laparotomy perioperative, with no accidental injury and severe complications in the operation. The mean total operative time was (223.1 ± 61.5) minutes;abdominal operation time was (150.5 ± 36.4) min, time of taTME was (80.1 ± 22.5) minute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28.8 ± 13.6) mL, the distance from anastomotic stoma to dentate line was (9.4 ± 7.3) mm. The length of the specimens was (155.0 ± 80.9) mm;all the mesorectum was complete, the mean number of lymph nodes dissected was (18.1 ± 7.6), The mean distal margin was (19.4 ± 3.2) mm, and the proximal, distal and circumferential margins were all negative. All patients start drinking water on the first day, and have fluid diet on the second day after operation. The drainage tube was removed 7 to 9 days after surgery. The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8 to 15 days. The second case developed urinary retention on the third day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healed after 30 days by indwelling catheterization and oralling “Pyridostigmine Bromide Tablets”. The sixth patient developed grade B anastomotic leakage on the 8th day after operation, and was healed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such as local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anti-infection, and anal sitz bath.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24 to 36 months, and no tumor recurrence transfer and death cases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SILS + 1 laparoscopy-assisted taTME has a good short-term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low rectal cancer. While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of single-port laparoscopic operation, it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aTME, and has both cosmetic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低位直肠癌
下载PDF
超微通道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与常规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型隐睾的效果
8
作者 陈浩 王英俊 杨帆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比较超微通道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与常规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型隐睾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2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348例腹股沟型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比较超微通道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与常规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型隐睾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2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348例腹股沟型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93例)和观察组(1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三孔腹腔镜手术,观察组采用超微通道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术后1个月睾丸血运,腹部瘢痕长度。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MOV)与阻力指数(R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部瘢痕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50,P<0.001)。结论:与常规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相比,超微通道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对睾丸血运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通道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隐睾 腹部瘢痕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改良单孔加一孔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曾之耀 邓海军 +3 位作者 刘丙刚 唐兵 屈海波 周湘茂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69-274,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单孔加一孔腹腔镜(single-incision plus one-port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1)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月到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SILS+1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34例... 目的探讨改良单孔加一孔腹腔镜(single-incision plus one-port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1)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月到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SILS+1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34例。其中对照组23例,行经典的SILS+1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切口采用3~4 cm绕脐切口+左中腹1.2 cm戳孔;研究组11例,行改良SILS+1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切口采用3~4 cm下腹部横切口+左中腹1.2 cm戳孔。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术后1 d的VAS及术后住院时间有差异,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单孔(下腹部横切口)加一孔(左中腹1.2 cm戳孔)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安全有效,且较绕脐切口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疼痛更轻,手术切口更加美观和隐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单切口加一 双切口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单孔加一孔腹腔镜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国军 王国兴 梅刚 《癌症进展》 2021年第9期935-938,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加一孔腹腔镜(SILS+1)与传统五孔腹腔镜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ILS+1组(n=72)和传统腹腔镜组(n=58)。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 目的探讨单孔加一孔腹腔镜(SILS+1)与传统五孔腹腔镜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ILS+1组(n=72)和传统腹腔镜组(n=58)。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应激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的差异。结果与传统腹腔镜组相比,SILS+1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更长,术中补液量明显更多,切口长度明显更小,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ILS+1组患者术后胃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通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30 min、气腹后60 min、气腹结束后30 min时,SILS+1组患者SBP、DBP、HR、MAP水平均低于传统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两组患者血清CRP、IL-6、PCT水平均上升,且SILS+1组患者血清CRP、IL-6、PCT水平均低于传统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五孔腹腔镜手术相比,尽管SILS+1增加手术时间,但具有更好短期临床疗效,更能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更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患者应激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单孔加一孔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 应激反应 术后恢复
下载PDF
单孔加一孔与传统多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在胃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11
作者 李建忠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加一孔与传统多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在胃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比。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 目的探讨单孔加一孔与传统多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在胃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比。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多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应激指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15.44±32.58)min,长于对照组的(271.41±25.63)min,切口长度为(5.86±1.13)cm,短于对照组的(5.86±1.13)cm,术中出血量为(168.99±15.82)mL,少于对照组的(289.65±25.41)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进食、首次通气、首次排便及胃管拔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加一孔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效果更佳,可减轻患者手术创伤,降低其应激水平,加快患者术后恢复,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单孔加一 传统多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三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比较
12
作者 余明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的:比较急性阑尾炎(AA)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三孔LA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3月铜山区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2例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A组(n=36)与B组(n=36)。A组采用经脐单孔LA治疗,... 目的:比较急性阑尾炎(AA)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三孔LA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3月铜山区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2例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A组(n=36)与B组(n=36)。A组采用经脐单孔LA治疗,B组采用三孔LA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及恢复情况。结果:A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β-内啡肽(β-EP)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Alvarado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LA治疗AA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改善患者术后机体微炎症状态,缓解术后疼痛及不适反应,有利于促进术后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单孔加一腹腔镜根治性手术治疗高位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泽坚 黄项武 +2 位作者 余加和 林惠忠 宋伟伟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4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单孔加一腹腔镜根治性手术(single-incision plus one-port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1)治疗高位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6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高位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患者... 目的:分析单孔加一腹腔镜根治性手术(single-incision plus one-port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1)治疗高位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6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高位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传统组(n=30)和SILS+1组(n=30)。SILS+1组接受SILS+1,传统组接受传统5孔法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肿瘤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3 d炎症指标及并发症。结果:SILS+1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切口长度均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均早于传统组,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最大径、肿瘤远端及近端切缘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LS+1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腹腔镜手术,SILS+1应用于高位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患者中,更有利于术后恢复,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对机体的创伤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加一腹腔镜手术 高位直肠癌 乙状结肠癌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增加辅助孔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倩楠 葛蓓蕾 +2 位作者 朱一萍 隋孟松 孙静 《上海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802-805,共4页
目的评估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术中增加1个辅助孔治疗妇科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0年7月间因妇科疾病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妇科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TU-LESS)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手术需... 目的评估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术中增加1个辅助孔治疗妇科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0年7月间因妇科疾病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妇科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TU-LESS)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手术需求在主刀医师同侧或对侧增加1个5 mm辅助孔,并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手术操作。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有无输血及脏器损伤;术后12 h疼痛VAS评分、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6例患者均于TU-LESS术中增加1个辅助孔,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42例患者在反麦氏点增加辅助孔,14例患者在麦氏点增加辅助孔。5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范围为60~330 min,术中出血量范围为10~600 mL。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范围为-2.00~41.00 g/L。术后12 h疼痛VAS评分范围为1~2分,术后排气时间范围为12~45 h,术后住院时间范围为3~10 d。56例患者中,28例伴有盆、腹腔严重粘连,11例系巨大病灶(子宫肌瘤直径≥7 cm或卵巢囊肿直径≥10 cm),11例病变部位特殊,6例术中创面渗血活跃。结论TU-LESS增加1个辅助孔兼具单孔腹腔镜手术恢复快、疼痛轻和多孔腹腔镜便于操作的优势,适用于单孔腹腔镜难以开展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辅助 妇科外科手术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手术进展与未来 被引量:36
15
作者 姜海军 宫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LAPAROSCOPIC 单孔 外科医生 微创外科 手术创伤 操作
下载PDF
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回顾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文居 滕文浩 +3 位作者 肖军 魏丞 刘胜 臧卫东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单孔加一孔腹腔镜(SILS+1)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7月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接受SILS+1手术的30例远端胃癌患者(单孔组)的临床资料,并采用1:1的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从同期45例接受完全腹... 目的探讨单孔加一孔腹腔镜(SILS+1)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18年7月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接受SILS+1手术的30例远端胃癌患者(单孔组)的临床资料,并采用1:1的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从同期45例接受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中选出30例患者(全腔镜组)。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基线资料及短期手术疗效。结果单孔组总切口长度更短,首次下地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更早,术后疼痛更轻,住院时间更短(P <0.05),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在有丰富腹腔镜技术的中心,采用普通腹腔镜器械行单孔加一孔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微创手术 根治术 腹腔镜 单孔加一
下载PDF
单孔加一孔腹腔镜与传统五孔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安全性对比的倾向性得分匹配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林填 陈新华 +7 位作者 胡彦锋 赵明利 陈韬 陈豪 郭伟洪 梁延锐 余江 李国新 《腹部外科》 2022年第6期402-407,共6页
目的比较单孔加一孔腹腔镜(SILS+1)与传统五孔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治疗胃癌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行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的1601例连续病人临床数据,其中1503例行传统五孔... 目的比较单孔加一孔腹腔镜(SILS+1)与传统五孔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治疗胃癌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行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的1601例连续病人临床数据,其中1503例行传统五孔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98例行SILS+1远端胃癌根治术,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SM)用于均衡组间混杂因素,选取3个协变量进行1∶1(卡钳值0.01)匹配(性别、体质量指数、TNM分期),最终96例SILS+1手术病例(SILS+1组)和96例传统五孔腹腔镜手术病例(传统五孔组)成功匹配,比较两组间的手术相关指标及其安全性。结果匹配后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均P>0.05),SILS+1组与传统五孔组比较,手术时间[(194.3±51.2)min比(198.4±46.7)min,t=-0.576,P=0.565]和淋巴结检出数目[(39.3±15.0)枚比(36.3±22.3)枚,t=-1.107,P=0.2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ILS+1组术中出血量较传统五孔组少[(37.8±33.8)mL比(95.4±98.8)mL,t=5.409,P<0.001],SILS+1组术后恢复总体优于传统五孔组,首次恢复排气时间:(2.1±0.7)d比(2.7±1.0)d,t=-4.548,P<0.001;首次恢复全流食时间:(2.9±1.8)d比(3.8±2.3)d,t=-2.883,P=0.004;首次恢复半流食时间:(4.7±2.7)d比(5.4±1.7)d,t=-2.143,P=0.033;术后住院时间:(7.3±3.8)d比(9.3±5.3)d,t=0.157,P=0.004。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17.7%(17/96)比17.7%(17/96),χ^(2)=0.001,P=1.000]及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χ^(2)=-1.148,P=0.2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ILS+1远端胃癌根治术与传统五孔腹腔镜手术相比,其安全性相当,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加一(两法) 腹腔镜 远端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改良式单孔腹腔镜及三孔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丹 蒋镌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对比改良式单孔腹腔镜及三孔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妇科疾病入院且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改良式单孔腹腔镜手术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行传统腹腔镜手术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 目的:对比改良式单孔腹腔镜及三孔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妇科疾病入院且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改良式单孔腹腔镜手术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行传统腹腔镜手术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及美观满意度评分、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美观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孔腹腔镜治疗妇科良性疾病,价格低廉,节约成本,安全、可靠,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经济实惠、瘢痕美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改良式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 对比
下载PDF
单孔加一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志永 贾东亚 +1 位作者 王垚 姜庭荣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加一孔(SILS+1)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96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ILS+1组(n=45)和传统组(n=51)。SILS+1组行SILS+1腹腔镜手术,传统组行五孔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 目的:探讨单孔加一孔(SILS+1)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96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ILS+1组(n=45)和传统组(n=51)。SILS+1组行SILS+1腹腔镜手术,传统组行五孔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基本情况及外周血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抑胃肽(GIP)、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SILS+1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小于传统组(P<0.05),排气时间、首次进食半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传统组提前(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SILS+1组患者血清GAS、MTL、GIP水平高于传统组(P<0.05),CRP、TNF-α、IL-6水平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SILS+1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且可改善术后胃肠激素水平,减轻炎症反应,近期疗效优于传统五孔腹腔镜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 单孔加一 疗效 术后恢复
下载PDF
中国单孔及减孔腹腔镜胃癌手术实践 被引量:1
20
作者 燕速 郑民华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3期233-239,共7页
腹腔镜手术在胃癌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经历了20余年,从探索性开展,到临床验证,再到大规模临床研究,获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腹腔镜手术逐步推荐成为胃癌外科治疗的手段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尤其是以日本、韩国及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 腹腔镜手术在胃癌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经历了20余年,从探索性开展,到临床验证,再到大规模临床研究,获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腹腔镜手术逐步推荐成为胃癌外科治疗的手段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尤其是以日本、韩国及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广泛应用。单孔及减孔腹腔镜手术最早应用于胆囊、阑尾切除术,因其微创及美容效果佳,被胃肠外科医师所关注。其在胃癌外科的临床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初期观察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在美容效果及加速康复外科方面与传统的五孔腹腔镜胃癌手术相比较,具有潜在的优势,但其手术安全性及可行性仍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 胃癌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